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淮聖手
-
2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雖說國際關係上有個規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但也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實,卡扎菲在國際上,人緣並不好。他老人家狂氣的“非洲大哥夢”和目空一切的“帶頭大哥”做派,還有那個“隨風倒”的外交立場,曾經把聯合國五常招惹了個遍,結果搞得關鍵時刻,國際上都沒個有頭有臉的國家幫忙說句好的。當年,在聯合國的授權出兵的投票中,五常中的英法美投了贊成票,而中俄居然投了棄權票.....
1969年,年僅28歲的卡扎菲上校透過政變掌權利比亞,隨後開啟了自己長達四十多年的,“搖擺不定”的反美,反西方道路。跟美國矛盾正式激化是在上世紀80年代的洛克比空難,造成了189名美華人死亡。自此,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圈子裡,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對卡扎菲的印象都非常差。
早年,基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利比亞和蘇聯的關係一直走的很近,跟蘇聯領導人也稱兄道弟,顯得非常親密。幾十年來,蘇聯給了卡扎菲大量援助,幫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建成了北非軍事強國。有了蘇聯老大當靠山,卡扎菲愈發的膨脹,不可一世,開始做起了“非洲大哥夢”。上世紀70-80年代,意氣風發的卡扎菲就曾以“團結統一非洲兄弟對抗西方世界”為己任,甚至還提出過要和埃及、突尼西亞等北非阿拉伯國家合併成“北非共和國”。
實際上,每個阿拉伯國家,都懷中一個大哈里發夢,夢想把中東各國合併,重建一個橫跨西亞北非的阿拉伯國家。這方面,卡扎菲算是受到了自己心中“偶像”埃及首任總統納賽爾的啟示。早在50年代後期,第二次中東戰爭後,泛阿拉伯主義的精神領袖就是納賽爾,他曾首先提出,要統一西亞北非的阿拉伯人民成為一個國家的理想,還真曾經嘗試了幾個月,最後以失敗告終。
納賽爾是卡扎菲的終身膜拜物件。卡扎菲為了表示對偶像的敬畏,終身只保持上校軍銜(因為當年納賽爾發家的時候,就是上校),搞得利比亞全軍的軍銜,也只能以“上校”封頂,沒了再往上發展的空間。
卡扎菲就是這麼個狂氣、自大的性情中人,加上七八十年代,石油價格高漲,光靠賣石油,利比亞幾乎不用花什麼心思,就賺取了大筆外匯。有錢有資源有老大罩著,卡扎菲自然牛氣沖天,行事作風和外交內政都非常隨性化,不計後果。
比如,是上世紀80年代初,卡扎菲來中國訪問,拒絕了我方戰機護航,還隨身帶了大量女保鏢,處處講排場,非常的傲慢。
1982年,卡扎菲在女保鏢們的簇擁下游覽長城)
進入90年代後,由於蘇聯解體和利比亞因為洛克比空難等事宜受到了西方聯合制裁,卡扎菲的立場開始愈發飄忽不定,一會兒衝著俄羅斯示好,一會兒又主動向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服軟。這讓一邊的俄羅斯看著非常不爽。
到了本世紀,薩達姆政權被迅速顛覆。很明顯,西方國把下一個“推翻暴政”的目標鎖定在了有過對西方不友好行為“前科”的卡扎菲身上。此時,卡扎菲看得很明白,又積極的不斷向歐美國家示好,跟俄羅斯拉開距離,甚至主動停止了多項從蘇聯時代就延續下來的軍備交易,轉向西方去買買買。
卡扎菲的迅速變臉,選擇親美親歐的舉措,明顯得罪了俄羅斯,甚至都有些讓俄方下不來臺的感覺。
此外就是利比亞內戰期間,俄羅斯正忙著跟其他7個北約國家開“八國集團”(克里米亞危機後,八國集團又恢復成了七國集團,不帶俄羅斯玩了),此時俄總統是梅德韋傑夫,普京當的是總理。
大學老師出身的梅德韋傑夫一貫被認為是親西方政策的主導,西方世界也看得明白,總是用一些關鍵問題來拿捏他。
此時,法國總統薩科奇使用了殺手鐧,用俄羅斯渴望採購的"西北風"級直升機航母協議說事;而美國呢,則跟俄羅斯放出口風,暗示,只要這次別摻和,加入世貿組織的事兒,可以走點捷徑......
