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大師課精品線上

    現在小升初越來越難,就拿成都來舉例:

    一,實力不對等

    一開始,我們先了解一下各初中現行的招生方式。在成都,絕大部分的公立初中都是透過大小搖號進入。而私立學校則是以搖號和自主招生為主、內部直升為輔的招生模式。

    儘管在2018年的小升初政策中,教育局都保證每個符合條件的學生都有一個公立學位。但在大家都追求優質教育的情況下,這點保證是遠遠不夠的。

    那麼,要想進入優質的公立學校,最好最快的辦法就是購買初中學校對口小學的學區房,如一直很火的青羊二區的學區房,因為這個區域直接對應的就是“三小聯中”中的石室聯中和樹德實驗。

    但由於學區房較為昂貴的房價,以及搖號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導致即使花了大精力去購買學區房,但在結果未公佈之前,你還是不知道孩子能否上你想要去的那所學校。

    而在私立學校這邊,大部分的學校都是以面談為主,雖說是面談,但在實際過程中,學校也會考察學生語數外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雖然大家都在考察學生語數外的能力,但並沒有一個可作參考的考試大綱(並不是甩鍋給學校)。家長並不清楚學生要達到何種程度,才能被學校錄取,都是憑感覺說話。

    同時,現在小學(主要是公立小學)學到的知識,並不能應付小升初激烈的考試。這就導致家長和學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培訓班,以此來彌補學生和學校之間的實力差距。

    二,資訊不對等

    資訊不對等,簡單來說就是學校的招生資訊不完全公開。從明面上來看,公立學校只有大小搖號,私立學校對內有內部直升,對外有自主招生和搖號。

    然而在實際過程中,除了上述招生方式以外,有些公立學校會提前收取學生簡歷來挑選部分優質生源,有些私立學校則會舉行小考來提前選拔優生。

    但這些招生方式並不是透明的,只是在暗地裡舉行。所以提前得到訊息的家長則有更多的衝刺機會,一次不行那就多來兩次,這個學校不行那就換一所學校繼續。

    而訊息滯後的家長,就只有看著已上岸的家長羨慕不已。

    三,資源不對等

    資源不對等,簡單來說就是粥少僧多。我們可以從公立的大搖號和私立學校的報名人數來分析一下。

    首先說大搖號,作為四七九初中(七中高新、石室北湖、樹德光華、樹德外國語)的唯二招生方式(還有一個是藝體生),加之參與條件較低(只要戶籍在大成都範圍內即可),每年的大搖號都備受家長關注。

    雖然備受關注,但大搖號的錄取率一點都不高。根據資料顯示,2018年共有25636人報名參加大搖號,其中報名七中高新的人數最多,達8625人。

    但這四所學校的搖號招生人數僅1199人(已減去藝體生名額),報名人數最多的七中高新也只招300人,錄取率僅有3.48%。

    而在私立學校這邊,我們拿五朵私花來舉例。2018年,五朵私花裡招生最多的是成外、實外,人數都是1300人。而招生最少的是西川中學,只招了不到500人。

    但透過各校的搖號情況可見,這五所學校第一志願的報名人數最少都在1000人,最高的是將近3000人的西川中學。並且這個資料並未包含第二、第三志願的學生。

    雖然並不像高考那樣過獨木橋,但小升初以其獨特的升學方式,也造就了不亞於高考的升學難度。

  • 2 # 渝導菩提

    小升初難嗎?不難也難,國家現在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每個孩子都會進入初中的,從這一點看,並不難。但是想進入心儀或者更好的學校,就不容易了。

    劃片就近入學,最簡單,直接去所在學校報名就行。然後成績撥尖的,會保送公辦重點中學。當然,現在的重點中學在教學上,還是不如一些頂尖的民營中學。那麼要進入這些民校,就比較困難了。

    首先,成績方面孩子成績必須屬於頂尖水平,一般在重點小學班上前十名,或者普通小學前五名並且系統學習過奧數以及閱讀的孩子才有希望.

    其次,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按照一學期中位價一萬算,每年孩子開銷在四萬~五萬左右,學費兩萬,住宿費兩千,生活費一萬二,其它費用(資料費,水電費,服裝費,遊學費)一萬左右。當然,如果算上課外補習費會更高。三年下來,十五萬應算比較合理資料。

    所以,孩子讀什麼學校,上什麼班型,就需要家長和孩子綜合考慮了。

  • 3 # 思並快樂著

    孩子去年剛經歷了小升初,那是一段比我自己的高考都焦慮的日子。這幾天周圍又有不少小升初孩子的家長朋友在遭遇“煉獄般”的經歷。可以說,對於很多家長而言,小升初的壓力甚至都要超越“高考”的壓力。為何會如此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下。

    首先,選擇範圍的極其有限性。以天津為例,孩子小升初,只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選擇:以強調重點中學升學率為目標的私立拔尖校,一般透過面試(以奧數或拔高題考核而聞名)或者憑分(小升初分數)錄取。這類學校數量少,家長需求大,導致考試難度很大。比如天津一所提前招生的私立名校,收300人,報名人數卻達到5000人左右。錄取比率為很低。這類學校,一般只有少數幸運的“尖子生”能進去。憑小升初分數錄取的學校,數量少,招生人數少。我孩子所在學區,小升初學生人數接近6000人,而一般為家長所認可的私立校總招生人數不到1000人,供需嚴重失衡,導致大量中上學生求好學校無門,只能接受搖號命運。據我所知,天津其他學區供需失衡更嚴重。

