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鳶飛九天2018
-
2 # 段宇宏
元明清三個朝代都定都在北京,所以在首都都有自己的刑場。
元朝時北京叫大都,當時的刑場叫“柴市”,在今天北京東城區的交道口一帶。明朝將刑場搬到了西四牌樓,稱為“西市刑場”,就是今天北京的西四,雖然地標建築“西四牌樓”早被拆掉,但人們還是習慣稱那裡為西四。從明成祖遷到北京開始,一直到明朝滅亡,那裡就專門用來處決朝廷官吏。曾經專門樹了一根比牌樓還高的木杆,懸掛受刑者首級。被斬首的在西邊牌樓下,被剮刑的在東邊的牌樓下。
清朝把法定刑場搬到了菜市口,每年秋後問斬,都在這個地方。菜市口在今天北京宣武門附近,因為宣武門在北京城西面,西方屬金,金主死,所以宣武門又叫“死門”。以前,宣武門箭樓下吊橋的旁邊立有一座石碣,上面有“後悔遲”三個大字。
其實有沒發現,元明清三代的刑場都帶個“市”字,這是什麼意思呢?市,就是市集或市場,人流量大,非常熱鬧。把刑場選在這種地方,就是想起到“殺一儆百”、“廣為示眾”、“以儆效尤”的效果,想對所有官民起到震懾的作用。所以,古代中國執行死刑後,有將死囚屍首暴露於街頭的習俗 ,所以古語有云“刑人於市,與眾棄市”,就簡稱為“棄市”,是指被執行死刑的另一種說法。廣東話裡還有句罵人的話叫“撲街”,就該明白啥意思了。清代執行死刑後,就在地上撒上爐灰掩蓋血跡,繼續賣菜,所以叫“菜市口”。清朝時,北京的窮人死後一般都埋在陶然亭,那裡離菜市口很近,行刑後掩埋也比較方便。
這是畫家崔小冬關於菜市口刑場的油畫,真實的照片也有,就別看了,令人不安。
-
3 # 勇戰王聊歷史
清朝處決死刑犯的地方就是在菜市口 。而且,押送犯人的路線也是規劃好的。犯人先被押出宣武門(順承門),然後過斷頭(魂)橋,再經迷市,最後到達菜市口法場。如果,在京處決的犯人比較多,犯人會被由東向西排成列。然後,劊子手拿刀由東向西,按照順序依次斬決。
為什麼選擇菜市口,這要從漢朝說起。漢朝時,開始執行“棄市”,在鬧市處決犯人!這樣做首先可以讓犯人“臭名遠揚”;同時還能“以儆效尤”,起到宣傳教育百姓的目的。華人愛看熱鬧,在人多的鬧市處決囚犯,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法律的嚴酷。
漢朝時,藩王割據。晁錯向漢景帝進言削藩,以此加強皇權。這下犯了眾怒,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興兵反叛。景帝不敢背鍋,於是殺晁錯以平眾怒。晁錯被“朝服斬於市”的。
(清明上河圖反映的古代市場情景)
清朝的菜市口,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場。這裡人流密集,在這裡處決犯人,宣傳效果最好。每次犯人被殺後,屍體馬上回被人運走。有苦主(犯人親屬)的被苦主收斂,沒有的就被儈子手賣了,或者扔亂葬崗!血跡也會馬上被人用黃土蓋上去。緊接著小販們就開始販賣蔬菜。菜市口的生意不僅不受影響,反而更加興隆,故菜市口也由此而得名。
最後,補充一個知識點。說起菜市口,必須要說“推出午門斬首”這句清宮戲“名言”。這句話誤導了很多人,很多清宮戲的觀眾都以為是把人拉到午門外直接就給砍了。這肯定是假的,我們看下午門所在的位置,就知道這裡不能殺人。(如上圖)
-
4 # 秉燭讀春秋
我們看電視劇,朝廷殺人時總是說推出"午門斬首,"其實這是訛傳,明清兩代沒有在午門斬首的慣例。午門建於明代,最初這個地方是明代執行"梃杖"的地方,也就是俗稱"打屁股"。當然也不排除犯人被打死的情況,這也是訛傳的由來。那麼,清朝處決犯人為什麼後來選擇在菜市口執行處決呢?
