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874871062430
-
2 # 易畔書院
您從哪裡看到的這一“思想”?開疆拓土是每個統治者都有的慾望,不屬於哪家的思想;尊王攘夷是管仲為齊桓公制定的稱霸策略,管仲不屬於儒家,他的時代儒家還沒產生。管仲思想後來被稷下學派繼承。
-
3 # 錦月細雨
讓儒家去開疆拓土,那就是痴人說夢,恐怕是見著敵膝蓋就軟了吧,從宋朝儒家成為主流,華人對入侵者就沒打過勝仗,每次都被打的跳海,上吊,逃跑了,讓儒家割地,賠款求和去還行。讓他們打仗去那是賠的更多。不光是割地,賠款,人也會賠光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4 # 凌煙閣論史
尊王攘夷是齊桓公時期,政治家管仲提出的政治口號。開疆拓土是每個王朝和統治者都希望實現的夢想。這兩點基本沒有儒傢什麼事。
為什麼呢?
尊王攘夷,是對特定時段和政治制度下政治活動的概括性口號。這個特定時段和制度,就是指在周朝分封制下。周天子東遷以後,其權威和力量均大為減弱,諸侯國已經開始了兼併戰爭,內部也不斷髮生政變。此消彼長,周邊夷狄部落也覬覦中國,有的還能趁虛而入,甚至消滅了個別諸侯國。
而此時,齊國在齊桓公與管仲的共同努力下,國力強盛,大概算得上是當時各國中的唯一超級大國。這時,諸侯國之間還有一定的道義可言,齊國大概是本著“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的意識,開始了一系列“尊王攘夷”的行動,遵從天子,幫助弱小諸侯國,使當時的周朝天下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秩序。
(尊王攘夷)
尊王行動:
前656年,齊桓公率領諸侯聯軍進入楚國,質問楚國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的事情。楚國本來就不是周王分封的,但是迫於強大的軍事壓力,楚國認錯了。
有了這個做基礎,齊桓公底氣十足。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但這是不符合宗法制度的。 齊桓公就會集諸侯國君,與周天子盟,也就是阻止了周天子換太子。但是維護了現任太子的正統地位。幾年以後,繼位的周襄王派人來與齊桓公率領的多國國君會盟,也就確立了周襄王的王位。
前651年,齊桓公召集各國國君以及周王的代表在葵丘搞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會盟。周王正式封齊桓公為諸侯長。此後有誰侵犯周王室權威,齊桓公都會以諸侯長的身份過問並制止。也就是在葵丘會盟上,齊桓公正式提出了“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的口號。
攘夷行動:
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向齊求救,齊桓公救燕。
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國,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齊桓公採納管仲“請救邢”的建議,打退了毀邢都城的狄兵,並在夷儀為邢國建立了新都。
前660年,狄人大舉攻衛,衛懿公被殺。齊桓公率諸侯國趕走了北狄,同時替衛國在楚丘另建新都。
前655,齊桓公率聯軍伐楚,迫使楚國加入了齊桓公為首的聯盟,聽從諸侯長齊國的指揮,這就是召陵之盟。(當時楚國在中原各國看來,也算夷狄)
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業更加具有道義性,客觀上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華夏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開疆拓土:這個詞出現得更晚,在明清小說裡才見得到。開疆拓土的行動伴隨人類形成部落政治之後就不斷髮生,早期人類遊牧漁獵的部落尤其需要廣闊的生存空間。進入定居的農業社會之後,人口滋生,需要更多適合種植的土地,統治者就需要開疆拓土。
除了生存必須之外,統治者的慾望也是開疆拓土的原動力之一。統治者好大喜功,為了在滿足征服的慾望,為了能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只要國力允許,開疆拓土是每個朝代都在做的事。
(開疆拓土)
結語:這裡回答前文的問題,為什麼尊王攘夷和開疆拓土與儒家沒什麼關係呢?
