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子曰
-
2 # 凡心讀天下
反對這個觀點。這個絕對不應該是“破窗效應”。
雖然網路上頻現霸座現象,但應該並不是霸座現象呈氾濫之勢。
而是因為霸座現象是一直以來的、較大範圍的存在一種現象。而絕不是極個別,應該說有一大片。
有很多人都會霸佔別人座位,但在“高鐵霸座男”事件出現之前,幾乎沒有幾例被給予如此高的曝光度,也就不會被眾人所周知。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而事實上卻一直都較大範圍的存在。估計真正嚴格統計起來,差不多每班車都要有一兩例吧。座位被別人霸佔,有的人愛計較會發生爭執,所以才會被更多的人知道,甚至有可能被曝光。但是也有更多的人不愛計較忍一忍則過去了,那麼這個“霸座”就幾乎沒有他人知曉。
而現在不同了,經過了高鐵“霸座男”“霸座女”“霸座嬸”幾起事件以後,可能有很多民眾除了知道“霸座”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之外,還學到了對這些“霸座”事件進行曝光。所以一遇到這些事情,便會習慣性拿出手機進行拍攝予以曝光。這樣一來,看起來被“曝光”的“霸座事件”確實比以前多了,其實這只是表象,而我們應該是將看到的與看不到的綜合起來分析看待。
所以說大家所看到的“霸座現象”有呈氾濫趨勢,其實只是人們對“霸座現象”比以前更多的關注並給予更多曝光而已。
相信經過前幾次霸座事件的曝光,很多人都受到了教育,“霸座現象”總體上應該比以前大幅減少,而絕不是氾濫。不信,你可以問一下“你”“我”和身邊的朋友,有多少人還會想去“霸座”?包括以前喜歡“霸座”的人。
如果說有人想透過這種低成本的方式成為“網紅”,我覺得可能性不大。為什麼?畢竟這是一個反面教材,人們會去追捧他嗎?不錯,孫赫曾經因為高鐵霸座事件一度成了網紅,但很快就被媒體取消了資格,因為媒體平臺若真這樣做,也是很無良的,對於傳播正能量是起到副作用的,同時也會引起普通民眾的非議。上級主管部門遲早會對這些平臺進行監管。
-
3 # 冬青裡的駱駝草
霸座現象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難以根除的頑疾、惡疾,只不過是因上次博士生霸座影片出現以後,在輿論導向上形成了一個熱點。如果說這是破窗效應的話,應該是輿情上的,而不是公共交通工具車位的霸座。所謂的破窗效應拿老百姓的話來講就是,針眼大的洞簸箕大的風,是會無限蔓延的,所以要以小見大,防患於未然。
-
4 # 瀟灑人玍
說一千道一萬,“霸座女”就是欠揍,素質低!競有人給她心理過程分析那麼多!這沒啥可說的,想坐靠窗你就先坐那,當持該座位旅客來了之後你可商量,如商量不通,你就起來坐你的位置嘛。只有不講理,撒潑,自以為是的人胡攪麻纏。即便是工作人員和乘警告訴她那不是她的座位時還在繼續胡鬧。像這樣的人,你說值得大家同情嗎?
一般高鐵都是對號入座,高鐵有車廂座點陣圖,A,B,C,D,E,F可以看到自己要做的座位號碼,有單獨座位扶手,和飛機查不多,一般買票時就可以看出來自己的座位是否靠窗,或者靠近過道。發生霸座事件就很無語了!我就是覺得他們腦回路有問題,和我這樣的普通人不一樣!
-
5 # 如是所聞980
不才認為:大批民眾道德的喪失與目前大環境的價值觀有關,並非什麼破窗效應,在如今一切向錢看的大氣候下,從老至少以金錢萬能為至理,道德在金錢面前顯得一文不值,男女老少,不論文化程度高低,只要被金錢腐蝕了心靈便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儘可能的佔便宜,而不知廉恥為何物,網路的發達更強化了這一點!所以:對待此類“霸座”事件,國家應賦與交通部門一定權利,收到“霸座”舉報,只警告一次,當時不及時改正,不管老少男女,立即在媒體曝光,並扭送公安機關拘留三日,取消其三年內乘車資格(當然,這僅是個人意見),總之,要讓這些無德之人感受到無恥的代價,正如某條評論所言:對於不講道理的無恥之徒能動手就不廢話!
霸座現象在網路媒體的強大輿論導向作用下,在全國人民的申討下,不但沒有銷聲匿跡的跡象,反而越來越呈高發之勢。9.20日晚,k158次列車上,一位無座票大爺霸佔作為長達1小時,而整個車程也不過2小時,列成長勸說1小時無果,最後大爺被旁人架了出去。霸座現象何以會眾口聲討中,卻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有人說是破窗效應,那什麼是破窗效應呢?請大家踴躍發表意見。
回覆列表
近期霸座男女的惡劣行為引起了全網大討論,舉國上下對此種行為深惡痛絕,紛紛予以最為強烈的指責;相關部門也隨之跟進,採取了一些補救措施,比如拉入限乘名單,罰款,等等。但是,在這種全民聲討的情況下,霸座現象不但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緩解,反而呈現出一種愈演愈烈的態勢。
這是為什麼呢?
