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河2777
-
2 # 風動蓮池暗香生
記得上學時看過一篇文章,內容如下:
人認知的四種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也是人的四種境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自以為是的認知狀態。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開始空杯心態,準備豐富自己的認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規律,提升了自己的認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遠保持空杯心態,認知的最高境界。
看了以上內容認為自己已經懂了這四種狀態、四句話。
我是這麼理解的: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之前的自己,認為自己知道很多,看了一些書,認為書上、學了一些技能,這些知識技能就是自己的了。認為自己已經知道。認為自己已經知道很多道理。
2、知道自己不知道
現在的自己,認識到自己很多東西不知道不了解,看到了周圍有很多牛人。有了敬畏之心,已經在豐富自己的認知,在升級自己的認知。
3、知道自己知道
將來的自己,希望透過不斷的學習,思考,並輸出提升自己認知。知道跟多就可以到達第三種境界。
4、不知道自己知道
再將來的自己,這個就沒仔細想,認為自己可能達不到。
看了傅盛的認知三部曲,又去看羅胖的解讀,感覺自己理解的還是淺顯了。
自己可能都沒正真搞明白這四種境界的含義。
進一步的解讀: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絕大多數人,甚至是現代化之前的絕大多數人類文明——除了西歐文明——都處於這個狀態。他們覺得,世界上所有的知識,要麼祖宗聖人已經說了,要麼就已經寫在經典裡了,要麼就是不重要的。沒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
2、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得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得能夠定義出一個明確的問題。
首先,你已經能夠克服本能,向“不知道”開放了自己的心懷。其次,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一定是定義出了一個問題,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找到一個好問題,其實比找到答案更難。
3、知道自己知道
首先得能做到明確把握自己的認知,並且知道它在整個認知藍圖中的位置。
知道自己與不知道這件事的人之前的差別;知道自己與比自己更高明的人之間的差距。
4、不知道自己知道
當你在一個領域中鑽研很很深時,如果別人問題到底比其他人多知道點什麼,你自己可能也說不清楚。但是到真正遇到一個難度,事到臨頭非要作出決策時,你可能也是在賭,但是往往會贏。
收穫:
正確認識四種狀態,認清自己當前位置,以及下一個目標位置。有的放矢的升級認知。
題幹中的“越讀書越覺得不安”應該是到了認知的第二層境界-知道自己不知道。處在量的積累期,繼續努力,就會有量變到質變,也會有質的飛躍。
附圖1:儲備的知識量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會不同。看到的風景也會不一樣。
-
3 # 狗尿苔1979
華人為什麼活的這麼糾結,說穿了還是宗教、文化在這片大地上的碰撞導致的。比如老子說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而墨家則遊俠天下,鋤強扶弱;再比如說法家講法制講制度而儒家卻更重禮儀德行;釋家說因果講輪迴而道家修的卻是今生這具肉身;又比如墨家說的天志、明鬼而子則是不語怪力亂神等等。
各種思想的碰撞導致華人幾乎神經錯亂,加上改革開放後迅速湧入的西方的宗教、文化進一步衝擊著大陸同胞,這就導致了一種現象就是我們遇到重要事情的時候不知如何抉擇,更為神奇的是你無論如何抉擇幾乎都會有一種宗教或文化可以解釋和支撐你的行為:比如說你受了人家欺負奮起反抗沒有任何問題,墨家鉅子全力支援你的;反之你也可以心安理得的做一個縮頭烏龜,道家與釋家勸你忍一忍就過去了,甚至佛家會告訴你這輩子你受他欺負是上輩子欠他的,或者是下輩子他給你當牛做馬。
於是我們痛苦的發現:就是書讀的越多越迷茫,我該聽誰的呢?誰的學說更適應當前社會更適合當下的我呢?要是沒點融會貫通的悟性倒是不如少讀書的好,否則還真是容易走火入魔的。
自諸子百家起至獨尊儒術止,宗教與文化上的大一統夯實了中華民族統一的基礎,卻也似乎閹割了老百姓的血性,至少是一部分吧!自此中原大地在一片禮儀仁愛聲中被那些不講仁愛不講禮儀的或武夫或蠻夷甚至是農夫輪流坐莊,就是沒有一個讀書人!至少迄今為止,那片文聖故鄉還沒出過一個國家元首。看起來這儒家學說似乎還不足以支撐起一個民族的脊樑啊!
實際上在建國後儒家文化就已經被批的挺慘的了,也直接導致了中化大地上的文化真空、信仰斷層,對於一個民族來講這是嚴重到足致毀滅的可怕現象,領導集體雖然意識到這種現象怎奈當前的文壇與宗教界根本沒有一個足以領袖群倫的人物更遑論開宗立派的宗師級人物了!
