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令孤
-
2 # 俊俊電影
《未擇之路》
又一部中國產佳作。豆瓣6.9分。
說不上是文藝片,商業片,還是公路片。但是看得出來是用心拍的電影。
內容、質量都還算不錯,值得一看。
順便這部電影,也拿到了上海電影節,新人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所以小小的推薦一下。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感覺有很大的欠缺。這種型別的電影,國內駕馭起來還是不夠成熟。
不夠黑,也不夠荒誕,但總體尚且可看。
設定是小朋友+大叔的組合,所以也有很多親情溫暖的橋段和感觀。
而且作為一部公路電影,坐在車裡看山嵐的感覺也非常不錯。
反派比較不給力,配角又不夠立體,比較扁平。
所以人物在邏輯上,感覺還是比較突兀的呢。尤其是後面,感覺有點為了劇情犧牲角色。
中國產在這種型別的電影上,從劇本到拍攝都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但是能做出這樣的嘗試,我表示真心支援。
-
3 # 編劇演繹法
一部小成本、黑色幽默、略帶文藝氣質的華語公路電影。
片名已經片子整體立意取自初中語文課本里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歌《未選擇的路》: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但我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從這部片子讀出了人生的無解和隨意性,每一個情節的鋪設充滿著偶然和巧合:戈壁灘上的鴕鳥販子二勇因還不起五哥的錢,答應替五哥照顧性格執拗、倔強的尕娃;二勇在與前妻打電話時聽到了男人的聲音懷疑前妻有了新物件,便急匆匆趕往前妻處;車剛開出幾分鐘二勇忽然想起尕娃,四處尋找未果;二勇的車子撞死了一頭羊,匆忙之間發現了鑽到車廂裡的尕娃;尕娃趁二勇小便的時候開走了二勇的車……
這也是科恩兄弟《老無所依》的精神所在:人生的虛無與荒謬。
鴕鳥是片子裡一個很重要的意象,片子裡的鴕鳥隱喻主人公二勇,鴕鳥看似高大威猛但遇到危險會把腦袋藏起來,同樣的已經離婚的二勇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前妻已經離開自己的事實,自己一個人躲在荒無人煙的戈壁上養鴕鳥做夢有天暴富挽回自己的前妻。但在槍走火“殺人”的二勇無奈被逼上絕路,從此開始變得剛烈、強硬。
已經離婚但不願開始新生活鴕鳥販子二勇怯懦軟弱、丈夫失蹤四年但仍活在尋回丈夫的幻想中女卡車司機小眉暴躁憂鬱(一言不合就要提著扳手砸人的馬伊琍真是帥呆了)、父親是高官但時常被人欺負過得並不快樂的尕娃倔強又執拗。在短暫的相處中性格和命運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但不同的是各自身世和命運,相同的是他們臉上的淒涼和落寞、無奈和心酸。
好多片子都攢著勁兒壓在了十一國慶檔,在這個片荒的九月裡,《未擇之路》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的,推薦!
-
4 # 阿郎看電影
1.
最近上映的片子裡,《未擇之路》可以看看。
在影片中,王學兵飾演的角色叫二勇,在河西走廊,養鴕鳥為生。債主上門時,帶來一個來路不明的小男孩,要他照顧幾天,就連必須上路時,也得帶上。
這一路,果然狀況連連。遇到黑店,丟了車。遇到一個彪悍的女司機,動了點感情。遇到追殺而來的債主,發生了點意外。二勇和小男孩之間,關係也發生了變化。
之所以說可以看看,是影片難得的用心。從劇本到表演,因為用心,沒有那麼多零碎兒。 故事和主題,貫徹得很堅決。
2.
