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愧先生
-
2 # 軒老師談教育
我的觀點:最好找一個比較專業的老師,進行一對一的輔導。當然這種輔導方式花錢比較多,但是這種方式是孩子提升最快的選擇。
只有專業的老師才能抓住重點。很多家長說這些題我也會做,但是會做不代表會講。不是專業的老師講的方法孩子不容易接受,或者跟學校老師的講解有很大的出入。如果出現知識性的錯誤,那可能就把孩子給帶偏了。
跟班課你只能跟任課老師的思路走,一對一輔導老師則跟著孩子的思路走。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很可能是聽課的習慣不好,或者對數學還不大入門。如果想快速衝刺,找專業老師對一補習是最快的方法。
不能總是寄希望於課外輔導。課外輔導只是課內輔導的一種補充形式,孩子的成績還是主要取決於孩子課上的聽課狀態。所以要找出孩子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如果是課上老走神,聽課狀態不好,就要跟孩子談談走神的原因,經常提醒ta認真聽講的重要性,還要拜託老師多注意孩子課上的聽講狀態。如果孩子學數學比較吃力,反應能力稍慢一點。那麼可以選擇平時週末給ta同步補習。因為一起壓到假期補會比較吃力。培養孩子在校期間不懂就問的習慣。儘量讓孩子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多去問自己的任課老師。這樣不但能得到專業的講解,也容易引起老師對ta的關注。問的多了,疑惑也就少了。孩子開始可能害怕老師,或者不好意思,可以讓ta先試著問老師一兩道基礎的,然後家長給予鼓勵和表揚。養成習慣了家長會省很多事。
總結:孩子成績不好還是要找出原因,根據原因給出策略。在校學習是根本,課外輔導是補充。二者協調好了,孩子的成績就會慢慢上去了。
-
3 # 傾城小團圓
數學要學好,興趣很重要。如果孩子本來數學成績就不理想,我覺得家長首先要想辦法提高他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把它當成象玩遊戲那樣有趣,而且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來做。比如我們看美劇,因為有情節有故事,即使只有英文字幕也看得興致勃勃。同樣地如果捧一本單詞或語法書在手上,不出十分鐘就瞌睡得不行。
如果要選擇在家輔導,我推薦家長下兩個APP,一是洋蔥數學(也可下載電腦版),二是小猿搜題,另外配合一兩本題冊。
洋蔥數學是付費軟體,但費用不高,可以先試用幾課。它的特點是知識點細分成小節,每次只有幾分鐘,用動畫的形式,把原本枯燥的數學定理、公式講得生動有趣,還配備了一些經典題型的講解和知識點的總結。我看過以後有這樣的感覺:原來數學還可以這樣學!
暑假複習上一年內容,用它還是很合適的。先看影片,相對於把之前的課堂內容再快速地過一遍,這比逼孩子把課本翻一遍的效果會好得多。看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學著做筆記,把精要記錄下來。每次看多少小節,可以按孩子的具體情況定,循序漸進。
可以晚上看課,白天做習題冊。平時就把做習題冊當成考試,要注意有速度感,最好計時。真有困難的做好記號先空著。完成後統一核對答案,也可由家長批閱。不會的用小猿搜題搜,搜到答案後先看明白,不要急於抄,可先在草稿上勾劃,留到第二天自己再做,看看是否真懂了。有價值的錯題整理在錯題本上。
-
4 # 頭很痛的何老師
建議先自學初二內容,減小下學期的學習壓力。在學習初二內容的時候也會碰到初一的知識,碰到一個解決一個,慢慢積累。初一主要是銜接小學,沒有特別複雜特別難的內容,但是初二內容就比較多了,孩子成績不理想,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動力也小,所以最好先預學新內容,減小學習困難。
-
5 # 老酒館的喵咪11
數學成績不好興趣很重要,一方面學習壓力也大,說不定孩子也很著急呢,要找對方法,先把會的題鞏固一下,做熟,做透,不理解的可以在網上找一些教師講的課程跟著去做。(自己的看法)
回覆列表
輔導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完全用不著送孩子去輔導班,
看過我這篇文章,父母在家也可以做良師。
本回答只針對初中數學,但是,更加側重學習方法,學習方法!!!
(由於時間關係,學習方法暫時不繫統講述了吧,如果還有需要我再抽空整理出來)
由於家庭經濟原因,我從來沒有念過輔導班,從普通小學到重點初中,學習成績始終在班級裡拔尖。在我的印象裡,老師在課堂上已經把知識點給講授清楚了,課下佈置的作業是為了讓學生自檢自測。劃重點:課上+課下。
這裡要闡述一個概念:“義務教育階段,所有的課堂教育都屬於常識教育。”
常識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
有些家長朋友可能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但也有很多家長朋友受教育程度並不高,可是,後來的人生經歷會逐漸彌補這些知識溝壑,也就是說:可能你已經完全掌握了學校裡課本上的知識,只是你並不知道它屬於哪門學科、或是被定義的名字是什麼。
舉個例子:一支鉛筆兩元錢,買了一支鉛筆和一塊橡皮共花費三元錢,那麼橡皮的單價是多少?
你可以很快的用減法算出橡皮的價錢,會懷疑這是不是小學一年級的題目,甚至會想幼兒園的小朋友扳著指頭都會算出來。但是,這確實是一道初中數學題,它的考點是一道一元一次方程。
你在腦海中快速的浮現出:3-2=1,已經完全的把一元一次方程的完整解題步驟給簡化了。讓我們來看看初中生的解題過程:
我曾有幸為小區裡的家長朋友們輔導功課(對,你沒有看錯,為家長朋友們輔導功課),我也曾聽到過很多家長和我講:“自從孩子上了初中後,學的都是我沒聽說過的知識,輔導孩子的功課真是讓人頭疼。”那麼,當你看到上邊的例題後,還會再有這種感慨嗎?
