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開心日日遊
-
2 # 王心心的生活記
如果你真的那麼害怕,你可以試著讓熟悉的人先帶著你去參加各種社交活動,首先他能讓你慢慢學會與他人接觸,慢慢提高你自身的膽量,你可以首先試著跟為人隨和的人接觸交談,慢慢鍛鍊你自己社交能力。
在與別人接觸中你要放開自己的心扉,不要弄得很緊張,如果你緊張了別人也會跟著緊張,這樣對你們來說弊大於利,你只會越來越害怕與人接觸,因為你甩不掉你自身的問題。在與他人的接觸中你要不斷尋找話題,提高自己的活躍度,話題打開了你的緊張心理就會慢慢放開了,久而久之你就不會有害怕的心理了。
在社交這個場合你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你要隨時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言行舉止一定要大方得體,讓別人能感覺到你是真心在交朋友,而且也會被你的言談舉止所吸引,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大膽的放開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融入這個場合,這樣別人對你就會有好感,那麼你就成功了一半,這一半就是你卸下了害怕兩字的時候。
當你慢慢變得喜歡和別人交流了,願意一個人去和別人相處,也會主動尋找別人一起出去玩,一起聊天喝茶那麼你就能和好的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祝你早日成為自信的人員之一。
-
3 # 時空穿越的流浪者
為什麼害怕
害怕見到人,害怕與人交流,是因為自己的心理,曾經被人深深的傷害過,出於保護自己的考慮,心理上把所有人都當成了潛在的威脅,並關上了心理與外界聯絡的大門,躲在自己的心裡,過上了不再被人打擾,安靜安全的孤獨生活!
人的心理上有兩個“自我”,一個真的,一個假的,引導你關上“心”的大門,拒絕與他人接觸,過上孤獨生活的那個是假“自我”。而讓你感到不安,主動到悟空問答上提問題的這個,才是真的“自我”,真“自我”被假“自我”給壓制了,微小而又懦弱,他只有用內心“隱痛”和“嘆息”來引起你的注意,現在,你能覺悟到,且勇敢的提問題,算是走出了改變自己第一步。
關上“心理”的大門,能保護得了我們嗎關上了心理的大門,不但把壞人關到了門外,也把好人關到了門外,閉關自守、脫離社會的生活將是痛苦的、孤單的、處在退化狀態的,這一點,內心深處的真“自我”是清楚的,也是清醒的,那麼,假“自我”主導的,關上心理的大門避免與外界接觸真的能保護我們嗎?
很遺憾,這就像把頭埋在土裡的鴕鳥,是保護不了自己的,正確的方法是,敞開心理的大門,擁抱世界,把看守大門的任務交給頭腦,讓頭腦來“識別”與“管理”:什麼人放行,什麼人拒絕!
如何改變自己害怕見人,是“心理”上的假“自我”害怕的,當啟用“頭腦”的那一刻,我們人已經轉到理性上來了,心理開始變的強大了,就不會感到害怕了!(試想,你理性的時候害怕過誰?)
想改變自己,先給改變過程制定個計劃,從一點一滴做起,循序漸進的推進。提醒: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要養成思考的習慣 (改變時配合著思考,多思多想),這也是心理弱小的人所欠缺的!
