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家可以進行交流,在這可以為你們一一進行解答
7
回覆列表
  • 1 # 軟梅

    最難的問題是年輕的父母根 本不懂得怎樣教育孩子。

    每個孩子天生都是好孩子,為什麼越長越不一樣了呢?根本原因在於父母對孩子的習慣養成的不同。

    現在的父母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待孩子極其嬌慣,都會說“他還是個孩子。”就這句話害了多少孩子。

    有句話值得父母深思: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其實孩子一出生就什麼都明白的。新生兒一定要記住,他哭的時候,看是不是餓了?看是不是尿了拉屎了?是不是孩子不舒服?除了這三點還有一點他想讓你抱了。這個時候你就不抱他,讓他哭,哭一會兒他自然不哭了。等他高興地時候,你再抱他玩。幾次之後,他就知道高興地時候才有人抱。

    有個小孩自己玩小刀,把手劃破了,出了點血,他還像沒事事的玩。一會兒媽媽進來,看到他的手出血了:“哎呀,手怎麼出血了?寶貝,疼不疼啊?快媽媽看看。”看著緊張的媽媽,孩子哭了。

    媽媽問他:“剛才你怎麼不哭?”

    “你又不在,我哭給誰看?”你聽聽,孩子的劃破點,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哭是給大人看的。孩子哭是威脅父母的法寶。如果父母對哭鬧的孩子不妥協,孩子知道哭鬧不解決任何問題,他就不會用這一招了。

    我孫子今年三歲半了,他就非常明白,哭不解決問題,反而會適得其反。

    他小時候跌倒了,我們從來不會去扶他起來,都笑著鼓勵他自己起來。現在他很習慣跌倒了用最快的速度起來,嘴裡還說:“沒事,沒事。”

    有一次他摔倒腦袋碰到地板上,還沒等他哭出來,他媽媽就指著地板說:“你看,你把地板磕了一道縫。”

    他認真看了看說:“對不起。”然後起來,接著玩去了。

    後來又一天,我倆在床上玩,他不小心掉到地上,嚇得我剛想去扶他,他爬起來:“沒事沒事,”又看了看地板“地也沒事。”

    從小就要讓孩子懂得擔當。他的頭碰到桌子上,我問他:“頭疼嗎?”“疼。”“桌子也疼,它好好的在這站著,你跑過來碰了它。是你的不對。”

    他就很自然地對桌子說“對不起。”

    有的家長遇到這事,都是打桌子幾下,“不哭了,不哭了,都怨這破桌子。”看著這是小事,但是他是種子,會生根開花結果的。

    所以家庭教育都潛移默化的貫穿在父母及祖輩的言談話語中,你播下愛的種子,收穫的一定是愛。家長事事計較,急功近利,怎麼能培養出大氣的孩子。

    我們上學的時候,家長無條件的支援老師,那個孩子回家說,老師打我了,家長都不問原因,直接再打孩子一頓,比老師打的疼。所以孩子們更希望讓老師打。

    現在的父母都懂得法律了,動不動就問老師有這個權利嗎,有那個權利嗎,老師什麼權利都沒有了,教育是什麼?我們上學的時候,春天有春遊,秋天有秋遊,現在學校都不組織校外活動了,為什麼?擔不起責任。一旦有孩子磕了碰了,那家長就沒完沒了的找學校的事,找老師的事,為了安全,一切涉外活動全免了。

    教育說到底,是家長的觀念。

  • 2 # 裝配式篷房建築

    最難得問題是老師和家長往往都被表象所矇蔽。所謂表象,就是分數、成績、名次,但是這在中國的教育體制裡是不可或缺的,你不遵守這個規矩,就沒法看上好的大學。其實與分數、成績對比,老師和家長更應該培養孩子的習慣、能力和做人。因為當孩子長大步入社會會發現,以前學的那些書本知識根本就沒用。所以,能力比成立重要,但做人比能力重要。這才是核心。

  • 3 # 任基全432

    在教育孩子上最難的問題是哪些呢?

