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揚51
-
2 # 氍毹紀夢
個人覺得,如果僅就目前王佩瑜所取得的成就,應該還為時尚早。客觀來看,王佩瑜應該是當今京劇屆裡,把京劇推廣和個人推廣結合的最好的京劇演員,請注意我在這裡的修飾詞:“當今”、“結合”。
王佩瑜最早學習的是評彈,然後才改學京劇,年紀輕輕,便獲得了“小孟小冬”的稱號,據她自己回憶,“小孟小冬”的稱號,是譚元壽先生給叫出來的。一次譚元壽先生看王佩瑜演出,看完之後,譚先生稱讚王“我見過孟先生的演出,這就是小孟小冬”(大意)。從此“小孟小冬”的稱號便傳開了,後來王佩瑜到北京演出,譚先生還與其合演《失空斬》。其實,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小孟小冬”的稱號,更多的還是前輩對後輩的一種提攜,至於如果真實比較起來,莫說當年的王佩瑜,即便是今日的王佩瑜,恐怕也很難說能夠比肩當年的“冬皇”。所以,這也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王佩瑜的京劇水平,放在當今,也許是佼佼者,但是在京劇歷史上,還很難站得住腳。
說這些話是會招致當下有些王佩瑜的擁躉的否定,但是,藝術水準還是要靠藝術實力來支撐的,而不是靠無理的謾罵和毫無實據的否定來評定的。我們都知道,孟小冬先生是得餘叔巖先生真傳的徒弟,但即便如此,受性別所限以及其他條件所限,孟小冬先生的戲路及能戲,是遠遠不及餘叔巖先生的,同樣的道理,到了今天的王佩瑜也一樣,包括王佩瑜的用嗓發音,由於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所以發音用嗓的方法也會不同,所以,在學餘上,先天的條件便查了一截。
我們再說王佩瑜,餘叔巖先生所留下的唱片就是那十八張半,但是餘叔巖先生所會的戲,卻遠遠不是這些,僅就武戲一項,便足以讓孟小冬先生望而卻步,更不用提幾天的王佩瑜了,我們見過王佩瑜演《空城計》、《捉放曹》、但卻幾乎很少見王佩瑜上演扎靠戲,更不要提向餘叔巖先生那些崑曲戲了(如寧武關等)。
但是,限於時代,我們又不得不說,王佩瑜在當代京劇演員裡,尤其是同齡人,已經算是佼佼者了,女性的性別雖然是她的短板,但同時坤生又是她優勢,因為坤生本就少,能出來的就更少,所以更顯彌足珍貴。
而近幾年在京劇的推廣和自身推廣的結合上,王佩瑜也是做得較好的。搞清音會,參加各類綜藝節目,提高自己的曝光率,一方面以京劇人的身份向大眾推廣京劇,另一方面又讓大眾瞭解京劇人和京劇,所以王佩瑜在宣傳推廣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但是至於他所做的這些推廣,是對京劇的發展和大眾對京劇的認識正面功能多一點還是負面功能多一點,我想還是應該另當別論,或者再看一看的。
-
3 # 魏青衣
王佩瑜在當下京劇界青年演員中,算是名氣最大的一個,不僅戲唱的好,更是多次跨界,參加各種綜藝,從而讓自己以及京劇大火,間接的推動了京劇的發展,因而被戲迷們親切的稱為“瑜老闆”。
1978年出生的王佩瑜,在京劇界依然算是青年演員,她在14歲就考入了上海戲曲學院,開始學戲,16歲就獲得各種獎項,譚元壽讚譽她為“當年的孟小冬”。從此戲迷們親切地稱她為“小冬皇”。
在學校期間,王佩瑜拜師於王思及,學習餘派藝術。很快,她就將餘派老生表演得惟妙惟肖。王珮瑜在學校時就屬於優等生,不僅戲學的好,還擔任班長和學生會主席,文化課、專業課、個人能力等都很優秀。
從學校畢業以後,王佩瑜才25歲就當上了上海京劇院一團副團長,年紀輕輕躋身名家行列,身上還聚集著多種光環:餘派第四代傳人、梨園小冬皇、當今坤生第一人、京劇名家等等。
其實對於王佩瑜頻頻參加綜藝節目,我還是挺感動的,因為她每次自我介紹,都會說她是京劇演員,而不會直接說,我是王佩瑜。她這樣的表現,是一直將自己定位於京劇演員,並且一直致力於京劇的傳播,我個人是非常讚賞的!