-
4 # 天天好事
在工作中不敢與同事和領導交流,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進展、業績水平、職位前途。在生活中不敢和人交流,會使我們失掉生活的很多樂趣,享受不到生活的多姿多彩,甚至使我們感覺獨立無援,舉步維艱。
害怕與人交流的原因
我們為什麼害怕與人交流呢?我們害怕交流是因為我們害怕被拒絕、怕不被人喜歡、不被愛,怕沒有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們天生有依戀被愛的需要。心理學上著名的恆河猴實驗,當實驗者給幼猴一個可以提供奶水,滿足它生存需要的身上綁滿硬邦邦的鐵絲母猴,還給它一個身上毛絨絨的軟軟的溫暖的不能提供奶水的母猴,結果幼猴除了吃奶時間大部分時間都依偎在毛絨絨,暖暖的母猴身邊。這個實驗說明,被溫暖被愛的感覺是我們更為渴求的感覺。當小嬰兒離開媽媽或照顧者,她會哇哇大哭,以喚回媽媽的迴應,這是因為她不願與母親分離,不願失去與母親的情感連結。因為我們天生就在意與人鏈接的感受,所以特別害怕被拒絕,這就是我們害怕與人交流的深層原因。
怎樣克服害怕與人交流的障礙
當我們與人交流時,會有一些自動的負面想法出現,比如我被拒絕了,就說明他們不喜歡我,我是個失敗者,我將永遠也抬不起頭,沒法做人了,大家都知道我的缺點了等等。我們這些固定思維根深蒂固,很不容易被我們發現。就是這些負面的想法阻礙了我們的交流。
這時我們要找證據來反駁這些想法,例如雖然這次他拒絕我了,可是上次他還主動幫助我呢,並不是說明他不喜歡我,我在他眼裡一無是處,而是肯定這次有其他的原因。每當我們出現這種負性想法時,我們就找找證據來反駁,日積月累這種負性想法就會減少,我們就不會懼怕和別人交流。
另一方面,我們行為的發生是受行為的結果所控制的,如果我們有被別人拒絕嘲笑的經歷,下次再遇見類似的情況,我們的大腦立刻會出現上次的情緒體驗,我們就會迴避這種情況的發生。久而久之我們就更不願意與人交流了。
解決辦法就是先和我們熟悉的、興趣愛好相同的朋友家人交流,當我們得到一些積極的正性的反饋,我們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就會增強,當我們有了自信心時我們就會選擇對我們有挑戰的行為,這樣的正性經驗越豐富,我們挑戰自己的可能性越大,我們越不懼怕拒絕。
另外我們對事物的發生要養成樂觀的解釋方法,樂觀的解釋是:當壞事發生時,它是暫時,特殊的、非個人因素的。當好事發生時,它是個人原因的、普遍的、永久的。這樣我們就會積極的對待自己和周圍的一切。
-
5 # 飛魚的樹洞空間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女孩,也是特別害怕社交,她可能情況比你還嚴重,為了迴避社交行為甚至已經蝸居在家不出門2年多。所以當我看到你的問題時,我特別能感受到你的苦惱甚至痛苦,希望你也能早日解決困擾。
想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需要客觀瞭解問題所在。所以,我希望你能先自我檢查一下,評估一下你問題的嚴重程度,評估維度如下:
範疇:你很害怕見到人,害怕與人交流--這個害怕的範疇有多廣?是害怕與陌生人打交道,還是同學、同事、鄰居、朋友的朋友這種稍微疏遠的關係,還是親戚、朋友、甚至家人這種親密關係都覺得有壓力了呢?正常來說,如果你害怕與人交流的話,一般也很難建立起很多、很深的親密關係,但你害怕交流的物件指向的評估,可以幫助你瞭解你問題的嚴重程度。時長:你害怕見人、害怕與人交流這種情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你現在很回想起來第一次出現時是什麼場景麼?這種情況持續了多長時間?問題持續期間有沒有變化譬如說越來越嚴重?--在回答這些問題時,可以幫助你清晰瞭解自己問題的產生、持續、變化的過程。可忍受的程度:因為不知道你的年齡,無法判斷你的能動性。但考慮到你可以上網求助,應該是個成年人了。成人與幼兒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成人具有較好的情緒控制能力。譬如說我們很多人都有不情願做、不想做的事,但為了生存也只能收起自己的不情願而努力工作。我也接觸過很多內向的人,他們內心深處也是不喜歡社交、不喜歡人多的地方的,但是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也都能很好的克服自己,甚至有些人還掩飾得很好,成為別人眼中的“社交達人”。