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淑淑淑淑芬
-
2 # 槽點說歷史
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等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時期。當時七國爭雄,各諸侯國間的政治、軍事、文化鬥爭異常激烈。出於政治鬥爭和服務政治的需要,新興的地主階級紛紛招賢納士,禮遇人才,讓優秀的社會人才為新興統治階級建言獻策,指陳良方,或直接充任高階官員治理國家。當時較為開明、開放的社會為他們提供了較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政治的需要推助他們走入了刀光劍影的歷史舞臺。論辯成就了他們,他們成就了歷史。論辯是他們的第二生命,從他們的論辯中可以窺見他們心靈深處的情操志趣。
《戰國策》是一部彪炳千秋、影響深遠的有關戰國謀士謀略及論辯的經典著作。《戰國策》裡面流傳至今的許多論辯語言華麗恣肆、極富文采:氣勢奔放,說理透徹,邏輯理性強。《戰國策》策士的論辯不僅過去為人推崇,今天也給我們以智慧的力量。本文以戰國謀士論辯的背景為起點,從戰國策士的養成,戰國文化學術的背景環境著手,研究《戰國策》的論辯邏輯、論辯語言、論辯心理,總結《戰國策》的論辯藝術產生的歷史背景。
《戰國策》策士論辯藝術的邏輯思維
①敘事論證
《戰國策》長於敘事,在娓娓道來的人物、事件敘述中,將包含深刻道理的人物、事件故事傾訴給別人,讓別人明白道理。策士們在政治舞臺從事政治遊說,有些道理不便明說,也不好直接說出就採用人物事件的敘述寓寄道理,即顯輕鬆,又不失生動靈活,說服力強。如,《秦令樗裡疾以車百乘入周》周王以盛大的儀式歡迎秦使,楚王對周王不滿。周臣遊騰就對楚王解釋,周臣遊騰給楚王講以前的故事,以表面的行動說透暗含的道理,採用類推的方法說道理,解除嫌疑,入情入理,容易讓人理解。
②對比論證
就說理而言,一味從一方面說理論證,論證稍顯單薄,也缺乏有力的說服。如果將兩個對立面放到一起,比較優劣,對比說明,結論更為可信。在《戰國策》中對比論證的例子較多,也是較為成功的論證。瑤賈是秦國的大臣,出使楚國結果受到誣陷,於是他用對比論證的方法說服了秦王對他的信任。姚賈曰:“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文工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賈人也,南陽之弊幽,魯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故明主不取其汙,不聽其非,察其為己用。
譬喻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為了說明一件事物,而用另一相似的事物來比方說明。而要說明的事物,和被用來說明比喻的事物的事物,兩者之間--定有共同類似之處。一般是以容易理解之事說明抽象之事,具體說明抽象。《戰國策》有大量的譬喻論證。《齊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以妻妾、客人的態度說明齊王受矇蔽太多。“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拿家裡的妻妾對丈夫的不同態度,由於與丈夫關係的不同而使丈夫受矇蔽推及到國君因臣子也受矇蔽,不同的事件,相同的道理,打比方容易讓人接受。
④現身說法的論證
這類論證,是為了讓論據更有說服力,使人信服,論辯者以當事人、目擊者、知情人的身份當場加以證明,透過論辯者直接的經歷感受說服對方。《戰國策秦策蔡澤見逐於趙》拿歷史上不可以使得文臣武將建立大功後,反而慘遭;殺戮的例子,勸說對方功成身退再好不過,否則不會有好結果。因為所舉例子都在歷史上真實發生了,是活生生的例子,當然有很強的說服力了。
《戰國策》策士論辯藝術的用語特色
策士在走上論辯舞臺之前,經過了嚴格的心理、語言文字、地理歷史,禮俗應對、時局判斷等的教育訓練。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策士們經受了人情世故,人格塑造,價值選擇,理想信念等的洗禮。走上社會後,他們能夠自信地穿梭於各國政治空間,審時度勢,尋找機會,往往一辯而成名。如果沒有厚實的智力、知識準備,遊說論辯是不會有希望的。
論辯所有的焦點最後指向遊說物件一各國國君,或各國權利的核心的掌權者。當政者有權決定策士的任留,去向,決定策士的待遇級別。策士們遊說的難度還是很大的。《韓非子說難》有“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僅就語言角度而言《戰國策》語言華麗而活潑,自由而灑脫,雄奇闊論,或氣勢磅礴,或辭鋒凌厲,充滿浪漫氣息。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評價說:“其辭敷張而揚厲,變其本而加恢奇焉”並說《戰國策》是“行人辭命之極”。
-
3 # 荊山線上
《戰國策》是一部偉大的歷史鉅著。它對後人認識與研究戰國時期諸候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有著極其深遠的史學價值。
‖ 《戰國策》成書經過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是戰國時代不同作者、不同時段完成的史學作品。
西漢末年光祿大夫劉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在奉旨整理皇家藏書時,發現了《國事》、《國策》、《短長》、《修書》、《事語》等書籍。發現這些書籍文字殘缺,內容混亂,劉向按國別內容及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加以甄別校訂。後按西周、東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南韓、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分別編輯整理。此書完成後,共分33篇,約12萬字,劉向將此書定名為《戰國策》。
