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龔子子蘇

    多少媽媽在孩子上學習班興趣班之後一步步進化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自己原本就是佛系生活的女子,生孩子以前口口聲聲說,以後一定對孩子不急不躁,幹啥無所謂健康快樂就Ok。結果“學習”這件事,點了當媽的“死穴”,分分鐘原地爆炸。甚至有時候連引燃的時間都省略。過去的豪言壯語全忘記,孩子“不聽話”,“不配合”的那一刻,不再是佛系媽,而是孩子眼中的“滅絕師太”。

    吼完吵完聽孩子抱著自己說“媽媽我愛你,你別生氣”,又一個人立馬躲起來捶胸頓足狂懊悔!哪個當媽的,不是在日常生活裡習慣性扮演“精神分裂”?

    有一個朋友英文好,陪孩子學英文,不自覺嚴格要求,結果孩子生氣把書藏起來不學了。英文不好的爹看到了,趕緊出馬,結果沒過一會兒,爺倆你一句我一句倆人一起學起來了,爸爸說“你學會了就可以教我啊!”當媽的瞬間不僅懷疑自己能力,都快順便懷疑人生了。

    當“法系”的媽遇到“佛系”的爹……孩子小的時候,世上只有媽媽好。可為什麼孩子大了,經常媽媽做得越多越“錯”,母子之間親密關係跌宕起伏?為什麼嚴厲的媽常常“敗”給佛系的爹呢?

    何為“佛系”,就是無所謂,都可以,怎麼樣都行。這世上大多數爸爸都屬“佛系”。而這世上很多媽媽都屬“法系”,習慣性原則底線,上綱上線,從當媽那天開始,就自備一套養娃的邏輯體系。

    所以在養育中,當爹的不容易著急,因為沒有什麼是“必須”的,特別是原則性問題之外。但當媽的基本心裡已經有一個標準架在那裡,沒有“達成”,就易焦慮。

    而在壓力和焦慮面前,男女表現和消化方式不同。特別是養育壓力,本就讓很多媽媽過度焦慮,情緒崩潰,就算明白要“戒吼”,“戒怒”,就算深諳“正面管教”,要給孩子溫和而堅定的迴應,可是生活中真的經常“臣妾做不到啊”。

    孩子需要的,不是“事事正確”的父母,而是“有趣的”爹媽還記得曾火爆網路的一組圖“當爹的是如何帶孩子的”嗎?各種令人無語的逗比搞笑場面,什麼老爸打電動,把娃掛牆上;爸爸和娃一起玩耍地全身是泥巴;在家拿掃把當武器,顏料滿天飛,就差把家給拆了。

    大家藉此吐槽當爹的“不靠譜”,可是如果換個視角,在孩子眼中,這些全部都是他們最愛的那種爸爸啊!不以絕對標準限值自己的想象力,不會說“這個不能碰,那個絕對不可以”。

    因為,對於孩子小時候來說,需要的不是一個“事事正確”的父母,而是“有趣的”爹媽。孩子長大後,需要的不是耳提面命下指令的父母,而是能身體力行把自己人生過好、邁步走給孩子看的爹媽。有時候,過於深重的愛,才是教育中的“絆腳石”啊!

    話說在“喪偶式”“詐屍氏”育兒霸屏的今時今日,當媽的先學會放手,給爸爸們一些機會吧!其實他們也許都是“好爸爸”的潛力股,只是被無視慣了、或者被罵怕了呢?!有一種疼愛,叫做手放開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生活你真的用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