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泡泡育樂園
-
2 # 凌風談生活
功利一點,會將孩子的付出當作投資,這個很自然。千年來養兒防老,已然走了很多代人,本來就有合理的一面。但是話說回來,如果當投資的話,就有風險,就有失望,甚至是父子反目,兄弟成仇。華人講孝道,在小而言就是求光宗耀祖,在大而言就是盡忠報國,全然不理是非、正義,無論父母是否仁義、國君是否德道,最後往往失於公義了,陷於私義,對天下和平的大道是不利的。這其實也有功利在其實!
如果,我們能思想站高點,對子女的付出只是出於天性和親情,只是為了讓他們活得健康、自由、快樂,我們就會超然很多。他們的興趣只要健康就可以隨意他,他們的職業只要有益於人類,能安身立命就好,全不以能出人頭地、體面為必要.有利益就有傷害,沒有了太多功利的約束,我想人與人的相處會簡單和諧。更何況有親情滋潤。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淺見,希能與大家探討,學習!
-
3 # 春節的心情小驛站
對於這個問題,我其實沒有什麼發言權,因為我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小孩。不過可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這樣一個問題,下面簡單來分析下,這個問題的含金量是怎樣的。
投資,說起來這個詞,更多人第一印象是“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樣的廣告標語吧。所以不管什麼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的未來是成才還是朽木,大多數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和引導。
一個有愛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更多時候會為他人著想,有禮貌;一個冰冷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不是孤獨的就是自私的。
孩子自我養成部分是脫離了父母影響的生活開始,大人有什麼樣的教育,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環境,你的孩子就會長成你們的影子。
我從小在一個溫馨的家庭長大,父母很少吵架,奶奶今年79歲,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伺候奶奶,已經20多年了;媽媽對奶奶比對待姥姥還要細心,耳濡目染,我和妹妹現在都很孝順,每年冬天都會接到我家來住,春天夏天回家,爸媽伺候,妹妹也是把奶奶沒吃過的每次回家就賣給奶。之所以生在這樣一個家,才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更好的去享受我們當下的生活。
而我的一個同學,女孩子,也是家附近的,從小她爸媽就吵架,很多時候她會說,爸爸又動手打媽媽了,小學時她經常來我家,因為害怕不敢回家。如今她31歲,沒有男朋友,不敢結婚。長的很漂亮,身材也不錯,中間交往過幾個,都是要到結婚前,分手了。她說心裡有陰影,不再相信愛情,現在不想結婚,連戀愛都不談,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如果孩子引導的好,將來會是全家人的驕傲;引導的不好,引起孩子的不滿,極力對抗會適得其反,發展成什麼樣我們就不可想象了;所以,孩子也是種投資,並且,不管有沒有風險,只要你生下來,就必須投的產品!
-
4 # 光明雪
謝謝邀請!我想說的是,對於孩子和家人的付出用投資來形容是不合適的。投資是逐利避害的功利性商業行為,有唯利是圖的商業本性,投資是要追求回報的。而我們對孩子和家人的付出則是一種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應該是我們對孩子和家人表達愛的一種具體方式。這種愛來源於戀人之間的愛情和家人之間朝夕相處的親情。 父母有撫養教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子女也有贍養年老父母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國家法律的規定,也是社會人倫道德的自然要求。雖然家人之間有經濟上相互扶持的客觀需要,但這種彼此之間的付出往往是不對等的,也不在主觀上刻意追求對等。如果將家人之間互相扶助的親情關係用簡單的商業投資來形容,那將是對人類之間相互扶持關愛這一崇高感情的褻瀆和汙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現象,為了撫養先天殘疾的子女,父母們可以傾其一生無私付出,作為父母他們非常清楚,子女在今生今世是不可能對父母有任何回報的,可是很多父母依然無怨無悔地不拋棄,不放棄,為殘疾子女默默付出一生。例如著名電影演員秦怡等。 如果將我們對子女和家人的付出當作投資來看待,那就意味著年幼的子女如果先天殘疾或因後天意外災禍致使生活無法自理,那麼父母就可以從功利角度考慮,順理成章地拋棄生活無法自理的子女;父母年邁生活無法自理時,子女也可以不管不問,袖手旁觀。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所處的社會將是一個多麼冷血和殘酷的社會。我想這樣一個功利至上、泯滅人性的社會,恐怕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樂於見到的。 我們需要一個充滿溫情和人情味、和諧而美好、擁有良好社會風尚的社會,這樣一個社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營建。要營建這樣一個社會,我們就不能把對孩子和家人的付出用投資來看待。
-
5 # 林u心泉
對於孩子、家人的付出。可以用投資來形容嗎?
所謂投資是是一種商業行為,是尋求具有回報的付出。
孩子是父母所生,是來自於父母身體的生命培養其長大是父母的義務,無所謂投資一說。再聖潔的說,孩子是父母的愛的結晶,愛之而得,是何等的珍貴,為之付出是父母的責任,何來投資之說。
對於孩子,在其18歲之前,家人的付出是責任義務所在,其主要呈現在一下幾方面:
一是情感的付出。來自於父母身體的生命,是愛之喜之,是一種自然情感的流露,對於孩子的成長的過程,都是給予全身心的關愛。在母體裡的呵護,離開母體後的哺育,而後的說話、走路、人格的培養、文化知識的學習都有不同程度的擔心和焦急,一路的磕磕碰碰都是擔心所在,父母求何回報,既然不求回報,所以何為投資。
二是體力和精力的付出。母親的十月懷胎就是用身體的力量來供養孩子,出生後父母家人的手傳相抱,並牽手學步都要父母家人一定體力和精力的付出,其它的衣食吃用一樣需要體力和精力的付出。培養孩子付出體力和精力,何以用為投資呢!