但《未擇之路》需要分前後兩部分去看。前面通透,後面有些渾濁。
前面起到重要作用的,是西部特有的荒涼。 環境荒涼,人心也容易荒涼,人與動物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一個新的文明就會出現。
《未擇之路》的前半部分,就是在有形的敘事當中,建立了一套隱性的敘事結構。在故事裡穿行的人,也在動物世界裡奔逃。
底層的二勇,無疑是那頭鴕鳥,在長途貨車休息區,他教小男孩“鴕鳥拳”,雙手抱頭,大聲喊“不疼”。 這是他的處事原則,危險來臨時,把頭埋在沙子裡,完全不管露在外面的身體。
其實影片中的每個人都是鴕鳥。
二勇把自己埋在婚姻的假象裡,不願意抬起頭,他把身體放逐在戈壁深處,麻醉自己,“賣了鴕鳥,有錢了,就回家”。
小男孩是,媽媽去世,他靠聞媽媽的口紅,想起母親的味道。
女貨車司機小眉是,她把頭埋在丈夫失蹤的沙堆裡,拒絕和外界交流。
就連那位囂張的五哥也是,當李總一菸灰缸砸到他腦袋上,他也把頭埋在了沙堆裡。
二勇還教小男孩“鴕鳥腿”,在捱揍的時候,偶爾踢一腳。
五哥在李總受傷時,踢了他一腳。然後,必須為這一腳,繼續出腳。
小眉在影片最後,塗了口紅,她也決定踢出一腳。
二勇也踢了一腳,開了槍,勒索了30萬,但他為這一腳付出的代價有點大。
他和那個小男孩,就是影片開頭那兩隻跑單了的羊。 他開車時撞死了其中一隻,後來,那輛撞死了那隻羊的小貨車,也撞死了他自己。
另一隻羊是那個小男孩,母親死亡之後,短時間內建立起來的精神上的父親也死了。此後,他只能流浪,在精神的戈壁荒原上。
前半部分好在簡單上。
3.
後半部分渾濁在環境感減弱,人的因素介入太多。 複雜了,獨特性也小消失了。
李總和五哥的關係、二勇和前妻的關係,小男孩父親和五哥的關係,小眉和那位黑店老闆的關係……
《未擇之路》懂得留白,但一些關鍵資訊含糊,如小男孩父親和五哥以及李總的關係,導致一些線索弱了下來。整個電影的生態關係,一進入人類社會,就變得焦躁和蒼白。
影片有兩個決定性的動因。
一個是二勇上路的原因。這個很充分,電話裡男人的聲音,令他再也不能躲避下去了,他所有的努力面臨著無的放矢的危險。
另一個是二勇開槍的原因。五哥的欺負和毆打,不是沒有過。威脅收了他老婆的房子這話,影片一開始也說過。他最終開槍的驅動力量中,缺少小男孩的因素介入。
前面動物世界的搭建很明確,開頭是他和鴕鳥武鬥,在動物世界中,他佔據了生物鏈的上層。然後是五哥和他的文鬥,在人類社會中,他只能居於社會的下層。
除了社會因素,也有生理因素,再後來,他仗著成人的力量,把小男孩關進了鴕鳥籠子裡。
影片開始,他爸開車撞死了羊,羊的血跡變黑,被後來的車輪一次次碾壓,血跡模糊。
二勇被撞死後,圍觀的人群外邊,他的前妻和新的丈夫攜手走過。 他的血跡也在變黑,被後來腳步的踐踏,慢慢失色、消失。
後面部分,動物世界這個隱性結構渙散。影片最動人的獨特性減弱,變得平庸。
4.
