回覆列表
  • 1 # 詩易人生

    詩人好當,大詩人難當。做一名詩人,只要懂得詩詞創作的格式,知識面廣,有一點閱歷,加上勤奮,有了詩感,創作起來並非不難。寫多了,總有幾篇看得過去,熟能生巧罷了。而要做一名大詩人,除了這些,還需要有天資,天生就與時文有好感,與眾不同的視角,鬼斧神工的筆觸,不下筆則已,動則流光溢彩。話說大詩人是讀者評的哈,不是自己想當就可當的,內外兼備,蘇軾就屬於這樣的名流大家。

    上天是公平的,名人不好當,與詩才對比的是蘇軾仕途的坎坷。1084年,蘇軾從黃州被貶,途經江西時,與朋友一起去廬山遊玩散心。在西林寺中,百感交集,題下了這首詠傳千古的金玉之篇,因為在牆上題的,後人加名為(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在詩詞構思的筆法上,不是老到,而是別具一格,廖廖數語,直抒胸臆,頗有百萬之中取將帥首級的意思在裡面。起句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身在山中,環目四顧,山巒疊嶂,目不暇接,與(醉翁亭記)的首句:環滁皆山也,有同工之秒。二句承接山勢描述:遠近高低各不同!進一步將廬山千姿百態的感受表達出來,加深印象。舊體詩的愛好者都知道,寫舊體詩是有難度的,要在固定的字數內把意思寫完整,還不能囉嗦,這就需要煉字。悟性差的,寫一輩子都寫不出彩。第三、四句表達出現轉合,意境昇華,寫出感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高手過招,三招五式見分曉。看不清廬山的全貌只因身臨其境,向背不能兼顧也。把“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心結隱射其間,掀起情感高潮,意思上一字一層,層層推進,給讀者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筆力至此,非大師何也。

    當然,古今讀者感興趣的,是他寫的後兩句。能夠寫好景物意趣的高手太多了,如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毫不遜色。但將景物運用得出神入化,且話中有話,讓人沉思的就不多了,李白就沒有這麼細膩,直接來一句:直掛雲帆濟滄海,和明朝散發弄扁舟。不和你玩了!仕途不順,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前面說過,蘇軾是官場失意的情況下出遊,情緒可想而知。他天資過人早年春風得意,沒想到後半生顛沛流離,諸事不順。苦悶之餘,寄情山水,對酒吟詩以遣懷解壓成了他的無奈選擇。他進入了人生的第三種境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是不留痕跡的將生活感悟融入詩中,讓人看後,心領神會,欲罷不能!沒有社會閱歷,這就是一首山水詩,到蘇軾身上,就成了喻世箴言:要360度無死角的看清事物變化真相,,只有俯視、旁觀、抽身。位在其中,誰能保證自己不出現視覺短板,看到的都是真相呢?

    的確,站的高,看的遠,無論是“人生如夢”還是“只緣身在此山中”,生活的底蘊,給蘇夫子的詩作以回味無窮的想象力。理學家朱熹也有不少這樣的喻理之作,但他的詩作有為喻而喻的嫌疑,與蘇軾的有感而發的隨機性尚有參差。

  • 2 # 使用者60397079085

    蘇東坡 《題西林壁》蘊含的哲理是什麼?

    我們先溫習一下《題西林壁》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云:

    橫著看見的是山嶺起伏,側面看見的山峰陡俏。遠處的,近處的,高聳的、低矮的,千變萬化不盡相同。

    看不清楚廬山的真實全貌,什麼原因?正是因為我身處此山之中。

    東坡先生為什麼寫了這首詩呢?這是因為他被朝庭貶岀京都,去任地方官員。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由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河南臨汝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同遊廬山。瑰麗奇偉的山水觸動其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佳作。《題西林壁》,就是作者遊觀廬山之後的人生認識的哲理總結。

    東坡先生的官場歷史過程,前期春風得意,比較順利;到後期反而波浪起伏,來得不是太順利。這是為什麼呢?官場的人,一生往往都是如此的。開頭,考取壯元,春風送爽,人人誇讚,人人喜歡。進入工作狀態之後,這些官場中人,就會逐漸化分為兩部分了。一種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就堅持原則,揭露錯誤;一種為了個人升官發財,就放棄原則,做任何事情只看上司需要,原則永遠是不重要的。這樣,如果一個正直的官員處於風氣不正的時期,你就吃不開了。不僅如此,等著你的都是惡夢了。正因為如此,東坡先生才會被貶的啊!至於是什麼樣的事情而導致如此,我們就不討論了,因為它不在題意範圍中。

    現在,我們來賞析一下《題西林壁》,以便得知其所蘊含的哲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很平常的兩句話,似乎是在說一個什麼道理。正是,他就是要說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宋代以前的詩,是以言情言志為主要傾向的。宋朝的詩人開闢了新的領域,也就是言理的領域。所以,說理是宋詩的一大特點。橫著看,側著看,看到了什麼呢?這廬山的山,有嶺、有峰、有遠、有近、有高、有低,各不相同。但是,並沒有看到廬山的真實的全部的面貌。