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我們的孩子從小接受的基本就是唯物主義無神論與拜金主義的滲透,而共產主義理論則顯然過於高階,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接受起來難度不小,當年開發農村市場靠的是打土豪分田地,奪取政權靠的是槍桿子,可不是靠在農村宣傳共產主義就取得成功的。所以我們的孩子不信因果,不懂敬畏,他們只知道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從小便接受了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的奴才思想,從小便習慣了以結果為導向,以成敗論英雄,學會了閉上嘴,接受了吃虧是福,失去了質疑的能力,批判的勇氣和奪取的膽量。
在遙遠的共產主義與遠逝的諸子百家之間,我們發現我們需要一種文化學說,能夠在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起到行為規範的作用或者至少是借鑑參考作用的理論學說。這種學說算不上是一種全新的學說,而是一種將諸子百家古今中外融會貫通的更加適應當前政治、文化形態甚至是人類發展的規律的行為指引與參考。
在這樣的一個歷史背景下寫出此文深感才疏學淺的尷尬,明明想寫一個隨筆,不想卻牽出這麼大一個命題來,不禁冷汗直流,看來這文章要想再寫下去至少還要再讀十年書啊!算了先寫到這吧,好多問題需要解決,非一夕之功啊。
-
4 # 南京觀光農業
越看書越不安的人,我覺得分兩種:知識水平較低的人,和知識水平較高的人。如果是前者,越看書越不安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其覺得自己很多事情不知道,很多知識沒有學,所以感覺可能會被社會淘汰或被時代拋棄。而後者的不安,很大原因在於自己看到了很多的絕望。
其實一個人不管是看書還是學習,都是一個波瀾起伏、盤旋上升的過程。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看了很多書,還是很多不懂,其實是你還沒有看的足夠多,然後讓自己的知識水平達到一個新高度。人類的認知往往都是類似於電子越級和航天器航行的模型。在還沒有達到足夠跨越到另外一個等級之前,其實再怎麼努力都是看不到太大變化的,只有達到下一個臨界點,才能看的質的飛躍。
-
5 # 大才21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從古到今大多數人對讀書的看法,為什麼?
先說其好處。
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讀書不用心,不知書裡有黃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田千頃。讀書的好處盡顯於此,自從出現科舉考試後,從古到今,大多權貴皆是讀書之人,這是學而優則仕的動力。
二、書能使歷史代代相傳,書能使名人流傳千古,書能使人博古通今,書能使人智慧倍增。歷史靠書相傳,使我們現在能知遠古之人,能知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凌厲,曹操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雄心;諸葛亮的壯志未酬身先死的遺憾,賈誼的才高八斗,終不幸的悲憤等等。《孫子兵法》的用兵之道,《本草綱目》的治病方法,《齊民要術》的農業經典之書,《史記、貨殖列傳》的經商之書等等,無不閃耀著古人的智慧,熟讀之,使人在相關領域先人一步。幾乎是要風得風,要雨得水。既可生前富貴,也可流芳百世。
再說其壞處。
一、蘇軾曾經想讀盡天下書,窮一生之精力,結果未成。因為,種類太多,時間有限。因此,後人選而讀之。
二、越讀書,越覺得自己知識匱乏,越覺得自已之渺小。就象雨到小溪,到小河,再到大江,最後變成滄海之一粟。
三、常讀利己之書,就會使人喪失道德。常讀黃、賭、毒、之書,就會使人變得瘋狂,喪失做人的基本資格被世人不齒而遺臭萬年。
綜上,讀書要有救世的方向和責任,要棄其糟粕,吸收精華,還要有定力。也許暫時會有不安之念,但我們時時只要有以天下蒼生為念,盡力而為,終將繁花頻現而高歌:“此生必無悔”。
回覆列表
書越看越覺得不安,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
我現在還有一點。
如果仔細回味一下,實際上是一種焦慮感。所謂無知者無所畏懼。孫悟空身無寸縷,無牽無掛,可是上得天庭,下得龍宮,攪得三界不得安寧。可是,當遇到了唐僧,有了歸屬感,上了緊箍,有了約束感,偶爾走神出了真假悟空,實則也是內心的一種歷煉和頓悟。取經路上八十一難,最後得了真的一冊一冊的經書。哪一難都讓人心懸,讓人焦慮。
讀書的過程如同取經之路。無論看多看少,總會有所感悟,有所觸動。
這是其一。
其二,看書豐富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也動搖了靈魂。文明的程序隨著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發展而加快,以前不識字的人可以當元帥當將軍當地方大吏,人們不以無知為恥,也不曾為無文化而自悔自醒。人們大都差不多,五十步笑百步,誰也別笑話誰。甚至還出現“百無一用是書生”此類的說法。
但是,新時代的觀念隨著網路的普及而更新迭代,知識就是金錢,知識就是力量,越來越深入人心。重視教育成為人們的共識。視師者為臭老九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應該說這是時代的進步,人們的價值觀迴歸了正途。於是,種類教育機構應運而生,985,211,中外合資辦學,成為每個家庭的目標和追求。
於是,孩子們從學前、小學、中學到大學,越來越崇尚讀書學文化,社會的壓力,家長的期盼,都讓其中的每一個人,產生了巨大壓力。
可是,人們似乎並沒看到希望。原來的中專不用說了,出現了3+2一類的專科,然後本科不太吃香了,我們縣一級的醫院,除了特需專業,比如院前急救,影像等,臨床都是隻招研究生。護理上也分了好多層級,見習護士,合同制護士,然後是備案制事業編護士。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人都在學習,人人都在讀書。
當然還有其三,除了應聘,考錄,進級,職稱晉升,需要實實在在地看書學習然後多輪考試外,其他人員也不能閒著,現在的資訊如同原子彈落地,瞬間的量可以讓人耳暈目眩,人們不知道何去何從,有時簡直是無所適從!
這麼大的資訊量,這麼多的空投知識,哪樣都想看,哪樣都不敢不讀,但是,越讀越覺得肝顫,真應了那句古語:學,然後知不足。種類的勵志書,實用書,種類繁多的思維啟發,讓人產生“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嘆。
其實也不是恨書少,是恨自己能夠容納的太少!這就是所謂的知識焦慮時代。以前敢胡嚕嚕的,現在打死也不敢多說一句。以前引以為真理的,現在自己都產生了懷疑。早上看新聞還說晚飯要吃少,下午另一則新聞則說,晚上最好辟穀,也就是不吃飯!
聽誰的?書還能不能愉快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