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郢

    【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句話有禪宗的意思,在天泉證道的記載當中,王子就說過,良知本體原來無有,本體只是太虛。自然沒有好惡,沒有善惡。

    【有善有惡意之動】,關於這個意,在宋明理學裡是有特殊的解釋的,很多人在不同語境下都會有微妙的區別。意為心之所發,也就是心的能動部分,心指向具體的事物就產生了意,這個意因為有了具體的指向就有了善惡。

    【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又是心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明覺,像鏡子一樣,意的每一動,都逃不過觀察。這個如果用現代語言來解釋,比較接近於元認知。良知是我們內心的靈明,與天地萬物為一的至高存在,它會告訴你,意是善還是惡。只要每個人把自己私慾的自欺抹掉,良知都能煥發光芒。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關係到心學對格物的理解,王子認為,格物就是正物,怎麼正物,只有正心。心正,物自然無不正。心不正,萬事萬物沒有一個能正。所以這裡的為善去惡是格物就非常明顯了,為善去惡就是要把不善的意去掉,把善的意發揚光大,這樣心就正了。很多人會把為善去惡當作實踐活動,這是不完整的,其不僅是實踐,更是心理活動。王子說過,一念不善發動,就是行了。所以王子的知行合一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是說心理活動和行為本來就是一個東西。真知就是行,行就是真知,沒區別。所以這裡的為善去惡在很大程度上是內心的鬥爭。當然,也不是說就不要去做事。畢竟王子也說要在事上磨練,但心的發動總是快於肉體行為的,你把心控制了,行為不可能出現偏差。

  • 2 # 軒轅凌霄

    王陽明心學與道藏有關

    王陽明雖然是一代宗祖,但其內心還是信仰佛、道的。我覺得道派佔的大一些。王在官場的水平,來自他的心學。能看透人心,做事自然順風順水。

    從龍場悟道開始,是一個轉折點。以前是體察體悟開悟了道,從那一天開始,是佈道。

    想接觸王聖人,要多看龍場之前的東西,從裡邊去體察其內心。

    王陽明最牛叉的事情,是平叛。在那一刻,他的朋友封疆大吏被斬殺,王陽明佯裝跳水而逃,那一刻,他是十足的佃戶,什麼也沒有,懷裡沒有一個窩頭,只有一個調兵大令。

    但是貴族就是貴族,平叛,是王陽明寫進歷史最燦爛的一筆。大家要讀讀這段歷史,一個人怎麼從鍋底走出來,孤身一人,面對反王的數萬大軍,赫赫兵威,他是如何的堅定,如何的堅韌。

    這裡邊還有個京軍之亂,他們欺負王陽明,把他弄到校場,讓文官王瘦子射箭。王哥呢,不慌不忙,射三箭,中三元,京軍歡聲雷動。

    打倒對手也許並不難,讓對手讓敵人佩服很難。文武兼修,平時很低調,做大事、大擔當的時候,才能凸顯,這點王夫子和孔夫子有一比,都是神射。

    心學,我個人覺得,誕生於道藏,小於道藏,介乎於道儒之間,這樣說應該比較合理。自成一派,是當之無愧的。

    心學的成長曆程,我個人以為,應該是由儒入道。王宗師年輕時愛玩格竹子,玩格物致知,後來走遍天下,遍訪名山大川世外高人,從京城發配到龍場,幾千里路,那時候都是步行,增長了見聞,各處講學為官,開拓了眼界。古人那時候生活範圍能有多大,想想就知道了,王陽明又不是郵差,他有極端的聰明頭腦,

    格物、閱歷、見聞、開悟、佈道、實踐、平叛、為官。創立心學,流芳千古,基本如此吧。

    12.19

  • 3 # 喝紅茶的妖俠

    想讀懂一個人的思想,必須聯絡他的時代背景。

    宋朝開始是程朱理學大行其道,實際慢慢已背離儒家思想,王陽明的心學正是從批判程朱理學開始。

    朱熹的理,近似冷冰冰的滅人慾,壓制久了人們內心總會抗拒。

    而王陽明的的心即理,更有人情味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講心的本體開始的時候是無所謂善惡的,當人開始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意念附在事物之上便有了善惡,即是否符合道理。合乎道理是善,違背的是惡。

    我們用良知來判斷是善還是惡,但是良知可能會被矇蔽,因為人有私心有物慾 。這個時候要求人返璞歸真,達到致良知。

    但怎麼致良知呢?

