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漫漫

    人生兩處,要麼故土要麼城市,我們總得把自己的根紮下一處,流浪的樹註定了無法長大!——師約

    週末跟著朋友去爬山,路過一個挺優美的小村莊,於是感嘆在這裡生活太好了“多好的農家小院,多好的空氣”。

    朋友說:“你老家不也是這樣的村莊嗎?要是現在回你老家,還能過的慣嗎?”。

    我哈哈一笑“要是回去過一個月還行,時間再長,那就過不慣了”。

    在外邊時間長了,老家、故土對我我們這些出來多年的人來說,真的就只是一個念想了!是一個失意或者孤單時想想,卻決議回不去的地方,除非在這個城市真的混不下去了。但就算在這個城市過不去了,還可以輾轉去另外一個城市,城市那麼多,你覺得總有一個適合你,總有一個你可以在那裡紮下根。但你卻不會想回到故土紮根,在那裡你本是有根的,只是這麼多年的在外流浪,根也一點點拔起隨著你去流浪了!而在故土拔起來的根,卻再也難以在故土種下,因為在城市生活慣了的你,開始水土不服了!

    我的老家是魯西南一個小縣城的鄉鎮,我是十幾歲離開那裡來城市混跡的,算起來馬上十年了。起初的幾年還非常眷戀故土,隨著時間越來越長這種眷戀就慢慢淡化了。而對於城市,從最初的陌生、怯弱、孤單到現在的熟悉、淡然和安定感,感情也就越來越濃厚。這種轉變帶來的最直接問題就是,回老家後居然開始不適應老家的生活了。

    記得前年過春節的時候,有天晚上要請一個親戚吃飯,這個親戚用老家的話來說是“不擔事”的,所謂“不擔事”就是指那些來往非常少、也不是很親、但是身份比較尊貴的客人,為了表示重視,對於這些客人老家的習慣是一定要去“大飯店”吃飯的,而不是在家裡自己做飯吃。其實老家人口中的“大飯店”也不過就是鄰村人在鎮上開的二層小樓的飯館,因為裝點的比較體面,於是那裡就成了老家人招待貴客的地方。那個飯店離我們小區大約3里路,父母先陪著客人去了飯店,我和妹妹由於回家拿一瓶好酒就沒有趕上車,所以我們就只能走著去那個飯店送酒。外邊是黑漆漆的一片,雖然幾年前就安了電燈,但是村裡一直不捨的開,所以一到晚上整個村莊除了樓上微弱的光,其它全是陳靜在黑暗裡,也許這正是城市人難求的安靜。但不巧的是又下起了小雨,於是我“非常自然而然的、熟練的”掏出手機“開啟打車軟體”——我要打車去!但是開啟定位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來:這裡是老家,不是我所熟悉的城市!這裡沒有計程車可以打,要麼騎電瓶車要麼走著。

    而我之所以沒想到騎電瓶車,是因為我習慣了出門打車或者做公交,在心底早已經沒有了出門要帶交通工具的概念。

    我知道我錯位了,而這種錯位讓我嚇了一跳。這才出去幾年啊,我居然把在城市裡生活的習慣和做事的思維不知不覺中帶到了在老家的生活中,對於曾經無比熟悉的老家我居然不適應了,要知道這可曾是我夢裡都念著的故土啊!

    是什麼讓我對故土變的陌生了?是時間!

    隨著離開,我漸漸的從故土的成長中剝離,這些年裡故土的改造和成長我都沒有參與,所以對於故土:很多人我開始不認識了、很多事開始忘了,而故土也早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樣子!斗轉星移一切都在變!而對於原本陌生的城市,這些年裡我一直見證著它的成長,更在這裡結交著朋友、編織著自己的人脈,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也變得越來越強大,慢慢的就習慣了城市。

    雖然午夜夢迴時可能有一瞬間覺得自己也不屬於這裡,終有一天還是要回到故土的!可是夢醒後我們依然在城市裡開始忙碌。於是我們安慰自己“等老了,我就回到故土養老”,可是我們都知道那也許僅僅只是一個念想而已!

    除去城鄉生活條件的不同帶來的差距,我們再來看一個問題:我們當初為什麼離開故土?