    我認為難度主要是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體現在思想品德、世界觀的家庭教育問題上。由於現代社會發展的迅猛,人與人之間受文化知識教育程度不同,在認識事物的感知上,對待事物的看法上,處理事物的方式上,不盡相同。這樣就決定了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時會受到參差不齊的教育。當孩子從幼兒開始(大約三歲左右),直至少年時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為關鍵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孩子的個性發展,行為習慣養成,都離不開對孩子的正確引導,良好的家庭環境教育會培養出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個人行為習慣。反之,則以自我為中心,無視周圍的存在,缺乏道德的修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對孩子教育上的難度,熊孩子現象的出現就證明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如有的家長對孩子的過份溺愛,嬌生慣養,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聽之任之,任其發展,一旦孩子的個性特徵,世界觀形成了,再來糾正是會難上加難的。

    二、體現在校園學習與社會生活上的教育問題上。孩子從三歲開始進行校園學習,直至大學畢業(不是所有孩子都讀到大學畢業),是孩子人生中求知慾最旺盛的階段,這個時期重點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以及樹立遠大的目標。在這個階段比較難的是對孩子學習興趣培養上,如果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那麼他就會一路高歌前進。反之缺乏學習的興趣就會止步不前。其次孩子長大後要踏入社會,而立足於社會,就必須融入社會生活,因此,對孩子社會生活的教育也是不可缺的,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自我約束的能力,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問題。這些問題是人生之中必定會面臨的自我選擇,教育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會使孩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有價值的人。

    另外: 不同孩子具有不同時期的個性特點,在教育問題上家長應針對其不同特徵進行長期有效地“有的放矢”教育,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 4 # 孩兒爸周老師

    最難的問題是教育沒有標準答案,而且教育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複雜到孩子從嬰兒到長大成人的過程中,任何一些細小的影響或是改變都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教育結果。而我們教育者又必須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觀察,不斷的調整,必須去享受這個教育孩子的過程,必須降低我們教育者的焦慮水平,和孩子建立有效的、積極的連線。這難道不是世界上最難而又最神奇的工作嗎

  • 5 # 偶偶2855

    1.這個要看孩子所處的不同的年齡段。

    2.上幼兒園之前最難的是處理好愛孩子和引導孩子學規矩之間的關係。愛孩子,母雞都會。而教育,是一個民族所要考慮的重大問題。這個階段父母要盡情地愛孩子,儘可能地多陪伴孩子,但不能模糊了邊界。愛,不等於要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哭鬧也不可以。

    3.上幼兒園階段是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時期。這件事說難也難,做了就不難。因為這需要父母持續地給孩子讀書,先從圖畫書開始,輔以識字教育,孩子的閱讀潛能會被激發,但父母要堅持兩到三年,時間久了,孩子自己就會主動要求讀書,生命的底色就打好了。

    4.小學低年級最難的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同樣的,要一點一滴地教育引導,不能過度依賴老師。現在的公辦學校每個班都有四五十個孩子,老師不可能顧及到每個孩子。家長的引導陪伴還是很重要的。到中高年級,就要逐步放手讓孩子自己完成檢查作業,獨立思考,自己承擔。在人際交往方面適當關注。

    5.中學階段要注意同伴的影響力。能否住宿要考量一下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如果這些能力不夠強不能把孩子推給學校,尤其是有些只收錢不真正關注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民辦學校。否則,你會收穫一個全面失控的孩子。

    6.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家長關注的排序。首先應該是身心健康,安全,快樂;其次才是學業的成績。

  • 6 # 扎西老媽

    題目好大,讓我無從下嘴。

    o(* ̄︶ ̄*)o

    今年老闆娘的女兒順利生下兒子。我跟老闆娘只差一歲,人家已經當姥姥了,我娃還讀小學。

    上週老闆娘準備去看女兒臨行前交代工作,說孩子超頭圍大醫生怕不能順產,急的老闆娘坐立不安,24小時等女兒電話。雖然人還在北京的公司裡坐著,心早飛去女兒身邊了。

    其實老闆娘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是在家裡出生的。那會的福建鄉村根本沒有生孩子去醫院一說。可是到了自己女兒這,找了當地最好的私立醫院,仍然擔心的要命。

