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為無不為0632

    提到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朝代,往往離不開漢唐,但若論有骨氣的朝代,那非大明莫屬。漢有昭君出塞,唐有文成入藏。而有明一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何為骨氣?於人而言,骨氣多指剛強不屈的人格及操守,是孟夫子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於國而言,骨氣是一個國家或說一個民族能正常發展的精氣基石,它的剛弱直接決定國家或民族興亡。

    提到骨氣,當然戰爭最能表現,我們來看一下大明朝戰勝過的對手:

    一、安南(今越南)。

    古代越南從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秦朝開始是中國領土。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越南叛亂,從中國分裂出去,後北宋政府無力平叛,但越南一直作為中國的藩屬國。

    做為大明的屬國,越南國王必須得到大明的認可,但建文元年,安南國王陳日焜被胡一元殺害。隨後胡一元命兒子胡漢蒼登基,自己加封“太上皇”把持朝政。

    胡氏父子弒君篡位,甚至不透過大明皇帝冊封,這明顯是不將宗主國放在眼裡。

    永樂四年七月,朱棣以朱能為徵夷將軍,統帥八十萬大軍(真正投入的兵力是三十萬左右)征討安南,五個月時間,胡家全家人被活捉。安南全境,盡數平定。

    由於明軍佔領安南全境,外加原安南王陳家已無骨血。雄心勃勃的朱棣,乾脆做出了吞併安南的決定:永樂五年六月一日下《平安南詔》,正式將安南改為交趾郡,仿照內地設立布政司,從此再度劃入中國版圖。

    二、葡萄牙。

    你沒看錯,就是葡萄牙。

    早在明朝時期,咱們其實就和葡萄牙人打過仗了,而且一連打了兩次,還兩戰皆勝。

    屯門之戰:明正德年間,葡萄牙探險家第一次來到中國廣東屯門,一開始時,雙方的關係還算融洽。後來兩方關係,衝突與摩擦漸多,嘉靖初年(公元1521年)戰爭爆發。1雙方參戰兵力明軍10000人,葡萄牙軍700-800人,最後,明朝決定,派出軍隊,趕走葡萄牙人。明朝軍隊擁有人數優勢,但在武器上,遠不如葡萄牙軍隊。葡萄牙用的火炮,威力比明朝軍隊強太多,他們的航船也更快更靈活,且因為死守屯門島,還佔著地理優勢。

    這次戰爭,勝利得來的比較艱難的。明朝軍隊打了一年多,公元1523年,明軍最後是憑藉天氣的因素,再加上對葡萄牙軍隊的長期包圍,才徹底打敗葡萄牙。

    西草灣之戰:

    西草灣之戰算是屯門之戰的後續。明政府在經歷了屯門之戰後,下令"不準華人與葡萄牙人接觸。中國戰船一旦遇上懸掛葡萄牙旗幟的船隻,就將其擊毀"。由於明朝水師堅定的求戰態度,加上西草灣之戰一開始明軍就佔了上風,經過反覆較量,葡萄牙不得不接受失敗。最終明葡雙方簽訂協議,開啟交易市場,但是葡萄牙每年要上交10%的利息。三、日本。

    北韓經常說自己是中國的好兒子,日本是壞兒子。

    真是一點也不錯。

    萬曆年間,1592年3月,日本豐臣秀吉才剛基本統一日本不久,就調動14萬人渡海侵略北韓,一個月攻陷北韓京城,驅逐北韓國王李昖。

    做為宗主國的大明自然不能坐視不理,明朝集結遼東軍及三千戚家軍約4萬人奔赴朝作戰。日軍在平壤之戰大敗後後撤。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北韓。北韓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調集4萬兵力赴朝救援,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北韓半島撤退。

    萬曆援朝戰爭不僅保衛了北韓半島,進一步鞏固了中朝友誼。奠定了之後亞洲三百年的和平局面。

    四、荷蘭。

    沒錯,就是荷蘭。不要覺得荷蘭史是一個彈丸小國,但當年卻擁有“海上馬車伕”的稱號,也曾稱霸於一時。

    明朝與荷蘭之間的戰爭,發生在明末崇禎年間,1633年,正是明朝崇禎六年,當時北方有八旗鐵騎襲擾邊境,中原腹地又有李自成、張獻忠的起義大軍,明朝的主力軍隊均被拖入兩線苦戰的的境地,然而這個時候卻有第三個敵人揮拳打了過來。這就是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17世紀時的世界強國。

    雖然已經是到了明末,大明實力衰落,但面對外侮,依然挺直了腰桿,明朝方面先後投入戰艦150餘艘,士兵幾萬餘人,與荷蘭在福建金門東南海岸料羅灣展開激戰。

    據西方資料記載,此戰荷蘭艦隊陣(溺)亡400人,受傷或被俘者800人,明軍則陣亡80人。

    戰後,明朝迫使荷蘭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條約規定:荷蘭賠償戰爭損失,船隊只可到臺灣,不可航行大陸沿海。同時,航行在東南亞地區的船隻需要花錢購買明朝令旗,否則將被攔截。

    這場海戰在規模上不亞於鴉片戰爭,最終荷蘭失敗,這次海戰是是華人第一次在海上大敗西方海軍的戰役。自此之後,荷蘭方面與明朝方面維持穩定的貿易行為直到明朝滅亡為止。

    五、英國。

    不要奇怪,大明朝也和英國進行過戰爭,一樣取得勝利。

    明英戰爭發生於17世紀中葉,是中國歷史上與英國的第一次交鋒,因世界格局變動,英國企圖藉助於長期壟斷對華貿易的葡萄牙人打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葡萄牙人在遠東的商業霸權已經衰落,葡萄牙商船屢次遭到荷蘭艦隊的劫掠,損失慘重,也想聯合英華人的力量以牽制荷蘭人。

    1636年威德爾上尉指揮官,率領6艘船艦前來中國,與中國發生衝突,最終英方在廣州答應了明朝政府的要求,賠償白銀2800兩。中英之間充滿火藥味的第一次交往就此結束。

    雖然中外歷史對明朝皆評價不高,但明朝對外做戰,從來沒慫過!