    這就需要你不斷學習和實踐。

    心中的理不是空談,而是需要知行合一。

    就像你心裡對妻子的愛,你需要用行動表達出來,一直放心裡,然後什麼也不做,怎麼能談是愛呢?

    需要學習和實踐結合,用學習指導實踐,用實踐驗證學習。

    大體如此,草草結尾。

  • 4 # 打工靚仔

    談一談我個人的一些淺見:

    “心即理”強調了事物的規律就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心是人一切行為的主宰。程朱理學主張的“性即理”,認為理不在人身上。想要獲得事物的道理和規律,就必須向外探索,王陽明認為這是錯誤的。

    在他看來,無心外之事,也無心外之理。道德行為並不依賴外在的事物,而是源於內在的道德意志。理不在外物身上,就存在於人的內心。

    “知行合一”和“心即理”是相輔相成的,既然物的理均在內心,那麼行為的準則與道理也並不在心外。知與行是辯證統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認識是實踐活動的指導,而人的認識又必須透過實踐活動來得到驗證。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最終目標。“致”不是探求的意思,而是指通達與推行。

    王陽明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將心中的良知推之於萬事萬物。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將良知推之於萬事萬物,那麼萬事萬物都合乎天理。

    王陽明將致知的功夫與正心、誠意、格物貫通起來:正心就是要不受任何善惡之念的干擾。誠意就是要擴充善念、遏制惡念。格物就是要為善去惡,並作用於物。

  • 5 # 知不足而學

    我最近是豁然開朗、也正在學陽明先生的心法、還沒摸到門道、淺薄的寫一些我悟出來的

    吾性自足、

    知行合一、真知才能真行、從起心動念開始行就已經開始產生了、也算是佛教裡講的因果、

    起心動念為因、最後的結果為果、知行合一是中間的過程

    致良知、意為修道心、

    人的心分兩和、人心和道心、

    人心是消極的(自私、狹隘、偏激、等等、、)

    道心是積極的(慈悲、擔當、誠信、等等、、)

    我認為致良知就是修道心、修出賢賢之心、修出定力、修出境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 6 # 林海之鷹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善,理解為:審心而自知善惡,心是貌之根,面貌有善有惡,我們先不要看。要從審心來做起,命運的善惡也從現前的心念就可以知道。

    行者心之表,我們的行為是我們心念的一種反應,有其心必有其行,你的心如何是善良誠懇的,你的外表也一定是善良有禮,所以你的行為是你心的一種表現,我們可以透過行為來看一個人的善惡,因為觀察心不容易觀察到,心無相。我們從什麼地方看?看一個人的外表、神態、言行、舉止、就能夠預知他的善惡。

    禍福是由於人心的善惡招感的,善惡有報:善招福,惡招禍。

    明陽心學告訴我們,處世先修心。為善去惡。知其善而近之,知其惡而遠之。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做一名對社會有用之人。

  • 7 # 餘鐵江

    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所謂心即理,就是你的主觀感受帶來的主觀認識。比如,你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你覺得很美,你喜歡這個型別,或者雖然美但是不太喜歡這個型別,美就是你主觀感受,喜歡或者不喜歡就是你的主觀認識,這就是你的理,故而心即理。