我也一直在思考,但是終究有些不得其所。剛剛在某個回帖裡面看到有個朋友提到,“破窗效應”,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對,這就是在破窗效應的影響下,在網路的放大效應下,導致的必然結果啊。
這裡,我先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破窗效應。文字引用自百度百科。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群,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 [1]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開啟,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破窗效應簡而言之,就是一旦有一扇窗戶破了而沒有修理,就會被他人認為我再打破一個,應該也沒有人管吧?所以一定會有人打破第二扇窗戶,第三扇窗戶,最後幾乎所有窗戶都會被打破。
霸座現象的泛濫,也是如此。很多人只看到了全網對霸座男的聲討,但是,卻沒有多少人看到,對霸座男的行為的處罰,卻是輕微到可以忽略不計。霸座男受倒的懲罰是什麼呢?“ 8月24日,從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獲悉,孫某被處治安罰款200元,並在一定期限內被限制購票乘坐火車(包括普通旅客列車與動車組列車)。”對,這就是霸座男受到的懲罰。有人說,做個火車,就被罰款200元,那也不少了。但是為什麼不考慮到,霸座男獲利幾何?想想抖音上,火山上,無數人試圖在網紅的圈子裡面出道,各種搞怪,作態,無非讓自己出名,出名了就有錢可掙了。霸座男卻幾乎沒有任何成本的,一躍而起成為舉國上下人人皆知的名人。200塊?如果能獲得如此巨大的社會知名度,抖音上的小哥哥小姐姐,只怕2000,20000也大把的人會出這個錢。當然也有可能沒有被拍到網上,也成不了網紅。那也沒有關係啊,無座票霸佔有座票,不好的位置霸佔好的靠窗位置,那也是佔了大便宜,不傳到網上成不了網紅不要緊,好歹也能佔些便宜啊。換句話說,霸座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在如上面的這個最新的一位大爺,在霸座一個小時,在列車長1個小時的苦口婆心下,最後被看不下去的旁邊的乘客給架開而已,而較好的結果,就包括成功霸座,成為網紅。成本如此輕微,而受益如此之大,說真的,雖然說全網聲討,但同時又有多少人看明白了一件事情,原來,我霸座的話,可以佔大便宜,卻幾乎不用付出任何真正的代價啊,這種便宜,不佔白不佔,不佔就吃虧了。
破窗效應,最早其實是限制在一個社群。指的是一個社群一旦開始不好的苗頭而沒有制止,那麼這個社群的治安就會持續的被破壞,而最終導致社群的治安會徹底崩壞掉。
但是在網際網路的放大效應下,破窗效應有了新的內涵。破窗效應不再僅僅限制在某個社群,在網際網路的放大效應下,破窗效應會迅速的在全國蔓延開來,並被某些人應用到其他行業,其他場合,最終會使得破窗效應急速擴大。最終,不僅僅是一個社群的秩序崩壞掉,而是整個的社會的秩序,治安開始呈現崩壞的前兆。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後果。其實,絕大部分人都是很遵守秩序的。中國是5000年的文明古國,要說國民受到了那麼多的教育,都不知道基本的道德禮貌,那是不對的。但是為什麼不隨地吐痰,按秩序排隊,遵守交通規則等等,這些古今中外都通行的基本的道德規範,為什麼在今天中國,卻成為一件老大難的問題呢?男女老少,精英也好,底層也好,華人也好,來中國遊學的外華人也好,最終都會成為隨地吐痰,隨意闖紅燈的典型華人形象。這是為什麼?
說穿了,破窗效應而已。既然別人隨地吐痰可以,那我為什麼非要走上幾個街區去找垃圾桶?既然別人可以不看紅綠燈橫穿馬路,我為什麼要和傻子一樣的呆呆的等紅綠燈
,浪費時間?既然別人可以透過錢,透過權來破壞排序原則,我要是傻乎乎的去按秩序排隊,那不是永遠只能是最後一個?
對。對於肇始的違法者,我們不能阻止;那麼,我們便不能阻止下一個跟著違法的;既然開始的一批不能阻止,那麼我們就不能阻止下一批違法的;最終,所有人為了不吃虧,都自覺不自覺的,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必須也參與進來。因為在這種情況分下,遵守秩序的,必然是悲劇的,你的良好的道德,最終會讓你在無序的競爭中,一敗塗地,一無是處。
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也就沒有網際網路的放大效應。所以人們只能透過口口相傳,眼見為實的生活中的例子,來了解周遭的世界,所以這種破窗效應的影響範圍還是比較小的,一個惡劣的先例要在全國蔓延開來,需要非常長的一段時間。
但是有了網際網路,有了網際網路的放大效應的加持,破窗效應的效果就急速的擴大了。一個地方的惡劣案列,會在瞬間在全國引起劇烈的反響,從而把惡劣影響瞬間傳染到全國,從而使得惡劣的行為呈現全國範圍內高發的態勢。
我就在想,抖音上的小哥哥小姐姐們是不是開始蠢蠢欲動了?準備好200塊,去高鐵上當一回霸座男女,瞬間紅透半邊天,豈不是勝過抓耳搔腮,癲狂作態也拉不來幾個粉絲的搞怪影片?
沒有多少人喜歡生活在一個無序的社會;
但是如果不能對破壞秩序的少數人採取強制措施,那麼,最終必然會走向無序。
這是非常可怕的。
(最後還是多說一句,瑞典警察並沒有做錯什麼,酒店也沒有做錯什麼。因為不能阻止一個曾先生,就會有一個又一個的曾先生,一批又一批的曾先生,最終,酒店的秩序必然無法維持,社會的秩序也無法維持。這次瑞典遊客事件,從根本上斷絕了下一個曾先生可能的僥倖心理,你可以不來,但是你不能破壞秩序。這就是鐵律。這就是典型的從法律上阻止破窗效應蔓延的例子,唯一可惜的是。。。。。。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