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青帶你看影視

    相傳秦始皇有一面鏡子,可以照出“腸胃五臟,歷然無礙”,堪比X光掃描。

    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東魯孔梅溪題《紅樓夢》為《風月寶鑑》,而書中一面名為“風月寶鑑”的寶鏡,“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

    在古代,銅是製造鏡子的主要材料。據文獻資料記載,有關鏡子最早的傳說是《黃帝內傳》:“帝既於西王母匯於王屋,乃鑄大鏡十二面,隨月用之”。而據考古情況顯示,中國目前已出土的最早的青銅鏡應制造於距今4000年的齊家文化時期。歷經3800餘載,銅鏡直到近現代才逐漸被玻璃鏡所取代。

    商代早期時,鏡子的打磨並不足夠光滑,因此多盛水以照人,被稱之為“鑑”。之後鏡子的技術工藝和審美意趣逐漸成熟,到唐朝鼎盛時期,帝王與百姓皆以銅鏡為日用和贈禮佳選。據《玉海》記載,唐玄宗把他的生日八月初五定為“千秋金鑑節”,每年生日當天登上花萼樓接受群臣祝賀,同時對四品以上的官員賞賜銅鏡,以示祝福。

    作為中國歷史流傳最久遠、使用最為廣泛的器皿之一,鏡子除了鑑容,還有諸多用途。

    自古以來,銅鏡就是愛情的美好象徵,不僅可以作為定情信物,還是常作為聘禮聯結姻緣。

    商代婦好墓中出土的陪葬銅鏡,見證了商王武丁和愛妻婦好的真摯感情;漢代的日光鏡上,有著“長毋相忘”的銘文;唐宋時,婚鏡中紋飾多以對鳥形式出現,如雙鸞、對雁等;明代鸞鳳和鳴鏡是嫁女用鏡,清代的雙喜五蝠紋鏡在中心處有一“囍”字,也屬婚嫁用

    除此之外,銅鏡還常被視為“靈物”,這與佛道仙教有著一定的關聯。

    唐朝道教盛行,銅鏡紋飾中就出現十分典型的“月宮鏡”、“飛仙鏡”等;而在元明清時期流行的八仙境,也與八仙故事有關。人們為與佛結緣,會在寺廟中供奉銅鏡,而佛教也常以鏡為喻,闡述佛法,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禪詩《無相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在民間,人們認為鏡子的光芒來自日月天地,皎潔的鏡面可以辨正邪、保佑平安順遂。因此古代人們會在房門處掛鏡,用以辟邪祈福。這種民間習俗也體現在了文學作品裡,比如《西遊記》裡的“照妖鏡”就應了那句 “鎮宅神以埋石,厭山精而照鏡”。

    古人賦予了銅鏡如夢如幻的想象,每一面“花容月貌”的鏡子,也寄託著對美好生活的種種嚮往。

  • 2 # 使用者5658949658766

    李白《秋浦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 何處得秋霜

      月中帝子隱真香

      楓林碧水淺淡妝

      燈下天姿人不識

      唯對銅鏡自心傷

      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潔.

      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

      身時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汆牛肉片怎樣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