齊桓公和管仲尊王攘夷時,儒家在幹什麼呢?創始人孔子要在100多年後才出生。當然後來孔子對尊王攘夷行動大加讚賞,孔子感慨道:沒有管仲,我們恐怕都成夷狄了。
開疆拓土更不是儒家所推崇的,孔子論語中明確的主張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這是明確地反對開疆拓土的。
如果非要把開疆拓土與儒家掛鉤的話,則可以把“修文德以來之”往縱深處理解:這麼做,也是為了開疆拓土。儒家反對以暴力手段開疆拓土,但不反對以文的、柔和的手段開疆拓土。
(完)
-
5 # 青峰山女史
不是。那是春秋齊桓公的相管仲提出的政治口號:尊王攘夷。這個口號使得齊桓公糾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業。後來孔子很佩服齊桓公管仲,認為若不是管仲,我將左衽矣!(服裝是族別重要特徵,左衽是少數民族服裝重要特徵)。開疆拓土,更不是儒家思想,這是漢武帝的思想。
(圖為春秋時期名相管仲)
-
6 # 騎馬神魚
謝邀,尊王壤夷,開疆拓土還真的就是孺家思想,當年聖人曾請教過老子,並對夏商時代的學術著作進行了整理,創立了孺家學說,對祖國先期文化進行了很好的傳承,不能將先期文化與孺家思想進行割裂,尊王攘夷思想是管仲為齊王提出的,這與之後孔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我們不妨分析孔子所處的社會環境,周王代表了當時的中國政府,由於周王創立的分封幫國制,這套社會制度起到了分裂國家的作用,各諸候國相互混戰,就像近代的各路軍閥相互殘殺,不利於中華民族大融合,而且有四分五裂的危險,中華帝國有可能成為現在的歐州,是民族分裂,大一統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北有匈奴,西有吐番,羌人,嶺南有很異族小國都有禍害華夏的危險,恢復周禮,無疑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千古偉業,一些民族敗類,為了達到自已險惡用心,將周禮即周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侮蔑成封建禮教,真不明白這些雜種還是不是華人,到底懂不懂中國漢字,將禮說成宗教,這些亡我中華之心不死的畜牲多麼希望軍閥混戰,讓我民族亡國絕種。毛主席說,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政治家,偉大的教育家,可謂一針見血,他的修身齊國平天下的情懷說白了就是心懷祖國,望眼世界的思想,正是在孺家學說偉大理論的指導下,人們才有了大一統意識,大一統就是開疆拓土,國家都分裂成了多個小幫國,你拓什麼土,不丟土都萬幸了,正是孺家學說開民啟智,發展教育,重視科研(六藝)才是中國幾千年都是世界大國,即使清代丟失了很多國土,中國還是世界巨人。孺家學說與其傳統道德規範是我們民族的根,理應去偽存真,繼承和發揚,不應教條化。更不應拋棄民族文化,廢漢字,改漢姓,說外語。
-
7 # 師範小王子
要不,怎麼說儒家思想保守呢。儒家反對分裂,也反對擴張。上下和睦,等級分明,各安天命。這是統治階級最喜歡的。
-
8 # 小蜀山123
尊王攘夷,是儒家的傳統思想;而開疆拓土,則不是。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兩點理由。
一、從出處來看
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天子權威大大削弱,諸侯國內篡權政變和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不斷髮生。與此同時邊境遊牧民族也趁機入侵,華夏文明面臨空前的危機。春秋初年,與周室關係密切的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尊崇周天子,並數次發動幫助諸侯國攘斥夷狄,保衛周室的戰爭。這些大戰倍受讚賞,其事蹟被後世稱為“尊王攘夷”,這在《春秋公羊傳》都有記載。魯僖公九年(前651年),齊桓公召集各路諸侯召開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的口號,來召集諸侯會盟。
