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醫保,報的很多,不是會加重家裡負擔的問題。 也認識醫院的朋友不是那種對醫院盲目厭惡的人。 病了快一週了,一直吃著藥店自己買的藥,半點沒見好。看他這樣心裡很難受,不知道到底為什麼。
19
回覆列表
  • 1 # 君清傳媒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在一個家庭中的輩分最高,自然也最得尊重。老人突發重病,想必對每個家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一定會盡全力醫治老人。然而,今年還在上大三的小魏經歷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小魏的老家是在農村,一天晚上小魏突然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說奶奶快要不行了,從小跟奶奶最親的小魏著急的連夜趕回家。回到老家的小魏看到奶奶的房前已經站滿了人,房間非常悶熱連風扇都沒有,奶奶眼睛半張,還伴有輕微的呻吟,看上去確實是彌留之際了。家裡的長輩們就塞給小魏一把零錢讓她去看看奶奶,在小魏的老家有個規矩,看望即將去世的人要帶給他塞把零錢。

    走到奶奶床榻前,小魏泣不成聲的跟奶奶說了幾句話,可奶奶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家裡人說奶奶本來好好的,就是走路摔了一跤就開始神志不清,到今天已經第三天了,怕是撐不過去了。小魏一聽這和爺爺之前的中風的情況一模一樣啊,就要求馬上送奶奶去醫院。但是小魏的親戚卻極力阻撓,藉口說村裡有規矩,死在醫院外面的是不能進屋的,遺體和棺木都只能在村口辦喪事。加上奶奶年紀已經80了,死了也算是"喜喪"。爺爺去了醫院最後也是死了,實在是沒有治病的必要。

    小魏看著平時和和睦睦的家裡人就這樣冷漠的討論起奶奶生死,嚇的脊背發涼,她簡直不敢相信平時這些對她關愛有加的親人,能夠如此冷靜的面對著自己的奶奶,他們的長輩,眼睜睜的看著她離開。最後在小魏和爸爸的強烈堅持下,其他的叔伯們才不得不同意把奶奶送去醫院,出院後的奶奶除了行動沒有以前方便,一切都和普通人一樣,奶奶也由小魏和父母照料。

    在農村,小魏經歷的事情不算是新鮮事,尤其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更可怕的是有的相伴幾十年的老伴兒,生病以後另一半考慮的第一件事就是治病要花多少錢,有的人一聽到高昂的醫藥費,就主動放棄了醫治。

    這種情況也不能全怪家人的冷漠,也和看病難看病貴脫不了關係。就算是富裕的家庭也不乏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先例,更何況是本就不富裕的農村家庭。對這些幹活幹了一輩子的農村人來說,本來收入就少,一次看病的錢可能要攢上好多年。再加上很多農村人認為即使出院了,那也落下了病根幹不了活了,還是家庭的一個負擔,那還不如讓他走個痛快,病人和家人都不受苦。雖說這樣的做法非常的殘酷,但是換個角度去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你的親人在彌留之際,你會選擇不遺餘力的救,還是選擇權衡利弊的不救呢?

  • 2 # 遼瀋名醫

    首先,沒有人願意面對衰老、多病的自己。

    雖然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不能逃脫的自然規律,但是真要到了自己老了、病了,需要被人照顧了、顯得“沒用“的時候,沒有人能夠坦然面對。

    如你所說,醫保能報銷,醫院看來也有熟悉的朋友,但是想一想醫院有什麼?醫院有ICU、醫院有太平間、醫院就是連線生死最近的地方。

    可能這麼想,有些悲觀,但是有多少人是這麼悲觀的心態面對疾病的呢?不排除咱家的老人也是這樣的心理。

    其次,即便有醫保,但也需要花錢,老很捨得花錢嗎?

