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牧羊人223585603
-
2 # 香茗史館
吳起的才能自然不用贅述,可以說是當時極為傑出的軍事家,正所謂“人無完人”,吳起在性格方面的確有些缺陷。早年間,他曾因他人譏笑而怒殺三十餘人,後為追求功名甚至在母親去世之時也不回家奔喪,之後則為取信魯國國君而殺死妻子。這些都成為了吳起身上的汙點,也是其為人所不齒的主要原因。
因他人譏笑而怒殺三十餘人吳起的出身其實還算不錯,家裡頗有資財,奈何吳起不甘心平凡,一心想要在仕途上有所發展。因此早期曾到處奔走,尋找能夠入仕的門路,結果非但沒有求得高官厚祿,反而弄的傾家蕩產。
返鄉之後,吳起因此遭到鄉鄰的譏笑和誹謗,這令吳起大為惱怒,一氣之下殺死了曾譏笑過他的三十多個人。在逃走之前,他對母親發誓說,“不能出將入相,我絕不回來”。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其少時,家累千金,遊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與其母訣,齧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
為追求功名而拒絕回家奔喪離家之後,吳起先是跟隨孔子弟子曾參的兒子曾申學習儒術。結果不久後吳起母親去世,而吳起認為自己曾在母親面前立誓,如今自己不僅沒有“出將入相”,甚至還未進入仕途,於是便沒有回家奔喪。
吳起的做法令曾申極為不滿,認為他這種不孝的行為根本不配做儒家的學生,於是跟吳起斷絕了師生關係。此後,吳起開始進入魯國,棄儒學兵。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遂事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
為博取信任而殺死髮妻公元前412年,齊宣公發兵攻打魯國,魯國國君魯穆公此時便起了啟用吳起的想法。而此時已經娶妻的吳起卻遇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他的妻子正是齊華人,這令魯穆公有所疑慮,害怕吳起為了妻子而反叛魯國。
吳起為了取信於魯穆公,於是乾脆將自己的妻子殺死,用以表示自己絕不會偏向齊國。魯穆公見吳起如此決絕,於是啟用吳起為將,吳起也的確不負眾望,率領魯軍大敗齊軍。
然而吳起殺妻之事還是成為了橫在這對君臣之間的一根刺,試想一個人可以為了功名利祿而殺死自己的妻子,那麼將來是否會為了更大的利益出賣國家呢?最終魯穆公還是對吳起起了疑心,免去了他的官職。吳起此後經人勸說,離開魯國投奔了魏國。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魯君疑之,謝吳起。
可以說,吳起的一生太過追求名利,而以上種種便也成為了其洗不掉的汙點。
-
3 # 華豎
現在我們的選拔人才的導向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也就是說要將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來考察。
吳起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其軍事才能是舉世公認的。在魯國時,大敗齊軍;在楚國時,曾實行武卒制,而大敗秦軍,讓魏國國運為之一振。後到楚國後主持變法,成效顯著,讓楚國實力大大增加,而大敗魏軍。單就其才能來說,得之可稱霸諸侯,可謂大才也。
然而,其劣跡也不少,年少時因受人譏諷,而努殺數人;為取信於魯公而殺死齊國的妻子,吳起殺妻悅君之為,與易牙烹子獻肉糜一樣,為人所不恥。
俗話說,“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無德無才是廢品”。而企業家牛根生也有類似的觀點,對於用人“有德有才 破格重用,有德無才 培養使用,有才無德 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
