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悟莫泥禪

    不學而能為之良能,不慮而知為之良知。《孟子》

    一方面,良知是自存於心的道德或行為規範,另一方面則是事物發展的固有規律。王陽明把“致良知”作為讀書、修行的最高行為準則,是對“良知”的昇華和高度概括,也是心學方法論——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理論,其“事上磨,事上練”的行為指導方針,則符合“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現代實踐論思想原則,比起片面強調書籍權威經典的其它理論學說和一味禁錮內心或放縱內心的思想高明瞭不可以道里計。諸子百家於今大多淪為書架上的藏品,但可想見,千百年後,“致良知”仍將是指導人們成長的為學捷徑,陽明心學仍將是傲立於人類思想領域的不朽篇章。

  • 2 # 1357896雲壁

    王陽明心學裡的致良知是與生倶來的東西,還是學派總結的理論?

    所謂“良知”,儒家謂先天就有的道德觀念,此為儒學之道德神學觀念,是形而上,玄虛的概念,其實是不存在的。

    良知概念,出自孟子著述。他認為,人類有著共有的本性,這個本性是以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意識為內容的社會屬性,而非與禽獸無別的自然屬性。

    他人為,人的善性是先天就有,與生倶來的,而非後天形成的。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四端,猶有四體。

    孟子性善論構建了他的心性思想體系。在孟子看來,“盡心知性”,是成為堯舜一樣聖人的必要途徑。所謂“盡心”,即把人本性中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擴充到極致;所謂“知性”即對本性中的仁,義,禮,智,等等倫理道德有準確深刻的認識並付之實踐。

    如此一來,孔學的仁,義,禮,智,等外學道德觀念,與人之本心併為一體,成為人之本心的一部分,成為良知之孕基。

    儒學至宋明,陸九淵來心學之基。他倡言: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六經皆我注角。完全拋棄客觀世界,以自心為宇宙,以宇宙為自心,並宇宙與自心為一體。孔學的“六經”都成為心之所欲的註腳,其以心為天地之最,莫大於此。

    至王陽明心學,發展陸氏主觀唯心思想,將“心”與道德理念合而為一,提出“心即理”“心外無物”等觀點,而“良知”成為這一心學體系之基礎。

  • 3 # 靈機起名

    良知當然是天生的,不是後人總結出來的。就算是壞人幹壞事,他也知道他在做壞事。只不過做壞事對他有利。他並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壞事。他明知道自己在做壞事,所以說他才是壞人。他要是不知道自己在做壞事,那叫無心之錯,不是壞人。弟子規裡有兩句話說得好,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意思就是說無心幹壞事,那叫過錯,有心幹壞事那就是罪惡。什麼叫有心?什麼叫無心?我給大家出兩個例子。搶銀行,這就叫有心。開車不是故意的撞死人了,這就叫無心。

  • 4 # 東南幕府

    這裡的“良知”,是指“善惡”辨別能力,人,有一部分“良知”是與生俱來的,可從這部分“良知”開始踐行,同時,要靠學習、實踐,來不斷提升認知的深度和廣度,即“致良知”。

    曾經有弟子問王陽明,“良知”到底是什麼?王陽明先生,是用這四句詩來回答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因此,這個最“標準”的答案。

    那麼,怎麼來理解“善惡”呢?

    善,指給個人、集體和社會帶來整體利益的提升。

    反之,則是惡。

    知善知惡,為善去惡,即知行合一。

    但是,

    知善知惡,譬如:早睡早起,是善;給老幼讓座,是善;放縱慾望,是惡;偷人錢財,是惡。

    為善去惡,譬如:早睡早起,不熬夜,是為善去惡。克服惰性,努力工作,也是為善去惡。

    知是知道,為是做到。

    知易行難,怎麼辦呢?

    王陽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方法論是:從現有的“良知”開始踐行,同時,不斷學習、實踐,來不斷提升認知的深度和廣度,帶動新的實踐,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即知行合一。

    良知,不是道德規範,是利於個人和社會的道、規律。

  • 5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這是考證問題,可查下公開的研究文庫,已有古今大量文獻成果,直接答過,比較可靠。簡介些看問題的方法,供參考。

    【1,淵源性】

    王學說繼承了南宋以來理學派的“天理”哲學觀,以“心“為支點,重新定義和概括了儒家的本體論和方法論,尤其是拓展了傳統的“以孝忠為主線的修身濟世”等內容,最終完成了儒家新派的哲學構建------這是對其學術思想的基本歷史定位。所以,從孔子原始的儒家思想、孟子發展了的儒家濟世思想,再到西漢統治特色的集權儒家思想、南宋理教特色的儒家思想等多個方面,探尋王學術思想觀點的歷史依據,包括“良知“理念的溯源性,是個常用方法。

    【2,傳承性】

    王學說明顯以陸九淵的新理學思想為指導,從哲學層面修正和完善了南宋理學派的“天理學說”,將“理”的內涵更明確地指向了“心”,實質也是對古典傳統儒家核心的“人性論”思想的重新表述,因為“人性即人心”。同理,由此引出的“良知“概念,其內容也就是南宋理學思想的變種;只要理清程朱陸王等四人觀點的邏輯關係,不難找到對應的學術起點。