    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也是針對朱熹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和“格物窮理”而來。陽明透過龍場一悟,體會到了知行是無法分離的,並非像某些宋儒說的,知先行後或者知後行先。知行是不可割離的。一個人,他只有做到了孝順,才能說這個人孝順,而不是說這個人知道了孝順的道理,我們就說他真孝順。譬如戲子,好的戲子演繹了惟妙惟肖的熒屏角色,但他真的是那種人嗎?講這個例子是說明,知行是無法分離的,是不允許衣冠禽獸的。反過來,一個人真做到了孝順的話,那麼他一定是知道孝順的道理,沒有不知道這個道理而去真正做到孝順的人,不存在。

    陽明子後期專提致良知。為什麼呢?我覺得陽明先生是透過一系列的頓悟和磨事之後,面對各種紛繁的問難和千萬種人的資質稟賦,最後不得已只提致良知。致良知是說,每個人都是聖人的本源,每個人只要透過立志和篤行,一定可以成聖。這與原有某些人將聖人擺上供臺是截然不同的提法。陽明先生告訴我們,普通人也是可以通過歷練昇華的。這個把柄和途徑就是,每個人都有真心,都有良知,只要我們時時遵從良知,遵從真心的自然而發,不僅可以順利做事,而且還是符合天意天道的,即使有順與不順,我們“心無掛滯”,直心而行,定然可以處世。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關係: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結果,致良知會讓你明白你喜歡什麼,你討厭什麼,什麼是對的,什麼錯的,然後你會按照你喜歡的去做,這就是知行合一,你不會按你不喜歡的去做,除非有什麼原因,讓你去做你不喜歡的事,或者認為不錯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王陽明心學還是很有學習價值的!

  • 8 # 老璞

    王陽明的心學,用現代的哲學觀念解釋,就是所謂“主觀唯心主義”,所謂主觀,就是以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以具體的事物為準則;所謂唯心,就是認為意識決定物質的存在而不是相反。

    這個解釋當然不能說明王陽明心學的全部,只是一個很淺顯的解釋。舉個例子來說明。

    廟前有一個幡在隨風搖盪,兩個小和尚爭辯究竟是風在動還是幡在動,老和尚過來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心動。老和尚認為風動也好,幡動也罷,你不關心它就不存在,只有你看到它,所謂“心動”了,才認識到幡在動。這就是“心即理”的典型例子。這樣看待事物的觀點就是所謂“主觀唯心主義”。

    還有一句王陽明很有名的話,也能說明這個問題:“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你看不看花,花都開在那裡,但按照“心即理”的觀點,你只有看到花,“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而沒有看到花,花是不存在的。

    既然意識在物質或者事物之先,所以要做事情,作對事情,王陽明認為有正確的認知很重要,有對的認知就做對的事情,有錯的認知就做錯的事情,因此,只有內心始終有對的認知,即“良知”,才能始終做對的事情,而這個過程就是需要人體認修煉的過程,這叫“致良知”。這個看法與宋儒理學最大的不同,是宋儒理學認為,知是“格物致知”才能得來,也就是對外物的體認才能有人的認知。而王陽明認為,人的“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認識了外物才有的。這個知則是“良知”。所謂“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而做事的結果,最終要依靠行動才能體現出來,否則有再高明再正確的認知,也不能落在結果上,或者說也不會對自己的行為——也就是做人做事有所助益。所以王陽明認為,只有“知行合一”,也就是把認知落實到行動上,才是能真正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要注意的是,所謂唯心唯物,是西方哲學的劃分方法,這裡只是為了說明問題採用了這樣的說法,中國傳統哲學是沒有這樣的觀念的。

  • 9 # 我是泡茶妹

    王陽明一生汲汲於講學論道,不僅開創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心學時代,而且憑藉平定宸濠之亂的功績,緩和了明王朝內部深刻的政治危機,不可不說是道德、功業、文章冠絕千古,影響世道人心既深且鉅。自20世紀以來,王陽明的哲學思想便已進入了西方人的學術視野,成為與朱子學相媲美的又一東方熱門學問,乃是他們進行中國問題研究的一大重要領域。