最終,那邊,利比亞人民的“老阿爸”卡扎菲被自己人圍毆致死;這邊,俄羅斯心滿意足的搞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軍備,次年,還光榮的成為了世貿組織第156個成員國(下圖)。
現在想想看,如果卡扎菲能像敘利亞的巴沙爾一樣,認定了俄羅斯做老大,就緊抱大腿,堅定立場,死磕到底,雖說離得不如敘利亞那麼近,不容易保護,但是俄方也不會決絕的選擇隔岸觀火。
最後,再說一下最直接的原因。
對比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前,俄羅斯曾表示過,薩達姆如果選擇下臺流亡,俄方是會接受的,主動給他提供“政治避難”。而卡扎菲這次,出於現實利益的考慮,俄方不但沒表示接受,還在聯合國投了棄權票。
因此,卡扎菲即便是強行去投奔俄羅斯,也屬於非法行為,人家不見得接受,還會遭到全球人民的恥笑。顯然,當年的卡扎菲看得也很明白,沒再試圖尋求過俄羅斯方面的幫助。
-
3 # 道聽陳說
在國際外交領域中,一個國家的元首向另一國政府提出政治避難的申請,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其中除了涉及利益上的交易以外,更主要的還與該元首在任期間,與被申請國的關係需要達到較為友好的程度,才有可能會申請成功。
比如在墨西哥政府在今年的11月份,就接受了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的政治避難,其原因就是因為莫拉萊斯與墨西哥關係比較親密的緣故。所以像政治避難這種事,絕對不是一個很隨意的舉動,這其中涉及到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
因此,在2011年利比亞國內戰期間,前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向俄羅斯提出政治避難,如果分析當時的國際形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卡扎菲在任利比亞總統時,其主要的靠山並不是俄羅斯,反而是領導北約對其發動軍事打擊的法國。從1969年卡扎菲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開始,到2011年利比亞國內爆發內戰,推翻並殺死了卡扎菲為止的42年時間裡,卡扎菲與俄羅斯人的關係並不怎麼好。
在卡扎菲執政早期,由於其深受當時埃及領導人納賽爾的影響,所以利比亞早期的外交關係,比較傾向於埃及,等到上世紀80年代前後,埃及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打壓下,開始逐漸失去阿拉伯世界領導者地位之後,卡扎菲開始意識到西方國家的強勢,於是在20世紀90年代後,開始逐步修復與美國關係。
從上世紀90年代以後,卡扎菲領導的利比亞,在外交關係上是比較親西方的,其中利比亞與法國的關係最為親密,甚至曾經在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競選總統期間,向其提供超過5000萬歐元的競選資金,以幫助其贏得總統大選,而2011年利比亞內戰之所以爆發,也與這些賄賂行為有著很大的關係。
2011年利比亞內戰期間,北約之所以會在法國的領導下,發動了針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其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為了向國內證明沒有接收卡扎菲的賄賂,才主動挑頭髮動了針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卡扎菲領導的利比亞政權,其實是被自己的恩主---法國幹掉的,如果不是因為是法國帶頭參與了這場軍事行動,那麼卡扎菲將很有可能向法國而不是俄羅斯,提出政治避難的申請,只不過此時的卡扎菲早已無處可去,只能躲在利比亞等死。
二是卡扎菲在執政後期,在面對西方國家和聯合國時,時常大放厥詞,表現出極度狂妄的姿態,引發了世界各強國的憤怒,也最終為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卡扎菲是一個性非常鮮明的人,而這種人往往都是非常自信,有的時候甚至於接近自負。從卡扎菲一生的經歷開看,卡扎菲的一生是鬥爭的一生,喜歡懟天懟地懟空氣,很有點像非洲大草原上“平頭哥”的樣子,而且這種情況隨著卡扎菲年齡的增長,也變得越來越厲害。
所以在卡扎菲擔任利比亞總統期間,利比亞與幾乎所有世界強國的關係都不怎麼好,在很多場合都喜歡發表言辭十分尖銳的言論,比如卡扎菲就經常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反美言論,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都對他的言行感到十分的不滿。
