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字路口的握手
-
2 # 佛出世
讓4G變3G,5G改4G!沒覺得現在的4G網還沒有以前的聯通3G快?然後運營商推出換5G卡送什麼套餐活動和充值活動送流量不限速!大功告成!
-
3 # 科技小木木
我們已經在4G時代待了有一段時間了,更高的頻寬,更快的網速,更廣闊的網路覆蓋,更穩定的訊號強度,這樣的大趨勢下,帶動了足夠多的小趨勢,讓我們的生活足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移動支付,線上小程式等等,無一不讓我們驚歎萬分。眼看著4G的使命即將結束,5G的時代蓄勢待發
其實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十分明顯,5G時代的大趨勢無非也就是上面說的頻寬、網速、穩定性的進一步的提升而已,但是想要取得商業高點我們還是要把握小趨勢的風向。其實目前可預見的小趨勢無非一下幾點
1.智慧化生活
剛剛過去的2018年,我們看過了達摩院的構景,看過了小度以及小愛等智慧控制中心的設計理念,有些實現了,有些還是概念。但是在5G到來的情況下更多的智慧辦公,甚至智慧社會都將成為現實。如果各方配合順利,2019以及2020將是智慧家電大面積進入平常百姓的兩年,冬天沒到家呢,空調君就已經給你暖好了房,掃除桑就已經打掃好了房間,烹飪仔做好了一桌子的美食,想想是不是就很爽呢。想這些之前我更建議你想一想自己的錢包。
2.更為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
移動支付應該算是近幾年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因素,應該也算是近兩年人民幣損壞程度大大下降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們現在如果站在一個完美的角度來說,現階段的掃碼支付並不安全,也不是很方便。應該說因為二維碼與掃描者雙方的出錯,總的出錯率不比以前找錯錢的機率低。二維碼可能有損壞,掃描這也可能因為手機或者網路原因出錯。而且大冬天的在北方要拿出手機才能支付,本身就不夠人性化。5G時代全新的支付方式一定會來。
3.更低的價格
這個應該也是必然的結果吧,5G先期的價格可能會與現在的4G價格相差不大,但是一年左右的時間,一定會推出相當勁爆的價格清單的。
4.裸眼3D很可能會出現在移動裝置上
科技的發展一定是按照視覺化和便攜化的方向上發展。現在平面技術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了,下一步的戰略應該是部署立體化沒錯了。現在的立體化出現了一些問題,當然不光是網路問題,相信在未來的一兩年之內,立體的視覺化可以出現在我們的移動終端上。
-
4 # IoT數字科技時代
圖片來自“東方IC”
本文轉自 億歐網 張繼文 連結https://www.iyiou.com/p/103907.html6月25日,中國移動5G+戰略釋出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移動正式對外發布5G+戰略。其戰略規劃主要包含四個層面:推進5G+4G協同發展;推進5G+AICDE融合創新;推進5G+Ecology生態共建;推進5G+X應用延展。
5G牌照發布以後,中國移動便動作不斷。當下正處於網路部署階段,中國移動率先發布5G+戰略是迴應外界對於5G網路的期許。5G手機何時能夠面向消費者,5G網路何時能夠應用在各個垂直行業,此次釋出會不僅傳遞了中國移動的戰略佈局,更是明確了運營商對於5G網路的積極態度。
5G商用部署為先,中國移動投入資金將超過300億元5G商用牌照剛剛釋出,5G網路正處於部署的階段。作為國內第一大運營商,中國移動先是釋出核心網升級5G、5G終端(測試版)以及5G一期無線工程三份訂單名單,現在釋出了5G+戰略規劃。中國移動一系列舉動表明,中國移動為5G商用積極準備。
5G網路建設的第一步是網路建設。中國移動規劃,2019年在全國建設超過5萬個基站,在超過50個城市實現5G商用服務。2020年將進一步擴大網路覆蓋範圍,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同時全面提升5G端到端網路品質和服務能力,持續推動5G技術標準發展。中國移動採用5G NSA升級架構網路,可以有效推動5G和4G資源共享,做到覆蓋協同、業務協同。
第二步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5G技術被視為引領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邊緣計算等新興資訊科技依舊至關重要。中國移動希望打造以5G為中心的泛在智慧基礎設施,加速5G和AICDE各領域的相互融通、深度融合,將會充分發揮乘數效應,更好地服務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5G時代勢必帶動產業實現數字化升級,5G網路作為傳輸通道將資訊科技融合不斷提高服務能力,才能為行業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設施。
第三步是構建5G生態。4G網路是修路,5G網路是造城,造城並未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中國移動先後建立5G終端先行者產業聯盟、5G產業數字化聯盟、5G多媒體創新聯盟,加強自己與下游產業中的頭部企業和傳統垂直領域的企業合作,共同構建互利共贏的新生態。早在6月9日,中國聯通也成立了5G應用創新聯盟,目前已有 240 餘家企業加入,並已經啟動領航者計劃。據瞭解,中國電信的企業中臺架構初步建成,目前封裝的API數量達650個,日均呼叫近2億次。對外對接包括阿里、騰訊等在內的合作伙伴100多家,合作平臺數量超過220個。