到了清朝,處決犯人選擇在菜市口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1.逐漸從內城轉移到了外城,這是因為內城住了一些八旗子弟和達官貴人,血淋淋的殺人總是影響不好。2.還有就是菜市口當時很寬闊和熱鬧,在古代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的通訊設施,所有新聞都是透過口口相傳的,菜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媒體,老百姓從這裡看到和聽到的新聞,很快傳遍京城甚至全國。還有就是在此處行刑有殺一儆百的作用,起到警示的作用。3.另一原因就是風水師說此處有煞氣,必須殺人才能鎮住。這是迷信說法。有鑑於此,清政府於是選擇了從西四牌樓(當時叫西市)轉移到了宣武門外菜市口刑場處決。比如清朝咸豐末年"八大顧命大臣的肅順和"六君子"都是血灑菜市口,以後“菜市口”逐漸成為“刑場”的代名詞。現在這一帶逐漸成為宣外大街最繁華的商業街和交通樞紐。
犯人一般審理清楚後,通常都是秋後問斬,刑部大堂判處死刑,驗明正身,押赴刑場俗稱“出紅差”。為什麼叫“紅差”?據說有三種解釋:一種說法就是,砍頭之時血噴滿地,血染黃土;第二種解釋為,劊子手一身粗麻赤紅行頭,頭裹紅頭巾,懷裡抱的鬼頭刀,刀無鞘,刃不見天,全憑一幅赤紅的蒙刀布罩著;第三種解釋為,驗明正身當場紅筆勾魂,在處決罪犯名字上用硃筆惡狠狠地打個對勾,剩下的就是“喀嚓”一聲身首分離了。
犯人被殺後,屍體被人運走,血跡即被黃土蓋上,爾後便有人在此賣菜,據說菜市場生意很興隆。究其原因是殺人時引來了全城人出來看熱鬧,加上兩邊的商鋪為了招攬生意而故意弄一些噱頭,更加吸引了一些看客,比如魯迅筆下的文章《藥》就記述了用饅頭蘸犯人的血當藥引子的故事。
-
5 #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法度刑罰除了懲罰當事人之外,另一大功用就是,震攝民眾中的潛在犯罪的動機。這種震攝民眾的方法分為二種,一種是用遊街和公開處決來羞辱罪犯的人格,一種是利用血惺的斬殺或凌遲來震攝潛在的犯罪動機。當然,這要有個前提,民眾要愛看這類血惺的熱鬧,而恰恰華人都很喜歡看熱鬧。見了什麼熱鬧,使勁往前擠,擠了還看不見的,就盡力踮起腳,伸長個脖子,憋著氣搖搖晃晃地,使勁往人頭簇動的間隙中,有一眼沒一眼地去看。
如此以來,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就是個一頂一“棄市”的好地方。菜市口在明代,就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場,每天從凌晨到傍晚都沒斷過人。選這麼地兒,讓清政府在糾集觀刑時,都不用去發公告。這地方,見天的人擠人,等於是全天候地候著觀刑。而且普通百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嘴碎,一傳十,十傳百的,都不要半個時辰,滿京城就盡人皆知了。震懾潛在的犯罪,那個現場教育和光速傳播效果確實是頂呱呱的。這就是大清朝,為何選菜市口作為行刑地的原緣。
再來說下“棄市”,源於《禮記》的“刑人於市,與眾棄之”。眾所棄之即唾之,從精神層面去羞辱罪犯。當然,羞辱罪犯,對待斬之人是沒用的,人家都要死了,還在乎在那兒死嗎?主要是為了震懾百姓,瞧,死也要死得這麼丟面子。華人自古以來都好面子、怕丟份。所以觀刑的人,有一類不懼死的二楞子,看“棄市”前的遊街,心中不免會一驚。媽呀,這麼血惺不算,還那麼丟份,這類犯法丟面的事不能幹!
從清政府的角度來說,不求實打實的都攔住潛在犯罪,但這類人中,終究會有一部分人的動機給嚇沒了,讓清政府也省卻了好多的司法資源。所以“棄市”,就成了處決罪大惡極、惡貫滿盈的高官、或一般犯死罪的平民,必然的附加刑,這就是清政府統冶中的算計。附帶說一句,“棄市”一般不針對高官顯貴,畢競百姓好個面,統治者也一樣好個面。這是中華文化的共性,誰也跑不掉。
但高官貴胄被“棄市”處斬有沒有?有,不過,相比平民的必然“棄市”,應該算是鳳毛麟角、泛泛可數的。如唐朝酷吏、御史中丞來俊臣,是武則天時代的副部級高宮。那小子當權時羅織罪名、大興刑獄殺了不少朝庭重臣,最後惹得人神共憤、朝野齊怨。被大唐武皇帝判處“棄市”處死。他被處斬後,據《資治通鑑》記載,仇家是爭先恐後、撲向其屍身割其肉吃。肉吃完了,挖眼、剖心、還被踩成肉泥。這小子,該有多少仇家呀?
