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饅頭公文
-
2 # 俗人張先生
乾隆的詩能否流傳後世?
首先先要說一說乾隆的詩。
乾隆一生作詩四萬三千六百三十首!成為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
在2014年,故宮的工作人員清理文物時發現了寫著“乾隆詩稿”的兩個箱子共裝有乾隆詩稿2.8萬餘首,加上此前已存放的1.7萬多首,共計4.5萬餘首,與此前的推論基本吻合。
要知道,歷經289年的唐朝一共出現了兩千多名詩人,他們寫的詩集結在一部《全唐詩》裡,加起來也就48000餘首,而乾隆僅以一人之力便傲視群雄。
據說這位文藝青年十多歲就開始寫詩了,用詩歌來記錄生活,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天也得寫2首。
這得是什麼速度?
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那個趙翼就親眼見識了這個“風一般的男人”是怎樣寫詩的,他的《簷曝雜記》記載乾隆皇帝上一次廁所,四首詩就出來了,而且乾隆皇帝對於寫詩可不是簡單地附庸風雅,而是真愛,“而詩尤為常課,日必數首”。
在這些詩裡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都有所涉及,但主要以雞毛蒜皮為主。
乾隆經典之作,傳說有一年冬天,乾隆跟大臣們在西湖遊玩,飄雪點綴西湖,這場景給乾隆提供了絕好的素材,於是張口就要吟詩: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三片四片五六片,
七片八片九十片……”,
卡殼了,當時場面及其尷尬。
這時候大臣沈德潛站出來了,“皇上這詩寫得太好了,讓臣狗尾續貂一句——
飛入梅花都不見”,
一下子就給皇上解了圍。
由此可見乾隆皇帝詩作功力。
其實,中國古代喜歡寫詩的帝王著實不在少數,質量上乘的“御製詩”也有不少仍廣泛流傳,像“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南唐後主李煜、“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曹操等還被認可為詩人。
可是,並沒有一個人把以“多、快”居於榜首的乾隆皇帝稱為詩人,他的詩也被塵封了三百多年,以後看來也會繼續塵封著,沒有誰能記住幾首,不信你背首試試?
乾隆詩果然一無是處嗎?
其實不然,乾隆詩雖然缺乏意境和格局,但他是用詩來記錄生活,裡面既有激盪風雲的大人物,又有一些三教九流和下里巴人這些“小人物”。
——所憐務本民,忍飢藏種子。
勤劬耩溼田,以冀新苗起。
大概意思是:農民的生計是何等的艱辛!他們忍飢挨餓藏下良種,經過披星戴月的水田勞作,期望新苗成長,有個好收成。
還有乾隆的
——樸淳生計耕還織,淡蕩心情水與天。
是說男耕女織這種樸實淳厚的生活讓人們和舒的心情猶如水一樣的清澈、天一般的遼闊。
等等等等
見識了乾隆的詩作,咱們再談談是否能流傳後世。首先乾隆自己喜歡詩,喜歡作詩。他的詩更多像現在微信微博寫日記發心情等發的隨筆,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我想乾隆當時寫詩的時候並沒有想到流傳後世。而當時針對某個人或者某個店鋪作的詩肯定會被當事人流傳後世的。
-
3 # 茗韻業主心聲
乾隆的“詩”有沒有可以流傳後世的,是透過時間來驗證的,目前看來是沒有什麼“驚豔”的表現!值得流傳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乾隆的“詩”本身確實慘不忍睹。
不得不承認,乾隆是一個很稱職的政治家和不錯的皇帝,但是他的“詩”-太有點附庸風雅了,實則慘不忍睹;例如他的《詠雪詩》:“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算是流傳比較廣泛了,但這麼大一“片”,除了數字就是一個字的重複;其水平僅僅只是小學二年級造詣,簡直慘不忍睹。還好有沈德急中生智幫忙補上一句“飛入梅花都不見”,否則,這首詩可以入選幼稚班數學教材了。