上個世紀後期,幾何與代數逐漸統一為同一學科——數學,也就是說,現在的數學仍然保留著幾何與代數兩個方面。幾何代表著圖形,代數代表著算術。
題主現在的情況:孩子正在唸初一,而初中一年級階段的數學,所要掌握的知識點基本可以概括為:一元一次方程(代數)、角與平行線(幾何)。
前文中,我用最通俗的例子講過了一元一次方程,接下來,也會用最簡單直白的例子講解角與平行線。請看下圖。
角的學習,建議拿兩根雪糕棍,用圖釘將兩根棍子的一頭固定好,旋轉!旋轉!角是轉動形成的!
直角:內角為90°,像直直的旗杆插在地面上,和地面形成的夾角。
銳角:內角小於90°,很尖銳的角,戳到別人會很痛。
鈍角:內角大於90°,但小於180°,像磨鈍的錐尖,戳到別人不太痛。
平角:角度為180°,像是兩條邊被按在桌子上,變平。
周角:角度為360°,一條邊繞著頂點旋轉一週,所以叫周角。
很簡單對不對,很快就能掌握,接下來看看初一幾何重中之重的考點——平行線。
不要被“重中之重”四個字嚇到,如果你能夠看懂上邊這張圖,那麼理解平行線就完全不是問題。
首先講一個腦筋急轉彎:猩猩最不喜歡什麼線?
答:平行線,因為平行線永遠不會/沒有相交(香蕉)
來看一看這張圖
仔細觀察圖上,是不是發現了高架兩側的電線都互相平行?而且都沒有相交(香蕉)?
其實,現在你已經掌握了平行線兩大公理:
1)兩條互相平行的直線永不相交。
2)如果兩條直線同時平行於同一條直線,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再來看這張圖
僅憑肉眼來看,這三根旗杆是平行的,那麼能夠用數學的方法證明出來嗎?
前邊說過:直直的旗杆插在地面上,和地面形成的夾角就是直角。上邊這三根旗杆是不是都同時和地面形成了直角?也就是說,它們同時和地面垂直。又因為它們同時垂直於地面,所以它們是互相平行的。
好的,角和平行線現在大概已經瞭解了,接下來,讓我們把它們結合起來看一下。
不要怕,一點都不難!
先來認識幾個新朋友: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根據圖中的提示去找一找它們吧~
一定要仔細的找到每一對同位角!每一對內錯角!每一對同旁內角!然後仔細想想它們的共同點!
圖片左上方有一行小字:直線L1∥L2,這行字的意義有多重大呢?我不會告訴你,但我建議你找一把量角器來,把你剛剛找到的那些角量一量,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秘密。
是的,每一對同位角和內錯角都相等,每一對同旁內角都互補(角度相加等於180°)。
也就是說: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接下來需要讓你親自動手做一個實驗,[嚴格尺規作圖],只畫三條直線,要求同時存在一對相等的同位角、一對相等的內錯角、一對互補的同旁內角,看看能發現什麼秘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畫出來的圖應該和我差不多
如果按照我的要求,並嚴格尺規作圖的話,應該能夠發現有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那麼你就已經懂得了另外的定理了: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發現什麼了嗎,是不是和上邊提到過的那三行字完全一樣?只是順序變了一下?
就這麼簡單,角和平行線章節已經講完了。老師在課堂上用兩三節講的內容,而你只花了二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掌握。不信咱做道題試試?
∵是因為,∴是所以,括號內填依據。
公佈答案
好了,能看到這裡,說明你現在的水平,已經能夠掌握初一數學的基礎了,去做些題吧,開拓下視野,把基礎夯實。注意理解概念,然後去運用概念。
以下是原答案
一言以蔽之:基礎為王
掌握基礎==60%
基礎紮實==80%
查漏補缺==90%
先說一下個人經歷吧,16年高考落榜,復讀一年,從二本壓線到超一本線40分(河南),曬下17年成績單剛開始復讀的時候,我常常為成績發愁,因為不管我再怎麼努力的背書刷題,成績也頂多到450分,連二本線都過不了(16年二本三本還沒有合併)
終於在某一堂晚自習,我突然醒悟到了受益至今的無上法則,我暫且將其稱之為“六八九法則”。它的內容極其簡單,就是開頭那三行字:
掌握基礎==60%
基礎紮實==80%
查漏補缺==90%
理論研究出來了,那就試著去實踐吧!
我開始做模擬題,刷卷子,以數學為例,剛開始我的數學爛的頭疼,滿分150,我只能達到六十分(40%)左右,後來才發現,並不是題目太難,而是基礎知識點沒有掌握。當我把所有基礎題型都弄明白之後,數學成績穩定在了120+(80%)從本質上來講:
在中學階段,所有考試大部分都在考驗學生的基礎知識。
後來經過我的實驗,“六八九法則”並不具有個別性,它是普遍適用的,班上一個三本線同學試用之後,兩個月時間穩定提升到二本線。後來我把原理教給了一個復讀的學弟,他是理科,從二本靠下考到了一本線上80+,最後考去了上海。
曾經在某本記憶力相關書籍上看到一句話:沒有學不好的笨學生,只有沒掌握方法的天才。
“六八九法則”就是一項適用於應試教育的方法。
60%有多重要呢?它意味著你對這門學科正式登堂入室,能夠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只有掌握這60%,才能真正意義的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然什麼都不懂,越學越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