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色魔小火車

    加德滿都 Kathmandu

    加德滿都(中文簡稱"加都")位於尼泊爾的中央,巴格馬提河和比興馬提河的匯口處,海拔1370米,被群山包圍,人口41萬多。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溫度20℃左右,素有"山中天堂"的美稱,是世界聞名的遊覽勝地。加德滿都始建於公元723年,原名康提普爾,意為"光明之城"。十六世紀改稱加德滿都,尼泊爾語為"獨木廟"之意。1768年始為都城。加德滿都自古就是尼泊爾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古代文明交流要衝。有超過130處文化遺址,包括多處印度教和佛教聖地。這座擁有1000多年曆史的古老城市,以精美的建築藝術、木石雕刻而成為尼泊爾古代文化的象徵。在面積不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有佛塔、廟宇250多座,全市有大小寺廟2700多座,素有"寺廟之城"之稱。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為亞洲重點保護的18座古城之列。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

    Kathmandu Durbar Square

    杜巴指"皇宮",而杜巴廣場(即皇宮廣場)就是舊皇宮的所在地,所以認識尼泊爾首先從杜巴廣場開始。尼泊爾現有3個杜巴廣場: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帕坦杜巴廣場和巴特崗杜巴廣場。十五世紀,三個馬拉王各自為政,在這三座古城分別建了一個杜巴廣場。3個杜巴廣場風格相似,但又有各自的特色和味道。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建於17~18世紀,是尼泊爾王室的正統皇宮,是3座皇宮廣場中最小也是最精美的,集中了加都古建築精髓。它比起其他兩個城市的杜巴廣場稍嫌熱鬧和擁擠,但是非常生活。杜巴廣場是欣賞尼泊爾寺廟建築的好地方。廣場上囊括了尼泊爾16-19世紀之間修建的50多座寺廟和宮殿,大多數的建築在1934年的大地震中受到嚴重破壞後得到重建。整個廣場於1979年被列入聯合華人類文化遺產名錄。

    杜巴廣場區由三個分散的廣場組成。位於廣場西面的主區聚集著許多寺廟,主要有哈努曼猴神宮、庫瑪麗寺、納拉揚神廟、溼婆神廟、溼婆—巴瓦娣廟屋、普拉塔布馬拉國王雕像、庫裡須那寺等。在東北部的是杜巴廣場的副區,那裡有皇宮舊址的入口。向東北方向延伸的一片開闊地帶叫Makhan 街,它曾經是加德滿都的交通要道,現在已經成為一條很有名的步行街。最南邊的是Basantaput廣場,是賣各種紀念品的市場,有時還舉辦各類大型活動。廣場的東邊是著名的奇異街(Freak Street),這是20世紀60-70年代西方嬉皮士的樂園。杜巴廣場緊鄰泰米爾區,沿著新街步行10分鐘即到。眾多承載著歷史和傳奇的神廟,在寺廟前虔誠朝拜的印度教徒,在廣場上悠閒地散步的鴿子,以及一個個託缽走過的蓬髮滄桑的苦行僧……杜巴廣場上總能讓你體會到加都濃郁古老而多彩的歷史和宗教氛圍。

    斯瓦揚布納特寺

    Swayambhunath

    斯瓦揚布納特寺,又名猴廟(Monkey Temple),亦稱斯瓦揚布佛院,是尼泊爾的佛教寺廟,位於首都加德滿都郊外以西的斯瓦揚布山頂上。寺廟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是尼泊爾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也是亞洲最古老的佛教聖蹟之一。據傳佛祖釋迦牟尼曾親臨此地,並收了1500弟子。每年佛祖誕生日時,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屆時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斯瓦揚布意為"自體放光"的意思,而今斯瓦揚布納特寺已成為尼泊爾最受歡迎、最容易辨認的標誌之一,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裡到處都是竄來竄去的猴子,但並不襲擊信徒和遊人,反而會做出各種可愛的小把戲,令遊人和信徒們忍俊不禁。除了在廟內隨處走動的猴子外,最著名的還有中央大佛塔上四面各有一雙的大眼睛。每雙眼睛正上方的第三隻眼是佛的千里眼,代表智慧,它高高在上能洞察一切。眼下似問號的標誌,是尼泊爾文數字1,意為和諧一體。寺廟建築古樸味道十分濃郁。主體建築佛塔,塔基純白,塔身金黃,華蓋寶頂高聳,莊嚴雄偉,被譽為尼泊爾佛塔建築的典範。斯瓦揚布佛塔周圍、密佈著許多大小廟宇、經塔、神像和經輪,形成一個宏偉的佛教建築藝術的結集。1957年周恩來總理參觀佛院時,還曾捐款給此廟。登頂斯瓦揚布寺後,即可領略到整個加都谷地的美景。而黃昏到猴廟看日落,已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觀光專案之一。寺廟、佛塔、銅飾相得益彰,落日的餘暉把加都塗抹上一層金色,再加上成群的鴿子和猴子——這道獨特的景觀,定會為您的斯瓦揚布納特寺之旅留下美好的回憶。