吳起有才無德是典型的危險品。他出身寒苦,為了出人頭地,發誓不拜官封將而不回家,他有強烈的自卑性格,自此行事常有扭曲的行為出現,用現在話說其人生觀、價格觀都是有缺陷的,再加上我們長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追求仁義禮智信的修養境界,這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才,即便成就再大,也會被人所不恥的。
-
4 # 南方鵬
吳起活躍在春秋末戰國初,是戰國第一位叱吒風雲的統帥,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通曉儒法兵三家之長,有不世出之才,他多為人所詬病的地方,主要是按儒家傳統目光來看而得出的。吳起貪圖功名,求顯貴心切,本來無可厚非,豈能苛求一個人一輩子無慾無求呢!但他求得過頭了點,本來出身富豪之家,為圖出身花光家中錢財四處找人打點,求人推薦給各國,想以此晉身上層,不知是所託非人,還是試用後能力不足被刷下來,反正初期的吳起家資耗盡還一事無成,被鄉人嘲笑,一怒之下殺了三十多人。
人無完人,選賢任能最考校主君眼光心胸,魯公的求全失去了一個名將,而進行三家分晉的魏文侯,便能包容吳起的缺點,任命他改革兵制,讓他帶兵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裡,打得秦國節節敗退,全取河西地,而吳起務實的個性,與士卒同甘同甘,為士兵吸膿,同宿同食等作為,深得軍心,才有戰國初魏武卒的無敵於天下。
-
5 # 泰山下的準老頭
準確地說不是為世人所不恥,應當是遭到當初絕大多數人怨恨,只受少數統治者所寵信而已。人們鄙視他不顧親情、頻繁易主只是由頭。
吳起乃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一生志向遠大而不拘小節,經歷坎坷而堅韌不撥,不到法定退休年齡而死於亂黨箭下,實為可惜。
吳起年輕時四處遊學進修,散盡家財以求仕,先是就職於魯國。當時齊國攻打魯國,魯候欲任用吳起為將,但吳起的老婆是齊華人,魯國猜疑吳起。於是,吳起殺死了自己的妻子,求得大將,大破齊軍。事成之後有人在魯候那裡進讒:吳起老媽去世他都不回去奔喪,為了當官連老婆都殺,絕對是一個殘忍無德之小人。再說咱小國擔不起大名氣啊。吳起聽說後也有些後怕,就投奔魏國去了。
到魏國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力拔秦之五城,並設西河郡。吳起雖然自已不惜家財、不奔母喪、殺妻求官,但卻列舉夏王桀、商王紂等亡國的史實勸諫魏武候多行仁政,以德立國,避免內外樹敵。這是他對角色的精準界定,魏候作為一國之君,應當團結境內境外各方勢力,綜合利用國內人財物力,以求國家富強。而吳起當初做的那些舍家求官之事,實是舍小求大、不得已而為之的艱難快擇,並非天性狠毒。從他對前線士卒的態度上和行軍作戰中的具體行為可見一斑。據《資治通鑑》記載:“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意思是吳起做大將,與最下等計程車兵同樣穿衣吃飯,睡覺不鋪席子,行軍也不騎馬,親自挑上士兵的糧食,與士兵們分擔疾苦。有個士兵患了毒瘡,吳起為他吸吮毒汁。他作戰時與士卒們吃穿住行始終混在一起。一方面可深知將士們行軍之苦,摸清士卒們思想動向,另一方面還用嘴幫士卒吸膿血,也使得全體將士甘為其戰鬥犧牲,也是常勝不敗的法寶之一。
吳起在魏國因未入相的不得志情緒時有顯現,引起國相公叔忌憚,進而設計構陷,引起魏武候疑忌,不得已而奔楚國。他到楚國後建章立制、裁撤閒官,斷供楚王遠房家族福利,把有限的財力集中到軍隊建設上來,同時統一思想,消除合縱連橫之說客影響。於是向南平定百越,北面扼制住三晉的擴張,向西征討秦國,令各諸候國不敢小覷。但體制改革的本質就是利益再分配,斷人財路,勢必招怨,引起國內權貴們強烈仇恨。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權貴們一看吳起的後臺沒了,乘機攻擊吳起。吳起一看大勢已去,情急之中逃到悼王靈前,趴在悼王屍體上,暴徒箭射吳起時也誤中了悼王屍體。當時吳起也可能是慌不擇路,也可能是有意為之,總之是事後被滅族的70多家,來了個魚死網破。
