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狼煙火燎
-
2 # 張大雷最有錢6699
據我瞭解到的,二戰時期,蘇軍與德軍作戰時,蘇聯傷亡更大。
德軍進攻蘇聯的前期,德軍無論軍人素質還是裝備都要好於蘇聯。蘇聯能抵抗住德軍的攻勢,一是憑藉自己的人員數量優勢,地理環境優勢,軍人意志堅定優勢。雖然,戰事結果,蘇聯佔了上風,但是,造成的巨大傷亡的結果是必然的。德軍傷亡主要在後期,天氣惡劣,補給方面的不及時,導致軍隊陷入困境,凍死、戰死情況嚴重。
從整個二戰結果統計,軍人、平民,傷亡人數蘇聯多於德國。
-
3 # null156312920
從邊境作戰開始到庫爾蘭,都是蘇軍傷亡倍於德軍,既使在七次打擊和柏林戰役,蘇軍傷亡也遠高於德軍。蘇軍在整個二戰期間,普通士兵的素質是呈下降趨勢,而軍官特別是中高階軍官的素質是不斷上升的。而德國恰恰相反。
-
4 # 漁耕樵讀
蘇聯傷亡更大,就連蘇聯和日本在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中,蘇聯也是慘勝。雖說日軍是戰敗了,但是蘇聯陣亡9700多人,受傷15000多人,日軍陣亡8000多人,受傷8000多人。
而且蘇聯還是憑藉著絕對的裝備優勢。蘇聯裝甲車裝甲車385輛,火炮542門,飛機500架。蘇軍和日軍坦克是7:1,火炮6:1,兵力3:1。蘇聯被擊毀的坦克都超過日本總坦克的二倍以上。但是這次戰爭是值得的,讓日本見識到了裝備上的巨大差距,使日本由北上的策略,轉為南下,惹了一個更大的土豪。
蘇聯和德國的傷亡比例就更驚人了,我們來看一下主要的戰役傷亡情況做一個對比。
明斯克戰役德軍56個師兩個旅一個航空隊約155萬人,蘇聯44個師約62萬人。蘇軍29萬人被俘,5萬失蹤,8萬人戰死,德軍以極小的代價佔領了白俄全景。這次戰爭也被稱為“二戰最失敗的防禦戰”。
基輔戰役蘇聯85萬人,德軍50萬人。德軍以10萬人的代價,全殲和俘虜了蘇聯80多萬人。蘇聯傷亡就達到了70萬,而逃出德軍包圍圈的人數不足2萬人。
斯摩稜斯克戰役德軍投入60個陸軍師,一個旅,一個航空隊。蘇軍投入18個集團軍。此次戰役德軍共俘虜蘇軍45萬人。蘇軍擊潰德軍7個師,重創14個師。
列寧格勒保衛戰蘇軍先後投入110萬,德軍投入100萬人。蘇軍陣亡48萬,受傷65萬。德軍傷亡75萬,被俘9萬。
塞瓦斯托波爾戰役德軍及僕從國35萬,蘇軍27萬。蘇軍損失24萬,德軍及僕從國總共損失5萬。
莫斯科保衛戰德軍74個半成師,14個坦克師,8個摩托化師,總計約180萬人。蘇軍投入三個方面軍,共有125萬人。德軍陣亡50萬人,被俘9萬。蘇軍陣亡70萬人。
勒熱夫戰役蘇軍投入190萬人,德軍總兵力最高達到33萬。蘇軍陣亡26萬,傷慘50萬,德軍陣亡4萬。
哈爾科夫戰役德軍和蘇軍參戰兵力大致相當,均在33萬人左右。德軍陣亡2萬,蘇軍陣亡7.5萬,被俘24萬。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軍勝。蘇軍投入兵力110萬,德軍投入100萬。蘇軍陣亡47萬,被俘65萬。德軍傷亡不詳,但是西方估計在85萬以上,蘇聯估計150萬人。
哈爾科夫反擊戰德軍勝。蘇軍投入50萬,德軍投入7萬。蘇軍傷亡7萬到8萬,德軍傷亡在1.2萬人左右。
庫爾斯克坦克大決戰德軍投入78萬(算上預備役92萬),蘇軍投入190萬。由於蘇聯,德國,西方統計出入太大,以西方比較折中為主的統計,德軍損失36萬,蘇軍損失86萬。
第二次斯摩稜斯克戰役德軍85萬,蘇軍125萬。
德軍損失10萬,蘇軍損失45萬。
下第聶伯河戰役蘇軍263萬,德軍124萬。
蘇軍損失100萬以上,德軍損失50萬以上。
右岸烏克蘭戰役德軍100萬,蘇軍220萬。
德軍傷亡25萬,蘇軍傷亡110萬。
諾夫哥羅德戰役蘇軍125萬,德軍74萬。
蘇軍損失31萬,德軍損失12萬。
克里米亞戰役德軍19萬,蘇軍47萬。
德軍損失10萬,蘇軍損失8萬。
巴格拉季昂行動蘇軍140萬,德軍120萬。
德軍損失45萬,蘇軍損失17萬。
羅馬尼亞戰役德軍90萬,蘇軍125萬。
德軍損失25萬,蘇軍傷亡35萬。
波羅的海沿岸戰役蘇軍90萬,德軍70萬。
蘇軍損失27萬,德軍損失20萬。
奧的河戰役蘇軍220萬,德軍56萬。
蘇軍損失20萬,德軍損失19萬。
東普魯士戰役蘇軍167萬,德軍78萬。
蘇軍損失58萬,德軍損失14萬。
巴拉頓湖防禦戰役德軍43萬,匈牙利10萬,蘇軍40萬。
蘇軍損失3萬,德軍損失4萬。
維也納戰役蘇軍74萬,德軍28萬。
蘇軍損失18萬,德軍損失19萬。
柏林戰役蘇軍206萬,德軍80萬。
蘇軍傷亡36萬,德軍被全殲。
布拉格戰役蘇軍220萬,德軍90萬。打著打著元首沒了,德軍全軍覆沒。蘇軍損失5萬。
-
