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脫產的新生代農民

    老子說得還是有道理的,不信,你看看你身邊的那些有錢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大老粗,沒讀過多少書的人,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見多識廣。

    讀書學習,如果是為擺脫貧窮,還是應該有一技之強。

    我認為,讀書不在呼你讀了多少書,關鍵在於學以致用。

    一個人讀最多的書,如果不會去應用它,那麼,這書就白讀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書呆子”。學以致用才是讀書最關鍵的。

    增廣見識,才是走出貧窮的唯一出路;學一門過硬的技藝,才能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

  • 2 # 使用者192510754372

    多聞數窮,絕學無憂。如果這話是老子講的,我認為這只是站在個人的立場觀察社會現象而得出的結論。並非如孔子所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是為了教化世人,傳播入世思想。後人總結孔子與老子思想的區別根本就在於出發點不同。老子所講多數只是現象,並未作道德評價。而孔子所說則基本是為行為或現象定性的評價,即世俗道德觀念。

  • 3 # 蕭湘居士__

    認為一個人是一定要讀書的,讀書不但學好文化增長知識,還能做好人善人有高尚道的人。因為人心本惡,透過讀書會提高修養素質,會成為有人品有素養的人。當然學以致用活學活用致關重要,讀而不用是讀死書,你讀完天一閣藏書樓全部的書也不會有所成就的。讀書後一定要在言談中寫文章中體現出來,就老子與孔子真正的學道義也。

  • 4 # 有話少說

    《道德經》老子言的,矛盾多了,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可《道德經》里老子言了洋洋五千言。則,老子是言,還是沒言?老子是知,還是不知?

    如,一面言“聖人之治”,一面又言“絕聖棄智”。則,究竟是要聖人之治,還是要絕聖棄智?

    其實,老子之言,是對統治者而言,別搞那麼些花花腸子,搞的越多,國家越混亂,越是治理不好。

    可統治者會聽他的嗎?因此,老子無能力,只好不管那麼多閒事,遠離是非,隱居去了。

  • 5 # 放歌聲野老梁

    謝謝邀請。這是老子《道德經》的經典之句,在第十八、十九章。這兩句話,代表了不同的學習之目的和學習使用的方法。我們看文章,不是隻看單句話,應以整篇文章結構起點至落文。它的中心意思是什麼?為什麼這麼說?"多聞數窮”,聽到的、看到的,世事紛雜,反而纏綿,無以釐頭;幹工作繁複,不如單一;學習雜亂無章,反而無知。故,老子"多聞數窮",不如不知道那麼多,而無從何處做起。而"絕學無憂”,則以,智巧之學絕學雜章,用心不一,何以學用?故,老子說"絕學無憂”耳。其用心於專,以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絕學無憂。這是高深莫測的兩句哲理賢語,並不是讓你絕學無憂。學習是認識事物的本質所在,人不學習,那來知識?語句典出,在於領悟;學習而不絕,才有成就。否則,老子不寫《道德經》,焉有孔子續《春秋》?本人學淺,一點認識也。當否,請批評指教為是。

  • 6 # 興海亭

    可能老子所說原意是對的,現在被人單獨拿出一句來問反而覺得沒有道理了。比如根據我幾十年的體會,你一個歌唱家,能唱好那麼一首或者幾首歌,真的夠你吃一輩子。

  • 7 # 蘇州龍之文

    《老子》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有的版本是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

    多,萬物紛紜。言,言說描述,關於天下萬物的認知。數,指支離,窮,指有限。中,契合天道為中,守一為中。

    道與物反,物為實,為多,為有限,道為虛,為一,為無窮。君王以物為事,則蔽於物而不知道,無道則不足以統御天下。唯有守道,才能以道之無窮,應天下萬物之變。

    天地生息萬物,只是順應道而運轉,跟人類的意志沒什麼關係。那麼人何必要對天地的意圖妄加揣摩呢?又何必自作多情地認為天地懷有人的性情呢?

    聖人治理天下只是順應天道,跟人間的智巧沒有什麼關係,那麼何必要以支離破碎的偽巧的才智去治理天下呢?

    天地之間,無時無刻又無窮無盡地把萬物一撥一撥地湧現出來,它們看上去紛紜複雜。怎麼描述它們呢?怎麼言說它們呢?看上去怎麼說也說不清,它們那麼繁多,數也數不盡。如果我們人為依靠這些支離破碎的智識來治理國家,以人的小恩小惠來施恩於天下,那麼天下一定會出現危殆而昏聵的狀況。所以不如順應天道。

    《老子》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莊子》說: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樸。

