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談錢

    宣太后:

    秦武王是一個驕傲自負的人,從他一打敗南韓就巡遊就可以看出來,看到這些大鼎,他想出了比賽舉鼎的遊戲。

    太廟舉鼎,秦武王不幸身亡,大秦一夜之間失去了秦王,為了大秦世代一統的野心,必須擁立新王,秦武王臨死前立下遺詔,立贏稷為秦王。丞相贏疾和甘茂都知道了這件事,他們和魏冉商量,讓白起接燕國為質的羋八子和贏稷回國。於是,就這樣,羋八子在燕國大將樂毅將軍和趙武靈王的幫助下成功回到了秦國,贏稷順利繼承了秦王的位置。

    羋八子被封為宣太后,她以秦昭王年幼為理由,自己獨攬大權。宣太后也擁有著超凡的政治頭腦,更是有大權在握的魏冉幫助,所以宣太后是處於權利的絕對中心位置。雖然,秦昭王后來在范雎的幫助下奪回了政權,但是,如果宣太后真的貪戀權利,想要一直把控政權,秦昭王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

    從這些可以猜測,宣太后並未想過真的霸佔王權,只是良苦用心,想要為大秦培養一個對於大秦一統天下野心相匹配、合格的君王!

    慈禧太后: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

    後來戊戌變法,慈禧太后囚禁光緒帝斬殺戊戌六君子,只因變法會影響自身政治統治利益。直至光緒帝駕崩,政權依舊掌控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緒帝駕崩後,慈禧立年幼的溥儀為帝,政治大權仍在自己手中!慈禧太后歷經三代帝王,成為兩代帝王的實際掌權者!當列強進攻來犯時,稍有敗勢,便求和,割地賠款,簽訂任何不平等條約,只要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以及自己的權力!

    兩者區別:

    宣太后掌握大權,相對王權,她更愛自己的孩子,愛大秦江山,並不貪戀王權,為著大秦的江山及宏圖霸業挑起重擔,嘔心瀝血!為大秦的繁榮強大做出了重要貢獻!

    慈禧太后掌握大權,兩代帝王實成為木偶、傀儡,心狠手辣,殘忍、殘暴,相比帝國江山及國家未來,她更愛自己的享樂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最終導致清王朝破敗不堪,直至滅亡!

  • 2 # 簡易世界

    對待歷史我們應該客觀評價,親宣太后對國家是忠誠積極的,而慈禧太后是隻要對國家有利的東西都是對的,只要對國家有利怎樣都行。我們先來看一看兩人的事蹟。

    親宣太后:主掌秦政----誘滅義渠----失勢隱退

    個人評價:對國家有功的

    慈禧太后:

    洋務運動:訓練新軍,購買槍炮、軍艦,發展中國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在洋務派與頑固派的鬥爭中,慈禧熟悉政治手腕玩起了平衡策略。

    變法新政

    慈禧一生中領導過兩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務運動,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前者是物質層面上的變革,後者是體制層面上的變革。維新變法是觸及了頑固派的極大利益所以被覆滅。

    個人評價:個人的人格方面,慈禧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的手法殘忍。慈禧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

  • 3 # 芒果電影館

    她們二位都是後宮專權的代表,當然還有一位就是武則天,她們對國家的態度肯定是一致的,希望國家強盛,並且貫穿到實際行動中。

    說說宣太后,這人被大眾所熟悉要歸功於《羋月傳》和《王者榮耀》,她是歷史上稱太后的第一人,後宮專權第一人,並且還是歷史上將床帷之事用於外交辭令的第一人,當真是前無古人。說說她為秦國做的事,為了除去義渠,她私通義渠王,為其生下兩子,在義渠王徹底放鬆警惕後,不惜孤身涉險,親自誘殺義渠王,為秦國掃平西部大患。在秦武王死後,為秦國平定內亂,扶持公子稷(秦昭襄王)上位,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勢力,因王年幼,宣太后主政,魏冉輔政。但是宣太后任用親信,給秦國造成了只知太后,不知秦王的局面。後宣太后失勢,被廢去王太后之位,不久後去世,葬於驪山,主要是太作。