三是財物的付出。在現階段,父母的高付出主要體現在孩子的學習方面較重,這也是父母為孩子提供更優越的學習環境,或更多方面學習內容的付出,是增加孩子內涵的付出,以提升孩子能力的付出。孩子具備較強生存能力,及較高的生命價值是父母所以希望的,又何為投資。
父母家人給予孩子的付出,是沒有期望孩子給予怎樣的回報,或回報什麼?這種付出同時也是享受著親情的快樂,所以上述付出就無所謂投資。
至於父母年老的時候,孩子給予的照顧,是孩子知恩感恩,鵲鳥尚且知道反哺,何況人呢。所以,對於孩子,家人給予的付出是不可能總投資來形容的。
-
6 # 風花雪月故事
用“投資”來形容有些不妥!
首先,兩者的目的不一樣的。投資的目的是獲取經濟回報;對孩子和家人的付出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是一種高尚的愛!
其次,兩者的表現形式不一樣。投資通常表現為直接的資金投入;對於孩子和家人的付出,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撫養、照顧、陪伴、經濟資助等等。
再次,兩者的物件不一樣。投資的物件廣泛,只要有經濟利益,都可以成為投資的物件;而對於孩子和家人的愛的付出物件是特定的家庭成員。
第四,兩者內在驅動力不一樣。投資是利益驅動,而對於孩子和家人的愛的付出是道德因素的驅動,是愛和情感!
-
7 # 孤獨行者Noodle
我的那篇回答寫的是關於自閉症譜系的教育,最後恰巧被那位家長引申到“既然沒有希望付出為了什麼?心安麼?”,這是他的原話。
的確這代表很大一部分譜系家長的心理,自閉症就是一場曠日持久又看不到盡頭的戰爭,與我們傳統的養兒防老光宗耀祖的養育觀有根本性的衝突。
以前很長時期我們的每個孩子都是計劃的產物,來到這個世界身背宿命,大人們都有所期待,就像昨天談到的一胎自閉症是否要二胎的問題,二胎還沒來到這個世界就已被套上枷鎖,而繫上這個宿命的鈴鐺的就是父母,是父母的意志。這是一個很悲哀的事情。
儘管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來了有可能是小皇帝,但每個孩子來之前都不是為自己為生命而來,是為父母為家庭為老一輩要傳宗接代而來。當一個自閉症譜系孩子降臨到家庭中時,那曠日持久的付出就有很多家長扛不住,更致命的原因是就如那位家長所說,沒有希望我付出心安麼?
我們的“付出”都首先要建立在有“回報”的基礎上,更可怕的是如題主這個問題一樣,認為是一種投資。自閉症孩子身上這簡直連風投都算不上,是有去無回的肉包子打狗。精明的大人們早就把這一切算的清清楚楚。孩子的未來就可想而知了。
那位家長還強調自己在一線城市,每年孩子的康復費用要二十萬,在我看來你這二十萬還不如在我手裡的兩萬,我一直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不算是問題,而自閉症恰恰不是一個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你身價二十億全花上也卵用沒有!
自閉症孩子最需要的是我們當父母的用心理解,包容,無人可以替代,為其在未來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披荊斬棘,提升整個社會的認識。而你這種看法怎麼能做好這些工作呢?說機構裡大部分都是爺爺奶奶看孩子,彷彿覺得把自己孩子扔給老人天經地義。而自己和物件為了吃口飯不得不要工作,是,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年康復費用二十萬的家庭要吃什麼飯呢?我這樣的全部家當都達不到二十萬的豈不是不用過了?
事情的關鍵就是你怎麼看待自己的自閉症孩子,他值得你怎麼取捨!
說到這我們大家還會把我們對孩子家人的“付出”當做投資麼?我不管別人如何,稱之為投資是對我人格的侮辱,這世界上就是存在我這種把付出直接當做回報的人!
諸位怎麼抉擇,全看你們自己!
對於那位家長我想說,我寫這篇回答不是試圖說服你,而是遵從我自己的本心做最後的努力,僅此而已。
回覆列表
用投資來形容對家人孩子的付出,似乎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有投資,就會有收益,那麼對於付出一方,其心理動力則不同。
傳統觀念裡,我們的父母,對於家庭和孩子的付出,往往都是無私的,不計個人得失的。為了家庭,放棄了本可以更好前程的事業,而留在小地方,這樣可以更多的給家人照顧。為了孩子,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放棄自己喜歡的提升學習,將精力和金錢都用於孩子。這樣的例項是不是很多?
孩子最後有出息了,家長覺得付出的再多也值當。家庭生活美滿幸福了,再大的辛苦父母也願意承受。這個時候,付出的一方是不會計較得失,不會算計自己的付出有多少的。
但是結果相反呢?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預期,沒有取得好的成績,工作也不理想,或者是沒有給予父母關注,不孝順等等,這就是產出與投資不符,收益未到位。
當不計得失的付出的時候,是全部的真情,發自真心的,只為了付出,不會想付出後的回報,這樣的付出是真愛,是偉大的。這樣付出方式的,一般是感性更多一些,缺少冷靜,屬於平和型的人格。
但當用到投資這個詞的時候,其思維方式是理性的,是很少感情因素參與的,所以能夠做到這樣想法的,通常也是冷靜的。這樣的人做事很有計劃性,有自己的標準,有原則性條理性。
我認為,無論如何形容對子女對家庭的付出,只要是真心的,不是隻計較得失的,就是正確的,值得歌頌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