    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老人,子女條件好,家裡經濟條件不錯,大房子住著,出門車接著,在家保姆照顧著。但是這樣的老人依舊不捨得花錢,生活很節省。

    他家的老人病了,他是不願意去醫院的,因為治療任何一種疾病往往意味著醫保之外,還要花一筆錢,他是不想花這筆錢的。

    治自己的病,花子女的錢。這是大多數老人就醫面對的現實問題,很多老人都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哪怕給子女省下一分錢也是好的,而花子女一分錢,都不是他們想要做的。

    不可否認一點,人老就醫,是一種人生被動的場面。

    這種被動讓人變得脆弱而敏感,也讓一些人開始逃避。如果老人不願意自己陪伴去就醫的話,那讓他自己獨立或者是在老伴兒的陪伴下去看醫生,這樣他心裡或許能好受一些。

  • 3 #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不舒服了,就喜歡硬撐,有的甚至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病症,仍然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老人不願意看醫生,有很多的心理原因,比如省錢心理、害怕心理等。如何針對不同的心理、讓老人乖乖看病呢?

    老年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而其表現為兩個極端,一是過度敏感,二是過度迴避,而老人生病不願意看就是過度迴避的表現,想要老人生病之後願意看病,最根本的就是增加其安全感。

    “省錢”心理:

    老年人缺乏安全感,將不多的退休金用到醫療上,無形中加劇了這種不安全感,並且治病買藥的費用無法給出確定的金額,讓老年人考慮是否接受,總是治療了就要繼續治療下去。所以老人出於省錢的心理,不願意去看病,總是小病忍忍,忍不過去就去藥店買點藥,實在扛不過去再去醫院。其結果是,病情加重後不僅給自己增加了許多痛苦,而且花費也增加了許多。

    專家建議:如果老人是出於省錢不願意去看病,於東輝表示個人比較推薦的方法是給老人買保險。買保險是增加老人安全感的行為,讓老人覺得治病不是在用自己的錢,而是保險公司在付錢,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出於省錢不願看病的老人主動去看病。

    “忍耐”心理:

    很多老人認為生病忍忍就過去了,年輕的時候,感冒等也是忍忍就好了。但是卻不知, 他們已不再年輕,並且也不是任何病都可以忍的,有些病確實有自愈性,但是大部分的疾病並不會自然變好,說不定越忍越嚴重。忍耐其實也是出於一種僥倖心理,“說不定過幾天就好了”是大多數老人的想法。

    專家建議:在老人生病之後,最好是身邊有實際案例——因為忍著最後變嚴重了,讓其可以感受到忍並不是解決辦法。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找到有這樣經歷的老人,以身說法地勸說。

    “害怕”心理:

    害怕,不僅僅是對於醫院的害怕,更是對於檢查結果的害怕。老人總是因為對於醫院的陌生,所以感到害怕,而體檢會引起許多老人的牴觸心理,即使由單位承擔體檢費用,他們也不願意參加,是因為怕查出病來心裡“添堵“。

    “愚昧”心理:

    王大爺患有“疝氣”,醫生告訴他應進行手術治療。王大爺不知道什麼是“疝氣”,沒有當回事兒,直至腫物長到乒乓球大時才來醫院,被確診為嵌頓性右腹股溝斜疝,經急診手術治療,大爺轉危為安。臨床上時常會遇到這樣的老人,他們患病後不以為然,不懂得應該如何治療。

    “偏方治大病”心理:

    偏方只是一種民間流傳的治療方法,所謂“偏”,就是說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果,對於同一病症,可能對這個人非常有效,對另一個人完全沒效。但是現在很多老年人,寧願相信偏方治大病,也不願去醫院,甚至吃出問題。

    最後,要特別提醒患病的老年朋友,一定要正視疾病,相信科學,規範診療,以免延誤病情。老人的朋友或是家人,也可以根據上述心理,對號入座,看看應該從何下手,幫助老人走出這個怪圈。

  • 4 # 傻老漢389

    現在的醫院治病無能,坑人第一,儘想著病人口袋裡的錢呢,不到萬般無奈,誰願去醫院啊。哎,這樣的醫德實在可悲。

  • 5 # 咱誰的都不欠

    在不講真材實學的大環境中,若找白衣天使廖若星辰,現在穿上白大掛就是神氣的大夫,低劣的醫學知識,把健康的身體檢查出重要器件發生病變,錯誤的推導,錯誤的判斷,生生把一個建康的腎臟切除了,不只切除腎臟錯誤的,在縫合傷口時竟然把降結腸縫在了傷口上,出院沒有病理結論,沒有病變活體報告,一個字也沒見到,鐵嘴鋼牙不承認,要求拆除錯誤的縫合,回答是已經拆不開了長在一起了。我問怎麼處理?回答是賠償,我的健康腎臟你怎麼賠!這就是現今三甲醫院必尿科自以為是的白衣天使。好人做成殘疾人。