第二:乾隆的人本身就不是寫詩的料。
乾隆曾經作為儲君,其民族本身為馬上人家,骨子裡更加看重“武功”,加上清朝的皇子之間的優勝劣汰法則應用,文治武功要全面發展,還要成天做些宮廷算計。所以根本不可能術有專攻,所以本身也不是作詩的料。例如:《新娘》-“樓下鑼鼓響叮咚,新娘羞坐花轎中。今日洞房花燭夜,玉簪剔破海棠紅。”看前三句純屬記流水賬,和最後一句根本就不是一個人的手筆;再說這首詩簡直就是一個紈絝寫的黃色打油詩,有辱斯文;所以乾隆根本就不是一個寫詩的料,更加不可能流傳後世。
第三:乾隆作品很多,寫作實力很一般。
從乾隆作詩的動機來看,還算是一個附庸風雅的人;但實力確實有限,但他也很好地利用了當時自己的“名人”效益,既然不能寫好,那就多寫,所以導致其一生作“詩”四萬多首,成為已知有記載的作詩第一人。以數量頂質量,但是就作詩這事,數量多是沒有用的,因為他所寫的嚴格意義上講,那就不叫詩,最多就叫打油詩而已,沒辦法,這就叫實力,或者叫名人效益。
第四:乾隆的“詩”最多隻是簡單日記。
從乾隆留下的作品來看,不少都是記錄日常生活的,其實大家更加可以理解他是在作日記,並且用自己能懂的最簡單文字記錄,從這點來講,其實是很不錯的;但是被吹捧成詩人作品,那確實有點貽笑大方了。
例如:“《煙雨圖》雨後荷花承恩露,滿城春色映朝陽。大明湖上風光好,泰嶽峰高聖澤長。”從“恩露、聖澤”這明明就是帶著皇權,心情暢快的遊江南筆記,只是其中幹了點不想明說的壞事,所以也就有了“夏雨荷”的故事!
第五:乾隆一定是喜歡“詩”。
從文獻記錄可知,一生作詩四萬多首,確實不是一般毅力和一般愛好能做到的,雖然極有可能有搶手,但無法否認乾隆對作詩的“畸愛”,難為一個沒有作詩天賦的皇帝了。最奇葩的是,居然上個廁所能作四首“詩”,不知道是諷刺“斯文”,還是事實?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乾隆的“詩”沒有靈魂更沒有氣魄,沒有流傳的必要因素。乾隆從十歲開始記簡單日記,用“詩”的方式;這個愛好一直堅持,所以,一生記錄了四萬多個短日記;一些趨炎附勢的人就恭維這是詩,而乾隆也就順水推舟地承認自己這是“詩”;然而,在當今看來,這些沒有營養的日記“詩”,自然不可能廣為流傳後世;但是作為日記來理解,這種記錄方式還是有流傳下來的意義!
-
4 # 追夢樂享人生
愛新覺羅·弘曆(即清高宗,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出生於北京雍親王府東書院(今雍和宮),年號“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和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時期武功繁盛,平定邊疆地區叛亂,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但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閉關鎖國,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
乾隆還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他一生作詩41863首(也有說是三萬九千多首或者是十萬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餘首。不過可惜乾隆雖然博覽群書,但是喜歡賣弄學問,為了韻腳甚至不惜造字,讓他的詩生僻難懂,還十分拗口。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作詩如此之多,卻沒有一首流傳下來的原因。
只有那麼一首被人們熟知,被編入了小學課本,這首詩是: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還有一首還看的過眼,意思雖好,但格調不高。
晴暾照蘭沼,盪漾波光淺。 貼貼小綠錢,水面八九點。 已足泛杯盤,尚未擎青繖。 芳心不肯舒,半為蘋蒲掩。 ——乾隆《新荷》
