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瓣花上閱乾坤
-
2 # 洛夏37
林黛玉讀的四書是四叔,是朱家四叔朱棣,讀是毒,是毒死四叔,這是紅樓夢隱藏的真事,賈寶玉是朱允炆,是建文帝毒死四叔朱棣,朱棣是被謀殺死,被侄子建文帝殺死,紅樓夢是朱家徐家的秘籍,記錄明初歷史秘密,用真事隱的方法,讀紅樓夢需要體會作者的苦衷,林黛玉是被燕窩粥毒死,燕窩是北平,所以是燕窩裡的燕王中毒,朱棣朱高熾朱瞻基都是被謀殺,北京登基的皇帝朱瞻基是假的,是朱允炆的兒子冒充朱瞻基,這就是真假寶玉的歷史背景。
-
3 # 文嘟嘟
第三回中黛玉初進賈府時有這樣的描寫: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從上述兩人對話可見林黛玉的教育起點是非常高的,她所接觸到的啟蒙書本是科考入仕的範本,而其她的姐妹們大概只是讀一些烈女傳之類的史書,學好禮儀規範,遵守三從四德就可以了。
林黛玉能夠接觸到四書一方面有父親林如海的原因,林家原本有一兒子,偏偏不幸夭折,黛玉父母為了彌補痛失愛子的遺憾,將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女兒黛玉身上,將她視為掌上明珠,給她的教育也是最好最全面的。林黛玉的私人老師也不是一般的秀才舉人,而是像賈雨村這類被朝廷罷黜的官員任教。可見林父是將女兒從小當作男孩來培養的,以此緩解膝下荒涼之感。
另一方面黛玉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桎梏,相反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資質聰慧,悟性極高,她愛讀書,讀好書。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來到黛玉的瀟湘館,發現“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壘著滿滿的書”,便誤認為是哪位哥的書房,由此可知林黛玉日常多讀書、好讀書,同男子相比她也毫不遜色。
第三,《四書》雖是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但它卻是世人公認的儒家經典。它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也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的集中體現,這其中有許多優秀的思想精髓,是華夏無數先賢實踐的思考的結晶,至今讀來,仍有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啟迪價值。黛玉聰慧且好學,對蘊含儒家精華的《四書》自然不會捨棄。
對這些古典優秀書籍的喜愛不僅是表現黛玉叛逆品質的難得,也使得黛玉在視野上得到開闊,黛玉的性情和自身修養在閱讀中得到昇華。她不僅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同時兼有文人墨客的絕代風采。
然而她終究被封建時代大環境所束縛,被男尊女卑的觀念壓制,即使滿腹才華也只能困於深閨高牆之中,逃不過“焚稿斷痴情,魂歸離恨天”的悲劇性。或許林黛玉的境遇正是作者生活的真實寫照,寒窗苦讀,飽讀詩書卻無法施展自身才華,最終鬱鬱而終。
-
4 # 清水生芳
個人感覺,黛玉對《四書》其實談不上有多鍾情,在紅樓夢成書的年代,四書是讀書人的必讀書目,林如海是探花出身,黛玉生長在林家這樣的書香門第,必然要讀四書,就像今天的孩子學國學,也多半要要從《論語》學起一樣。
紅樓夢中,作者不止一次提起《四書》,這倒也並不是曹雪芹的偏愛,在同樣成書於清代的《鏡花緣》中,也有很多地方提到《四書》,才女們在一起猜謎語,就常常會以四書中的某一句作為謎底,像類似的情節,在清代小說中其實挺常見的。
《四書》是考試必備,同時也是聖賢經典,讀《四書》一方面可以參加科舉,同時也可以悟道明理、動心養性。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今天的語文課本里有許多魯迅的文章,但讀者讀魯迅不見得一定是為了參加高考,也可以從魯迅的雜文中感受思想的力量。