    為了上學、為了掙錢,又或者說是為了夢想和自由。畢竟在大城市裡由於機會更多和更具包容性,追夢或許更容易些;而越是小的地方人情關係、人脈網路、厲害關係就會越複雜。同樣這一點也是自由的來源,因為大家都來自彼此陌生的地方,誰也不會去過問誰的生活,而快速變化的生活讓人們的觀念也被重新整理,所以哪怕你在街頭賣唱也沒有人會笑話你,因為大家覺得那是藝術!但是在老家他們一定覺得要麼你落魄了,要麼你就是得病了,而且是精神病!

    當然,城市有時候也是冷漠的,而冷漠是自由的副產品,你要自由的同時也就必須接受冷漠的存在。

    是的,城市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便捷的生活都是吸引著我們想要留下的理由,這些說白了,只不過都是因為我們想要過的更好!

    但也還有一點是我們不得不留下的理由:

    我們失去了在故土賴以生存的本領!我們不會種地、甚至四時不分五穀不辨,我們在學習城市生存技能的同時忘掉了這些技能,於是我們也只能在城市裡努力的想要紮根!

    人生兩處,要麼故土要麼城市,我們總得把自己的根紮下一處,流浪的樹註定了無法長大!

    但是當我們老了,在城市裡賺了足夠多的錢,我們就能回到故土重溫那田園舊夢嗎?

    可能還是回不去!別忘了“人到七十古來稀,病痛常來欺”!如果年輕時你眷戀著城市的教育以及其它資源,當你老了、腿腳不便了、小毛小病的找上門了,你會更眷戀城市的豐富的醫療資源還有便捷的交通資源!而這恰恰是在小地方的老家不具備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來自各地的求醫者拼命的想要趕往那些大城市的醫院了。

    還有就是,隨著時光流逝知交半零落:幾十年不回的老家,等你老了再回去你又認識誰?誰又還認識你?當你想要聊天了、喝酒了,你去哪裡邀幾個知交?那時的你只是身在故土的異鄉人!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就算到老,故土也難回!這一別,故土就真的只是故土了!

  • 2 # 時間的文藝客

    有多少心境看不透,現實又不在理想。有多少心靈望不穿,生活又不在希望。有多少情感理不明,精神又不在怒放。有多少思想達不到,自我又不在狀態。有多少故事繞青春,方向又相逢不在明確。有多少視野掛愁眉,經營又不在果斷。

    困境就是一個人的不如意,逆境就是一個人的不順心,落寞就是一個人的情緒現象,難耐就是一個人的心理呈現。

    你一個轉身就遇見豁達。

    回不去的地方只有失去的青春,回不了的地方只有失去的時間,但恰恰是失去了擁有了時光歲月,那你不能回的地方只有自己沒有想到方法。

    青春沒了記憶可以回去,時間沒了回憶可以回去,你不能回的只有你不想回。

    哪怕是貧窮限制了你的經濟允許,你也在自己的春天裡擁有自己的財富。

    你的財富就在你的行動裡。

    雙手有最出色的錦囊,助你推開一切風雨,彩虹就在你的兜裡從不曾遠去。

    努力的結果是希望最快抵達,付出的後果是美好最貴臣服,打拼的結局是人生一定有鋒芒,奔赴的後來絕對是成就。

    就像你與別人相處你會溝通,就像你與自己獨處你會交流,就像你會翻譯自己的世界,就像你會理解自我的處境,就像你能運用自己的邏輯,就像你能管理自己的現在。

    遇見低谷,高谷就在路上。相逢傷感,喜悅就在眼裡。邂逅瓶頸期,巔峰山水就在你的路口。

    你的現實在你視野裡活躍,你的精神在你情感裡引領,你的心理在你心靈裡開啟,你的行動在你展翅飛翔。

    潮水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亦能毀你一時半會,重要的是你會漲潮退潮。起起落落可以助你經歷才華橫溢也可以毀你十里前程,關鍵的是你能風生水起。

