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r至尊小煙
-
2 # 子鵬17
說吳用一無使處恐怕欠妥,至少宋江不這麼認為,吳倒戈宋棄晁可能與宋與吳還有不少共同之處,宋吳關係處得很鐵,公正的說,常理吳出了很多有失人性的點子,盧俊義,朱仝 ,呼延等受其害之深,但目的是為了梁山,再深一點說為了宋江,哪怕在軍事上吳不及朱武,其它方面還是優於朱。梁山的核心是落難人之避所,精神是聚義,以聚義之名匡騙的當時所謂江湖英雄之心,正是美人計美人自己不知,在宋的主張下,眾英雄擁護愛戴佩服遵敬吳應該說得過去,況當時梁山也確需要這樣一個走狗般人物。
-
3 # A熊大844
吳用,一個教書匠,所用的方法都是小格局。沒有高瞻遠矚的韜略,不是真正的具有軍事才能。他跟著晁蓋,都是元老的人物,第一批追隨者的人物,在以宋江為中心裡,處於核心人物。
-
4 # 樅川文匯
水滸傳中的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秀才打扮,手持鵝毛羽扇,使兩條銅鏈。名字諧音“無用”並非無用,他是梁山108好漢中的靈魂人物之一,坐梁山第三把交椅,有文化、有智慧、有理性、有謀略,他始終承擔梁山泊總策劃工作,因此綽號叫“智多星”。
作為首領宋江軍師,他的敏銳、忠誠、機智、善用計策屢立戰功,如:智取生辰綱,兩贏童貫、三敗高太尉、三打祝家莊、征討遼國、王慶、田虎、方臘等戰場排兵佈陣,很有軍事才能。博得了眾人的擁護。在他的幫助下,更加鞏固了宋江的領導地位。吳用較之《三國》中的臥龍諸葛亮先生,兩人不論是出身還是經歷,都有著太多的共同點:同是隱居亂世、才高八斗、同樣一生輔佐“明主”,殫精竭慮、死而後已。
吳用忠義雙全,被譽為千古文人典範!
-
5 # 半五近三
論文采,吳用在《水滸傳》中沒有顯露出什麼過人的文采,要知道,連一個押司宋江,都寫了七首詩詞,潯陽樓上寫:心在山東身在吳, 飄蓬江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 敢笑黃巢不丈夫。 梁山大聚會時又寫:《滿江紅》: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儘教添白髮,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論武藝,吳用更是在梁山上排不上號,吳用也會一點武藝,比如劉唐與雷橫爭鬥時,吳用用一把銅褡褳,隔開了兩人,此後,書中再無關於吳用武藝的描述,因為吳用不需要這些。
論陣法,吳用比不過神機軍師朱武,比如在攻打遼國時,朱武只要看到遼國軍隊擺陣型,就能一口說出,但是吳用卻對於陣法的瞭解有限。
論心機與狠辣,吳用在梁山鮮有對手,為了賺朱仝上山,吳用派李逵,去殺了年僅四歲的小衙內。為了賺徐寧上山,斷了徐寧後路。為了賺柴進上山,派出李逵大鬧高唐州,總之,吳用所使的,都是最為毒辣的計策。
在晁蓋死後,吳用在梁山上坐第三把交椅。初看沒有什麼,地位升了一位,但是其中的意義,遠不止這麼簡單。
晁蓋的死亡,對於梁山來說是一件好事,第一,這代表著以晁蓋為首的七星派以及梁山元老派退出了梁山的歷史舞臺。第二,一山不容二虎,宋江和晁蓋之間,只能選擇一個,而選宋江,能使得梁山的利益更大化。因為晁蓋這個人太講道義,而梁山是一個不講道義的地方。
所以此時吳用坐第三把交椅,意義非凡,標誌著七星派對於宋江的投誠。
吳用不是一個好的軍師,但是是一個最會搞黨派鬥爭的人,吳用擅長的不是陣法,也不是殺人的手段,而是權謀,這一點,在梁山上無人匹敵,甚至連宋江,都要受到吳用的擺佈。
比如,在王倫時期,吳用等人上到梁山後,王倫主張送客,林沖主張留,最後吳用說了一句話,小生三言兩語,教他們自相火併,最終,吳用果然幾句話,促使林沖殺了王倫,也不知道林沖得知後,心中會作何感想。第二,在晁蓋時期,吳用由起先的親晁蓋遠宋江,轉變成了親宋江遠晁蓋,促使他做出這種選擇的,還是晁蓋與宋江二人的明顯不同。
晁蓋太過於保守,小富即安。但是宋江不同,城府深,權力慾強。跟著宋江,能使得吳用這個招牌更加的響亮。所以,吳用別無選擇,人活一世,有機會聲名鵲起,萬眾矚目,誰會甘願平凡?
