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開心年年小文章
-
2 # 森不由己
現在很多人提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拍攝的電影和電視劇依然讚不絕口,但是卻對現在的大多數影視作品無感,明明科技水平和投入資金有了顯著提升但是大部分作品的品質和口碑卻與投入不相匹配,這也導致很多人更加懷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雖然物質、經濟較為貧乏,但是在節目創作上卻來不得一點兒含糊,從選題立意到人物形象、臺詞設計都經過精心設計,演員為了塑造好形象也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集中培訓甚至體驗生活,以經典的《紅樓夢》為例,邀請全國最權威的紅學專家參與制作、大範圍篩選演員並由形體、表演乃至琴棋書畫等專家進行專業培訓指導,這樣拍出的作品當然禁得住時間的檢驗。 再看現在,快速變現是影視行業最基本的要求,一部電影恨不得半年就能上映,劇本內容一般就靠明星效應,演員演技不夠就用特效來湊,反正只要有話題就不愁沒有收益,這就導致現在的影視作品均是速成之作,質量當然不如當年的經典作品,看幾次也就膩了。
-
3 # 檸檬大丸子美食堂
百看不厭的影視都可稱之為經典,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那麼就是會給人一種白看不厭的感覺,每一次觀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從不會顯得單調,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年齡觀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老電影老電視劇的經典魅力所在。
-
4 # 權權線上
因為老電影、老電視劇都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的,而且會被想起來的老電影,都是已經被刻入腦海的記憶的,加上一般情況下,越長大就越懷念以前,看老電影的時候,腦海中會浮想但是看這個情景時的心情和所處的環境,讓我們誤認為又回到以前的時光,所以就會百看不厭,越看越喜歡!
-
5 # 最美不就是初相識
因為那個時候的我們最單純,最簡單。那個時候的不管是金庸的武俠小說,還是瓊瑤阿姨的愛情故事都很經典。因為經典,所以深入人心。
說實話那個時候的電影或者電視特效方面肯定是沒有現在這麼高大上的。但是故事情節確實很好的。演員們也都是本色出演,可以說是很完美了。
是他們塑造了經典,經典也成就了這些老戲骨。好的東西往往都能經過時光的洗禮愈發日久彌新。
-
6 # 風吹的韭菜
我個人覺得是經典,首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內容反應歷史內容、或者是對時代的記錄和思考,容易得到大眾的認可和滿足對歷史的好奇心。
-
7 # 經典影視回味
對於電視劇,觀眾向來對經典情有獨鍾。以《雍正王朝》為例的歷史正劇,以《鐵齒銅牙》為例的史野戲說,至今無不是經典中的經典,這些經典劇有的已經播了數十次,人氣依舊,像86版《西遊記》20年來更是重播了4000多次,創造了電視劇世上的一個神話。
經典老劇為啥讓人百看不厭?其實原因很簡單,歸根結底無非就是兩個字:好看。每一部經典老劇都是“良心劇”,都是用心劇本、專心構思、精心製作的影視作品,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觀賞性。
老劇之所以好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經典本身的魅力。很多經典老劇基於原著改編,而原著本身已在文學藝術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其中的文化內涵、藝術魅力為其改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工匠精神則是成就經典老劇的另一法寶。
例如在拍攝《雍正王朝》時,導演胡玫就找了大量專家來一起研討,劇本的歷史定性問題,通俗來說就是,就是給裡面的主角分個好壞!花費大量時間去研討、修改劇本,才呈現出一箇中國史詩級的歷史正劇。在選演員方面導演組更是千挑萬選的定演員,演員要符合人物劇情所呈現的氣質,唐國強飾演的雍正、焦晃飾演的康熙、王繪春飾演的八爺、杜雨露飾演的張廷玉、王輝飾演的十三爺……都成功展現出了這個角色的歷史形象。焦晃老師飾演的康熙,被稱為是最成功的,最具帝王氣息的。他常常不怒自威,可以說得上是不是演,而是活脫的現實中人,拿捏得很到位,將康熙這一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因為焦晃老師是話劇演員出身,在話劇節,他也是相當出名的,臺詞功底紮實、表演拿捏人物非常到位。有這樣花心思反覆打磨過的劇本,有這樣表演功底強的演員,為了觀眾呈現出了《雍正王朝》這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正劇。
反觀現在快餐式的電視劇,刻意迎合市場,樂於製造文化快餐,博一時之熱度,做一錐子買賣;隨著電視劇作品商業化模式的開啟 ……現代電視劇雖藉助了高科技拍攝技術,是可以呈現出華麗的視覺效果,但是導演們和出品方所考慮的是自己的作品有沒有人看,能不能賣出一個好價錢,自然是噱頭大於質量,明星大與質量,這樣出來的電視劇,註定是沒有靈魂的。沒有靈魂的電視劇只能成為年輕人消費的快餐文化,是經不住時間長河的考驗的。
-
8 # 俊53116982413
我至今仍很喜歡看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至1966年前的這一段歷史時期堪稱經典的老電影。我們曾親身經歷過這歷史時期的一代人稱為十七年電影。因為,在這一時期,新中國電影確立了"人民電影”的服務物件、敘事構架、歷史視角和美學正規化,誕生了大量的優秀作品,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奠定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電影的堅實基礎,也為後人開拓了深闊的理論空間。
這一時期老電影的藝術特點一是:能夠反映歷史真實、將時代精神融入革命歷史題材之中,創作方法與時代相一致,影片藝術質量普遍提高,新生力量迅速成長,二是:藝術上大膽突破,風格、樣式上也比較豐富多彩以及強烈地追求創新。所以,這一時期許多老電影的故事情節至今都能背下來,但還是百看不厭!
