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rSunXJ

    其實“哀牢”作為國名,很早就已經出現,不過在中國史書中並不指的現在的寮國,而是指的漢代雲南永昌地區一個古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上記載的哀牢卻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漢代哀牢王國是否與寮國人有關聯,目前還需要歷史學家科學論證,但是越南歷史書籍中用哀牢指代寮國,無疑是附會了漢代的哀牢古國。

    雲南的哀牢山

    寮國哀牢之稱最早見於越南《大越史記全書》

    越南史書記載哀牢,始見越南最為重要史書《大越史記全書》記載中國南北朝時期梁太寶元年(550年)李天寶的起兵之事。書中記載“天寶兵敗,乃收餘眾萬人,奔哀牢境夷獠中。見桃江原頭野能洞,地廣衍沃,可居築城,居之因地名建國號。至是眾推為主稱桃郎王。”

    李天寶之事其實是南朝時期越南土豪李賁造反之事,《陳書》太清元年(547年)陳霸先平李天寶中有詳細記載:“賁兄天寶遁入九真,與劫帥李紹隆收餘兵二萬,殺德州刺史陳文戒,進圍愛州,高祖仍率眾討平之。”在李賁造反失敗後李賁大哥李天寶向南攻擊德州,之後回兵愛州九真,並未逃入“哀牢境夷獠”。桃郎王是古代越南流行之傳說,而“哀牢”也是越南自宋自立後人修史時附會之語。

    此外,越南自宋朝時期自立之後,以南方中華自居,視周邊的民族為蠻夷。常常以華夏之主的身份征伐古代寮國境內的部落,就單單在陳朝時期,越南就對寮國入侵多達20多次,其中有十次是越南皇帝親自出徵 ,其中一次征伐被刻在岩石上,就是上文提及的《摩崖紀功文》。

    正式因為越南歷代帝王的華夷思想,越南古代將周邊的占城、寮國、高棉等過視為夷狄,對他們蔑稱,於是稱呼為蠻獠之人。

  • 2 # 泡麵侃史

    哀牢這個詞語實際上最早出現在漢代,指的就是雲南的一個地區,在越南開始這樣稱呼寮國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摩崖紀功文》當中開始把寮國稱為哀牢的。

    之所以越南這麼稱呼寮國,這和越南帝國的思想是有很大的關係的,越南帝國認為越南是南方的中華,其他的地區都是蠻夷之地。

    實際上哀牢在越南的發音上和愛獠比較相似,愛獠在越南語當中是被認為是粗魯,落後的意思,反正就是反面的詞語。

    所以說越南這樣稱呼寮國和越南帝王的南中華的思想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也就是說越南認為自己才是文明的國家,而寮國就是為開化的國家。

    就像當時楚國的先祖被分封到自己的國土一樣,甚至有文獻記載,當時的周天子甚至忘記了還有楚國這個國家,因為當時的楚國也是被周天子認為是蠻夷之地,也就是哀牢。

  • 3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寮國與哀牢古國是有關的,連泰國也和哀牢古國有關,哀牢山在傣人那裡就是發源地,至今還有大批傣人在居住。

    哀牢古國,據史來看是傣族先民在怒江和瀾滄江流域建立的部落聯盟國家。

    以雲南保山為中心,保山市中心有九龍雕塑。就是哀牢國建立者之名叫九隆!

    ↓保山市九龍雕塑

    據說哀牢人是夏羌的一支和本地人融合而成的。但哀牢人並不光是傣人的先祖,也是雲南和中南半島和印度東北七邦許多民族的先祖。

    古哀牢地出土的青銅器中,除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外,尚有相當數量的以鍾、鼓為代表的禮樂器和以鉞、戚為代表的兵器。

    編鐘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宮廷打擊樂器,也是歷代帝王禮事、宴辜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廟堂之樂”。哀牢出土的編鐘就達13件之多。說明哀牢國一直跟中原王朝有聯絡。

    古哀牢國考古遺址↓

    看下古哀牢古國

    哀牢國曆時四百多年,大約形成於戰國中前期,哀牢國鼎盛時期,疆域遼闊,號稱東西3000裡,南北4600裡,國土約138萬平方里。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也可說是小邦聯盟國家,和春秋戰國相似,但比周王朝的統治更加鬆散。