5 # 評論568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義大利及僕從國以事先擬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出動190個師550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分為3個集團軍群,分別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電戰方式進行襲擊,蘇德戰爭爆發。戰爭初期由於德國的突然襲擊以及蘇聯在大清洗運動中一大批高階將領被抓或者被屠殺,以及被《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欺騙,在思想上的鬆懈以至於在邊境上疏於防犯,德軍長驅直入蘇聯境內,八月南北分兵之後又在斯摩稜斯克及基輔大量消滅蘇軍有生力量,直至1942年6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德軍攻勢才受挫,1943年8月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又挫敗德軍攻勢,至此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直至1945年德國投降。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八月南北分兵是希特勒在戰略上最失敗的一個決定,7月明斯克戰役後如果兵鋒直指莫斯科,在冰雪來臨前就可以攻破莫斯科,蘇聯很可能就會覆滅。蘇德戰爭中,不管前期的德國主攻還是後期的蘇聯戰略反攻,在任何一場戰役裡,蘇聯的戰損都比德國高出很多。蘇聯能戰勝德國主要是因為人口眾多,有雄厚的兵源力量,依靠人海戰術拖垮德國以及基礎工業的厚實,損失一輛坦克可以快速的補充兩輛坦克的能力,還有英美的軍事租借的援助。
回覆列表
二戰時期的德國陸軍在與任何對手的交戰中,展現出來的戰鬥力都是最強的,包括在後期面對3線敵人圍攻的情況下,單從軍事方面來說,德國陸軍絕對是世界第一,毫無爭議!盟軍在義大利登陸後,已經形成了兩面夾擊對手的趨勢,但是依然沒有打垮德國,只能用兵力上絕對優勢步步為營的向前推進。而在第三條戰線諾曼底登入後,面對三線作戰,德軍終於開始崩潰了,軍方內部也產生了分歧,甚至有大批軍官提出了單方面想英美聯軍有條件投降,將兵力集中起來對付蘇聯,這個方案沒有得到希特勒的同意!
蘇聯在整個二戰過程中雖然起到了拖垮德國的關鍵性作用,但是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並不是太強,包括後期反擊戰中,在英美聯軍的諾曼底登入前的這段時間裡,蘇聯已經取得了兵力上的絕對優勢,甚至在斯大林格林保衛戰勝利後,蘇軍擺脫了前期的劣勢,轉入攻勢,戰場自此開始向蘇軍有利方向發展。這時候德國後方空虛了,而蘇聯幾倍於德國兵力本可以鐵流滾滾的衝向德國本土而去,但是卻被曼斯坦因幾萬人軍隊大敗,又給德國緩過來了,蘇聯這時候的閃電戰戰術還根本沒學會,戰爭又僵持了2年,這期間還接受了美軍海量的支援。二戰蘇聯死亡人數為2700萬,其中有近1000萬人軍人陣亡和被俘後遭殺害。
蘇聯的優勢就是人口比德國多,可動員當兵的自然比德國多很多,完全是透過人海戰術,透過冰天雪地,靠英美海上運輸的支援拖垮了德國,提到海上支援,德國拿這個確實沒太大的辦法,因為德國海軍太弱了,出了潛艇的狼群戰術拿得出手,其他的被英國完全壓制,最強的俾斯麥戰列艦執行一次任務就給擊沉了,俾斯麥的姊妹艦也是隻能待在軍港和近海,都不敢出遠門,後來還是在家門口被擊沉了,海軍發展確實不能像空軍、陸軍發展這麼快,這也是德國的痛!
附:蘇德戰爭雙方歷年損失數:1941年:德軍損失85萬人。其中死亡30萬人、被俘或失蹤數千人。
蘇軍損失447萬人。其中死亡80萬人、被俘或失蹤234萬人。
1942年:德軍損失200萬人。其中死亡50萬人,失蹤或被俘約10萬人。
蘇軍損失737萬人。其中死亡174萬人、被俘或失蹤152萬人。
1943年:德軍損失290萬人。其中死亡70萬人,被俘或失蹤約20萬人。
蘇軍損失786萬人。其中死亡194萬人、失蹤或被俘37萬人。
1944年:德軍損失300萬人。其中死亡123萬人,被俘或失蹤約60萬人。
蘇軍損失688萬人。其中死亡160萬人、失蹤或被俘17萬人。
1945年:德軍損失約300萬人。其中死亡50多萬人,被俘或失蹤約70多萬人。
蘇軍損失301萬人。其中死亡73萬人、失蹤或被俘7萬人。
合計:德軍(含黨衛隊)在蘇德戰爭中損失累計近1200萬。其中死亡320多萬人、被俘160萬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後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萬德軍)、傷病累計約700萬人次。最終死亡人數為380萬(含死亡的俘虜)。以上資料包括奧地利、蘇臺德、阿爾薩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後大量參戰的人民衝鋒隊之類的民兵組織的損失。
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681.7萬人、被俘或失蹤445.6萬人、傷病累計1832萬人次。最終死亡人數為865.6萬(含死亡的俘虜)。以上資料包括內務部隊及邊防軍等,也包括與德國的盟軍作戰所遭受的人員損失,但不包括尚未到所在部隊報到的在途新兵,如包括新兵,則死亡人數約為737萬人,最終死亡人數為915.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