  • 6 # 款款深情93661566

    老年人有病是很平常的事,年紀大了身體抵抗力差了,就會經常有小災小病。現在看病貴看病難,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現在老年人即使是有醫保社保,看病也得自己出一部分錢。沒醫保的更得自己出錢,老年人病又多,小病就不想去醫院就醫,自己買點藥吃吃就好了,既省錢,又少了很多麻煩,象排隊交錢排隊拿藥,等等。大病了更不願去醫院就醫,因為大病了大部分老百姓看不起,再說大病了也不一定能醫好,既花錢人又受罪,這個化驗那個檢查,沒病都得折騰出病來,更不用說醫生的態度,好不容易排到你了,沒問二句就各種檢查先來了,你要是不去檢查,醫生就說沒法醫了,不知道你的的啥病一定要你去做各種檢查,動愷上千元,老年人哪裡經得起這樣。所以現在老年人基本上不去醫院看病。得不償失呀!

  • 7 # 流淌的歲月

    您知道去醫院看病有多難嗎?這幾天我陪孫子在武漢協和醫院看病,看到了好多老人家去看病,白髮蒼蒼,步步難移,看到了那情那景,我不寒而慄,這裡檢查要排隊,那裡拿結果同樣排隊,醫院裡人山人海,年輕人都叫累,何況老年人,家裡有人陪著還有個依靠,有個支撐,可是我還看到好幾對老夫妻,都是顫顫巍巍的人,爹爹攙扶婆婆,婆婆攙扶爹爹,行走艱難的移動在候治的人群裡面,我好難受,也好害怕,因為我也老了,孩子們都不在身邊,如果我也行走不動時,我能夠怎麼辦?我下了決心,健康的活幾年,到了病纏身時,不去看病了,自己找個辦法了結自己,真的看看就覺得老人病了太痛苦,所以一般不是非要去醫院不可,老人都不想去醫院,我也一樣。

  • 8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老年人有一個問題小病不去看,在家裡拖一拖就是半年一年,後再到醫院看病弄成大病,因此這個問題大多數老年人都有這個習慣,這就叫習慣成自然,這個習慣養成之後一些老年人害怕上醫院看病,我們透過調查一些老年人,他們這麼說;如果說;上醫院看病發現自己身上有那個部位有點小毛病,人會整夜睡不著覺,人會胡思亂想,胡亂猜疑自己會得什麼大病?因此老年人這個想法聽上去有點道理,其實老年人是無知醫學科學這個道理,一些老年人小病拖成大病後悔來不及了,所以說;我們老年人有病上醫院去看不要臨時跑末及,老年人有醫保社群衛生院離你們家很近,有病上醫院去看這才對頭。

  • 9 # 生命的回望

    我認為目前這樣的原因有兩種情況:

    1,沒錢看病

    客觀來說,目前這樣的家庭佔據了相當高的一個比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病回到解放前”。無論是廣大的農村地區,還是所謂的城市,大多家庭都面對著這個情況。所以,偶爾會看到一些更心酸的新聞,很多老人放棄醫治回家自治,他們認為這樣可以給子女節省很多費用,甚至有的病人或者其家人在醫院跳樓的報道。

    對於這樣的問題,相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會得到合理的解決,比如較大幅度降低目前的看病費用,或者大幅提高目前的報銷比例,尤其是一些需要支付高額費用的案例。透過這樣的途徑,將會確保老年人的身體疾病的康復。

    2,諱疾忌醫

    這樣的老年人也佔據了一定的比例,認為自己的身體比較健康,不會有什麼問題,他人之所以讓去就醫,是因為外人的不同看法。這樣的人主要是個人的思想在作祟,過於自我。

    對於這樣的老年人,需要透過合理的溝通,耐心的解釋,讓其認識到疾病對身體的危害及潛在的傷害,透過溝通,相信可以讓這樣的老年人改變看法。

    對於老年人來說,有個健康的身體,就可以做到完全的自理,這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健康程度,也影響著家人的贍養便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認為賈詡、荀攸、荀彧、郭嘉、法正、龐統等人是不是三國中的一流謀士?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