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爛柯人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清初孝莊輔佐康熙帝,清末慈禧太后垂簾聽政?這個問題的關鍵並非康熙帝,而是慈禧與孝莊的區別。

    那麼輔佐康熙的孝莊是什麼樣子的呢?孝莊,也就是大玉兒,皇太極的福晉,此後被立為莊妃,皇太極逝世後,其子福臨即帝位,孝莊被封為皇太后,此間又面臨著強勢的多爾袞攝政,多爾袞去世後,福臨親政,孝莊太后也並未過多地參政。

    實際上,孝莊有著政治頭腦,但謹遵清代後宮不得參政的規定,一心輔佐自己的兒子,而此後其孫康熙帝,也是其一手教育,其一心只為大清,這與後期的慈禧太后權力慾有著本質的區別。

    可以說,在孝莊的一手教育下,康熙皇帝才逐漸的成長起來,她所教育的方向是正確的。加之康熙的聰慧和天賦,於是早就了康熙朝的盛世。

    再看慈禧,這個女人因在選秀中脫穎而出,加之遇到懦弱的咸豐帝,以及僅其一人延續了皇家香火,導致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她斷不會放棄這一扶搖直上的機遇,權力慾望日增。咸豐皇帝生前便意識到了慈禧的權力慾望,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慈禧和慈安同時垂簾聽政的原因,同時也在臨終前叮囑八大臣,使雙方得以牽制。

    但慈禧的權力慾望和手段顯然已經超出了咸豐皇帝的估計,慈安的寬容,奕訢的輔助,加之同治皇帝這一皇家獨苗被慣壞了,最終慈禧太后大權獨攬,以至於當政近五十年。

    慈禧天生的利己思想與孝莊完全不同,因此,如果慈禧輔佐的是康熙,康熙斷不會成為清初的康熙,也只不過比清末的光緒稍強些罷了,康熙尚未成長估計便被慈禧扼殺了。

  • 2 # 唏噓欷吁

    讓我們腦洞大開一下。

    順治突然撒手人寰(或是皈依佛門),慈禧成為了太皇太后,康熙年僅八歲不能親政,慈禧權力的慾望再次燃起,她有意勾結外臣上奏仿北宋高太后垂簾聽政,但內有帝師湯若望、南懷仁、陳廷敬等教導玄燁,外有索尼、鰲拜、遏必隆、蘇克薩哈四位輔政大臣處理國事,垂簾聽政一事屢屢受挫,於是她打算對四位輔政大臣採取分而制之之計。

    首先是遏必隆,他是後金開國五大功臣之一的鈕祜祿·額亦都之子,但生性圓滑,膽小怕事,在這幾方抗衡的局勢裡面只想獨善其身,所以遊走於慈禧與鰲拜之間,慈禧為了拉攏他,不惜將遏必隆之女許給年幼的玄燁。

    其次是蘇克薩哈,他原為攝政王多爾袞的近侍,所以慈禧稍加示意,便有人檢舉蘇克薩哈當年曾與多爾袞密謀篡位的事,不久蘇克薩哈下獄問了死罪。

    然後是鰲拜,這鰲拜乃三朝元老,戰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對太宗皇太極,世祖順治都是忠心耿耿,怎能容忍慈禧干政,雙方勢如水火,但礙於太皇太后身份尊貴,鰲拜一直隱忍不發。所以慈禧一時拿他沒有辦法,只能懷恨在心,伺機而動。

    最後是索尼,四朝元老,身份貴重,但一向畏事避禍,持中不言。等閒不輕易開口,看鰲拜與慈禧暗潮洶湧,他只一味稱病不朝,暗中琢磨情勢。慈禧一心拉攏,但只恨這老泥鰍狡猾不過,多少計策都似一拳打在棉花包上,不得要領。

    光陰荏苒,康熙已日漸長大,得陳廷敬等悉心教導, 天分又極高,所以凡“帝王政治,聖賢心學,六經要旨,無不融會貫通”,慈禧萬分焦急,加快速度以求垂簾聽政之後架空幼帝,另一方面鰲拜秘密入府拜訪索尼,曉之以情,動之以禮,聲淚俱下,只求索尼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剷除奸後,不至辜負世祖託孤之情,葬送太祖太宗打下的江山,索尼亦頗有感觸,遂下定決心廢黜慈禧。