    有多少魅力無窮消失在漫漫長途中,有多少無可奈何嘗盡了生活人生。有多少崎嶇不平留下了風光無限,有多少堅韌不拔創造了平凡無敵。

    你擁有你的所有意義價值,你擁有你的一切存在財富。

    拐一個彎,你就到了輝煌來臨。

  • 3 # 欣怡情感之說

    我認為:說出了打工人的心聲

    短詩 《打工難》

    出門在外靠打工,入門張口要錢花;

    流水線上忙不完,一件做來一件算;

    一遍一遍又一遍,何時才出一片天;

    我寄愁心與明月,奈何明月照家鄉;

  • 4 # 雪飛蝶舞

    年輕時為了生活不得不出去,老了依然無法有足夠的金錢回家養老,兒女或許已經在外面成家立業,只能呆在外面守候著兒女的幸福,幫幫兒女帶孩子,畢竟,很多人覺得,奮鬥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兒女的幸福?為了更好的生活?既然兒女已經在外成家,老家裡沒有房子沒有牽掛,那麼只能守在他鄉。

  • 5 # Frost看天下

    看到這個題目,眼前浮現出多少無奈的場景。

    很多很多人都是這麼一個生活的境況。

    鏡頭二:鳳凰男。 高考制度讓一代人實現了脫離黃土地的願望。大學畢業後,各種追逐夢想,去到自己想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地方。亦或因為談了物件,各種選擇來到了對方的城市。工作境況普遍不是很如意,而老婆孩子的事弄下一大堆。直接就是給自己開闢出了第二故鄉。沒有人脈,沒有本土優勢,事業發展坎坎坷坷。而中途回老家簡直太難。內心焦灼。又一個故土難回,城市又容不下自己。

    鏡頭三:城市裡務工的農民工。他們多半是最初以一個純勞動者的身份進駐了城市,保姆、保安、建築工、洗車等各種臨工,或者生產線工人。在所在單位做的不錯,升職到了一個小主管或者負責人,但待遇偏低,解決不了在城市的住房、入托、上學等事宜,要麼費用太高難以承受,要麼戶口保險等等各種不合規,而回去老家又捨不得已有的工作基礎。還是一個故土難回,城市又容不下自己。

    現如今,生存壓力空前的大,而對於這幾類人尤其如此。如何抉擇是他們永遠的無奈。

    多少次夢迴故鄉,而醒來依然是偌大而沒有溫度的鋼筋水泥。

  • 6 # 凌書笑

    有一群人,為了供子女讀書,為了蓋房娶媳婦,為了實現自已的夢想,背井離鄉到一二線城市打工拼搏。

    生長環境與家庭教育的不同,決定了性格眼界格局。他們大多數在工地廚房餐廳,廚師保姆服務員保安隊伍裡多數是他們的身影。

    高階高工資的環境中少有他們,文化限制也決定他們大都幹技術與力氣活。工資決定了他們的時間。特別是回家看父母兒女的時間。

    少數能鑽肯拼有文化有創新的他們中的一些,在大城市買房娶妻生了紮下根。

    錢,是一道網。拉開了這些鄉村來的打工者與城市中產階級的距離。

    辛苦了多少年,有多少這樣的普通的鄉村打工者能在北上廣買房紮根的?

    他們通常把希望寄在兒女身上,吃了沒多少文化的苦,拼命供子女讀書讀研,就是想讓子女有個好前途好工作。

    他們在城市打工多年,己體會到城市種種便利快捷,掙錢相比農村容易。有些人十多二十年未回鄉。

    城市是他們的子女,鄉村是他們的父母。兒想娘線頭長,娘想兒路頭長。希望永遠在兒女身上,父母只是他們心頭若有若無的念想,城市故鄉的月亮一樣亮。租房是他們在大城市生存的最重要形式。農村的生活已經不習慣,也不願回去。

    城市中什麼都要錢,他們只有把自己交給時間。鄉愁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奢侈品,偶爾也會在夢裡出來鄉村的影子。天亮了該幹啥幹啥,掙錢重要。

    用時間換錢,決定了他們沒多少時間提升個人價值。就算成了土豪也難成貴族。

    他們脫離了農村,在城市中吸取營養,但根很難扎進城市中的磁磚鋼筋水泥中。他們是城市的邊緣人。

    而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中有什麼辦法可以躲開夜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