    1400年(約為周赧王時期)左右,“九隆”成為第一代哀牢王。

    哀牢王國的主要統治區域是保山地區、蒼洱地區、橫斷山區、臨滄地區,其次是外圍的緬甸西北部、四川南部、泰國北部、寮國等地

    “哀牢夷者。其先有婦人名沙壹,居於牢山,嘗捕魚水中,觸沈木若有感,因懷孕十月,產子男十人。後沈木化為龍出水上,沙壹忽聞龍語曰:若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見龍驚走,獨小子不能去,背龍而坐。龍因舔之其母,鳥語謂背為九,謂坐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後長大諸兄,以九隆能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後漸相滋長,種人皆刻畫其身象龍文,衣著尾,九隆死,世世相繼,乃分置小王”漢族文獻最早記載於東漢楊終《哀牢傳》,“分置小王”見於《後漢書·西南夷列傳》。

    哀牢國這些族群分佈就更廣了,西至印度東北部、南至泰國、東至越南有“哀牢人九部”,加上其姻族,可能有數十部之多!而後遷入巍山並建立南詔的是其中一隻。

    東漢楊終的《哀牢傳》雲:“九隆代代相傳,名號不可得而數,至於禁高,乃可記知。禁高死,子吸代;吸死,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子桑藕代;桑藕死,子柳承代;柳承死,子柳貌代;柳貌死,子扈慄代。

    漢武帝時期,為了開通西南絲綢之路,打通前往印度的道路,於元封二年(前109年)派兵渡過蘭滄水,攻打哀牢,“置雟唐、不韋二縣”。

    這次侵略使得哀牢全盛時期結束,國勢衰落。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哀牢王賢慄遣使內屬。

    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柳貌繼承哀牢王位,派其子獻國於東漢,其時哀牢共有5萬戶、55萬餘人。東漢政府以益州六縣與哀牢地設立永昌郡,以哀牢王為部族君長,另派官吏進行行政管理。哀牢史稱此一事件為“柳貌喪國”。

    漢章帝建初元年(76年),類牢繼位為哀牢王,起兵反抗東漢,為東漢擊破,類牢被殺。自此之後,哀牢不復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出現。牢竟然全面反叛,最終被徹底滅亡。

    敗亡後的哀牢人在南面還有很大的生存空間,更南面的驃人(卑謬)還處在部族時代,這些南段的部族進入了今寮國,山區的部族迴歸自己的小邦國狀態,壩區部族則歸化為永昌郡屬民。

    古哀牢國終亡後,各民族的融合

    設立永昌郡後,漢朝晉朝有大批內地人移民雲南,西南夷各民族有了較大的變化,在西南夷地區出現了兩大政治勢力夷帥和大姓。

    夷帥是少數民族中的貴族,是大奴隸主的集團。大姓是自秦漢以來不斷進入西南地區的漢族官吏,商人和移民,中分化出來的統治階級。在漢朝移民屯墾的政策下,有不少民屯和軍屯的官史及其士兵在西南地區安家落戶。經過不斷的民族融化和階級分化逐漸形成雄踞一方的豪族大姓!

    這些大姓,佔據了大量的土地。還擁有有鹽,鐵等物資的權利,這就為大姓發展政治實力提供了物質基礎。大姓還將大批要求庇護的流民和各族人民淪為部曲,是大姓的私家武裝。

    大姓之間還互相殺伐吞併,並和當地鬼主們互相殺伐融合。

    最後爨氏融合了眾多族群路,甚至成了當地土族最大的鬼主,同時又是漢晉移民的保護人,眾多族群的無間融合發生在爨氏近400年的統治下,幾乎是史上的一個奇蹟。甚至出現了爨人認同,只有烏白或東西之分,己沒有太多族群意義,更多是地理區分,六詔在爨氏時代就是臣服於爨氏的。

    5世紀,爨氏大姓已經控制雲南大部分地區,孟氏也控制了部分地區,勢力僅次於爨氏!

