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是緣起
-
2 # 月夜讀春秋
清朝科舉考試死人,其遺體禁止從大門而出,並非出於封建迷信。
古人如何出仕為官?在中國古代,沒有高考制度,也沒有公務員考試製度,那麼朝廷是如何來選拔官員來維持政權的日常運轉的呢?科舉放榜
其實,歷朝歷代,很多帝王都會讓皇親國戚甚至是開國功臣的子嗣來任職朝廷官員,甚至是封疆大吏,對於帝王們來說,這是非常可靠的事情,有利於鞏固自己的皇權。
那麼,普通人就沒有機會入仕為官替朝廷效力為百姓造福了嗎?當然有,皇親國戚們並不一定有治國安邦的才幹,封建王朝為了能夠更好的維持自己的統治,透過科舉考試選拔出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的才子,就任朝廷官職,以更好的統治萬民。寒窗苦讀
科舉考試開始於隋朝年間,清朝光緒年間被廢除,歷經1300多年,考試內容為八股文。
清朝科舉考場為何有人過世在清朝的時候,朝廷透過科舉考試來擇優錄取選拔官員,科舉考試是一項非常嚴肅的事情。然而如此重要的科舉考試卻發生著詭異的現象,經常有考生在考場裡會試時死去。在如此敏感的場所裡,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命案呢?
其實這也沒有多大的詭異,考生命喪考場無非就是這幾種情況。
一、清朝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這是普通考生走進仕途的唯一途徑,如此重要的考試,會試的考生難免不產生緊張的情緒。而古代的科舉考生並不像現在的學生考試,頂多考那麼兩三天就結束,每次科舉考試都要持續九天,而且會考期間只能待在考場窄小的會所裡。如此簡陋的環境再加上如此緊張的氛圍,就導致了有些考生直接觸死。
會場考試
科舉考試關乎考生的前途命運,如果把握不好,十年寒窗苦讀,一朝盡喪。這無形中給予了考生非常大的壓力,有些考生扛不住這樣的高壓,選擇了自裁,有的拿著小刀往自己的腹部刺數十刀,有的拿著蠟燭籤往自己身上桶,以這樣的方法選擇了逃避。
二、科舉會試考生來自於五湖四海,有些考生爬山涉水、歷盡艱辛,耗費長達數月甚至半年的時間才到達會試地點,途中遭受風吹雨打、風餐露宿,歷經了各種各樣的磨難,託著病怏怏的身體來參加考試,在加上水土不服和會試場所簡陋,很多萬里而來的考生還沒見到榮華富貴,就一命嗚呼了。秀才趕考
三、應試考生為了考取功名,長年累月的寒窗苦讀,飽讀詩書,也就很少從事農耕生產。沒有從事體力勞動的應試考生往往顯得體弱多病,非正常死亡率也會比一般的人來得高,而且在應試考生當中,也不乏一些非常年老的考生,因為高強度的應試勞累而亡也不少。
清朝科舉考試會場的詭異現象據《申報》報道,當時眾人“於牆外豎直木,作十字形,引繩其上,將屍體吊出。”就是在圍牆外面豎起一根木頭作為支點,用繩子把屍體從考場內吊出來。總之,清朝科舉考試會場考生離世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而且相當的普遍,甚至一個考場都可以抬出五六具屍體。但怪異的是,在科舉考場內離世的應考生的遺體卻禁止從考試會場大門搬運而出,而是由會場工作人員將屍體從窗戶抬走或者從圍牆上搬出,這麼詭異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一種說法是,按照滿族人的風俗習慣,有人去逝後,是不能將逝去的人從大門抬出的,因為滿族人認為只有活著的人才能走大門,滿族人一般會將遺體從窗戶搬運出去,因此在處理會試考場的考生遺體上,自然採用了滿族風俗來處理。
滿族入主中原後,很多滿族人居住在北京城,京腔就是滿族人學說漢話時形成的。但是查遍所有史料,發現沒有任何資料記載,北京滿族人在對待逝去的人時禁止從大門出的風俗。因此,應試會場對考生遺體的處理方法出自於滿族風俗是不能夠成立的。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怪異現象的發生呢?從務實的角度來探討,就可以理解這樣怪異的行為了。一、遺體禁止從大門而出是為了防止影響考生應試情緒。
考生在考場裡專心的應試答題時,會場的工作人員突然抬著其他考生的遺體從考生面前經過,有時候還不止一具,甚至是多具遺體,那麼,這樣對考生的心理造成的衝擊力是很大的,情緒將會受到很大波動,也就會影響到考生的答題。古代考試作弊的小抄
學子寒窗苦讀,卻看到同為考生的學子在考場上逝去,學子往往感懷悲秋,看到此景,非常有可能觸景傷懷,感慨書生應試的艱難和走入仕途的不易,嚴重的甚至會由此產生抑鬱、發瘋。