    為什麼不能看清楚廬山的真實全貌?就是因為你所站立的位置是在廬山之中。所以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句俗話不是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揭示的正是這個道理。這裡的“廬山”,隱喻著什麼?對蘇軾來說,隱喻著朝庭裡的皇帝,看不清楚蘇軾之理之能;對朝庭來說,也隱喻著蘇軾,看不清皇帝是清是昏。所以,蘇東坡才會提出皇帝不喜歡的意見和建議,以至於被貶遠州;而皇帝才會失去德高才重的大臣。結果是,一方失去了人才,另一方經受磨難才不得用。

    當然,上述言語不過本人胡說而已。東坡先生此詩的寓意遠非如此狹窄。其所道之理乃在於:要看清“廬山真面目”,必須從裡面、外面、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各個不同方位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能得出綜合全面的形象和結構。其詩所揭示的深刻哲理,就是要全面地看問題,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以偏概全,犯片面性的錯誤。要想不犯片面性錯誤,得到全面性的認識,就必須注重調查研究,所以毛澤東老人家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蘇東坡先生的詩,道岀了“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毛主席的話,說岀了看清“廬山真面目”的方法——必須重視調查研究,沒有調查,是沒有發言權的。

  • 3 # 燕歸草堂

    北宋前期是個人才濟濟的時代,猶以江西為最盛,自晏殊興辦書院起,歷代讀書人都以治理國家為己任,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決心。先看下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治國理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蘇軾未得到君主賞識,遭受排擠,非經歷坎坷,詩文無以滿天下,在被貶途中《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說白點,都是給皇帝打工,說好聽點都是為人民服務,為什麼王安石就成了網紅,唱了主角?其實蘇軾一路就是在反省反思,治國理政,富國強兵大家的目標一致,無有對錯,唯一的就是理念不同,方法不一而已。所處地位不同,環境角度不一,為了個人的利益每個人都存在偏見,自己身處其中,也是社會的一份子,政策的好壞哪裡又說的清?

    當時蘇軾也就是心情沮喪,捫心自問。題主題問《題西林壁》蘊含什麼哲理,要是在當時,我還想問蘇軾這首詩有沒有抄襲的嫌疑。

  • 4 # 木松子

    蘇東坡 《題西林壁》雲: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小編認為,詩中蘊含的哲理主要有,一是第一、二聯實寫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而且遠近高低各有佳景,虛則暗含人們看待問題,角度不同,所思所感所得必然各有千秋!二是第三、四聯,詩人的自問自答,即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實際上詩人想問的是(即詩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是,“為什麼角度不同,人們雖然可以看到問題不同側面,難以把握事情的本質”,那是因為人們習慣於就事論事,拘於事而泥於物,而不善於或者不敢於跳出事外,以第三者或者旁觀者的立場和視角來分析評判身邊的事物!

    同樣是描寫廬山,《題西林壁》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時所寫,其時詩人正當壯年,心態積極向上,自有一番建功立業的豪情,寫的詩篇自然富含人生哲理!另一首《廬山煙雨》是詩人臨終之時寫給小兒子蘇過手書的一道偈子,體裁為七言絕句,亦稱《觀潮》,可以看做是對人生的總結。詩云: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5 # 明月奴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運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首聯就說出看事物的角度,遠近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次聯講明不能認識事物的本真的原因。唐詩重氣象,宋詩好說理。蘇軾的這首詩講述了不同視角,處境造成認知上的不同。至於為什麼我們不能認識事物的全部,原因就在於我們本身也是整體的一部分,“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這個意思。從哲學的角度發現我們只有跳出固有的觀念中才能從整體上對事物加以認識,前提是我們對部分有充分的認知。這是分析與綜合的認識方法。

  • 6 # 謝小樓

    唐詩重情韻,宋詩重理趣,所以宋代的詩歌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詩,蘇軾的《題西林壁》就是一首非常有哲理的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全詩解析

    蘇軾的這首《題西林壁》,寫於元豐七年(1084),此時,蘇軾由貶所黃州改遷汝州,在赴汝州的途中,他與朋友同遊廬山,在廬山西林寺地效牆壁上,他寫下了這首富有哲理的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橫看,從正面看。

    廬山從正面看時,是連綿起伏的山嶺,當你從側面看時,看到的時高聳入雲的時山峰。廬山從遠處看、從近處看、在高處看、在低處看,會呈現出不同的景象。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不能認識到廬山真正的樣子,就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

    二、蘊含的哲理《題西林壁》這首詩寫得巧妙別緻,深入淺出,充滿了人生哲理。《題西林壁》表面是一首寫景的詩,然而當你不斷的深入研究的時候,你會發生它充滿了做人的道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的的丘壑此起彼伏,高低不一,遊人身處廬山,受視野所限,無法看到廬山的全部面目。每個遊人所處位置不一樣,所看到的就是不同的廬山。

    此詩借景說理,在生活中,面對同一件事,人們所處的位置、立場不同,看待事物的出發點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認識。只有我們本身跳出事物的本身,才能夠看出事物的本質。

    俗語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只有全面地認識問題,才能夠準確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只能從自己的主觀的片面的視角去看問題,那麼永遠也得不到正確的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一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價值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