    迴歸自己的自然本性,為見素,抱一而不散,為抱朴。君王不以文勝質,不離素樸,百姓自然就會見素抱樸,見素抱樸,自然就會少思寡慾。

    絕學無憂,絕文飾之偽學,復自然之天真。如此君王不會有治國之困苦,國家不會昏亂,百姓不會迷惑。這是絕學無憂。

    人們對此誤解很多,認為老子在宣揚愚民思想,其實是教百姓去偽存真。不僅不是愚民,反而是在救民,人為天所生,人失去了天,就像孩子失去了家一樣,所以老子是在把流離失所的孩子帶回家。

    如果我們不學,就不明白這些經文真正的意思,如果學了,就明白,所以要學是肯定的。但是其生也有涯,其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我們不能以有涯之生,追隨無涯的知識,所以就要學習經典,因為經典講的是根本,是中心,是大道,經典是萬世不變,永不過時。明白了根本,其他的細枝末節就可以一通百通,就可以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明白得更多,活的更通透,更自在,更逍遙。

  • 8 # 文月奇

    上學的意義,我認為首先是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想作什麼樣的人,想有什麼樣的人生。

    人不學習,不會知道世界有多大嗎?所以認真學習很重要。可以樹立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望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求學之路是充實的。

    上學的過程,是學會敗而不餒,學會等待靈感的到來,學會全力以赴,嚐盡為求解而奮鬥的喜怒哀樂。如果沒有這種感受與體會,人生是不完整的。

  • 9 # 上坪農夫

    對於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經》一書中所提及的這兩句名言,是有極其深刻的含義的。因為大家都清楚的是,老子撰寫這部典籍並非給社會中下層民眾閱讀的,而是給奴隸主及其中上層管理官員閱讀的,以求讓他們之身心得到修養,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只有如此,民眾的生產、生活才不被他們造成干擾,生存環境就可以進一步純化。

    多聞數窮,也有稱多言數窮。不論是聽還是說(傳言),話多了,大多是停留於表層現象的語言。俗話說了:話傳多了就會出現走偏。也說過:“寄東西會減少,而託話則會增加。因此通常人們收到的話不是本人親自說的,那麼一傳二,二傳三,最後可能出現離題萬里的結果。數也就是術,就是措施、辦法。對於這樣變味的話,所提出的相應的措施會有效嗎?也就是讓收到此話者變得束手無策,無所適從。老子用這句話,是勸告奴隸主們應該對所聽到的話,或者大臣們所傳來的話,秉持“兼聽則明”和多想,多驗證後,才能做出正確的意見,或有效解決措施的。

    絕學無憂,絕在此應該是專一,單一之意思:因此對知識的吸收,到了奴隸主們這樣的中上層管理者來說,已經並非是那些剛剛進入求學的孩童,或是中下層民眾那樣,應該秉持求專,求精的態度進行。因此,凡經過深層次感悟的知識,並不像那些剛進入求學的孩童與中下層民眾一樣,勢必成為自己需要的精華。這樣的知識還會讓人感到迷茫嗎?其結果,會讓人感到憂慮嗎?

    由此可知,奴隸主及其高層管理人員,雖然日常社會活動中,沒有上學求知的必要,但要管理好各自的業務範圍或本質工作,定時或不定時地聽一些業務、時事講座、開拓視野,更新已學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常處理業務過程中,因時、因地、因事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和有效辦法。

  • 10 # 癸亥石頭閣

    在理解《道德經》之前,得先看文字的物件是誰,老子的《道德經》,其受眾主要是當時的君王和諸侯,這些人處於國家的金字塔頂端。《道德經》撰寫的初衷是老子對君王和諸侯關於治國方面的建議或者治世思想。所以,要理解“多聞數窮”和“絕學無憂”不能從普通人的層面入手,得從君王和諸侯的視野切入。

    “多聞數窮”語出《道德經》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老子在第五章是勸君王採取“無為”方式治理國家,不要強作妄為。“無為”不是無作為,而是效法天地,不要有任何的偏好。“多聞數窮”,有些版本是“多言數窮”,一字之差,失之千里。但緊扣欄位大意,還是可以知道,“多聞數窮”是勸導君王要排除外界的雜音,遵從內心的天地之道。

    “絕學無憂”語出《道德經》十九章:

    絕聲(聖)棄知(智),民利百負(倍)。絕仁棄義,民復畜(孝)茲(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絕學無憂”是針對老子認為的“異學”,所謂的“異學”,大概是仁義道德之類的學說和容易讓百姓沉溺於無色無音之中的學說。老子認為這些“異學”不利於君王對國家的掌控,甚至有國破家亡之危機。百姓最好保持無知狀態,即樸素的生活。

    因此,“多聞數窮”與學習無關,它的物件——君王,反而是有學識的聖人。“絕學無憂”是擔心智者迷惑國君和百姓。但如果百姓一直保持愚昧狀態,其命運則永遠在國君和諸侯的掌控之內。雖然會很快活,因為不用想太多。

    所以,學習長智慧,雖然會有煩惱。但不學習保持愚昧,則永遠都不知道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勞力士水鬼系列哪個顏色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