    陽明的心學思想源自其深邃的生命體驗,而每一次境界的躍升、發展和完善,都與王陽明的人生苦難經歷和生命磨練有關。

    “知行合一”

    他在龍場直面生死悟道之後發出的欣悅驚呼,堪稱歷史文化發展即將進入心學時代最震撼人心的思想驚雷。他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提出的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等進德修業基本原則,更概括了生命成長和人格完善必須做到的四個方面。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說,直下貞定了靈性生命應有的道德理效能力,揭示了活潑心靈必有的直觀反映能力,突出了存在與存在之間互通互貫的價值意義,最大化地強化了人的意志力量及其所應承擔的倫理責任。他的“知行合一”說明確肯定了複本體的重要,只要本體之“知”與本體之“行”不被私慾隔斷,則必然能做到“知”與“行”的不二。“知”與“行”的不二即是“知”與“行”在本體實踐活動中的統一,即是“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精察明覺處即是知”,不僅強化了人的道德實踐活動的必要,而且也極大地凸顯了人的生命活動不可一日或缺的主體性精神。

    “致良知”

    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說為理路脈絡發展出來的致良知學說,乃是以簡易直截的方式直指本體,並將之前各種成德的方法都納入了工夫的範疇,而更能顯示“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的心學思想特點。“致良知”乃是陽明的晚年定見,也是學問大頭腦,無論王門後學如何分化,都無不以良知學為根本宗旨,影響中國傳統社會各階層之深,雖在愚夫愚婦亦能開口即是良知。良知是“天則明師”,能知是知非,乃是生命價值感不斷生髮湧出的活潑機藏,當然也就意味著每一生命個體都擁有行為抉擇的自由,不必盲從外部虛假權威,不能追逐世俗時髦潮流。

    “天泉證道”

    繼“良知說”與“良知教”之後,陽明最後又應弟子錢德洪、王龍溪之詢問,在家鄉紹興天泉橋,提出了有名的“四句教”,史稱“天泉證道”。他以“四有”說工夫,以“四無”說本體,既兼顧了有與無,又涵蓋了漸與頓,本體與工夫一併打盡,依照不失致良知的目的性根本旨趣。以無說本體,雖有本體而無本體之相,雖有

  • 10 # 阿威早知道

    1.. 心的學說與理想政治

    王守仁認為心即理.心是指人的感知和認識;心是天地萬物的本原;心的本質是至善之德,良知、天理則是心的不同表現,心在觀念、心理層次上是良知,在理論、原則層次上則是天理.天地萬物與人都是一體,它們彼此相通、和諧統一的基礎就是心.

    2. "致良知”與“破心中賊”

    王守仁認為,良知是人的是非之心,良知是存在與人們心中的自然本能.純善無惡的良知本來是與生俱來,人人皆有的,但人的私慾會矇蔽良知,而使人表現出惡,所以要去惡,就須重新發明良知,即所謂“致良知”.

    王守仁重點探討了如何致良知的問題,他認為修身、誠意、致知、格物密切相聯,是正心即修習的不同側面,致良知是為了存理滅欲.存理去欲的方法是克己.

    王守仁大講致良知、存理滅欲,最終還是著眼解決社會政治問題,要以旨在維護現有倫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良知之學去規範社會,約束人的思想和行為,從而解決社會政治危機,穩定明朝天下.王守仁長期致力於鎮壓民眾反抗鬥爭,“破山中賊”.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到只靠武力鎮壓還遠遠不夠,民的思想認識問題沒有解決,會留下後患.所以要“破心中賊”.而他的致良知就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因為致良知就是要革除人們超出其社會地位的物質欲求和犯上作亂之心,即人慾,而保留良知、天理,即迴歸封建道德.