還有一個,是大清王朝的御前大臣肅順。生前可謂炙手可熱、權傾朝野,這個人施政有個特點,銳意改革、重用漢臣、鐵腕肅貪、對外強硬。待咸豐帝駕崩後,被慈禧設計密捕。最終可嘆,也被判個“棄市”處斬。實際上,這個級別的滿族官員、又是皇親宗室,本來根本不用“棄市”之法羞辱之,賜條几尺白綾,讓他自己吊死就行了,也好息事寧人。可能肅順得罪慈禧太后狠了,召集眾臣討論處罰肅順時,老佛爺這娘們直接獨斷乾坤,偏要“棄市”處斬,以震懾潛在犯禁的滿清宗室,下面自是一片噤若寒蟬、諾諾稱是。下圖就是肅順被“棄市”的圖片。
-
6 # 史論縱橫
“押到菜市口,於時三刻斬首示眾”,相信小夥伴們對這句臺詞不會陌生,絕對是清宮劇的經典臺詞。那麼,犯人斬首為什麼非要選在菜市口執行呢?
這個慣例是從歷史上一點點演變流傳下來的。漢景帝時期,諸侯藩王割據,勢力膨脹。有一位御史大夫晁錯向景帝進言削藩,其主張的一刀切模式嚴重的損害了諸侯王的利益,遭到諸侯王群起而攻之,紛紛以清君側、剷除晁錯之名,兵臨都城。加之晁錯行事激進遭到景帝懷疑,權衡利弊,景帝決定誅殺晁錯以平息叛亂,而此時晁錯毫不知情。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謊稱召他上朝議事,馬車經過長安東市的時候,中尉停車宣詔,腰斬晁錯。尚著朝服的當朝御史大夫就被處死在鬧市街頭。
此後,對於罪大惡極者處死不足以平民憤,便將其屍體暴於街頭,是為“行人於市,與眾棄世”,棄世便成為了死刑的同義詞,這種行刑習慣流傳了下來。
清朝時期,鬧市中行刑後以爐灰掩埋血跡,繼續賣菜,“菜市口”因此得名。
菜市口四通八達,沿街商販、買菜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是京城之中人口密度較大的地方,華人愛湊熱鬧,選在此地執行死刑,可以充分滿足華人的好奇心。
公開處決還能起到凌辱犯人的作用;殘忍的行刑手段和血腥的場面,可以震懾百姓,令其奉公守法,以此為戒。
古人皆信奉鬼神和輪迴之說,認為犯人被斬首後陰氣極重,容易陰魂不散出來報復,必須很強的陽氣才能鎮住。而菜市口每天人流最多,陽氣最重,有助於壓制陰魂。行刑時刻都選在午時三刻也是出於這種考慮,古人認為午時三刻,太陽最毒的時候,也是人的陽氣最強之時,陰氣最弱容易壓制。即使烈日炎炎,行刑官和劊子手都會老老實實的等到午時三刻再動手,畢竟誰也不想招惹忌諱!
清朝統治的幾百年裡,菜市口斬過作奸犯科的惡人,也死過無辜蒙冤的百姓,更不乏有志之士的英魂,是非成敗,如今皆成塵埃!
回覆列表
封建時代對犯人處以死刑,通常是公開執行,所謂秋後問斬,午時三刻行刑。清朝的菜市口,由於人流量較大,市面繁華,因此每當行刑時,圍觀的人極多,對清政府而言,可以起到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的作用,以達到警示的目的。
其實在明朝時,京城行刑的地點是在西四牌樓。但滿清八旗入關後,包括西四牌樓在內的地方成為八旗貴族居住的內城,在貴族網頁版的地方行現身不合適,因此挪到了內城外繁華的菜市口。
慈禧太后夥同恭親王奕訢發動的辛酉政變,推翻了被咸豐皇帝任命為輔政大臣的肅順等人,最終肅順就是在菜市口被殺。而戊戌變法失敗後,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楊深秀、康廣仁等六人也是在菜市口英勇就義,從此菜市口成為了處死死刑犯的代名詞。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行刑一般都在午時三刻執行。因為古人認為:午時三刻,也就是現在的中午12點,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它可以中和殺人的陰氣。因此,一般選擇在午時三刻執行砍頭、凌遲等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