其實我們現在所回顧、讚頌堪稱經典的老電影都是這十七年曆史時期製作的電影,比如:
1949-1965年:
《中華兒女》:1949年上映.;
《三毛流浪記》:1949年上映;
《白毛女》:1950年上映;
《趙一曼》:1950年上映;
《鋼鐵戰士》:1950年上映;
《上饒集中營》:1951年上映;
《翠崗紅旗》:1951年上映;
《新兒女英雄傳》:1951年上映;
《六號門》:1952年上映;
《南征北戰》:1952年上映;
《智取華山》:1953年上映;
《渡江偵察記》:1954年上映;
《平原游擊隊》:1955年上映;
《南島風雲》: 1955年上映;
《祝福》: 1956年上映;
《國慶十點鐘》1956年上映;
《李時珍》:1956年上映;
《上甘嶺》:1956年上映;
《女籃五號》:1956年上映;
《鐵道游擊隊》: 1956年上映;
《羊城暗哨》:1957年上映;
《寂靜的山林》:1957年上映;
《地下尖兵》: 1957年上映;
《護士日記》: 1957年上映;
《柳堡的故事》:1957年上映;
《海魂》: 1957年上映;
《紅孩子》:1958年上映;
《長虹號起義》:1958年上映;
《黑山阻擊戰》:1958年上映;
《狼牙山五壯士》:1958年上映;
《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年上映;
《英雄虎膽》:1958年上映;
《古剎鐘聲》:1958年上映;
《青春之歌》:1959年上映;
《地下航線》:1959年上映;
《林則徐》: 1959年上映;
《風暴》:1959年上映;
《聶耳》:1959年上映;
《戰上海》:1959年上映;
《回民支隊》:1959年上映;
《老兵新傳》:1959年上映;
《海鷹》: 1959年上映;
《林家鋪子》:1959年上映;
《五朵金花》:1959年上映;
《萬水千山》:1959年上映;
《今天我休息》:1959年上映;
《戰火中的青春》:1959年上映;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1959年上映;
《鐵道衛士》:1960年上映;
《奇襲》:1960年上映;
《劉三姐》:1960年上映;
《林海雪原》:1960年上映;
《紅色娘子軍》:1960年上映;
《十二次列車》:1960年上映;
《暴風驟雨》:1961年上映;
《洪湖赤衛隊》:1961年上映;
《大李老李和小李》:1961年上映;
《51號兵站》: 1961年上映;
《枯木逢春》:1961年上映;
《突破烏江》:1961年上映;
《紅樓夢》:1962年上映;
《錦上添花》:1962年上映;
《停戰以後》:1962年上映;
《東進序曲》:1962年上映;
《魔術師的奇遇》:1962年上映;
《女理髮師》: 1962年上映;
《李雙雙》: 1962年上映;
《哥倆好》: 1962年上映;
《槐樹莊》:1962年上映;
《甲午風雲》:1962年上映;
《地雷戰》:1962年上映;
《紅日》:1963年上映;
《農奴》:1963年上映;
《怒潮》:1963年上映;
《桃花扇》:1963年上映;
《北國江南》:1963年上映;
《早春二月》:1963年上映;
《小兵張嘎》:1963年上映;
《冰山上的來客》:1963年上映;
《滿意不滿意》:1963年上映;
《蠶花姑娘》: 1963年上映;
《金沙江畔》:1963年上映;
《阿詩瑪》:1964年上映;
《小鈴鐺》:1964年上映;
《兵臨城下》:1964年上映;
《獨立大隊》:1964年上映;
《舞臺姐妹》:1964年上映;
《英雄兒女》:1964年上映;
《烈火中永生》:1964年上映;
《雷鋒》: 1964年上映;
《霓虹燈燈下哨兵》:1964年上映;
《地道戰》: 1965年上映;
《苦菜花》:1965年上映;
《秘密圖紙》:1965年上映;
《打擊侵略者》:1965年上映;
等等…。
……………………………………………………………………………
在中國百年電影史上,新中國成立之後的電影發展過程中,十七年期間的許多老電影給億萬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曾經影響了一代人的人生。這些老電影的許多故事情節至今還融入我們與共和國同齡的一代人的骨髓裡,銘刻在記憶和腦海裡,久久難以磨滅…!
回覆列表
因為一些電影,電視劇裡邊的情節太深入人心了吧,有的人看過了,在去看因為經典,當時的感動,有的因為想在看某個演員演的裡邊的角色等,想在去看的原因太多了,每個人有每個人在去看的原因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