孔子稱讚管仲尊王攘夷的功勳:“微(沒有)管仲,吾其被髮左任(夷族的裝束)矣。”朱熹亦稱讚管仲:“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顧炎武更稱讚管仲:”春秋之義,尊天王,攘夷狄,誅亂臣賊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有關“尊王攘夷”的言論都是出自孔子本人和以後的大儒之口,有關的故事也記載在《春秋》裡。
但開疆拓土最早是出自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二回:“秦王曰:‘卿等屢立戰功,開疆拓土,今日之敗,乃是眾寡不敵,非卿等之罪也。"”和清代蔡東藩的《清史演義》第一回:“趙宋時代,金太祖阿骨打,是本族內第一個出色人物,開疆拓土,直到黃河兩岸,宋朝被他攪擾的了不得。”這樣的出處看來與儒家以及儒家經典沒有多大的關係。
二、從“內聖外王”的儒家修養看
“內聖外王”是儒家關於人格理想與實現王道政治的核心思想,“內聖”主要指的是“聖賢人格”,“外王”主要指的是“王者之政”。“內聖外王”最早出現於《莊子》。
雖然“內聖外王”最早在道家文獻中提出,但是這一思想卻是儒家一貫奉行的人格理想和經世路向。儒家歷來重視“內聖外王”,通俗一點說,內聖,就是加強自我修養,追求聖賢氣象,踐行君子人格,修身養德,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經世濟民,治國理政,注重政績,做一個有事功的人。在孔子的思想中,內聖和外王是相互統一的,內聖外王就是修己安人,內聖是基礎,是修己,外王是目的,是安百姓。孔子儒家主張,只有內心的不斷修養,才能成為“仁者”“君子”,也只有在內聖的基礎之上,才能夠拓展實踐,外化行動,安邦治國,從而達到外王的目的。儒家的“內聖外王”被最簡明的概括為“修齊治平”,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尊王攘夷”首先是尊崇正宗的周天子,然後才是砍砍殺殺的“攘”,而且”攘“的是四境之外的不文明的蠻族,而後來的“開疆拓土”則是一味地以武力拼殺,使得人民遭苦難,生靈被塗炭,這是儒家不願意看到的。儒家對待蠻族主要是感化薰陶,使其在接受中原文化的同時,自然地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這樣心悅誠服的自然趨同,才是儒家所期望的,如北魏鮮卑族皇帝拓拔燾的民族融合措施,才化干戈為玉帛,中華大地才會國泰民安,四邊安寧。而那種依靠武功開疆拓土的疆域,歷史上總是危機四伏,盈縮多變。
由此可見,這八個字前四個“尊王攘夷‘’儒家倡導的戰爭觀念,而“開疆拓土”應當是好大喜功的歷代帝王的嗜好,比如秦皇漢武、唐宗清祖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比較喜好的。這也正好說明了,為什麼浸透著儒家文化的大中華不喜歡“開疆拓土”攪擾四境的原因。
也讓我想到了《三國》,這曹孫劉三家,各個都不敢輕易的推翻漢獻帝的統治,總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看來也是“尊王攘夷”之術的變種。
-
9 # 煙愁雨嘯
是,也不是。
最早孔子的思想是“禮”,也就是維護周天子的上層統治,周朝後期禮崩樂壞,原本森嚴的等級被各諸侯、士大夫肆意破壞,加上外部有戎狄之禍,內憂外患,周天子的統治力和影響力微乎其微。齊桓公與管仲(法家)將齊國搞得風生水起,更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深受孔子讚賞。
一直到宋朝的宋明理學依舊是為皇權服務,因此雖說“尊王攘夷”這一口號是法家提出的,但儒家也是有這一層思想的。早中期儒家思想都是有“尊王攘夷”的意思的(至於到了明朝後期儒家思想在這一方面又變得與早期不同,反對君主專制,就是李贄那幾個“異端”)。
但開疆拓土就不一樣了,儒家對外關係上面一直倡導的是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對於非我族類,採用“修我文德”即文化滲透的方式,而不是透過戰爭。
回覆列表
王者眾王所歸的領袖,是雄獅巨龍,只有尊王才有凝集力才有向心力人心才不會一盤撒沙,才能抵禦外來勢力的入侵,春秋五霸史無一不是尊王攘夷的歷史,不能攘夷就是民族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