看看現在京劇界,在王佩瑜這樣的京劇演員沒出現之前,京劇藝術的傳播就靠著口口相傳,戲迷票友之間相互安利。京劇相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就相當於蒙上厚厚的神秘的面紗,即使再有內涵,也會錯失很多觀眾。
而王佩瑜出現之後,將京劇藝術以綜藝的形式展現出來,讓人們看到後,發現原來京劇這麼有意思。於是王佩瑜吸引了大量的粉絲,為京劇藝術的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王佩瑜大火,還是有道理的,反正我是很喜歡這樣的演員,現在的京劇的確需要傳播,的確需要人們去了解,去喜歡!
-
4 # 蘭zhl
先自食其力吧!不然說什麼都是白扯!自己的一碗飯都沒有還怎麼振興啊!以後的接班人跟著你喝西北風啊!最初的戲曲幫社都是養家餬口起家的。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就不要自提身價。再好的藝術形式不能自養就趕緊散了吧!國家養你到什麼時候?那可都是納稅人的錢你吃納稅人的錢很開心嗎?請你自食其力再說話!
-
5 # 2689春天的花兒
近兩天王佩瑜又上熱搜了,起因是她吐槽郭德綱唱的京劇不專業。可我卻不這麼認為,老郭的京劇唱的有板有眼的,滿有味道的嘛,扮相也說的過去。
王佩瑜是唱老生的,唱功一般般。可是我總覺得她的長相唱青衣比較合適。.而且現在的京劇,帝王將相的,年輕人不感性趣,觀眾多為老票友。
京劇沒有郭德綱的相聲火,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不王佩瑜也出來講座.主持.跨界過了一把相聲癮嗎?她敢說她說的相聲比郭德綱賣座?肯定觀眾喜歡聽郭德綱說相聲了。
郭德綱說相聲時能插一段京劇,她王佩瑜演京劇時,來幾句相聲試試?那不是砸臺子讓觀眾喝倒彩嗎?找抽哇!
所以說,跨界過把京劇癮,純屬娛樂至上,也是說相聲時的必備之功。不必過於苛求,有點吹毛求疵了。
-
6 # 阿非力康
捧王太高了!她會幾齣連本大戲?咋就成了藝術家大師?她是大師那些會上百出戲的藝人是什麼?但好笑的是她本人裝出點首投足大師的範兒,讓人噁心。
-
7 # 緣起緣落4946
王佩瑜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做為一個唱出來的坤生很難得。但她與餘派的真正老生還有很大的差距,她會的戲不多,特別是扎靠的戲幾乎沒有,還需做很大的努力。其二,要看格局。格局小的人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她在推廣京劇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不應忽視群眾的努力。把自己當成角,指責這個不專業,指責那個是梆子味,不利於京劇對於大眾的普及和提高。其三,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大家共勉。
-
8 # 城市農民阿花
舊中國曾經叫戲子,新中國後叫藝術家,這個稱號是祖國和人民給的!做為藝術工作者,不論你是陽春白雪的,還是下里巴人,為人民服務才是藝人的宗旨,而不是把自己置身於廟堂之上受人供奉,演員脫離了群眾,沒有大眾的喜愛你就啥都不是,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喜歡聽於魁智的戲,也知道王佩瑜是好角兒,姑且不談郭德綱的戲是否正宗,但單憑他對京劇的喜愛和所做的實事,起碼對京劇是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不論你是角兒還是草,誰都別把自己看成是陽春白雪,也別把別人都當成下里巴人,當初二人轉的俗、甚至是惡俗,也是被不斷的改造,去粗取精搬上舞臺,成就了綠色二人轉,為群眾帶來歡樂!京劇求生存求發展靠的是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不是個別精英,逞口舌之爭不如多栽樹,讓自己桃李滿天下!喜歡王佩俞,也喜歡郭德綱,兩位都是業界翹楚!希望兩位能求同存異,和諧共生!弘揚國粹振興京劇絕不能靠一己之力,放下身段,大度包容,拓展資源,努力做一個傳播者~~讓京劇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發展才是硬道理!