    這些內地移民和當地人融合主要沿著交通要道,壩子向雲南延伸,但是在深山老林交通不發達地區還是主要以“鬼主”統治為主的部落。

    鬼主應是哀牢山北段山民的宗教封建領主,有大鬼主、都大鬼主、都鬼主、鬼主和次鬼主之分,見於《新唐書·南蠻傳》,“俗尚巫鬼,無拜跪之節。其語四譯乃與中國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則置小鬼主”。

    鬼主說白了就是巫師,以巫教團結民眾,統一思想。

    但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思想的滲入,也使這些鬼主接受封建思想,漸成了大夷帥!

    南遷的哀勞人相對來說接受的文化就比較少,這樣就造成了比別的哀牢人稍微差一點,但卻保持了更多的哀勞人的傳統。

    所以越南人稱寮國為哀牢也沒有什麼錯!但哀勞國的主心並不在寮國,寮國那地只算沾上點邊。

    看一下越南為什麼把寮國稱為哀牢

    越南京族一直很特別的,一直認為自己接受了高階文化接受了中華文化,一直以中華文化自居,在清朝以後更是標榜自己是正宗(正宗的漢字都沒了)。

    一向看不起中南半島的各國和民族,統統蠻夷!將生活在越南西部的泰傣部族也稱為蠻人、獠人,先就是稱寮國人為獠人寮人,獠和寮都長獠牙的,能是什麼好稱呼!

    還閒著沒事經常敲打寮國,但寮國的哀牢後人們也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學習先進生產力,改變落後思想,併吞並周圍各小群,漸漸強大起來。

    從13世紀開始,越南西部僚人部落逐漸成為寮國的附庸,越南人意識到了這個不斷強大的鄰居,不好欺了!

    到了陳朝時期,越南人正式將蘭滄王國稱為“哀牢”,用越南他們以為中華古典記錄的古國名,表示了平等尊重。

    從此哀牢這個稱呼一直到現在。其實哀牢古國中心在保山騰衝。

    中國一直稱為瀾滄王國,永珍、牢籠、南掌。

    附下一下南沼國和古哀勞國的關係

    哀牢國最後的遺存是位於保山東山的哀牢祠、青華海和獨特而難於理解的“犁耙會”(賣買農具的集市定時舉行),其次是飲酒之風,“哀牢”據說就是酒的氣味或酒氣的意思,舊說還有哀牢國王宮、御花園、玉泉、哀牢夫人墓、大小官廟等俱已泯滅。

    哀牢祠是南詔王室的祖廟,細奴邏或牟異尋為紀念血脈出自哀牢國舊族,同時也告誡子孫自己的根基所在。

    南詔王室像爨氏一樣,兼領著主要族群的各種祭司身份和姻親身份。所以有哀牢人的血統很正常

    而且南詔王室在建立祖廟之後,繼續建立大小官廟以紀念哀牢王系,同時形成定期的廟會祭祀。

  • 4 # 味哎兒

    越南人不論其內再分多少民族,都是正宗的越人。

    越人原居福建一帶,黃帝期遷至蘇淅一帶,逃竄的入廣州一帶。從而後世連通山東至福建達廣州一片區域。

    禹夏至始皇入福建越來越眾,且封候轉為帝國,越人遷避入西南半島上。成現越南人,此為東部入者。

    而商朝貴族竄逃入西南,一部再遷入西南半島是為傣黎人,此為中部入者。

    另羌人由甘肅沿蘭滄江入西南,攆壯族與白族及羌族由西入半島,成緬甸。

    即東部越人自感正宗華夏人,是為越南;而傣黎人為商人氣質要王者派,是為泰國;寮國是壯白人被認不開化;當信佛時嫘嫘人入高棉。

    現在中國無越人蹤跡了,但傣.黎.瑤.壯.白.倮仍在,其習可對應上的。僅倮倮差異巨大不再相同了。

    哀牢以貴州為軸劃方圓,擴及廣西雲南四川南部地域範圍的,而核心或酋長駐於雲南貴州間。當中原歷持政者禪位後,遷入西南,迫哀牢土著各族向西南半島遷去。直至宋明時漸定。

    不論怎樣同北韓日本一樣,自中華民國的紛紛脫離被保護的番屬國了,番屬如現在的民族自治區一樣。只不過日本脫於元朝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果採摘園都有哪些休閒農業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