所以第3個問題需要你自我評估一下,你的“害怕”程度究竟有多高,是在得知需要與人打交道時會感覺到有心理壓力,但經過自我調節後還是可以完成社交行為;或者是因為感受到的壓力太大,所以寧願儘量安靜的一個人待著,避免與任何人的接觸?(像我一開始提到的女生就是如此)正常來說,我們做輔導時第一次面談過程中會針對你求助的問題做比較詳細的瞭解,很多時候還會輔助使用心理量表等工具,但對於你自我評估而言,我覺得以上3個維度的問題已經足夠讓你更清楚自己的情況了。很多人一想到說害怕社交、害怕與人接觸,就給自己扣上“社交恐懼症”的帽子,你的情況總體上跟它是類似的,社交恐懼症大概表現如下:
社交焦慮——在社交開始前就開始焦慮擔憂,越想克服越焦慮。
社交苦惱——在社交時感到煩惱,不舒服,與人交往不適感遠大於舒適感。
社交回避——迫於壓力作出的本能反應,以為躲起來就好,但往往越迴避越強化恐懼。
社交恐懼的你,如何才能自信社交?當做完自我檢查,對自己面臨的問題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後,就是你最急迫想要解決的問題了:當我害怕見人,害怕與人交流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很多人認為,強迫自己多參加幾次社交,就能慢慢改善,但因為違背自我的意願強制參與社交,實際上這隻會讓你不斷地發現自己是多麼地“社交無能”,產生更深的挫敗感,變得更加抗拒和迴避社交,陷入 “社交恐懼 —— 迴避 —— 強迫融入 —— 受挫 —— 更恐懼社交 —— 徹底否定自我”的惡性迴圈當中。有研究表明,社交恐懼其實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問題,它是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一般也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徹底擺脫。
那麼,是不是我們“內向者”就無法改變,只能盡力迴避社交了呢?其實也不是的,社交恐懼想要改變其實也簡單,只是需要專業正確的方法訓練。以下幾個小技巧可以嘗試訓練以下,但有必要的話建議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者醫生求助。
悅納自我--悅納自我其實是我們學心理的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因為很多心理問題其實都是出在“我們接納不了真實的自我”上,像社交恐懼,如果認真分析,很多人他害怕社交的根源其實在於他深層次的認知裡認為他自己不夠完美,他無法在其他人面前呈現那個“理想的我”,從而導致社交焦慮、社交恐懼甚至社交回避行為。所以,想要徹底解決害怕與人交流這個問題,根源還是要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優缺點)。
扮演“自信的我”--這個有點類似角色扮演,在實際操作時我一般會跟輔導物件說,讓他想象當他走出家門、當他與他人打交道時就像是帶上一個面具,就是在某個情景劇中扮演了一個叫xxx的人的角色。所以他不需要考慮自己內向的性格,只需要揣摩並且扮演一個內心自信的人是如何與人打交道即可。
學習社交技巧--設計技巧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我們從小學習的技巧。很多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症”標籤的人,有很多人是因為小時候缺乏學習社交技巧的機會,缺乏社交技巧從而導致挫折。因此,在增強心理自信的同時,需要同步學習社交技巧,補回童年時期落下的功課。
及時肯定、自我激勵--每個問題的解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對自己及時進行反饋,包括定期檢查自己的狀態,對自己的進步及時進行肯定,要階段性的進行自我激勵等等。
-
6 # 總是容易走神
1、要經常保持充實的生活