    博達哈大佛塔

    Bodhnath

    博達哈大佛塔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市中心以東8公里,是尼泊爾著名的古蹟之一。它是世界最大的復缽狀半圓形佛塔建築,高38米,周長100米。這座佛塔通常認為是由6世紀李查維王朝國王希瓦•德瓦所建。當年興建此塔時,尼泊爾適逢乾旱,無法取水,建塔者便採集露珠來和灰泥。因此,該塔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露珠塔"。 據說該塔藏有古佛迦葉佛的舍利,已有1200多年曆史。塔的構成分四部分:塔基、塔座、塔錐和塔冠。塔基落於地面之上,為一巨大的穹隆形屋頂。圓形基座之下還有層寬闊高大的白色石砌基座。每層基座均為兩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的"十"字相交迭形,因而每層均有12角。在底層基座的12個角上,各建有數米高的小佛塔一座。基座四面均有石階通向半圓塔基,石階旁有石獅數對。在宏大的白色覆缽上有個方形塔,四面都畫有巨大的佛眼,表示佛法無邊,無所不見之意。此處以上的塔錐,共有13層階梯,表示成佛的步驟。塔冠象徵成佛。在圓形塔基數米遠外環牆圍繞。環牆外壁有147個凹進去的壁龕,內懸經輪,經輪裡側,共有108尊打坐的佛像。小佛像沾染著紅色塗料及戴著黃花,經幡隨風飄揚。整個佛塔以地、水、火、風四元素表示萬物的組成,在佛教中稱"四大和合"。圓穹外圍有一些藏傳佛寺,色彩斑斕的唐卡、微風中飄舞的彩色經幡、金光燦燦的經輪、濃濃的酥油味、偶爾傳來的誦經聲,會讓你誤以為自己來到了西藏。整個佛塔群像一座小山城,房舍和佛舍之間形成一道環形街道,居民大都是西藏裔。每年朝拜季節,不丹、錫金和西藏佛教徒甚多。

    泰米爾區

    Thamel

    泰米爾是揹包客或自助遊者來尼泊爾的必到之處。這裡有最集中的揹包客住宿,也有很多和旅遊或徒步有關的商店或旅遊社。泰美爾街區的原型可追溯到70年代中期只擁有12間客房的加德滿都賓館。不久之後,很多其他酒店和店鋪陸續興起,逐漸形成了如今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尼泊爾旅遊大本營。主幹道Kantipath街位於西面,你可以在那裡找到開往博卡拉的公車。作為泰美爾街里程碑式建築的加德滿都賓館依然佇立在街區的中心位置。許多遊客都慕名前來到這裡住宿。如今,加德滿都賓館的房間數已升至120間。今日的泰美爾區既是尼泊爾政府在加德滿都專設的涉外旅遊區,也是住宿、美食、購物三位一體的旅遊天堂。狹窄的街道兩邊擠滿了各種小商店、旅館、各國風味餐廳、書店、手工藝品店、網咖、酒吧、夜總會、旅行社、超市、銀行、外匯兌換店等。泰美爾區有一些很不錯的餐館。雖然價格往往要明顯高於非旅遊區,但食品衛生一般是好多了。這裡可以買到許多你中意的尼泊爾手工藝品,包括著名的廓爾喀軍刀和紙燈籠等等。它擁有許多登山裝備店,喜歡戶外運動的朋友可以買到許多世界名牌戶外用品。