    一場刀光劍影之後,慈禧落敗。康熙六年,玄燁親政,奉養太皇太后在圓明園,尊號、供養不變,但終身不得離開。玄燁在索尼、鰲拜的支援下順利親政,鑑於遏必隆首鼠兩端,已被奪職下獄,其女不宜入主中宮,另立索尼孫女為後。鰲拜、索尼心力交瘁,先後離世。玄燁在陳廷敬、索額圖等的輔佐下,勵精圖治,開創了康熙盛世……

  • 3 # 夕陽下的晚楓

    垂憐聽政這種事兒,並非慈禧一人幹過,但因垂憐聽政而揹負千古罵名的,我想慈禧可謂首屈一指。

    在清代歷史上,寡婦皇后不在少數,寡婦喪子,也絕非慈禧一人。比如清前期的孝莊,便是先輔佐了順治,又成就了康熙。而清後期的慈禧,則是現在同治朝垂簾聽政,又在光緒朝大權獨攬。

    ↑慈禧垂簾聽政

    然而,對照順治、康熙與同治、光緒的成就和命運,簡直是天壤之別。也正因如此,有朋友會問,如果慈禧遇到的是康熙,她還會垂簾聽政麼?

    我的看法是:依然會如此!而且,如果慈禧遇到的是玄燁,那麼這位少年天子將不會成長為康熙大帝,而將會是另一個光緒。

    一位皇帝的成就,並非僅僅是由個人基因和素質所決定的,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在紛繁複雜的各種影響因素中,少年的成長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無論是順治、康熙還是同治、光緒,他們都是幼年即位,在懵懂無知時便被推上了皇位。影響他們的,分別是孝莊與慈禧。

    ↑孝莊輔佐康熙

    論政治手腕和學識才華,或許孝莊和慈禧不相伯仲。但從政治韜略和個人胸懷上,兩人卻是天壤之別。慈禧權利慾、控制慾,是世間少有的,垂簾聽政自是再所難免,而且還會想盡一切手段來不斷加強自己的權力,從而扼殺少年天子成為一代明君的政治前途。

    所以,即便慈禧遇到的是康熙,同樣也會垂簾聽政,而且,玄燁的下場也不會比光緒好到哪去。

  • 4 # 有得觀史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女人實際掌握過國家權力,一個是武則天,還有一個就是慈禧。武則天當過大周皇帝,慈禧垂簾聽政實際控制大清朝四十八年。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權力慾極強,為得到權力可以不擇手段。

    武則天和慈禧都是玩政治的高手,強權政治是他們的共同特點。由於她們太過強勢,她們的皇帝兒子就顯得軟弱。

    兒皇帝的軟弱由三種原因造成,下面逐一分析:

    第一是培養的結果。當媽的過於強勢,對兒子就會過於嚴厲,訓斥懲罰成為常事,久而久之兒子自尊心受到傷害,就會形成唯唯諾諾的性格。現實中這種情況很普遍。

    第二是選擇的結果。子幼母強,當媽的為了長期控制皇權,有意排擠強勢兒子,或殺或流放,剩下比較弱的兒子當皇帝,她們好繼續控制皇權。

    第三是鬥爭的結果。兒子本來不弱,但是繼位時年齡尚小,逐漸長大了,想要回皇權,於是和掌權的媽鬥爭。但是,媽是政治老手,幼稚的兒子鬥不過媽,最後被氣死或者被囚禁。

    一個權力慾極強的慈禧遇到年幼的康熙一定會垂簾聽政。康熙逐漸長大,一場爭鬥在所難免。鬥爭的結果,康熙或被害死,或被圈禁,或被氣死,反正不不會有好結果。

    試想年幼的康熙怎能鬥過政治老油條慈禧,更何況還有一層倫理在裡邊,媽管兒子正常,兒子整媽有悖天理,他能把媽殺掉嗎?他能把媽圈禁嗎?他能把媽治罪嗎?不能。康熙能擒鰲拜,鰲拜是臣,康熙是君,合情合理。康熙要把媽擒住有悖天理,康熙很難做。秦始皇把他媽拘禁,大臣們都反對,最後不得不放了。年少的康熙遇著慈禧勝率極低。

    康熙背後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孝莊,成就了偉大的康熙,康熙背後要是站著低劣的女性慈禧,他也只能自認倒黴。

  • 5 # 拙言笑笑生

    當然會!慈禧干政不是為了江山社稷,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所以話說回來,不管皇帝有多大的能力,慈禧都會干政!但是,事實上,慈禧能夠在晚清時期為所欲為,是皇家制度造成的。恰恰碰到這個女人實在是大清的不幸。

  • 6 # 任馳贏天下

    慈禧之所以垂簾聽政只是遇到了年少輕狂的光緒帝,換做康熙他就歇菜啦!