神經質症狀是患者不注意外界的客觀事物,只將注意固著於自身的心身現象,即過度的內向化。患者也想把注意轉移到外界,但光靠觀念無濟於事。外向化的最佳方法是從事某種工作。雖然有症狀,但也要帶著症狀逐漸地去做自己認為很難做的事情,有時甚至是逼迫自己去做。工作也應儘可能選擇消耗體力的活動。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患者消除痛苦不安之後才進行工作,而是讓患者對種種痛苦聽之任之,帶著痛苦去工作,工作也應以形式多樣為好。工作形式的變化本身也是一種休息,所以並不需要特意安排休息。我在治療住院的患者時,總是指導他們做室內外的衛生清掃,手工、工藝、書法、繪畫等各種事情,另外,也讓他們打乒乓球、Golf球等技藝性活動。
~ 32 / 59 ~
一個人不管他有無神經質症狀,都應養成不幹工作就感到心裡不踏實的好習慣。有些人以不幹工作為快,這種人暫且不提,就一般人來說,人人都有一種上進心,如果他不願工作,不願付出汗水,就會與他的上進心背道而馳,最終陷入遺憾落後的不安的心境。人由於不間斷地工作,就會對其他人做出自己的貢獻,就會體會到生活的意義,就會自然地習慣成外向性。如果人們遭遇痛苦,也會在工作中增加信心,從而使痛苦減輕。相反,如果一遇到痛苦和不安就想停止工作,就只能使痛苦和不安更加嚴重。
2、首先要端正外表
外表衣冠不整的人想意志堅定是不可能的,表情愁眉苦臉的人想要心情愉快也是沒有道理的,要振作精神,首先要端正外表。喜怒哀樂,人人有之。但對自已的行為不檢點,一點約束也沒有,遇事受情緒的支配,缺乏修養,只能是意志薄弱的人而已。若一有點痛苦就向別人訴苦,流於外表,那麼,隨著外表的變化,精神也變懦弱。因些,即使內心感到痛苦和不安也要首先端正外表,不使零亂懈怠。這樣會使內心自然而然堅定起來的。
3。不要感情用事
有些人心情舒暢了就工作,心情不好便百事不做,這種人肯定會成為 懶漢的。我們應該認為心情就象天氣一樣,不管其好壞,都應任其自然,堅持去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想做就說成不能做,這是不好的。有人情緒不好時,就感到日常飲食胃納不佳,一些平常的生理現象也覺得是得了病。有對人恐怖等症狀的患者,因為 有一種自卑的心情,所以,即使別人笑一下,他也認為是在嘲笑自己,別人咳嗽一下,也認為是在諷刺自己。有些事情純屬偶然,但患者卻總認為與自己有關。感情用事,主觀臆斷,就很容易出現上述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充分理解這一點,時時告誡自己,處事切不可以只憑自已的想當然。
4、不要發牢騷
一般的人都可以透過發牢騷來得到一時的精神安慰,殊不知這種精神安慰更容易讓症狀乘虛而入而做繭自縛。人只有不發牢騷才會堅強起來,一般來說堅強的人不會發牢騷的。對普通人來說不發騷是很難做到的,但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得到鍛鍊。
~ 33 / 59 ~
5、不要以病為藉口而逃避現實
我們患了輕微的感冒時,如果要參加一個自己不想去會議。就會感到感冒更重了幾分,也就會以此為藉口而不去開會。但如果要看一場非常精彩的電影時,這輕微的感冒便感覺不到任何痛苦。人要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煩惱會受到理性的自責,所以便以生病作為藉口以自慰。神經症的人特別有些傾向。他們要逃避現實,就更感到現實的苦澀,也更感到自已病的嚴重。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會說:“我是病號”,這種態度使神經質症無法治癒。
6、不要做完善欲的俘虜
工作和學習不同於娛樂,都要付出辛勞,正是在這種辛勞中才能產生真正的喜悅。神經質患者有很強的慾望,他們想工作,但又不想接受工作所必須付出的辛勞。這樣,他們就會更加厭惡辛勞。他們以工作最順利時的狀態為標準,並想永遠保持之,結果,他們就會感到永遠也達不到這種標準。他們希望與人接觸時毫無生硬之感受,讀書時毫無雜念產生,工作時不能有絲毫的倦怠。腦子永遠保持清醒,心情要永遠保持良好。。。。。總之,他們希望徹底的完善,但現實總是與他們的願望相違,結果,他們終於陷入完善的理想與不完善的現實的矛盾之中。
七、關於自信
