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如詩14
-
2 # 老白的歷史課
因為曹操是邪惡的,邪惡的敵人就是正義!
況且馬超是要投靠劉皇叔的人,自然是要被羅貫中加光環的。
群雄皆亡,英傑盡喪,這個時侯也只能吹馬超了,畢竟割據勢力中也就他能看,塑造人物也是要原型的,馬超夠戲份。
時人對馬超的評價:張魯幕僚:有人若不愛其親,焉能愛人?
姜敘之母: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
王商:超勇而不仁,見得不思義,不可以為唇齒。
揚阜:馬超背父叛君,虐殺州將,豈獨阜之憂責,一州士大夫皆蒙其恥。
馬超那為父報仇的高大形象瞬間崩塌,真實歷史中,馬超不顧在京養老的馬騰及全族二百餘人的性命公然反叛。
其實,馬騰投靠曹操早見端倪,赤壁戰前就曾援助鍾繇,討伐高幹。之後更是全家入京,獨留馬超,然後馬超公然賣爹,兵敗潼關。
馬超性格暴虐,有勇無謀,但是三國演義直接洗白,也算是運氣極好了。不過要和中華上下五千年相比,馬超的思想品德還是不錯的,畢竟全員惡人。
三國志裡陳壽也只能感慨,因窮致泰,不猶愈乎!這樣都能鹹魚翻身,牛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名氣就是好!
-
3 # 左稻故事匯
受尊劉貶曹的《三國演義》影響,不明所以的後生總愛瞎嚷嚷:“一部三國,前看呂布、後看馬超。”錦馬超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列,曾逼曹孟德割須棄袍,奪船避箭。鬥許褚、戰張飛威風凜凜,神威赫赫,曹操也曾有言:“馬兒不死,孤不得安。”儼然三國頭等英雄。然而正史上的馬超卻名聲很臭,題幹裡稱其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四惡俱全。某看前面的回答裡頗不以此為然,今天就來分說馬超為何落得如此名聲。
圖注:前看後看,看來看去都只是匹夫之勇
不忠要說馬超的不忠,卻要從其父馬騰反叛說起。馬超為東漢開國名將功臣伏波將軍馬援之後,按理說本該為東漢皇朝的鐵桿擁躉,世代簪纓、鐘鳴鼎食之家。然而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世居扶風茂陵的馬氏,到了馬超爺爺輩卻已家道中落,流落到隴西娶羌女為妻,因此馬超父親馬騰有一半羌人血統。馬騰身體洪大,面鼻雄異,從軍後與邊章、韓遂等在涼州共同起事反叛。初平三年朝廷招安,以馬騰為徵西將軍,駐紮在郿縣。馬騰卻與其他軍閥結盟進攻長安,使得關中地區人口大減,所以,馬騰並非《三國演義》寫的那樣心存漢室忠義無雙,而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折不扣的劊子手。
圖注:別被演義誤導把馬騰想得太忠義,他和其他割據的軍閥沒什麼兩樣
後來,馬騰與結拜兄弟韓遂因部曲間的矛盾,二人翻臉連年交戰。雙方大打出手,殺紅了眼。馬騰攻韓遂,韓遂敗走,後又合兵還攻馬騰,馬騰逃遁後,韓遂還不解氣於是殺掉了馬騰的妻子。建安十三年,曹操征伐劉表並以漢獻帝名義遣使鍾繇、韋端為雙方說和,當時涼州諸軍閥中以韓遂拳頭最大實力最強,馬騰被逼無奈,答應入朝為官。曹操上表封馬騰為衛尉,馬超為偏將軍,代替馬騰統領部隊,屯於原地,又封其子馬休為奉車都尉,馬鐵為騎都尉,其餘馬騰闔族並兩百餘口俱徙往鄴城。
圖注:韓遂才是關西諸軍閥中的老大