2018年11月26日
-
6 # 文齋堂
必須給吳用一箇中肯的評價:“智多星”吳用可不是一個“無用”之人,他在梁山中地位應該說是“舉足輕重”。理由如下:
首先,吳用智慧過人。雖然吳用只是一個鄉村教師,沒有顯赫的出身,但他從出道就導演了那場著名的《智取生辰綱》這出大戲,這場戲淋漓盡至地展示了他的才華。其後梁山的每一場征戰,幾乎都是吳用協助一把手進行策劃與指揮來完成,他的智慧在一場場勝利中得到了充分發揮。
第二,吳用鞏固了梁山的地位。吳用自從上梁山後,先是協助晁蓋後協助宋江,為梁山制定“戰略規劃”,不斷地發展壯大梁山的實力,為梁山事業走向巔峰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吳用的鼎力支援,宋江不可能帶領梁山好漢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戰績,梁山不可能如日中天。
第三,吳用“團隊”意識強。吳用非常注重團隊建設,他能知人善任,根據梁山好漢們的個人特長進行有機組合,在每一場戰爭中得以充分發揮和運用,從而贏得戰爭的勝利。正是在吳用的團隊建設下,一群落草為寇的“烏合之眾”無數次擊敗了政府的“正規軍”。
-
7 # 原野之上105
水滸傳之中,千萬不可小看吳用這位軍士,他智勇雙全,忠義的精神可佳。他是梁山眾英雄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智取生辰綱,就是他一手策劃的,此計十分巧妙,可謂神不知鬼不覺,這路英雄有了財富的本錢,上可梁山聚義,這才是故事的開端。在各個大小戰場上也是他安排策劃,才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他統觀全域性,收放自如,他完全可以與三國之中的諸葛先生妣名。他也可完全左右大局,當然,宋頭領也知其意,因此讓吳用擔當軍士之重任。何為無用,只是生不逢時,讓英雄蒙難。
-
8 # 天香雲外飄
在《水滸傳》原著小說當中,“智多星”吳用雖然名字叫做“吳(無)用”,其實卻是有大作用的人,甚至堪稱是梁山團隊的“靈魂”!
梁山團隊的“三大”軍師:“入雲龍”公孫勝,神龍見首不見尾,基本上可算是“打醬油”式地存在;“神機軍師”朱武,最初與陳達等人在白花山落草,直到水泊梁山逐漸做大做強了,朱武才低調地加盟梁山集團;只有吳用,可以說是一直伴隨著梁山集團,經歷了梁山團隊從無到有,從弱變強,以及走向輝煌的!下面來看一些《水滸傳》原著小說當中,“智多星”吳用非常“有用”的表現事例。
(1) 最初,梁山團隊尚處於艱難的創業階段,正是由於“智多星”吳用的出謀劃策,包括像“石碣村七星聚義”,以及“智取生辰綱”等事,才能成大功。
(2)晁蓋等人上了梁山,遭遇了王倫的冷落刁難,也正是吳用用心(拿言語刺激林沖,用眼神示意林沖等等),林沖才激情上演了“火併王倫”,晁蓋才當上梁山之主的。
(3)晁蓋於曾頭市中藥箭身亡,也正是吳用給宋江獻計,才賺得玉麒麟盧俊義上梁山,才活捉得史文恭,為晁蓋報了大仇,宋江才真正能成為梁山之主的。
(4)梁山全夥接受朝廷詔安,在徵遼、討王慶田虎、以及平方臘的過程中,正軍師吳用,協助宋江,副軍師朱武協助盧俊義,兩路大軍齊頭並進,相互配合的計劃才能順利進行。
因此,在《水滸傳》當中,吳用非但不是基本“無用”,而是非常有大用的。
最後,宋江被奸臣毒殺身亡,吳用與花榮雙雙吊死在宋江墳頭,吳用又用實際行動保全了宋江,及其梁山“忠義”的美名!