二、防止科舉考試作弊
三年一度的朝廷選拔官員科舉制度,決定著很多秀才的前途命運,也是普通學子進入仕途改變一生的唯一途徑。因此,歷朝歷代科舉考試從來不缺乏冒死作弊、投機取巧的人。考場的工作人員藉著搬運學子遺體的機會進進出出的,誰又敢保證沒有人協助其他考生傳遞答案之類的作弊發生?遺體只能透過吊牆而出,禁止所有會場人員出入,是防止考場舞弊的重要手段。
三、防止不法分子借題發揮反對政府
如果考生遺體從大門而出,將會被考試會場外面的人看到,很容易滋生謠言,將會引來太多不必要的麻煩,很有可能會動搖到清朝政府的威信,產生社會危機。
外面有的反清文人還會借題發揮,針砭時弊,藉此否定科舉考試,否定八股文,否定清朝選拔官員的科舉制度,對於讀書人的思想,古代王朝歷來都是不得不防範的,這也是產生文字獄的原因。
其實,有些看起來非常神秘的事情,往往被人歸到迷信之說,導致了封建迷信的蔓延,等我們去探究和發展的時候,才明白,那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只是由於不瞭解,我們才會賦予它過多的神秘。
-
3 # 野史日記
科舉考試難上加難
古代科舉制度,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制度,儘管這個制度當時封建社會比較先進,讓平民百姓有機會入仕,但是真實情況,貧困者又讀不起書,無法考取功名。所以,古代想靠科舉翻身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真正能夠成功的卻是少之又少,可見科舉之難,遠不是今天的著名大學能夠比擬。
科舉之路,不僅是學識上的難,還有生存上的艱難,有的朋友或許還不瞭解科舉的制度,以為和高考一樣,其實相差甚遠。咱們就拿最近的清朝為例吧,最少的一次進士只考了81人,最多的一次考取了399人,即使是最多的一次考取人數,也不是高考能比。
況且,要先考秀才,再考舉人。考上舉人需要參加鄉試,鄉試三年才舉行一次,在各地的省會進行考試,有皇帝親派的考官。一次考試的時間也很長,分三段,沒段考3天,也就是說一共要考九天,不過考上了舉人就牛了,如果有職位就可以去任職做官了。
舉人在當地的地位很高,縣官什麼的也會對你刮目相看了,富貴就算不大,也要比很多人都強,《范進中舉》就是這樣的情況,足可以看到舉人的重要性,同時也側面體現了科舉考試中榜的艱難。
科舉考試進行時的艱辛科舉考試除了千軍萬馬獨木橋慘烈,還有科舉路上的一系列艱辛,僅僅是去省城趕考,就已經讓人望而生畏。因為古代的小地方距離省城極遠,有的地方提前半年就出發進行趕考了,這段路程的盤纏暫且不提,古代打家劫舍的強人很多,眾多趕考人也是他們的重點目標,因為他們的盤纏豐厚,華人講究“窮家富路”,再貧窮的家都會給考生借足盤纏,生怕他們路上遭罪。
家庭的疼愛成了劫匪的快樂,有很多考生都因劫匪的原因,無法到達考場,自然也就無法考取功名。
後來,大多數的考生一起結伴而行,這樣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長途跋涉之苦卻仍然免不掉,因為貪路,有時候難免錯過宿頭,風餐露宿的旅途,讓考生到達考場的時候精疲力盡,身體差的人有不少死在了半路。
等到了考場,並非萬事大吉。在考生進入考場的那一刻開始,最後的考研才剛剛開始。科舉考試的考場和咱們今天有很大區別,今天的環境舒適,古代卻不行,他們的考場可不是在什麼寬敞明亮的教室,而是在一個個類似廁所大小的隔斷中進行。
有的朋友會說,打比方拿廁所來打,太沒有文化了,其實不是這樣,拿廁所比喻考場的情況,不僅不是沒文化,反而是非常恰當。
因為考生在一個個單獨的考間中,不能四處行走,必須在一個階段結束時,才能出來一趟,也就是說,至少要在考間中度過三天三夜,而這三天三夜要在狹窄的考間中生活,除了奮筆疾書外,吃喝拉撒全在其中解決。
那味道能好嗎?比喻成廁所一點都不過分,味道、環境、空間都很形象。除此之外,考間並非封閉,是一個沒有門的“廁所”,外面有監考官來回巡視,到了夜間天氣很涼,有的考生身體素質差,直接就會染上風寒,病病歪歪無法作答事小,萬一一病不起,一命嗚呼也是常有的事情。
畢竟古代的試題保密工作不好做,考試時間又長,萬一考生放出去,洩露考題,外面有人幫忙作弊,傳進來,那科舉考試就成了笑話,所以生病的考生也不能出去,只能是堅持,如果家裡條件好,可以讓醫生看看病,但是醫生需要專用醫生,也不能出去。
前面我也說了,有的考生長途跋涉,到了考場只剩下半條命了,再經歷9天的考試,有的考生乾脆就在考間中含恨離開了。
離世考生不能抬出門死去的考生每年都有,已經不是啥稀奇的事兒了,監考的考官們也都司空見慣了。但是考場有一個規定一定要注意,死去的考生不可以抬出門。