從標準到網路,從網路到生態,基礎建設的完成讓5G向更多領域拓展,在更多領域實現應用。面向各行各業,中國移動將推出“網路+中臺+應用”5G產品體系,打造100個5G示範應用,加速推動5G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面向百姓大眾,推出5G超高畫質影片、超高畫質5G快遊戲、超高畫質影片彩鈴等業務,更好地滿足美好數字生活需要。
技術和市場,兩大瓶頸限制5G手機走向消費者?與4G網路不同,5G網路還沒正式使用之前便已經備受關注。5G商用牌照發布之後,很多消費者最為關注的便是什麼時候可以買5G手機。中國移動在“5G+戰略釋出媒體溝通會”上宣佈,中國移動5G終端交付首次突破萬臺。本次5G終端產品包含兩大類11款產品:一類是是CPE(無線路由器),一類是手機。首批5G手機品牌涉及華為、中興、小米以及OV。此外,中國移動還將推出自主手機品牌首款5G手機先行者X1,預計8月面市。
從今年年初開始,除蘋果以外的全球主流手機廠商均宣稱,將於今年8月份正式上市5G手機。其實,5G手機能否真正面向消費者,有兩大難關需要突破。第一關便是技術,5G手機需要晶片、終端、網路等端到端產品和裝置成熟才可以。此次中國移動交付的萬臺終端裝置是將終端產品放在真實的應用環境中,經過了大量的改進與測試。只有經過對端到端的功能、效能、關鍵技術的充分驗證,5G才能滿足使用者需求,構成5G發展的基礎。對於手機廠商而言,運營商的測試僅是面向市場的一個環節,他們還需要獲得由工信部頒發的終端電信裝置進網許可證。
技術達標後,市場的接受程度將是另一個難關。年初開始,手機廠商釋出的5G手機價格均在1萬元左右,對於消費者市場來說過高的價格,銷量很難提高。眾所周知,5G終端成本將是現有終端的10倍,尤其在初期,晶片解決方案、射頻方案均尚未成熟,5G手機成本高是意料之中。但在中國移動5G+戰略釋出會上,中國移動副Quattroporte李慧鏑表示,2020年底將推出1000至2000元的5G手機產品。
據瞭解,中興、小米以及OPPO、VIVO等手機將於7月取得國家入網許可,7月底陸續啟動上市。中國移動預測,到2020年,5G終端整體市場容量將達到數千萬至億級。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5G手機的成本將會不斷降低,5G手機應用落地或許可以快於產業應用。
各行各業翹首以待5G落地,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呢?在數字經濟時代,5G網路將從消費走到產業,實現萬物互聯。對於運營商而言,5G牌照發放那一刻便吹響了衝鋒號,但頻譜使用、網路建設、終端晶片、行業拓展均是運營商無法逃避的挑戰。
2014年運營商剛剛完成4G網路的建設,將4G頻率騰挪難度很大,4G與5G的協同問題是運營商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目前,5G網路頻譜劃分已經完成初步確認,中國移動將獲得2.6GHz和4.9GHz兩個頻段共計300MHz頻譜資源;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別獲得3.5GHz頻段附近各100MHz頻譜資源。
國際上公認3.5GHz頻段為最佳頻段,其產業成熟度要好於其他頻段,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在前期的投入會遠遠少於中國移動。中國移動獲得4.9GHz頻段建設基站的成本是3.5GHz的1.5倍,而且4.9GHz只適合做容量的擴充,並不會作為覆蓋的主力。因此,中國移動在5G建設中的成本將會更大,4G與5G的資源協同工作也是其重頭戲。
頻譜分配的不同,對三大運營商的前期投入有著不同的要求,但是投資收益問題是任何一家運營商都難以逃脫的問題。5G網路來臨後,運營商轉向B端需要一個較長的週期去融入。與C端不同,客戶主要是行業中的大客戶,需求千差萬別,通用技術難以“包打天下”,需要運營商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行業使用者更願意自行建設5G專網,很多通訊廠商也在拓展企業專網解決方案的業務。行業自行建設5G專網,不僅僅會搶佔運營商的市場份額,更會造成頻譜、投資資源浪費,不利於通訊行業規模發展。
2B市場是受益回報週期較長,因此,運營商需要轉變商業模式,尋求新的收入增長點。進入產業需要很長時間和精力,運營商踏踏實實研發技術,攻克一個個行業問題,當產品出現以後,基本上便會有穩定的現金流和可觀的收入。
萬物互聯炒了很久,讓人誤以為5G網路一旦出現,我們就可以進入智慧化的世界。但現實依舊骨感,網路建設非一日之功,5G生態並非近在咫尺。對於運營商來說,前期網路建設需要加緊部署,網路商用工作也應提前著手。路漫漫其修遠兮,運營商還有很多難關需要攻克。
回覆列表
2018堪稱5G元年,隨著標準凍結、規模試驗在各國展開,5G正式商用日益臨近,萬億市場空間即將開啟。5G時代的到來,絕不只體現在幾秒鐘就能下載一部高畫質電影,它更將編織起由物聯網,智慧網聯汽車,智慧家居 ,無人機,遠端醫療,VR/AR所構築的未來世界。
萬物互聯涉及面太廣了,單從一篇文章無法具體闡述,也沒有那麼高的文采知識,就從其中的智慧家居方面入手來分析下吧。
現在各大運營商在大力推廣物聯網布局外,三大運營商也在搶奪“大連線”,那麼其中數字家庭連線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前段時間我們培訓學習還重點介紹了物聯網這塊智慧家居方面的內容。
在智慧家居方面首當其衝的就是各種表,如電錶,水錶,燃氣表等,運營商的角色就是傳輸通道,為上述智慧裝置提供通道卡,那麼這個智慧卡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流量卡,透過通道卡佔據市場形成規模。各大運營商之所以權利搶奪固網使用者,出發點就是基於獲取使用者生活場景中大量短距離連線的重要入口。那麼在以後的電視,冰箱,空氣淨化,安保等電器上佈局相應通道卡,形成統一終端控制,這是一個大市場,這是三大運營商競爭之一。
同樣5G技術在智慧城市,民生服務方面也是起到巨大作用的,比如最近很多景區停車場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