-
9 # 幸福地帶2
毫無疑問,靠炮轟郭德綱而出名或證名,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郭德綱能夠在自己的相聲中演唱京劇,首先是值得肯定的。不管郭德綱的唱法合不合自己的意,或者說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衡量,是不是正統?但在許多郭德綱的粉絲心中和相聲愛好者的眼裡,郭德綱唱的就是京劇,就是最好的京劇。因為,他向自己的相聲愛好者和粉絲們傳播了京劇的魅力,從這上面說就是功德無量。
王佩瑜唱的京劇怎麼樣?恐怕許多人都沒有聽過。實際上是從王佩瑜攻擊郭德綱的新聞之中,才讓許多人知道了王佩瑜這個人。而至於自己唱的京劇怎麼樣?會不會在觀眾和聽眾面前引起轟動,這些恐怕還是一個問題。哪怕你王佩瑜的京劇唱的比郭德綱好1萬倍,但是,不被觀眾們認可,這其實就是王佩瑜自己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但是,靠攻擊他人是非常不可取的。
而對於京劇中的唱派,對許多人來說,是不懂的。因為,許多人並不懂得京劇,能夠真正到現場去看京劇的人有多少?能夠在電視廣播和新聞媒體上點選觀看京劇的人又有多少?恐怕這些才是他應當作證的而應當重視的。而對於這個人的好歹?個人而言,對他並不瞭解。但是。對他攻擊郭德綱這件事情,個人也只是粗淺的談了一些看法,並希望他能夠在自己的事業上,能夠真正的做出自己的成績,而不是靠攻擊他人出名。
你不能夠因為自己買不到票,錢來而怪別人,即使別人沒有唱,你也同樣的賣不著票來。所以,在這方面,自己應當去開拓自己的業務,而不是去攻擊別人。個人認為,相反的,如果能夠給人家互動,可能會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從而讓自己的演藝生涯更上一層樓。
-
10 # 張道君478
過去戲子的地位都比不上妓女,新中國把他們當做藝術家,那時候京劇也是創作高潮,《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燈記》這幾部樣板戲唱腔優美,可以說是人人都會哼幾句,可是後來呢?躺在床上吃老本,不思進取,固步自封,都快成為瀕危物種了,現在有人出來振興,還嘰嘰歪歪的,丟人
回覆列表
近年來,女老生王佩瑜十分活躍,除了演出外,做嘉賓,開講座,宣傳普及京劇知識,甚至配合演了一出“曹雲金抱大腿”的鬧劇。
王佩瑜,學習、宗法餘派唱腔藝術,經常上演《搜孤救孤》、《烏盆計》等戲,頗受觀眾好評,有“小冬皇”之美譽,較好的體現了餘派唱腔儒雅、雋永,韻味醇厚的藝術特點。好像還擔任上海京劇院書記一職,能在素來強調“本土特色”只重麒、言的上海京劇界混的風生水起,一方面說明王佩瑜確有藝術功力,同時也說明“這個女人(吶)不尋常”。
評價王佩瑜的藝術水平,首先要說說她所宗法的餘派聲腔藝術特色,要學習一個流派,並不是簡單的學習唱腔曲譜,餘叔巖唱的是“都來米”,我也唱“都來米”,我就是“餘派”了?吐字發聲、行腔歸韻、聲腔特色,才是反映這個流派之所以是這個流派的標籤。
餘派唱腔吐字講究,猶如“大獅子叼著小獅子”,力量過大就咬死了,過小則小獅子掉地下了。勁頭拿捏是非常考驗演唱者功力的。餘叔巖的用嗓講究“中鋒嗓音提溜勁”,留有餘地,而不是竭盡全力。整體唱腔風格空靈飄逸,清新灑脫,不飄不濁。咬死口,發拙力,則是違背了餘派唱腔的基本特色。
王佩瑜作為女老生有著先天的薄弱環節,演唱中必須在遵循餘派唱法的同時,隨時留意發聲部位,以儘量避免出現過多的“雌音”,若完全按照餘派“提溜勁”的唱法,那就全是“雌音”沒法聽了,而要保持男性化音色,則發音部位必須用力且儘量靠後,如此一來距離餘派“中鋒嗓音”的發聲原則難免有較大的偏離。
唱的是餘派的腔,用的不是餘派的勁。
總體來講王佩瑜的餘派還是很不錯的,在中青年演員中當屬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