吳起在魯、魏、楚三國內皆有卓越功勳,富國強兵。但為什麼為眾人所不恥而暴死箭下呢?關鍵在於服務錯了物件,無論是那個諸候國,都是王候他們自已家的,把百姓子弟包括貴族們的身家性命拿出來為王候家攻城略地,而不是修養生自息,造福於民,其死必然也。假如悼王長壽,說不定他也能多活幾年,但在遍地招怨只一人寵愛的情形下,下場又能好到哪兒呢。
回覆列表
我不覺得吳起為人不恥,我只是覺得吳起很可悲。
吳起的一生中有四大汙點:
一,早年間遭人恥笑,怒殺鄉里三十餘人,避禍他鄉,此為不仁。
二,母親逝世,吳起不回鄉發喪,此為不孝。
三,齊師伐魯,吳起為取得魯君信任,殺了自己來自齊國的妻子,為求官而殺妻,此為不義。
四,吳起先後效忠過魯,魏,楚三國君主,此為不忠。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問我,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狗賊,正是人人得而誅之,我為什麼覺得可悲呢?下面請讓我娓娓道來。
吳起年少胸懷大志,散盡家財求官而不得,此時正是千里馬不得遇伯樂,反遭鄉里市井之徒羞辱。世人如今或多稱讚韓信受胯下之辱的隱忍,而在當時那個熱血尚武的年代,睚眥必報快意恩仇才是更多人的生活準則,更何況是吳起這樣的驚才絕豔之輩!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吳起怒殺三十多人,逃到城門口,與老母揮淚絕別。吳起咬著胳膊,哭著跟母親說,如果兒子不當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卿相,絕不回來!
逃到魯國的吳起,拜入儒家大師曾子門下,本想安心學習,靜待時機的吳起,卻收到了來自家鄉的噩耗:母親去世了。吳起悲痛欲絕,可是,他在衛國殺了三十多人,犯的是滔天巨案,回衛國奔喪肯定會被處死,自己的理想抱負都將化作烏有,更何況,他當初離開衛國發出的賭咒也沒實現,吳起沒臉回去見母親啊!於是,吳起強忍悲痛不回去奔喪,這在注重禮法的曾子眼裡自然是大逆不道!於是,曾子將吳起逐出門外。
後來,幾經輾轉的吳起終於成為了魯國國君的侍從,並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機遇__齊師伐魯,魯君想任吳起為將,卻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華人而對吳起產生懷疑。在外漂泊多少年了,吳起遭遇了無數的嘲笑與白眼,明明自己的才能經天緯地,卻一直都只能任人羞辱。現在終於有一個一展才華,向世人證明自己的機會了,難道就這樣放棄?不,絕不能!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吳起揮淚斬下愛妻的頭顱,進獻給魯君以示忠誠。魯君大悅,命吳起為將。吳起不負眾望,大破齊軍,名揚天下。
吳起為魯君殺妻以示清白,卻被魯君懷疑人品,真是可惡!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吳起來到了魏國,受到魏文侯重用。吳起為魏國四處征戰,使魏國成為天下最強的國家。文侯去世,武侯繼位,居功自傲的吳起很不得武侯歡心。不得已,吳起離開魏國,來到了楚國。
在楚國,吳起遇到了真正的知己伯樂_楚悼王,楚悼王任用吳起為卿相,使吳起多年的夙願終於得償!他終於能回鄉見母親了,我想吳起那一刻一定是淚流滿面。吳起在楚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再次使楚國成為最強諸侯國。可是,吳起的改革損害了楚國貴族的利益,在楚悼王去世後,楚國貴族們便陰謀殺死了吳起,可憐的吳起最後與他的伯樂楚悼王的屍身一同被萬箭穿心。
這就是吳起的一生。
早年,他懷才不遇,所以性格偏激,為了對抗命運,他不得不做出最決絕的抉擇,可惜,最後仍難改天命。這是吳起的悲哀,也是人類社會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