    因為光緒好對付,康熙不好對付。說白了,這也是慈禧撿軟柿子捏,另外慈禧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儘管光緒位居皇帝一國之君,可是有名無實,慈禧貴為皇太后名正言順的掌管著大清江山,畢竟光緒帝是慈禧的外甥,算起來也是皇室宗親。怎麼說皇權為大,面子還是有的。

    再說了人和人不一樣,當年康熙帝執政的時候,他的母親早早就死了,根本就沒有機會垂簾聽政,就算孝莊太皇后在世,恐怕也沒有慈禧那麼專橫跋扈。所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光緒遇到慈禧算是倒大黴了。再說了光緒從小就繼位,根本就沒有什麼根基,一切都是慈禧太后在維繫著,朝廷老一輩的大臣們一般都是效忠與慈禧太后這個老妖婆子。

    所以後來光緒實行變法之後,沒過多久就被慈禧太后控制了,這就是薑還是老的辣,慈禧的本性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光緒帝怎麼樣,親外甥照樣被慈禧囚禁在瀛臺。

    這就是封建社會純在的弊病,權利紛爭,爾虞我詐,在利益面前,權貴為大,無論你是誰,只要關係到自己的利益,照樣格殺勿論。

    當然了,歷史上欺師滅祖的事也發生過,秦朝的秦始皇嬴政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囚禁了自己的生母趙姬。當然啦趙姬也是事出有因,秦始皇滅母只是為了自己的名譽,並不是為了江山社稷。而大清朝的慈禧那是屬於垂簾聽政,不僅敢於干預朝政,而且還唯我獨尊,說一不二,所以說慈禧太后好就好在遇到了一個聽話的孩子光緒。

    要是換做康熙,慈禧給她幾個膽子也不敢那麼放肆。這就是時代不同,命運也不一樣。所以說慈禧佔了天時地利人和,因為這個原因慈禧才能執掌大清江山達幾十年之久。

  • 7 # 月輪皎皎

    我覺得會,當時誰當皇帝都很難鬥過慈禧。

    當年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政變,將八位輔政大臣一舉拿下,殺得殺,流放的流放,從此確定了自己在宮廷說一不二的地位,當時內外大臣都是臣服於她的,這個老太太憑藉高超的政治手腕把自己活成了真正的皇上,那麼皇位上的皇帝也只是傀儡而已。

    康熙當年八歲登基,雖然他天資聰穎,但是一個小孩怎麼可能鬥過身邊這些久經戰陣的老江湖,但是他的奶奶孝莊起了很大的作用,用自己的威望和智慧幫康熙穩定了朝政,當孫子迷茫的時候給他提供寶貴的建議,當孫子要走歪路的時候給他當頭棒喝,當孫子要冒險清理權臣的時候孝莊把責任全擔過來,若是失敗就自己死換下孫子,最後孫子坐穩江山她就樂得退居二線不問政史。應該說這才是一個慈祥的奶奶,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但是很不幸,慈禧不是這樣的人,她要的是權力,什麼母子之情國家大義都遠不如自己的權力重要。就連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她也沒什麼親情可言,更何況不是自己親生兒子的光緒皇帝。光緒皇帝一直對他這位親爸爸十分恐懼,在朝政上沒有一點發言權,甲午戰爭光緒皇帝支援抵抗,結果被守舊大臣否定了,戊戌變法光緒皇帝希望借變法改變大清朝積貧積弱的局面,結果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因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而失敗,到最後乾脆囚禁光緒皇帝,對他百般虐待,直到他年紀輕輕就死在了慈禧太后的手掌之中。

    慈禧太后是一個親情淡漠的女人,她的眼裡只有當下而沒有長遠,她不會考慮大清國的長治久安,只想此刻把權力牢牢抓在手裡,而且她根基深厚,爪牙眾多,一個年輕的皇帝根本就扳不倒他,所以,就算是千古一帝康熙也不能對抗的了慈禧。大清的滅亡慈禧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能當年葉赫王子那句葉赫哪怕只剩一個女人也要顛覆建州女真起作用了吧。

    看這兩位太后的圖片,孝莊慈眉善目,慈禧絕非善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說明朝是一個有骨氣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