    致良知是王氏心學的基本結論.其主觀目的是透過強化封建道德來維護封建統治.但是,心學在彌補程朱之學弊端的同時,自身也在理論上陷入嚴重矛盾中,其中包含著自我否定的因素.如,王守仁強調良知在認識上的權威地位,使良知成為判斷是非,衡量價值的最高標準.即不承認任何的外在的真理、標準,而以心為唯一的判斷依據.這樣做的本意是提高良知所含的封建道德的地位.但傳統上認為至高無上、神明異常的聖人及其言論、經書的權威卻相形見絀.在良知面前,聖人不再是不可侵犯的權威,經書也不再是不可懷疑的教條.王守仁貶低聖人、經書的言論是其學說的邏輯推論,但其本意並非如此.他是為了反對程朱之學的壟斷地位和學風的粗陋.但他強調個人的認識主體性,客觀上衝擊了官學的權威.

  • 11 # 數學趣味課堂

    心即理就是你的主觀感受帶來的主觀認識。比如,你看到一個美女,你覺得很美,你喜歡這個型別,或者雖然美但是不太喜歡這個型別,美就是你主觀感受,喜歡或者不喜歡就是你的主觀認識,這就是你的理,故而心即理。

    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結果,致良知會讓你明白你喜歡什麼,你討厭什麼,什麼是對的,什麼錯的,然後你會按照你喜歡的去做,這就是知行合一,你不會按你不喜歡的去做,除非有什麼原因,讓你去做你不喜歡的事,或者認為不錯的事情。

    簡單來說,王陽明的“心即理”就是告訴我們,理在人們心中,人們去實踐時,就是在不斷呈現自己的本心,也就是致良知。而在致良知的過程中,王陽明則強調要“知行合一”,也就是行為不能隱瞞本心,心理合一,言行合一,真真切切地依循本心去做。凡事在心上下功夫,而不要到心外去尋求。

    之所以我會在這裡將“知行合一”“致良知”順便提一下,目的就是告訴大家,“心即理”並不是拿出來單獨用的,是需要結合 “知行合一”“致良知”來理解的。很多人單獨拿出來學,所以導致對陽明心學產生了理解偏頗。

    以上便是本人對心即理的粗淺見解,部分觀點參照王陽明心學、儒學、國學三重奏音訊中“心即理”的內容。陽明心學是門高深的學問,一兩句話也說不透徹,大家可以聽聽。

  • 12 # 60秒養生

    一、致良知?

    我覺得是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陽明研究院院長、三智陽明研究院院長董平教授,一直致力於陽明心學的研究與傳播。對於陽明心學中的三大理論——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董平教授有著獨到的見解。

    心即理

    聖人與普通人並不具有本質差別,只不過聖人能夠時時、事事、處處都體現出他無私的、與天道相同一的“本心”,而我們普通人卻往往免不了自私自利、計較利害。

    如何理解“心即理”?董平教授認為“心即理”作為一種觀念,在理論上建立起了人的現實存在與最高天道之間的本質同一性,為人的生存確立了本原性的生命根基,同時也為人生的意義確立了本原性根基。

    “心”即“本心”——“本原之心”、“本質之心”。我們的心靈本質原是等同於道的,所以說“心即理”,“理”就是“道”。在王陽明那裡,“心即理”即是生命存在的意義本原。“心即理”的現實表達與體現,即是生存意義與價值的現實展開。換句話說,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不是先驗賦予的,而是透過個體的現實生存過程來實現的。

    知行合一

    人們很容易把“知行合一”理解為“理論聯絡實際”,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在王陽明那裡,“知行合一”講的是“知”、“行”是同一個工夫,知即是行,行即是知。

    當主觀意識發生轉變的時候,我們的行為自然因主觀意識而發生改變。為說明這一意義上的“知行合一”,董平老師舉了這樣的例子:比如“我要獲得關於好的書法知識”,事實上只有當“我”有了這樣一種主觀意識(意識總是自知的),然後“我”才可能去練習(行)書法,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也即是行的主導意識,沒有這一“主意”,“行”就不會落實;但“好的書法知識”只能透過書法的實踐才可能真正獲得,行動是“主意”的貫徹,是“知”的落實,是“真知”的獲得過程,所以王陽明說“行是知的工夫”,“知”的真正獲得是必須透過切實的“行的工夫”來實現的。