    再來說說慈禧,此人對大清是有功有過,功主要在前期,但當時清朝政府是“兩宮垂簾,親王秉政”,具體功勞有多少不好說,總得來說初期統治還是比較靠譜的,採納良臣意見,允許臣工批評時事,崇尚節儉,嚴賞罰,肅吏治,幫推洋務運動。平叛亂(太平天國和捻軍在當時朝廷眼裡就是土匪)。從義和團之亂到八國聯軍,慈禧開始了自己作死的節奏,正所謂上天給她做明主的機會,沒把握好,給她當傻瓜的機會,拿捏的那是相當不錯。

    戊戌變法後,慈禧就不相信光緒皇帝了,開始仇視洋務運動,加上昏臣折騰,同時宣戰全世界。然後就開始了《辛丑條約》,之後更是罪孽不斷。只是一個女權遇到時代洶湧的潮流,犯渾在所難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4 # 打工仔老楊談古論今

    秦宣太后和慈禧太后應該都是國家利益至上的人,但宣太后更有政治遠見,慈禧的個人能力也要遜色得多。

    秦宣太后

    秦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妾,在秦惠文王過世之後,王太子贏蕩繼承王位,宣太后母子作為質子遠走燕國。後武王舉鼎而死,秦國陷入了混亂,宣太后母子在趙武靈王的幫助下趁機回到秦國,公子贏稷取得最後的勝利成功奪得王位即秦莊襄王,其母開始了長達四十多年的攝政。

    秦宣太后劇照

    在秦惠文王時期,義渠國長期騷擾秦邊境,在義渠國內亂期間秦王趁機派人平定義渠內亂,並在義渠設縣,義渠王向秦稱臣。後又派兵攻打義渠國,作為報復義渠國參與了五國攻打秦國的戰爭。義渠國在與秦反覆多次戰爭之後,國力大衰。秦宣太后把持朝政的時候,明白義渠國反覆無常又苦於沒有實力一次將義渠滅掉,於是一邊誘惑義渠王併為其生下兩子,一邊為除掉義渠王而與兒子密謀,後終將義渠王殺死,義渠國也併入秦國。

    秦宣太后與義渠王劇照

    宣太后擅權,並長期主導國家權利,故有秦人只知太后尚不知秦王的說法。但是,宣太后具有非凡的政治眼光,在秦王和謀臣都勸她需要幫助別國而不受別國孤立的情況下,堅持以國內為主不能康了別人之愷,而導致國庫空虛。這一舉措為後來的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清朝咸豐皇帝的妃子,由於聰明伶俐頗受咸豐帝寵愛,其兒子更是後來的同治皇帝。

    慈禧太后

    同治皇帝繼位後,國家實際大權落入慈禧太后的手中。先後經歷同治、光緒並垂簾聽政,後冊立溥儀為宣統皇帝。由於清政府末期國勢衰弱,對內有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對外有鴉片戰爭等。面對內外交困的政治局面,雖然先後重用左宗堂、李鴻章、曾國藩等能人,但清政府已經日薄西無力迴天了。隨著國內新興民族民主主義的誕生,封建制社會的崩塌無法避免。

    鴉片戰爭劇照

    慈禧太后總攬清政府大權,在國力衰弱的情況下沒有看清國際形式,與改革派爭權誤了清政府唯一的一次自救機會。在對外戰爭中打了敗仗,大量賠款的情況下仍然耗費巨資修建皇家園林園明園。

    綜上,宣太后與慈禧太后雖然都貪戀權利,但是宣太后具有一般女子不具備的大局觀和一切以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將秦國推上了強大;慈禧太后具有一般的小聰明,但缺乏大局觀,在國勢衰弱的情況下仍然享樂,清政府在其統治下更加風雨飄搖。