-
9 # 酒騎風
因為吳用是梁山兩任頭領的“心腹”。
首先說實力,作為梁山上的謀士,吳用是很讓人心安的。
和很多人都舉例的朱武比,朱武出謀劃策,基本靠的是賭博。但是架不住這個人外號比較好,所以大家都覺得,“神機軍師"總比智多星厲害。
這只是表面現象。如果我們順著水滸傳的線索往下讀的話,吳用有一個特點:
凡是吳用參與的事情,最後都成功了。
生辰綱劫下來了吧?
營救宋江,最終成功了吧?
祝家莊打下來了吧?
……
作為梁山軍中唯一一個謀士,大家居然覺得,吳用一點用沒有?好吧,他真的一點用沒有。
但晁蓋、宋江不這麼看啊!
晁蓋、宋江的看法一定是:軍師做事,過程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軍師出馬,一切都能搞定。
要不我們承認吳用命好?
反正吳用在的場合,基本上梁山要乾的事情都幹成了。
那我們就不能指責吳用智商低。這個邏輯和指責阿里的十八羅漢智商低是一樣的。
人家幹成了多大的事情?
所以吳用最起碼,是一員福將,更多的,則是實力滿滿。
回覆列表
梁山英雄普遍智商欠奉,按照矬子裡面選大個的做法,梁山的智力擔當自然是智多星吳用。
吳用,諧音無用,用作者的話說,白面書生,私塾教習。因為沒有科舉出身,終身不能出仕。
偏偏吳先生自視甚高,覺得老子腹有機謀,胸懷抱負,必須要放縱不羈愛自由,說啥也不願意把大好青春浪費在筆墨紙硯和小朋友身上。
於是,當知道梁中書要給老丈人蔡京孝敬“生辰綱”後,為人師表的吳先生,立馬置道德、法律於不顧,攛掇著晁蓋“得此一套富貴”,導致晁蓋、阮氏三雄毀家破業,導致上千官軍喪命石碣村,導致梁山大火拼,梁山之主王倫被自己的下屬幹掉。
表面仁義道德,背後殺人越貨。用水滸中黃文炳評判宋江的話說“也不是個高尚其志的人”!
作為軍師,理論上梁山發展戰略的制訂者和主要決策人,他沒有提出任何有建樹的思想、方針,甚至是口號——就連梁山“替天行道 除暴安良”的品牌宣傳語,也是人家宋江自己提出來的;可見其缺乏思想的深度與高度。
作為梁山第二代領導人晁蓋的至交、心腹和智囊,吳用沒有幫助晁蓋做大梁山,沒有為梁山招徠增添一位有頭有臉的好漢,更沒有提升晁天王的江湖聲望和社會影響力,反倒坐視宋江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搞派系、立山頭,一波一波地把晁蓋徹底架空,以至於導致晁蓋含恨而終,可以想見,晁蓋如果不是死於曾頭市史文恭的一支暗箭,那必定會死於宋江的新一輪大火拼。這期間的吳用,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
吳用在臨陣決機、運籌帷幄方面的表現也完全遜色於宋公明。如果說梁山泊前期在對陣朝廷征剿大軍、大遼軍隊時無往不利的原因在於眾英雄的勇猛無畏和主帥的睿智英明,那在對陣藏龍臥虎、上下齊心的方臘集團時,梁山出現損兵折將、步履艱難的窘況,就全在於戰略戰術和指揮水平的不行——作為梁山軍事上的主要負責人,吳用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那麼,問題來了,梁山沒有根據地建設,沒有內政管理和外交,沒有人才梯隊建設,沒有發展戰略和使命願景,所以被朝廷招安之後,肯定要面臨土崩瓦解的必然宿命——一群長期被體制排斥在外的人,一旦進入體制,還能不被體制吞噬?
大家都知道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漢朝之所以能一統天下,在於韓信用十面埋伏之計,在九里山逼死了劉邦一生的夢魘項羽。按說韓信圍魏救趙、平定三齊,攻滅西楚,為漢朝開疆拓土,立下了十大汗馬功勞,怎麼也得位居功臣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