    致良知

    “致良知”也就是把自己本有的、與天道相一致的、標誌為人自身存在的真實本質的“良知”,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實踐之中體現出來。

    所謂“致良知”可不是簡單的做善事,這是王陽明哲學的究竟之說。王陽明肯定我們的本然“良知”,既然稱之為“良”,就一定是“好的”,也即是“善的”,因為良知即是天道,天道即是至善,“良知”的善是由天道的至善來保證的。正因為如此,“致良知”就是要求我們把自身“良知”的本然善體現於、落實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使我們能夠享有一個善的世界。

    王陽明曾說“良知即是未發之中”,“中”就是正直公義、廓然大公、無私無偏。良知就是中道之體。公平正義,即是至善。王陽明講“無善無噁心之體”,實際上正是特別強調了中正公義即是最高善。我們不論與人、與物相交往,如能把自己“心之體”的本然良知實現出來,處事大中至正,公義廉明,不摻雜任何私意私心而還原事物原有的本來面貌,就是“致良知”,就是對於最高善的實踐。

  • 13 # 連城珏玉公子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橫渠語錄》

    ——于右任先生書

    這幾句就很能概括儒家思想的基本核心,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感,也是立世之標準。陽明先生的心學源自於與朱熹齊名的陸九淵,人稱“象山先生”。

    心學即是心之所至,學之所用,是儒學精神核心的引導下,行磊落之事。所謂知行合一,是對自己價值觀信仰的肯定,知道和做到是兩碼事,而行為是由價值觀所引導的。

    王守仁陽明先生為何成聖人?平南贛汀漳匪患、陽明格竹、龍場悟道、定江西平寧王總督兩廣皆是多少士人渴望的兼濟天下,名震千秋之事。龍場置之死地而後生,道心永存,劉瑾寧王之輩威逼利誘皆是巍然不動,我心光明萬丈豪情。

    王守仁畫像,陽明先生一生最愛講學傳道,深知知識是第一生產力。

    心在胸中,由此感知世界萬物,所以萬物皆在我心中,萬物之理皆存於心,所謂心即理,大抵如此。 王陽明在教育學生王艮的時候曾說過:“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到這裡也說出了“人人皆可為聖賢”,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觀點。

    文能治國,武能上馬。陽明先生真乃聖人也!

  • 14 # 歸棹廬主

    如何理解陽明心學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陽明心學是由明朝武宗正德年代的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王守仁先生所創的。

           陽明心學的核心簡要地說就是三句話:“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所謂“心即理”,就是說“心的本體就是天理”,你的心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理在我心,心外無理。“天理”是人們苦苦追求的聖人之道,是宇宙間最高的“天道”。正所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都是以此為基礎展開的。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與“行”其實就是一回事。王陽明認為,“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兩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所以,王陽明提倡以“知”為“行”,“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這也就是所說的“知行合一”。

    所謂“致良知”,就是“致我心內在的良知”,就是要時時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指道德意識,也是指最高本體。王陽明解釋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王陽明認為,天底下沒有比“良知”更好的東西了。聖人要教導好別人,自己首先要做到“致良知”。

    一言以概之,王陽明認為,“心即理”是開端,是起因,即意之動;"知行合一”是認知過程,是實踐;“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形成一個統一整體,缺一不可。

     

     

  • 15 # 紫天雲

    要想理解王陽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題,首先,需要弄清楚什麼是“理”。

    01 “理”

    這裡的“理”,是宋代程(頤)朱(熹)理學之“理”,也就是世界的本原、宇宙之本體,是形而上的“道”,正如朱熹所說:“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朱子語類》)也就是說,超越於形體、現象之上,沒有形狀、沒有影像、看不見摸不著的,正是“理”之所在;存在於現象世界的已經成形的萬事萬物,是“理”之發散流行具象化的產物,是由形而上的“理”派生出來的。因此,朱熹倡導“格物致知”,也就是透過具體的事事物物,去探究形而上的抽象的“理”。