不孝《三國演義》中導因為果,以馬騰衣帶詔事敗被殺,馬超為報父仇方才起兵雪恨。正史上的事實卻是馬超掌兵後,全然不顧其父、兄弟、妻兒和闔族老小的安危,竟與父親的仇人韓遂相勾結。韓遂雖和馬騰結拜過異姓兄弟,前面提過雙方開片時,卻是殺過馬騰妻子的,馬超為了拉攏韓遂,甚至對韓遂說:“如今,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可以看出此時的馬超將個人的私慾和權力慾望擺在高處,在他的眼裡是沒有親情、人倫,禮義廉恥為一己私慾讓道,天底下最悲催的事,莫過於遇上冷血的馬超。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與關中的西涼八健將即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等人起兵反叛,共聚兵馬十萬餘眾,聲勢浩大,進攻潼關。
圖注:馬超匯合涼州十部起兵反叛,關西兵精悍無雙為天下勁旅
曹操自領大軍西征,與馬超等戰於河、渭之交,曹操用賈詡之離間計,關西十部兵馬自相猜忌,曹軍趁機以主力進攻馬超,大敗關西軍。馬超率領殘部,逃往涼州。不久,馬超整頓軍隊捲土重來,進攻隴上郡縣,當時在涼、隴一帶,馬超威望很高,被百姓和羌人、氐人稱為神威天將軍。隴上諸郡望風而降,建安十七年五月,馬超捲土重來佔據涼州反叛的訊息傳到鄴城後,曹操以此屠滅馬騰三族。馬超則殺死朝廷任命的涼州刺史韋康,佔領冀城,割據隴上,自稱徵西將軍,領幷州牧,督涼州軍事。
圖注:潼關之戰,馬超意欲偷擒曹操,因有虎痴在側,馬超頗為忌憚乃不敢動
不仁不久,被馬超所殺的涼州刺史韋康原部下: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密謀反叛馬超,楊阜、姜敘在滷城舉兵,馬超率軍出擊,滷城堅壁久攻不下,只得撤軍。不料此時梁寬、趙衢已經趁虛掌控冀城,閉門自守抗據馬超,馬超軍糧已盡,士卒星散。在走投無路之下,只能引少數親信逃亡漢中投奔張魯。張魯起先很重視馬超,以馬超為都講祭酒。東漢末年張家在漢中經營三世行五斗米教,是個政教合一的格局,張魯自稱“師君”,都講祭酒地位僅次於張魯,實為漢中第二號人物。
圖注:張道陵張天師的嫡系子孫張魯,承父祖遺澤行五斗米道割據漢中
這還不夠,張魯還想把女兒嫁給馬超為妻。左右提醒張魯說:“馬超連自己的親人都不顧,隨便捨棄,又怎麼可能愛您女兒,為您出力呢?”張魯乃悟,開始冷落馬超。
建安二十年,正月初一,馬超妾董氏的弟弟董種向馬超恭賀新年,馬超捶胸吐血道:“家門百口餘人,全部被殺害,如今我們兩個有什麼好慶祝的?”(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後來馬超投奔劉備時,卻將董種的姐姐董氏和兒子馬秋,遺留在了漢中。曹操敗張魯兼併漢中後,將董氏賜予張魯下屬閻圃,把馬超的兒子馬秋賞賜給張魯作奴僕,張魯竟親自動手殺了這孩子。
圖注:被馬超遺棄在漢中,後被賜予閻圃的董氏
圖注:張魯的首席謀士閻圃吃裡扒外,曹操論功行賞,終抱得美人歸,嘖嘖
劉備和曹操爭霸漢中,建安二十二年十月,劉備兵分兩路:一路以張飛、馬超、吳蘭進攻甘肅最南端,南鄰四川,東接陝西的武都,佔領下辨,以阻擋關中曹軍增援漢中;另一路則劉備自統大軍親率黃忠、趙雲等,進攻曹將夏侯淵據守的陽平關。
圖注:劉備漢中制霸除了奪取漢中外,就是老將黃忠依法正之計砍了號稱虎步關右的妙才