    所以,教育孩子或者養育孩子,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難題。

    就目前大多數城市家庭來看,教育孩子最大的難題是,……,咳咳,嗯,——家長焦慮。

    這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事。

    為什麼特別說明城市家庭呢,難道人家農村孩子不用教育嗎?

    當然不是地域歧視或者否定農村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只不過相較起來,城市家庭的父母更焦慮。

    我家娃他爹是甘南藏族,我倆對孩子的教育觀點截然不同。

    作為傳統的地道的老北京人,我更希望孩子好好上學,將來從事一份他喜歡又擅長的工作,最好還能有穩定不菲的收入。

    而孩子的爹,天性散漫,青藏高原遊牧民族,更崇尚自由生長,什麼唸書升學啥的,根本不是事,孩子放在那自己就會長大。

    他姐的孩子完全遵照自由生長的理念,本該上初二,現在整天在家玩手機遊戲。孩子剛上學,老師留了家庭作業。回到家跟爺爺奶奶說,老師讓寫作業。奶奶說,寫作業是什麼東西?爺爺說,玩去吧,我給你寫。於是家裡多了兩位老書童,爺爺給寫藏語文、漢語作業,奶奶過日子精打細算給寫數學作業。

    我阻止,爺爺卻說,小孩子沒關係,長大了自然就什麼都懂了。學校坐了一天挺累的,出去玩玩活動活動。

    好吧,這娃四年級順利考試蒸雞蛋。跟爺爺哭鬧,上課老師說什麼聽不懂,我不上學了。雖說鄉村小學,老師很負責任,找家長几次談話讓爺爺教育孩子好好上學。爺爺說,沒事,家裡有牛,娃將來餓不著。老師語重心長,現在的社會沒知識無法生活。爺爺說,我犛牛多,我娃將來不用出去工作,(青稞)炒麵吃得上;有牛就有奶喝有牛糞燒。

    終於老師被祖孫打敗,孩子五年級輟學。雖然已經離開了學校,老師依然說,學籍給你留著,什麼時候想回來上學隨時回來。

    三年過去,孩子沒有回去上學的意思。本著自由生長法則,孩他爺、孩他爸、孩他媽看著孩子每天快樂打遊戲,覺得挺好呀。

    我家老大,他媽我就知道讓孩子學,結果除了上學啥都不懂。我娃也吃雞,看到表哥辛苦打機不升級,充值買裝備依然菜雞很著急,幫他升了幾級。

    回顧自身,教育焦慮大約只存在對孩子負責或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身上。

    但是焦慮不僅不能教育好孩子,更多時候往往適得其反。

  • 7 # 知商少年

    教育孩子,其實真的比較讓大多數家長頭疼。而關於教育孩子最難的問題是哪些?我個人給出以下幾個觀點。

    第一,讀書。孩子都是充滿童真童趣的,所以對於安靜的看書,大多數孩子的自控力都不怎麼樣,除了哪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家裡又是書香世家,很可惜!在中國這麼一個社會中,大家看重的還是怎麼賺錢,而不是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

    第二,除了讀書,孩子慢慢長大,鍛鍊就成了主要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的家庭不在侷限於吃不飽,而是吃的“太好了”,造成大多數孩子的身體跟上了,體重也蹭蹭的往上提。而一旦上去了,就很難下來,因為除了自覺的孩子,大多數孩子還是不願意去減肥。

    第三,遊戲。遊戲這個詞百聽不厭了,因為其已經成為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了,回到家,看到的不是家人,而是自己房間的手機,但手機成癮的問題也慢慢凸顯出來。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積極批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女性不能生育,男性願意與她結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