    第二種選擇,就近入學,公立搖號進去,好中差學生“一鍋燴”,但這種方式一般很難為心氣高的家長所接受。心氣高的家長更青睞的是分層教育。

    第三種選擇:面向出國的國際私立校。這類學校以收費昂貴而聞名。學費在8萬-20幾萬不等,且是一條漫漫付費長路的單行路,一旦選定很難回頭。這種選擇一般也很難為家長接受。原因不外乎幾點:獨生子女,家長捨不得放出國;昂貴的學費仿若一座大山,對於普通中產家庭而言經濟承壓巨大。孩子未來能否順利適應國外生活和學習也是未知數。初中階段,完全放棄國內教育意味著主動放棄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觀察這三種選擇機會,留給絕大多數父母和孩子的機會極其有限,大部分父母孩子只能無奈接受第二種搖號命運。這是父母感覺小升初“難入學”的根本原因,也是父母焦慮的源頭。

    其次,初中階段孩子的特點。初中階段是孩子從孩童到成人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是:容易逆反,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自覺性差,再加上初中階段課程難度提升,父母可作為(比如學習輔導)的空間一下子小了很多,這些特點導致學校的重要性異常突顯:好的同學,好的學風,好的教學,嚴格的教學管理等,這些無疑會為孩子的成才助力。而要滿足這些條件,“擇校”就成為不二選擇,這就又得回到第一個問題,想擇校,但選擇範圍又極其有限,這是父母倍感“升學難”的源頭。

    最後,如何看待這種擇校熱呢?我自己的一個體會是:學校氛圍固然重要,但家庭氛圍更重要。我覺得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要超越學校的影響力。所以,如果孩子最後被迫搖號到了公立校,這也不意味著世界末日,家長也不必過分焦慮。公立搖號校的尖子生學習潛力同樣不可小覷。家長如果積極作為起來的話,也可以抵消掉搖號公立校的很多負面影響。

    家長積極作為的空間可以表現在:幫助孩子指定學習計劃,善於利用寒暑假彎道超車,利用家教或補習班彌補孩子弱項等。

    以上,供參考。

  • 4 # 匯智坊

    小升初招生政策

    2019年小升初招生政策按照教育部檔案要求,公辦中學實行,學校劃片招生、學生就近入學原則。 公辦學校在實行劃片入學過程中必須是全覆蓋無縫對接,保證每一位孩子接受教育的機會是均等的。

    民辦學校由其審批機關劃定一定的範圍,進行招生不能跨區域、提前招生,掐尖招生,必須與公辦學校同步進行。教育部檔案明確指出,民辦學校的報名人數大於招生計劃時,鼓勵民辦學校電腦派位的方式進行招生, 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電腦搖號上學。 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的相關規定,民辦學校有一定的辦學自主權, 有些地方在民辦小升初招生過程中實行,搖號與面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招生。

    小升初難在哪裡?

    很多人認為小升初也屬於國家的義務教育,按照現行政策,應該不存在入學難的問題,公辦學校實行劃片入學全覆蓋,保證每一個孩子,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由於,師資水平,生源質量等可能參差不齊,反差較大。一些辦學質量高的公辦學校,都是每個家長追求的目標。

    為了獲得,好學校的入學機會,家長可能提早在校學區內購置了房產, 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看到了商機,開發了名校學區內所謂的學位房,學區房,使家長為孩子擇校揹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一些公辦學校在招生過程中實行住宅地址與戶籍地址一致的原則,有些家長雖然買了房,但是戶籍未必在該小區,導致人戶不一致,有可能被拒之門外,家長叫苦連天,覺得上學有點兒難。

    有一部分家長不滿意教育主管部劃定的家門口學校,想去選擇更好的學校,就出現了擇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家門口學校無人問津,想上選擇一些熱點學校,導致人數過多凸顯出上學難。

    一些區域內社會聲譽,辦學質量較好的民辦初中,在招生過程中,報名人數往往大於招生計劃。按照教育部相關要求,可能實行電腦派位。有些家長覺得,將孩子上學的命運交給了,電腦搖號撞大運,這樣荒唐的事情無法接受。而且電腦搖號的機率比較低,所以覺得上學有些難。

    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加大教育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最佳化現有教育資源配置,辦好家門口的學校,切實解決擇校熱給老百姓帶來的困擾。
  • 5 # 徽鄉小居

    我在杭州輔導機構上班的時候,對小升初的難度感受深刻。可以說,學霸都是非常吃力,老師也要看答案才能明白過來。比起中考,高考,小升初要難多了。

    看看名校小升初那些數學考題,和杯賽奧數的難度不相上下,優秀學生去做都沒幾個能及格。沒有專業的輔導,系統的學習,那樣的考題都看不懂。這就是小升初,一般家長從三年級就開始準備了,最晚五年級就輔導小升初了,六年級已經晚了。

    為什麼小升初這麼難?

    好的初中就那麼幾所,還是民辦的!大量的學生都想考進這麼幾所學校,難度可想而知。再說,能考取的名額是非常有限的。不少學生都是靠搖號進去的,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美的事,不過搖號進去的學習壓力非常大,跟不上大家的節奏,不利於學習。

    公辦初中的教學質量不如民辦的,而民辦初中對招生肯定是要優中選優。對於選拔性質的考試哪會簡單呢?必須要有足夠的區分度,特別是民辦學校,他哪會管你難不難,而是想盡一切掐尖,把最強、最厲害的學生挑出來,招進來。

    小升初不僅文化課考試非常難,體育也要非常好,面試難度也相當高。對各方面綜合能力有著極大的要求,讓我覺得不是富裕階層很難在小升初中考取名校。不像中考,高考只要看成績就行。

    總之,小升初很難是不爭的事實,不亞於高考。在這個優秀教育資源急缺的年代,不難是不可能的,不難就不會有那麼高昂的學區房了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如果完結的話,你能接受什麼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