    【3,特色性】

    比較之下,王學說的主要特點是四個:(1)佛家色彩濃厚。王的所有理念背後都有佛學大乘教“般若思想”的特徵,因為般若是心的妙用。顯然,王是受到佛教的文化薰陶,如“良知“概念,其實是佛學的“般若性”。(2)從哲學層面,改造和概括孔孟的原始儒家思想。最早的儒家思想還是較低的“術”層面,偏重實用性,而立論高度不夠。南宋理學派開始解決這個問題,發展到王時,基本完成了這項“理“層面的建立工作。如良知概念,其實是孔孟學說“仁愛“的同義詞。(3)與南宋理學派的“理“主張一樣,吸取了道家的哲學思想,提出“心”主張,將理論基礎從玄幻的“天理”具體為更普遍明確的“人心”。其實,理是“道”的別名,心也是“道”的別名,良知還是“道”的別名。(4)借用道家的矛盾思想,突出強調儒家教育思想本有的圓滿性。如良知是與惡知對立的概念,也就是心的“善用和惡用”。人只要在心行上改造自我,先去惡奉善,最終能恢復“無善惡的圓滿心”,則傳統的“修齊治平”理想才能實現,且人人天然就有這個能力。所以,王學說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某種集大成的特徵,也可說成是“大雜燴”,在歷史上的爭議很大。

    【4,立論動機】

    王學說以“心”為根基,創新儒家思想的直接原因,至少有三個:(1)在文化發展背景下,需要對古典思想和南宋理學思想做更新的理論建設,改變遺留的諸多缺陷。(2)看到佛道兩家思想的先進性,以之嫁接改造儒家思想,完成三教文化的某種統一性使命。(3)佛家般若心思想比儒家傳統的“人性思想”、南宋學派的“理性思想”有更精確的教育性,更能徹底揭示儒家的一切學術問題和實踐問題,有更高的指導性和智慧性。從王的生平史料看,痴迷“道佛學說”的此生喜好,也能印證這三點。如上述的,“良知“概念模仿道佛兩家思想概念的痕跡很重。

    【5,思想缺陷】

    王學說的進步性體現在對儒家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上,但也明顯削弱了孔孟原始思想的濟世性,使“入世為主要特色“的學術主張趨向虛無性------這是嫁接道家思想(無為)和佛家大乘思想(空幻)的必然結果,最終在事實上終結了儒家教理的歷史發展,導致明代之後至今,儒家學派的全面僵化停滯。如“良知“概念最終的中性和無性,其實就是道家的“道性“和佛家的“佛性“,歸在了“非有非無“的含義上,為後人領悟儒家教育帶來新的更大迷惑性,王的類似毛病還有很多。在這個意義上講,王是儒家的罪人,而不是聖人,並非危言聳聽。

    總之,王學說對儒家思想的積極探索值得肯定,但如此照搬佛家思想改造傳統儒家和南宋理學派的做法,未必是值得提倡的。佛教人士常痛斥王的理論是外道思想,搞成“四不像“,不入儒家正流,是有一定道理的。

  • 6 # 遁世迷糊人

    知善知惡是良知,善惡又是什麼?

    行為產生作用,用途決定價值。一件事都沒能力產生影響,你能評定它的善惡嗎?對於事物性質的評定,在於其產生的影響。

    一件破事都產生不了影響,外人再怎麼說破壞巨大、損失驚人。也不過那一句“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不會產生影響,那可不就是浮雲嘛。

    這也是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我的見解,無作用產生無所謂善惡,無用途顯現也無所謂價值。至於你要非說善惡,那是要動了,最細微的動作變化,不過就是一個念頭的轉變。事要產生作用才能定善惡,一個念頭或積極或消極或不過瞎想。雖然一個意念不一定會產生影響來分善惡;但是反過來一件事已經產生善惡,那麼一定動念了,都顯露出了主觀能動性的影響了,說沒動念是假話。所以“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句話的因果邏輯是“因為有善有惡所以判定念動了”而不是“念動了就一定有善有惡”。

    四句教的良知是“知善知惡是良知”。事情出現了推動力,產生了影響,這個影響有好有壞,有些影響有助於推動事情發展,有些影響會阻礙事情發展。我們一般不是習慣把對於推動發展的影響叫做善,把阻礙事情發展的影響叫做惡嗎。至於這個事是什麼事,就得看因何而動念了,這也是“人在事中磨”的本意。能夠判定行為對於目標實現的善惡,就是一個良好的認知,因為人可以根據這個認知去調整自己的行為。良知是動作影響下的論證分析模型,不去實踐、不產生有效的實際影響,人又如何能判定它良還是不良?人非生而知之,卻不妨礙去認知、去感知。

    四句教最後一句“行善去惡是格物”,換成白話就是說,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調整,最後的目的不過是不產生對於目標方向沒用(包括負面的)的影響。格物的含義換個詞大家會很熟悉叫“出真知”。所以最後不過“知行合一”和“實踐出真知”。

    站在唯物觀的立場,行為動作產生的影響是客觀的,人的認知是主觀的。要去找一個評價標準的話,儘量做到客觀會好很多。良知不過在於人是否能客觀的評價事情的影響,心學的格物在於我們是否能對於自己的做事方法做出最優的調整。人在事中磨,實踐出真知。

  • 7 # 山澗一清泉

    王陽明對他自己的學說有四句話總結: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由此可見,“良知”在陽明心學裡並非與生俱來的東西,良知只是孔孟儒學認為人與生俱來的優良品質!

    人性到底為善還是為惡在中華文化裡爭論了幾千年,有性本善論、性本惡論、性無善無惡論。孔孟認為性本善,為避免後天沾染惡習故而只要不斷學習修身,就可以了。荀子認為性本惡,故而必須要採用強力手段加以矯正,故而其弟子韓非子、李斯成了法家代表!

    而王陽明則認為人性本無善無惡,人之所以產生善念、惡念都是因為人後天的意念在動。因意念動了可能幹好事也可能幹壞事,怎麼辦?

    一是透過學習,以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也就是認識到什麼是良知;二是透過格物去探究事物的規律法則,然後遵循這些規律法則就可以只做好事而避免做壞事,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藏獒和猞猁狹路相逢,誰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