下辨在今甘肅東南成縣一帶,與陳倉相距不遠。涼隴是馬超故地,前面說過馬超在當地擁有極高的威望。劉備如此佈局,就是意圖切斷關中曹軍與漢中夏侯淵部的聯絡,全殲守衛漢中的曹軍。 然而,下辨之戰,張飛、馬超遇上了曹家的千里駒曹休。結果吳蘭被氐王強端逆斬戰死,張飛、馬超敗退。這一戰,馬超和張飛的命運雙雙被改變。此後馬超再未掌軍,而張飛本該鎮守的漢中也被劉備安排魏延取而代之。
圖注:魏延被劉備超拔,得授漢中太守,實為張飛下辨之戰敗北,讓劉備大失所望
不義下辨之戰成為馬超人生的轉折點,從此伴隨著馬超寂寞生涯而來的是政治上的小心翼翼,不擇手段地自我保全。
建安二十四年,馬超閒居成都,彭漾與之交情不錯。劉備外放彭漾為江陽太守,彭漾去向馬超辭行,馬超置酒相待。耳花眼熱後,馬超道:“以你的才能,不下於孔明和法正啊,完全可以做到他們那樣的官職,怎麼被派到小地方去當太守呢?”彭漾受了慫恿,加之酒醉被惹得性起,直訴劉備—“老革荒悖,可複道邪”。 意思是啥?大意是:“老兵痞老糊塗了,我還去說個逑!”
彭漾接著又說:“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馬超聽了彭漾大逆不道的話,當下默不作聲,待彭漾走後,越想越怕:“自己作為一個客卿,孤身逆旅留在蜀漢,無權無勢,真的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啊。”最後竟將彭漾所說悉數上奏,很快彭漾就被收監,送了性命。彭漾可是馬超在成都為數不多深交的朋友啊,馬超為求自保如此出賣朋友,實屬不義也令人不齒。此事過後,在蜀漢朝堂還有誰敢與馬超有深交?於是馬超更加孤立,心高氣短,畏首畏尾,才是後期真實的馬超。
圖注:客觀的說,馬超對劉備能割據巴蜀和最終稱帝實有大功
終結劉備稱帝兩年後,馬超憂鬱成疾,悲涼地走完餘生。臨死前向劉備上書:“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臨死之時,才想起了親情,是不是太遲了點?陳壽作《三國志》時也為馬超嘆息:馬超威震諸戎自負勇猛,卻以此使自己的家族被誅滅,可惜啊!
蜀漢的驃騎將軍,領涼州牧,斄鄉侯馬超只活到了47歲,前半生征戰殺戮,後半生在逃亡、孤寂、失落、徬惶、恐懼、絕望、寄人籬下、遭人冷眼中渡過,沒有友情,更談不上親情,而這一切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圖注:馬超人生淒涼如許,還說什麼雄秀當推錦馬超
回覆列表
首先,大多數人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瞭解的馬超,而羅貫中是尊劉貶曹的。文中的馬超是曹操在西北的大患,而對於劉備而言馬超則是有大功勞的。《三國演義》中描寫到:
馬超、馬岱立於城下,大叫:“請劉季玉答話。”
劉璋在城上問之。超在馬上以鞭指曰:“吾本領張魯兵來救益州,誰想張魯聽信楊松讒言,反欲害我。今已歸降劉皇叔。公可納土拜降,免致生靈受苦。如或執迷,吾先攻城矣!”
劉璋驚得面如土色,氣倒於城上。眾官救醒。璋曰:“吾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開門投降,以救滿城百姓。”
馬超領兵一舉替劉備拿下益州。
另外,馬超的武藝的確高強,戰許褚,鬥張飛。讓曹操割須棄袍,落荒而逃……
《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馬超只在關張之後。
最後,馬超也非“四不”之人,不忠?對誰不忠了?對漢帝對劉備,並沒有任何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