到了北宋時期,由於年代久遠,朝代更替,《戰國策》在流傳中丟失了許多內容,有十一篇失去下落。大文學家、史學家曾鞏(1019年——1083年)於嘉佑五年(1060年)受歐陽修舉薦,奉詔校勘皇家館閣書籍,經遍訪士大夫家多方查閱甄別,方才重新補齊33篇之數。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戰國策》正是出自這一時期。
‖ 《戰國策》基夲內容
《戰國策》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終於秦滅六國,約270年曆史。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治國策略,同時展現了該時期的歷史特點和各階層的社會風貌。
上起公元前490年,下至公元前221年,這一歷史時期作為天下之主的周王室已失去往日的光彩,再也無力發號施令主持周天下的政治秩序,甚致有時對諸候各國也唯唯諾諾,不敢稱大了。而諸候各國則稱霸一方,相互吞併,峰煙四起。九州之地形成了七國爭雄的亂局。
所以,《戰國策》所函蓋的內容正是對這一時期真實記錄了諸候各國君臣、能人謀土的行為與謀略。書中記載的人物如縱橫家蘇秦,義士魯仲連、唐雎,勇土荊軻、聶政等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物活躍在各國的政治舞臺,推動著歷史的向前發展。秦國採用商鞅變法之策國力大增,採用張儀的“連橫”之謀,擊破六國的蘇秦“合縱”之策,最終統一六國。
秦國大膽起用人材如商鞅、司馬錯、張儀、白起、李斯等,國家得到了強盛發展;趙國聽信佞臣之言殺大將李牧而亡國。其它諸候各國因用人不當,缺乏人材,只能被秦國所滅。一部《戰國策》把那一時期諸候各華人物、事件、策略、戰爭、興衰成亡,鮮活、生動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戰國策》所表現的時代是中國奴隸制走向衰亡,封建制初步形成發展的歷史轉折時期。這個時期,諸候各國君主的治國理念各異,自然形成了思想不一,認知不一。許多王公貴族、士卒布衣為了取得富貴或者為了施展政治抱負,便使出渾身解數,充分發揮才智,活躍的奔忙於各國政冶舞臺。正如劉向所言:“戰國之時,君德淺薄,為之謀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故其辯,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國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
‖ 《戰國策》文學價值
《戰國策》的文學成就首先表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全書對那一時期社會各階層人物都有鮮明生動的描寫,在人物表現方面,個個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跌宕起伏的事件發展,個性化的語言表達,用傳神的形態、細節,描寫各類人物。其“文辭之勝”被前人贊為“辯麗橫肆”,具有極強的文學藝術感染力。
文中還大量引用寓言故事,使策士的說辭即淺顯易懂又寓意深刻,更能說服他人。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亡羊補牢”,“南轅比轍”,“畫蛇添足”等。
文中大量運用排比、對偶之句,如《齊策一》記敘蘇秦說齊王“合縱”,極力誇張渲染齊國之強臨淄之勝,排比、對偶疊出不窮,文辭豐滿多彩,引人入勝。
《戰國策》的文學藝術貝有承上啟下的歷史影響作用。秦漢時期的政論散文,漢代的辭賦,司馬遷《史記》中對人物情節的刻劃,文章的華麗優美,無不受其影響而流芳百世。
回覆列表
《戰國策》的內容太多了,我就抽一個“蘇秦以連橫說秦”來分析一下,另外的篇章可以等其他答主來分析。
蘇秦:戰國的縱橫家。
當時的蘇秦是個什麼情況呢?
放在咱們現在,通俗點說,就是有點子,有創意,有想法,但就是沒什麼錢的初創人士。想要的,那就是天使投資者的青睞,來讓他一展抱負,走上人生巔峰。
至於是哪個投資集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願意有人給投資。
縱橫家就是這麼個情況。
想當年,我們的蘇秦同學從“鬼谷子大學”畢業以後,一直想要飛黃騰達,但是苦於沒有門路。但是他不拋棄,不放棄,終於見到了當時嬴氏投資集團的大佬“秦王”。這可把蘇秦高興壞了,一見到秦王,嘴巴得不得得不得的一通說,什麼今天你投資六萬九千八,明天肯定回報大大滴(連橫)!
投資大佬看著蘇秦畫大餅的樣子不禁有些無奈,說:“你先回去,等通知,我們再研究研究。”一聽這話,蘇秦就知道,不好,要涼,於是又是一頓說。但是奈何,大佬一句“等通知”就讓蘇秦沒了脾氣。
沒辦法,等唄。
這一等,就等的花兒都謝了,也沒個準信兒。你想,出來拉投資,衣食住行哪點不得要錢啊,等到最後,把身上那點錢就都霍霍光了,就實在是沒轍了。哎,回家吧,回家好歹還有口飯吃。
到家以後,看著他這副破爛樣子,父母老婆嫂子沒一個有好臉子的,這可把蘇秦尷尬壞了,堂堂“鬼谷子大學”的高材生,被家裡的這些小學文化都沒有的人給看扁了,能忍?於是在家裡“頭懸樑,錐刺股”了一年,終於又有了新點子,覺得肯定能成。
於是就各種找人託關係,可算是見到了投資界的另一位大佬“趙王”,當時趙王看在朋友“燕王”的面子上,就決定聽一下,這一聽不要緊,沒想到趙王也是個投資界的激進分子,覺得蘇秦同學Sunny工程(合縱)的專案很對自己的胃口。
“你有點子,我有錢,這個專案,我趙多魚投了!”
想想自己秦國時的風餐露宿,想想自己回家後的不受人待見。這下終於揚眉吐氣了!有錢了,最要緊的就是“衣錦還鄉”。
小轎車開起來,名牌衣服穿起來,再來個符合十億元老總的髮型,齊活兒,回家!
要不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呢,一聽我們蘇秦同學發達了,全家人就樂的跟什麼似的。收拾房間,打掃院子,大老遠的就出去迎接,看著這副場面,蘇秦不禁嘆到:“有錢,真好。”
PS:
《戰國策》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一些政客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政客入門指南”。這本書記載了春秋戰國時期約240年的歷史,共33卷。其中“鄒忌諷齊王納諫”“荊軻刺秦王”都被收錄到中學課本中為眾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