比如在2006年的聯合國大會期間,卡扎菲就在大會上發表了一場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演講,在言論中稱聯合國是恐怖理事會”,是五常國家聯合起來對付他們這些小國的組織,甚至在其演講最激烈的時候,卡扎菲還當場撕毀了聯合國憲章,扔向臺下的各國領導者們,結果引發了多國領導者的憤怒,紛紛離席以示抗議。正是由於這種狂妄的態度,讓利比亞在卡扎菲執政後期,漸漸失去了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支援和友好,結果當2011年利比亞國內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時,以英國、法國、美國等多國軍隊,也隨即發動了針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徹底打垮了卡扎菲政府,並殺掉了卡扎菲本人。
由此可見,卡扎菲政權垮臺,不僅美華人的期望,而且也是他的很多老朋友,比如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法國總統薩科齊、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等人的想法,也因為他的狂妄言論最終放棄了他,如果用禍從口出這句話來行動卡扎菲的遭遇的話,可以說是恰如其分的。
總的來說,雖然卡扎菲的人生是一個“彪悍”的人生,但是在他所走的人生道路上,其所遇到的“朋友”實在是太少,以至於在他落難的時候,抬眼望去連一個肯拯救他的人都沒有,如果從做人的角度來看,失敗到如卡扎菲這樣的慘狀,實在是太少見了。
回覆列表
卡扎菲是利比亞一個強硬的領導人,在1969年9月1號的時候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不過卡扎菲的政變西方卻不承認,當年卡扎菲也只有28歲,所以卡扎菲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和蘇聯的關係非常好,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關係很糟糕。要知道當年卡扎菲與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到了稱兄道弟的水平,而且前蘇聯也幫助卡扎菲建立了國防體系,由於當時利比亞變成了一個比較強大的軍事國家,所以卡扎菲在蘇聯的撐腰之下想當阿拉伯地區的領導人,提出了一個非常狂妄的想法,這就是與埃及,突尼西亞和敘利亞合併,建立一個大大的國家。不過這種想法也純屬是無稽之談。
你要知道當年卡扎菲和前蘇聯關係極其的好,利比亞是一個豐富的產油國家,蘇聯也非常重視和利比亞的交往,當年利比亞也變成了一個極其富有的國家,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當時卡扎菲可以不用和勃列日涅夫打招呼,直接開著飛機到蘇聯觀光。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和利比亞的關係也不錯,可以說俄羅斯和利比亞的關係得到了延續,後來俄羅斯在利比亞大力支援利比亞的國防工業。不過在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並沒有去保護卡扎菲,而是拋棄了他。
這時候俄羅斯奉行比較務實的外交政策,在利比亞戰爭之前,卡扎菲曾經向西方國家討好,變得像一個牆頭草一樣的人,俄羅斯認為扶持這樣的人沒有必要,而且也根本是靠不住的,而且俄羅斯不會因為卡扎菲和全體西方國家作對,為了自身的利益俄羅斯沒有幫助卡扎菲。現在俄羅斯正在幫助敘利亞,但是為什麼不會幫助卡扎菲呢?這主要來說利比亞是北非國家對俄羅斯來說戰略意義不是很大,但是敘利亞是在地中海和中東地區的核心國家,對俄羅斯太重要了,因此俄羅斯還是知道取捨的,因為當時卡扎菲在國內已經是失去了人民的支援。
當時法國很積極的介入利比亞局勢,因為利比亞當年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和俄羅斯還做了一個交易,就是法國出售給俄羅斯兩艘攻擊艦,幫助俄羅斯提高海軍,這個時間段美國也承諾讓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因此俄羅斯為了這兩個巨大的利益沒有幫助卡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