乾隆皇帝寫的詩大多是隨意的,很爛,實在是讓人難以恭維。我先列舉幾首乾隆的傑作吧。
古詩《中元觀河燈》 - - 乾隆 - - 泛舟 - - 太液澄波鏡面平,無邊佳景此宵生。 滿湖星斗涵秋冷,萬朵金蓮徹夜明。 逐浪驚鷗光影眩,隨風貼葦往來輕。 泛舟何用燒銀燭,上下花房映月榮。 古詩《菜花·黃萼裳裳綠葉稠》 - - 乾隆 - - 生計 - -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 古詩《賜大學士張廷玉》 - - 乾隆 - - 庶務 - - 喉舌專司歷有年,兩朝望重志愈堅, 魏公令德光閭里,山甫柔嘉耀簡編。 調鼎念常周庶務,勞謙事每效前賢。 古今政績如懸鑑,時為蒼生諮惠鮮。 古詩《觀採茶作歌》 - - 乾隆 - - 觸目 - -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 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古詩《荷露烹茶》 - - 乾隆 - - 曾經 - - 秋荷葉上露珠流,柄柄傾來盎盎收。 白帝精靈青女氣,惠山竹鼎越窯甌。 學仙笑彼金盤妄,宜詠欣茲玉乳浮。 李相若曾經識此,底須置驛遠馳求。古詩《喜鵲·喜鵲聲唶唶》 - - 乾隆 - - 喜鵲 - - 喜鵲聲唶唶,俗雲報喜鳴。 我屬望雨候,厭聽為呼晴。 古詩《海東青行》 - - 乾隆 - - 回顧 - - 鷙鳥種不一,海青稱俊絕, 摩空健翮上層霄,千里下擊才一瞥。 當其脫韝始縱時,風力未會遲飛掣, 群燕緣撲或墜落,何異淮陰胯下氣且折。 鷹鸇之雛可罹(四童),海青之雛得未逢, 聞之育卵大海東,追逐天鵝入雲中, 回顧忽失故國蹤。海東青, ... 古詩《讀項羽紀》 - - 乾隆 - - 烏江 - - 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 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 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 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古詩《閱古樓》 - - 乾隆 - - 文章 - - 寶笈三希萃法珍,好公天下壽貞珉。 樓飛四面開屏障,神聚千秋作主賓。 不雜嬴劉誇博廣,略存魏晉要精真。 遊絲燈影參元契,大塊文章沆瀣津。 古詩《登舟·御舟早候運河濱》 - - 乾隆 - - 水路 - - 御舟早候運河濱,陸路行餘水路循。 一日之間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麥苗夾岸穗將作,柳葉籠蔭絮已頻。 最是篷窗心愜處,雨晴綠野出耕人。 古詩《二月十四日喜而有作》 - - 乾隆 - - 行間 - - 止戈為武信其然,我澤如春經略宣。 共喜捷音來玉闕,何殊俘虜自金川。 番酋路左心傾服,軍士行間氣倍鮮。 單騎汾陽休比擬,都因忠赤格穹天。 古詩《塞上山》 - - 乾隆 - - 馬蹄 - - 層峰高矗覺天低,蔚綠縈丹霽景(雨夷)。 樹列周崖成鹿柴,花披亂錦點霜蹊。 經時幾欲忘龍塞,佳處還教遲馬蹄。 自古詩人多未到,獨留生面待誰題。... 古詩《題寧遠祖氏石坊》 - - 乾隆 - - 華表 - - 燧謹寒更烽候朝,鳩工何暇尚逍遙。 若非華表留名姓,誰識元戎事兩朝? 古詩《登鳳凰樓再依李白鳳凰臺韻》 - - 乾隆 - - 風流 - - 謫仙當日事狂遊,槌碎黃鶴誇風流。 有無較版則且置,格高興逸吞山邱。 故宮登樓名偶似,遠眺欲見蓬瀛洲。 陡思我祖開創艱,守成予責增惕愁。
回覆列表
最有名、流傳最廣的當屬《詠雪詩》。某年冬天,大雪紛飛,乾隆皇帝帶領眾人在西湖賞雪,看到雪景,乾隆皇帝詩興大發,張口就來: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然後突然卡住了。
就在這將要冷場之時,隨行大臣沈德潛趕緊接上:“皇上的詩寫得太好了,請讓臣狗尾續貂——飛入梅花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