    庫瑪麗寺

    Kumari Temple

    庫瑪麗寺(童女神廟),又叫活女神廟(Temple of the Living Goddess),坐落在加德滿都市中心最繁華的杜巴廣場東南入口左側。神廟建造於1757年,是一座帶有天井的三層圍樓式建築。它的外觀為粉牆木窗,座南朝北面向宮殿廣場,大門臺階兩側有兩隻彩色石獅把守。整個建築的門窗和圍欄有華麗精緻的神像和孔雀圖案,雕刻的複雜程度令人難以置信。這座具有近300年曆史的童女神廟,既不是尼泊爾最古老寺廟,也不是最華美的建築,從外表上看可以說其貌不揚,但卻堪稱世間少有的寺院,因為廟裡供奉的不是神像,而是一個活人"庫瑪麗"。庫瑪麗(Kumari),尼泊爾的"活女神",被視為守護皇家的女神Taleju的化身,是從許多小女孩中挑選出來的。這個風俗起源於17世紀。現在除首都加德滿都外,幾個大城市都有當地的庫瑪麗女神。童女神任期自3歲起至11歲多月經來時終止,長年居住在寺中,有專人侍奉。童女神每天須時時刻刻打扮妥當,在規定時間裡或是在有觀光客持紅包求見時在三樓視窗露面。活女神不允許照相,她身著紅衣,頸戴花環,頭髮上插滿珠寶花卉,眼圈抹著黑色肥脂,從眼角到兩鬃劃有黑線,前額用番紅花與香料塗成一片紅色,正中描有第三隻眼睛。童女神平時不準下樓,腳不能落地,身體不能出血。只有在一年的五大節慶日子,她才有機會坐轎上街遊行。

    老皇宮 Gaddhi Baithak

    Gaddhi Baithak, 事實上是舊皇宮的西南翼,加都王宮廣場的東部在這裡截止。它是一座白色的新式建築,借鑑了歐式建築的風格。老皇宮始建於1908,據說是榮巴哈杜爾拉納國王到英國訪問回國後,仿造大英博物館建造而成的。宮殿內部富麗堂皇,精美的粉飾、水晶吊燈以及歐洲歷史主義風格的壁畫,無不彰顯這那個時期尼泊爾皇室的輝煌。然而,這座建築似乎難以融入廣場上其他的尼泊爾傳統建築的風格,兩者顯得格格不入。

    帕斯帕提那神廟 (Pashupatinath)

    帕斯帕提那寺,又稱溼婆神廟,是坐落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市中心以東約4公里的一座印度教寺廟。它背靠青山,面朝被視為聖河的巴格馬蒂河,佔地260公頃。該廟供奉印度教的溼婆神,是印度次大陸四大供奉溼婆的寺廟之一,也是南亞最重要的印度教廟。 "Pashupati"是溼婆神的另外一個名字。Pashu是眾生的意思,Pati是主的意思,合起來即眾生主之意。相傳溼婆神當初厭倦了所住的皇宮,為避免其他的神發現它,便更名來到此處,這件廟便是當時溼婆的住所。帕斯帕提那寺的修建時間可追溯至公元五世紀。1500多年來,絡繹不絕的朝聖者來到這裡,瞻仰他們心中偉大的溼婆神像。帕斯帕提那寺廟的主體是一座塔式建築,周圍許多小寺環繞,與主體建築構成眾星捧月之勢。這座廟宇擁有三層式屋頂,周圍還有一些漆成黃色和白色的建築物。帕斯帕提那寺還是印度教徒舉行火葬的地方。這裡有六座石造平臺,位於上游的兩座是皇室或貴族專用的,位於下游的四座平臺是平民百姓的火葬場。尼泊爾舉行火葬儀式時,不會禁止遊客拍照,大部分遊客都可站在橋上或是坐在對岸觀看。

  • 2 # 旅行者阿虎

    加德滿都第一推薦

    巴德崗杜巴廣場,建於1700年看點金門和55扇窗宮,金門又稱太陽門是55扇窗宮的入口,金碧輝煌格外醒目。

    第二博達哈大佛塔是全世界最大的圓佛塔,白色巨大的穹形,氣勢不凡。

    第三帕斯帕提那神廟,距離加德滿都5公里,是印度教最主要的廟宇。

    第四猴廟在加德滿都以西的山頂之上,是當地最著名的佛教朝聖地,因猴多著稱。

    第五斯瓦揚布納特佛塔建於5世紀,建在加都河谷上面山頂,是加都最古老的佛塔遺址群。

    第六那加闊位於加都以東30公里,海拔2100米素有喜馬拉雅山脈觀景臺之稱,在天氣晴朗時可觀看喜馬拉雅群峰和美麗的雪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超前教育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