影片的問題是表達與敘事之間密度不均勻。 一個寓言性質的環形結構故事,在越來越多線索的參與撕扯下,發生了變形。
二勇說的那句,“是個人就得回家,要不就成了野人了”,並沒有在後面進入村鎮後,與前面的動物世界構成呼應。
留白不是空格,留白是美學,是對想象力的讚美。空格是斷裂,是敘事邏輯上的硬傷。
但好在,《未擇之路》說出了人與動物關係最為隱蔽的一面,人都不自覺地對自己好的人,露出野蠻的一面。 小眉對黑店老闆是,前妻對二勇也是。
影片最令人痛苦的兩處,一個來自於二勇在決定勒索之前,沉入水裡。是小男孩的呼喊,讓他再次浮出水面。
一個是他向小男孩父親勒索30萬時,小男孩對他說,“不用綁了,我不跑”。
我們都是羔羊,在愛的人面前,有時候做了狼。
“未擇之路”指的是經常走進那條不是選擇好了的那條路,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歌中感嘆過,這種命運的無常。
其實,哪有未擇之路啊,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只是當路清晰地擺在面前時,我們才開始做選擇,其實,從第一步開始踏出時,就已經做出了選擇。
所謂的未擇之路,只是你不認可選擇的結果而已。
-
5 # 影視圈Magazine
電影還不錯,導演唐高鵬雖然是新人,不過對於整體節奏的把握挺到位。
故事發生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一個養鴕鳥的悲催男人,一個開卡車的單人女人,和一個滿身泥土的孩子,命運讓他們交織在一起,上演一出人間悲喜劇。
“未擇之路”更像是一條絕境,所有人都面臨著道德與利益的兩難抉擇,
王學兵一直還是有演技的演員,可惜因為個人問題這幾年著實是又耽誤了自己,又耽誤了不少好的影視作品。
馬伊琍也難得出現在大銀幕上,這次她飾演的女卡車司機的角色,詮釋出了人物的孤獨與掙扎。
所有故事發生在一段旅程中,這三天兩夜的故事,就是導演想要表達的一生。讓觀眾體驗,把電影當作一面鏡子,看到自己人生中的問題與新的感受,是《未擇之路》最理想的狀態。導演唐高鵬認為,生活裡面大部分人都是失敗的,即使那些看起來世俗意義上很成功的人,他們一定也有他們的茫然、挫敗、不安、與無從選擇的時候。
如果你喜歡荒無人煙的戈壁西北片,或者一路風波不斷的旅程公路片,又或者想要從環境中發掘人的本性,這部《未擇之路》一定會打動你。
9月6日,電影《未擇之路》在京舉辦了首映禮,導演唐高鵬、編劇嶽小軍、手繪海報創作者嶽敏君,以及王學兵、馬伊琍、朱耕佑、王旭峰等主演悉數到場,和媒體及觀眾分享電影拍攝內外的趣聞。徐崢、李亞鵬、高群書、史航等業內人士紛紛出席首映禮認真觀看影片,並給予電影高度評價。
回覆列表
片名來自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一首詩《未選擇的路》:
林子裡有兩條路,我——
選擇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條
它改變了我的一生。
影片故事就是關於人的選擇困境的問題,屌絲青年二勇想靠養鴕鳥來實現逆襲,但是卻意外捲入一場綁架案,人生反而陷入了失控狀態。不喜歡孩子的他,不得不和一個陌生的孩子共度旅途,兩人的相處也是他發現自我的過程。
很多情節設計具有文學的象徵性,比如鴕鳥的自救哲學、二勇在河中行走如摩西的出埃及記、陌生三人的全家福所流露的浪漫意味......這些詩意的情節正是文藝片區別於商業片所在,也讓乾燥的西部荒野顯得溫柔溼潤。
影片前半部分的鋪墊是不錯的,二勇和尕娃相處是明線,隱藏的五哥的邪惡力量是暗線,女卡車司機是支線。三條線索彼此交錯,互有來往,形成了一個很有野心的格局,也讓觀眾的期望增大。
可惜到了後面就顯得失控了,就像二勇的人生一樣,無法進行自如地處理,只能任其發展,結果就顯得混亂倉促。二勇態度的突然轉變,動機不足,僅僅是為了給懷孕的前妻湊錢,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女卡車司機的線索也突然斷了,在影片通向高潮的過程中沒有起到作用。如果僅僅是為了讓她的相好產生嫉妒,最後解決了二勇的生命,未免顯得太草率了。由此前推,影片雖然準備了很多的料,但是還並沒有想好菜譜。
中國的西部公路片其實還有很多的資源可挖,在這片蠻荒的土地上,也比較容易拍攝和發揮創意。但是從《無人區》到《一個勺子》再到這部《未擇之路》,還是未能形成一個型別體系,觀眾的消費熱情也不高,這一點是很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