-
5 # 萍風竹雨123
黛玉鍾情《四書》,確實。因為:
一,父輩影響。黛玉對父親感情深厚,當初就不願離家。林父死後,林黛玉帶走的也大多是林父的藏書。林父探花出身,對《四書》爛熟於心。黛玉又是從小被當作男孩養,聰明善學,影響自然很大。何況黛玉的老師賈雨村也是科場悍將,又以《四書》作為教材。
二,寶玉影響。寶玉雖不喜仕途經濟,並不意味著他反對《四書》,他捱打後,許多書都燒了,唯留下了《四書》。去參加朋友宴會,也是要求把《四書》裡的內容作為遊戲的材料,可見對《四書》也是情有獨衷。黛玉與他互為知己,愛屋及烏,縱是以前有七分喜愛,有了寶玉的影響,怕也會掙到十分了。
三,《四書》本身的魅力。《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孟子》《論語》這四部儒家經典,也是儒家的精神要義之所在。其中有很多的名言警句,指導人的修身之道,養性之法,為人之旨。我覺得林黛玉從小寄人籬下,卻沒有養成猥瑣,怯懦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就是《四書》的指導作用。
-
6 #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中處處藏著隱喻和對比,有些隱喻和對比比較起來讓人哭笑不得。其中有一個情節是關於儒家經典四書的描寫。看林黛玉和賈寶玉對於四書的學習就知道賈家和林家在學習和培養子弟上的差距
林黛玉出身書香世家林家,他的父親林如海是探花郎。全國考試第三名。堪稱天下讀書人的楷模。林如海膝下無子,就把林黛玉當兒子一樣教育,五歲年紀就有賈雨村這樣進士出身的家庭教師。到林黛玉進賈府,賈母問她讀什麼書,林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林黛玉進賈府也就七歲多不到八歲,就已經讀了四書。她所謂只念了《四書》絕不是隨便看一遍,一定是讀熟背熟的意思。反觀賈寶玉就遜色太多了。直到三四年後,賈寶玉和秦鐘上學,賈政關心他的功課:
“哪怕再念三十本《詩經》,也都是掩耳偷鈴,哄人而已。你去請學裡太爺的安,就說我說了: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賈寶玉到那個時候《四書》還沒有講明背熟,顯然是學習態度的問題。
四書作為科舉必考的經典,是每個科舉入仕之人必然熟讀細摳到每一個字句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經典也迥異於後期很多儒家典籍的穿鑿附會,很是講明道理,有真材實料,可說儒家學說的精華。即便厭惡讀聖賢書的賈寶玉也說:“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可惜,望子成龍的賈家子弟賈寶玉偏偏不喜歡讀科舉經典四書,反倒對《詩經》等雜學融會貫通。曹雪芹這樣寫就表明賈家的底蘊不行。所謂書香簪瓔之家不過幌子,內裡還是一肚子草包。底子弱想教育子孫成才,不下苦功不啻難如登天。只看賈家學裡烏煙瘴氣,想成才難如登天!反觀林家的文化底蘊絕不是賈家可比。一個小女孩,五歲就已經讀完了《四書》,賈家如何比,怎麼不讓賈政羨慕?
第十七回,試才題對額,賈政逛到了後來的照相館就心生慨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說畢,看著寶玉,唬得寶玉忙垂了頭。賈寶玉被賈政一眼看低了頭,隨後這裡卻成了林黛玉的房間,從老家帶過來無數書籍佈置比上等書房還好。誰是真讀書,誰是假讀書不言自明!
曹雪芹透過一部《四書》,主要為了描述賈家和林家不同的學習態度。賈家一直自詡書香世家,可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遠比不上林黛玉家的文化氛圍。不怪妙玉鄙視賈家:“這是俗器?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裡未必找得出這麼一個俗器來呢。”是一個道理,真正的底蘊是隨手拿出即是珍寶和學問,並不是金銀富貴表象的堆砌!曹雪芹用一部《四書》寫了對賈家的諷刺。也是風雅的狠!