  • 2 # 陸炫

    大明王朝 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建國以來 歷十六帝 經二百七十六年 若再加上南明的四位皇帝(弘光帝朱由崧 隆武帝朱聿鍵 紹武帝朱聿鐭 永曆帝朱由榔)

    前前後後 一共二十位皇帝 大明王朝驅除蒙古 恢復中華 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 3 # 歷史學說

    明朝,沒有漢朝的威武:"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沒有宋朝的璀璨:"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沒有唐朝的繁盛:"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但是,明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即使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

    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而且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和任何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朝代,相比之下清朝,就完全不同了。

    康乾盛世中的三位皇帝,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的明君。可是他們,也是簽訂了大量不平等條約:康熙簽下了尼布楚條約,丟失外興安嶺以北土地;雍正五年簽定恰克圖條約,俄國侵佔中國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貝加爾湖即是北海,當年蘇武牧羊之地,現為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淡水湖;乾隆五十五年,約10萬平方公里的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併;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俄羅斯無理霸佔.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道光二十年,同樣為我屬邦的布魯特,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被俄國吞併。到了晚清,就更不用說了,北京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一個國富民強的中國,變成了窮山闢野。

    (頗為諷刺的是,大清祖訓有云:丟尺寸之土,減一分版圖,即非我愛新覺羅子孫。)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還有,同樣是太祖開國,朱重八反元義無反顧;努爾哈赤給李成梁當小廝;同是中晚期,萬曆三大徵,大敗日本;光緒甲午完敗;同是末代皇帝,崇禎自盡;溥儀給關東軍當傀儡;

    崇禎說:""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溥儀說:""這時佔據著我全心的,不是東北老百姓死了多少人,不是日本人要用什麼辦法統治這塊殖民地。它要駐多少兵,要採什麼礦,我一概不管,我關心的只是要復辟,要他們承認我是個皇帝。"氣的王朝?

    如果去看明朝戰史,會發現明軍無論多麼慘,面臨的情況有多麼危急,都絕不用女人換取和平,絕不割地賠款。哪怕如暴民軍大軍壓城,哪怕如瓦剌大軍圍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論是哪種情況,都絕不認輸。

    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愛玩的,有荒謬的……沒錯,你多半知道朱元璋當初起兵的時候有多麼勇武,多半也聽過後來成了永樂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麼英明,你也多半聽過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麼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個皇帝,卻沒有一個是軟骨頭的。你看如崇禎皇帝天子殉國,你看如正統被俘卻決不求饒,你看如隆武戰死沙場,你看如紹武被俘,絕食自殺……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明朝軍隊的單個戰績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確實是古代世界上所有歷史超過了百年的帝國之中,唯一沒有與其他國家或勢力簽定任何不平等條約,也唯一從不向任何勢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暫時的。明軍是世界上在國家亡國後,抵抗時間最久的--他們堅持抗擊清朝達300年

    明軍能夠保持這樣持久的戰鬥力,不僅僅是因為明朝本身就不是一個民風柔弱的朝代。無論是明朝的帝王還是百姓,都有著剛毅不屈的性格,無論是歷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還是"揚州十日",當看到"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樣的言語,當看到"自閏六月初嘉定人民自發起義抗清,兩個月內大小戰鬥十餘次,民眾犧牲兩萬餘,史稱"嘉定三屠""這樣的記載,即使你對那一段歷史從未過問,你也不可能不為之動容。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中國歷史5000年,各個王朝的軍事實力保持的時間不等,縱觀所有被忽略或誤讀的歷史,惟有被輕視的大明軍隊,戰鬥力保持了最久的近300年。大明一朝276年,確實沒有對外屈膝一星半點。大明"流行"罵皇帝,正德年間,皇帝朱厚照要搞出遊,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對,先後杖斃了十幾位大臣,但是大臣依然犯顏阻攔,最後正德帝只能妥協。

    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在明代,六科給事中是有權利駁回皇帝旨意的,這是中國歷史絕無僅有的。雖然這個權利很少有動用,但是確實存在。更有甚者,有大臣直接和皇帝說你只要乖乖在後宮生孩子就行了,國家大事有我們這些內閣大臣來管。這已經是君主立憲的萌芽。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明代計程車子們視媚上為仇寇,無論什麼人,有明一代,沒有一個媚上的獲得好下場。反而是那些犯顏的大臣成為天下讀書人景仰的典範。在明代,我們記得《天工開物》,記得那約三百米長的鄭和寶船,記得有密集勞動型的作坊出現,記得後膛炮已經規模應用,記得腐朽的理學開始受到重視客觀實際的心學的衝擊,"格物致理"第一次在理論與實際中出現並逐漸壯大……至崇禎年間,每年新出版刊行的各類書籍以百萬計,而到了清朝,即使是所謂的"康乾盛世",也不過每年4萬餘冊。為什麼大明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的骨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玩越野的人,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