  • 5 #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秦國宣太后就是電視劇《羋月傳》裡的羋八子羋月,她和晚清的慈禧太后都是中國古代權傾一時的太后,而且秦宣太后是女人垂簾聽政的鼻祖,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位登上了政治舞臺的女子。

    宣太后一生可以說是傳奇,起於微末,最終卻站上了巔峰,這樣的人物尤其是女子,在古代屈指可數,即便是在女強人眾多的現代也絕對是佼佼者,她開創了女性執政的先河,這樣一位強勢的女性,她的能力不輸於後來的武則天,她輔助昭襄王管理國事,周旋於群雄之中,遊弋在列國之間,以一介女流之身,縱橫在列國之中,左右著整個戰國的時局。在她的鐵腕政權之下,秦國從一個弱國逐漸走向強大,甚至以鯨吞天下之勢,俯瞰著戰國七雄。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然後設計將之殺害,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可以說秦國最後消滅六國,最終統一天下都是原先宣太后打下的基礎。千古一帝秦始皇最崇拜的人居然就是這個他要稱為祖奶奶的宣太后!

    一個多世紀前的慈禧太后和兩千三百年前的宣太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個上位的方式和執政時間的長短几乎一致,都是母因子貴,從母儀天下到權傾朝野, 是男權時代女人掌握自己命運當家做主的學習榜樣。

    要說二者有差異的是慈禧太后在她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病死之後另立的新君是侄兒光緒,和皇帝的關係不再是舔犢慈祥的摯愛親情,而是政治上的相互利用,不可避免的使慈禧與光緒之間的關係有了嫌隙和猜忌,已致後來演繹出圍園弒母,贏臺泣血的悲劇,導致箭在弦上的戊戌變法功虧一簣。如果慈禧和光緒是同治那種親兒子關係,慈禧太后完全可能複製宣太后與秦昭襄王那種政治上相互扶持,互為支撐而不會有猜忌,為後來的小皇帝親政創造良好的環境,那麼戊戌變法完全可能成功,中國的近代史就會改寫,縱觀一部中國歷史 實際上就是由許多偶發性的事件改變了走向和結果,可惜歷史沒法假設。

    說宣太后和慈禧太后貪戀權力就有性別歧視之嫌,在權力面前,沒有男女之別,甚至沒有偉大和宵小之分,只有芸芸眾生在巨大利益面前的貪婪和無恥。趨利避害,口好味,目好色,對權力的貪婪與崇拜是人性共同的弱點,歷史已經證明並繼續證明放在任何場景任何人身上也都不會例外。唯一例外的是有這種權力之後是僅僅謀取個人眼前的好處還是有更高的目標,當個人目標與民族社會利益一致的時候就成就了一代豪傑。

    從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後所表現的政治手腕和對權力的駕馭來看,這個當年靠美貌來狐媚咸豐皇帝的蘭貴人也是個不遜於宣太后的政治奇才,否則在晚清波詭雲譎,內外交困的年代無法安然度過,從發動政變從顧命八大臣手中奪取政權,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平息第二次鴉片戰爭,剿滅陝甘回亂,收回新疆以及洋務運動這些大事件前都顯示了慈禧太后的決斷和遠見,向十一國宣戰導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庚子事變當然是慈禧太后的鐵滑盧,但之後斷然實行的立憲新政則表現出她對世界大勢的判斷遵循了歷史潮流,如果她不在立憲新政最關鍵的時刻撒手人寰,以她對處理混亂時局知進退,懂妥協的政治經驗,完全可能使大清這艘巨輪穿越驚濤駭浪的險灘,透過立憲新政的政治自救,完成古代國家向現代政治的轉型,它的最後結果跟當年秦宣太后輔佐秦昭襄王成就大秦帝國會是一樣的,同樣可能孕育出東方君主立憲的大清帝國,基本沒有日本人的什麼機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別人做錯了,領導怪你,你會把做錯的人講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