回覆列表
其實,也不見得林黛玉有多鍾情於四書。
雖然說賈母問她讀了什麼書的時候,她的回答是剛只讀了四書,僅僅因為這個回答是比較穩妥的回答。
因為對於剛入賈府的林黛玉來說,一切環境都還不熟悉,她必須小心翼翼,所以不肯多走一步路,一敢多說一句話,唯恐被人恥笑了去。這也說明,其實林黛玉是個很敏感內向的人。
在古代,四書乃是科舉考試必備書目。讀了的話,就相當於具備了一個基本的大家閨秀的應有素養,所以她覺得說只讀了四書是穩妥的。畢竟林家是書香門第嘛!教女兒讀讀四書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可是,在那個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時代,讀書多並不被人認為是什麼好事兒。相反,很容易被人看不起。所以當林黛玉反問姐們們讀什麼書的時候,賈母回答說:“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這就讓林黛玉很尷尬了。千算萬算,沒想到這樣的世家大族是這樣的觀念。
其實,曹雪芹在《紅樓夢》裡,曾經多次提到過四書,甚為推崇,並沒有半點兒不敬之語,這是有據可查的。
1.寶玉為黛玉取字的時候,認為除了四書,其他的書杜撰的也很多,所以自己胡謅也合情理。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寶玉笑道:“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2.身為國子監祭酒(相當於現在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兼教育局局長或者清華北大校長)的李紈之父,竟然不提倡李紈讀書。
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至李守中繼承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教育局局長不建議自家女孩讀書,只是教給她什麼《列女傳》《女四書》之類的東東,可見當時社會風氣。
3.賈政在吩咐寶玉下人李貴寶玉該念什麼書的時候,並不看重《詩經》,而是認為四書才是最重要的。
因說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詩經》,也都是掩耳偷鈴,哄人而已。你去請學裡太爺的安,就說我說了: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4.寶玉在和蔣玉菡、馮紫英等人玩酒令的時候,就曾經提議把《四書》算進去。可見當時四書地位以及四書的普及程度。
寶玉拿起海來一氣飲幹,說道:“......酒面要唱一個新鮮時樣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風一樣東西,或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5.寶玉捱打之後,終於不用被逼著出門和那些人談什麼仕途經濟了。然後竟然將除了四書之外的書都燒了。
因此禍延古人,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6.李紈其實也是懂四書的,只是人家不顯擺而已。有一次人家就制了兩個燈謎,都是關於四書的。湘雲、黛玉都猜了半天。
李紈因笑向眾人道:“讓他自己想去,咱們且說話兒。昨兒老太太只叫作燈謎,回家和綺兒紋兒睡不著,我就編了兩個‘四書’的。他兩個每人也編了兩個。”7.其實大觀園的女孩子都是學富五車的,而且都是接受的儒家的正統思想教育。
寶釵道:“朱子都有虛比浮詞?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辦了兩天時事,就利慾薰心,把朱子都看虛浮了。你再出去見了那些利弊大事,越發把孔子也看虛了!”探春道:“你這樣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子書?當日《姬子》有云:‘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者,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這些雖然不說是四書吧,但起碼都是聖人之學。連管理個家也要談到聖人之學,寶釵甚至說:“學問中便是正事。此刻於小事上用學問一提,那小事越發作高一層了。不拿學問提著,便都流入市俗去了。”這就比光知道人情世故的鳳姐高了一個level。
和這些人相比,林黛玉對於四書實在談不上什麼鍾情,只是相當於小兒科,人人都懂的東西,人人必背的東西,就像我們小時候被逼著背古詩詞一樣罷了。但是要說到實踐,林黛玉比起薛寶釵差遠了,她更多地關注內心和自我,更容易忽略外部對於她的封建閨範的要求。所以在封建時代看來,娶寶釵這麼個媳婦,比黛玉這麼個媳婦理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