    朱熹這樣記載自己格物致知、一朝頓悟的過程:“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大學章句》)

    也就是說,思想上一旦頓悟時,對超然於萬事萬物之外的“形而上”的“理”,便可瞭然於胸、豁然開朗。

    02 “心”

    王陽明早年熱誠地信奉程朱理學,為了實行朱熹的教導,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的“理”。他專心致志地“格”竹子這個“物”,格了七天七夜,什麼也沒有發現,人也累病了。他在極大的失望中不得不終於放棄這種嘗試。後來,他被朝廷謫貶到中國西南山區的原始的生活環境裡,有一夜他突然大悟,他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也就是說,參悟聖人之道,只須向自己的本心去尋求,以前自己對著“竹子”格物致知是錯誤的啊。我們說,這次頓悟,拉開了王陽明通往心學之集大成者的序幕,使得理學與心學成為兩大迥然有別的學術流派。

    03 “心即理”

    簡言之,在理學家看來,實在有兩個世界,一個是抽象的(理),一個是具體的(物);在心學家看來,實在只有一個世界,它就是心(宇宙之本體)。正如王陽明所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傳習錄》)“先生(王陽明)曰:‘爾看這個天地中間,什麼是天地的心?’對曰:‘嘗聞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麼叫做心?’對曰:‘只是一個靈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人只為形體自間隔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傳習錄》)

    也就是說,心之靈明與天地鬼神萬物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在王陽明看來,心即宇宙之本體、世界之本原,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如果沒有心,也就沒有理,所以“心即理”。

    04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正所謂“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傳習錄》)。而“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這也正是陽明“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真實含義。因此,王陽明說:“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傳習錄》

    在王陽明看來,“致良知”就是去惡歸善、汰除私慾障蔽、彰顯粹然至善之本心、進而達到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崇高境界的過程,而“致良知”的過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

  • 16 # 杜英傑

    現在出現了王陽明熱,請問知行合一是新思想嗎?不是的,言行一致古訓早已有之。作為一家之言也無可厚非,也別吹上天,沒什麼用,知道歷史上有這麼人就行了,從古至今,無論中外,讀了不少先哲之學,覺之亦無多大用,粗知一些是應該,精研純屬浪費生命。

  • 17 # 繼國學

    王陽明少年喜好佛老,參禪打坐希求長生。中年罹難,覺釋道之非。擺脫他信而成自信,這便是心即理。龍場驛悟道時,王陽明達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知行合一是儒家修行的重要境界。王陽明剿滅寧王之亂,卻反招到明武宗的構陷;即便如此,王陽明依舊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行事根基,這就是致良知、不動心。

  • 18 # 平衡方舟

    自老子之後,一千多年來,有三次大悟:一是慧能聞無住生心而大悟,二是王陽明龍場心即理之大悟,三是天道自衡之悟…

  • 19 # kk160159996

    格除人心中之慾合乎天理,以此為基礎的知和行才不會相互背離,也就不存在先知後行還是先行後知這個事了,知行合成一體,叫做良知。唯心觀用的是佛學,格物觀參照道家,應用觀迴歸儒家,王老師的糕點用的是三合面。

  • 20 # 丙寅文化

    王陽明的心學,心即是理是基礎,更是前提。世間之萬事萬物,莫逃不過一個心一個理。從心出發,從理出發,從內出發,這是本源。也是大道至簡,最為精要。如果一個人,一件事,從心上過不去了,不能心安,又如何能做到知行合一? 治國者是順應民眾之心,這心即是理。舉事者,這是順應天下大勢之心,這心也是理。知行合一,是學習是方法,是過程。是易學之陰陽,負陰抱陽,陰陽對立而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進行技術經紀人資格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