神經質的人往往帶有劣等感,他們總覺得自己在任何一方面都低人一等。這樣,他們對任何事情也不想積極地去做,總說自已沒有自信,等有了自信心再做,結果他們總是一事無成,初學游泳的人並不一定需要會游泳的自信,即使沒有這種自信,也可以透過訓練而學會游泳,與些同時,自信也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我們做許多事情,並不一定有了自信之後才去做,就是說,是在沒有自信的狀態、在有可能失敗的情況下去做的。自信產生於努力中。有人認為只有有了自信之後才能去工作,這好比人學會了游泳之後再下水學游泳一樣,是非常荒廖的。當我們俳徊於做於不做之間,就說明,這件事情只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就可能成功。對這種事情,我們應該有隻要努力就能成功的自信,也該有冒險一試的精神。許多人陷入完善欲的桎梏之中,三思再思,但去不去行動。然而,只有透過實際行動才能得到解放。
~ 34 / 59 ~
8、覺悟與達觀
許多信仰佛教的人,如法然、親鸞法師等,他們曾為了悟道而讀破萬卷書,修業多少年,但始終不能擺脫人世間的煩惱,他們所做的一切,儘管歷盡艱辛,卻終於毫無益處。他們親身體驗了這一切,最後直到把一切都有交給佛祖時,才感到心境頓開,這就是達觀。
我們要正視事實,服從於事實。例如我們想要一心從善的背後,腦子裡會出現許多難言的妄念,惡念、邪念或離奇古怪、荒唐無稽的想法。不管是什麼人,大概都會有這種情況,只要反省內心,立刻就會覺察。又如我們有努力向上的慾望,同時也會出現避難就易,僥倖成功的幻想,有時也會感到倦怠和疲勞。在我們進取之心的背後,也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恐怖,不安、懷疑、猶豫。我們的記憶力、理解力、毅力及情緒變化等等,都不可能隨心所願,萬事如意。
再以我們的身體為例,我們有時會得重病,有時即使算不上病,也會感受到有身體不適,或頭部、胸部、腹部及其它部位的異常等,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的體驗。人們進取的理想永無止境,因此就永遠不能盡善盡美,在人們不斷進取的道路上,永遠不會有終點。人生從來就是變化無常的,人腦本身就是煩惱之器。應該承認這是嚴峻的事實。我們只有正視我們自身內外的這些嚴峻的事實,覺悟到人世間從來沒有安心立命之處,也不要強求安心立命。要任不安常在,甘心在不安中生活,一切由它去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覺悟到“安心立命”的微妙含義。所謂“任其不安而後安”
有了上述的覺悟還有更為積極的一方面,即進一步認識到我們之所以感受到種種痛苦,是因為我們本身具有上進心。如出現疾病恐怖者,是因為 他過分看重自己的身體健康,他之所以希望健康,是因為他要努力工作,要向上發展。活動欲、發展欲、向上欲是人心之根本。疾病恐怖是從這個根本中衍生的枝葉。而疾病恐怖者將本末倒置了,好象自己活著是為了不生病。這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覺悟。
對人恐怖的患者總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總想讓別人重視自己,這本是一種積極的想法。如果沒有這種想法,就不會出現神經質症的對人恐怖。患者如果能覺悟到這一點,就不會一味徒勞地要丟掉恐怖,而是千方百計以實際行動爭取別人對自己有好的評價,讓別人肯定自己。其它神經質症患者也都是與此一樣。症狀只是枝節。患者出現症狀,就應該帶著症狀積極向上,勇敢地走進取的道路,這是神精質症患者應取的唯一途徑。達觀並非單純的從思想上想的開,而是要我們老老實實地服從於客觀事實,在現有的狀態下,努去去做應該做的事。
回覆列表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應該有兩方面:
一,主觀上的原因。天生不喜歡或不擅長與人交流,從小起就不喜歡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只願意在家待著,興趣愛好也都是一個人的活動,長期缺乏與人交流,久而久之,就習慣了一個人,也就不知道該如何與人交流了。
二,客觀上的原因。小時候在與人交往中曾經受到過傷害或打擊,例如,與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時被嘲笑,學習不好被人看不起等;又或是在家庭中缺少父母的關愛,甚至被父母打擊傷害等。這些不好的經歷都會讓人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自然也就不願意與人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