說到這個規定,大家一定覺得這是不是和作弊有關係呢?其實主要原因並不是防止作弊,而是一個封建迷信的原因。
當時的人們覺得大門是給人走的,這個死人不能走門,否則不吉利,所以考生離世不能抬出門的意思不是防止屍體作弊,不能抬出門,但是可以抬出牆,也就是說,屍體可以在外邊有人接應的情況下,從牆上翻出去。
“於牆外豎直木,作十字形,引繩其上,將屍體吊出。”——《申報》這裡指的屍體,並非單指考生,就算考官其他工作人員,都是如此。同時,也會防止作弊,對於屍體只要搜身即可。
古代科舉考試有考生暴斃,主要原因是身體素質不好,環境太差,加上旅途勞累沒有緩解,這樣的情況下,屍體還不能走門,僅僅是因為封建統治者的思想問題,可見古代科舉考生有多可憐。
-
4 # 江雨燕
客觀來說,在科場死人確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不允許在科場過世的仕子從大門抬出去,卻蘊含了封建時代的一些特殊思想。
有人說這是為了防止作弊,這其實屬於無稽之談,考生去世後其考卷也就被主考官收回作廢,考生本人不管死與不死只要離開了考場,那就沒有機會再回去了。
而且考生舞弊和他走不走大門又有什麼關係呢?難道他從牆上抬不出去就不能作弊了嗎?所以本身就不存在說是為了防止作弊,科舉考試的作弊方式分為兩種:
一是把卷子偷偷帶出去,在外面寫好以後再送進去。
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來向匡超人說道:“二相公,這個事用的著你了。”匡超人道:“我方才聽見的。用著我,只好替考。但是我還是坐在外面做了文章傳遞,還是竟進去替他考?若要進去替他考,我竟沒有這樣的膽子——節選自《儒林外史》除了在考場外面替考生把卷子寫好以後,還有一種風險更大的就是替考,也就是所謂的“槍手”,譬如我讀大學的時候就有同學為了應付補考,就叫別人替他去補考。
《儒林外史》中對替考的情形做了細緻的描寫:
交過五鼓,學道三炮升堂,超人手執水火棍,跟了一班軍牢夜役,吆喝了進去,排班站在二門口。學道出來點名,點到童生金躍,匡超人遞個眼色與他,那童生是照會定了的,便不歸號,悄悄站在黑影裡。匡超人就退下幾步,到那童生跟前,躲在人背後,把帽子除下來與童生戴著,衣服也彼此換過來。那童生執了水火棍,站在那裡。匡超人捧卷歸號,做了文章,放到三四牌才交卷出去,回到下處,神鬼也不知覺。發案時候,這金躍高高進了。所以,考生死後不準走大門是為了防止作弊可見是一部人自己的臆測,其真正原因就是滿族的喪葬習俗導致的,清朝是滿人做天下,雖然喪葬習俗漢化了不少,但一些比較重要的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
其中一個就是死者“走窗不走門”,理由也很簡單,大門是留給活人走的,死人只能從窗外抬出去。根據滿足的喪葬習俗,死者到了出殯那天,需要用席子遮住身體,以免被Sunny照射,因為Sunny是純陽之物,而屍體是純陰之物。
所以不能讓屍體被太Sunny照射到,除此以外死者不能從大門抬出去,要從窗戶抬出去,男性死者從左窗抬出去,女性死者從右窗抬出去。
所以這是滿族入關後的喪葬習慣導致的結果。
-
5 # 魏青衣
一場考試,若成,則功成名就,名揚千秋,若敗,哪來的回哪去。
科舉考試,自隋唐時期就開始存在,隋唐時期的科舉考試,已經算是為廣大貧苦人民打開了一扇同樣高官厚祿的大門,在此之前,門閥制度下,廣大的寒門子弟卻是毫無辦法的。
科舉考試雖然打開了一扇門,但卻有不能夠容納所有人透過,參加科考者,可以加官進爵,過上理想生活的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要一生平庸,碌碌無為的。
參加科舉考試,需要參加鄉試,會試等一系列的考試,就算是走到了最後一步,也不一定能夠正式成為進士,有些人運氣差的,甚至會倒在考場上。遇見這種情況,清朝其實還有些特殊規定,那便是屍體不能從大門搬運出去,只能從窗戶,高牆等地方運出去。
如何從窗戶,高牆運出去?自然需要裡應外合,裡面的人將屍體遞出去,外面的人將屍體接出去。
為何清朝科考會有這種硬性要求?其實這與滿清統治者的民俗關係還是很大的。後金女真族曾經有一項習俗,那便是逝者屍體不能從大門經過,若是走大門,那邊會被認為是一種不吉利的現象,所以屍體只能從窗戶等地方運出去。
如此解釋,倒也還算合理,但當時的北京,其實普通人家也不會就將屍體從窗戶運出去,這麼看來,好像這一做法就又顯得有些不倫不類,畢竟這一習俗當時可能都已經沒有了,為何科考還要嚴重屍體不走大門的這種做法。
於筆者看來,屍體不走大門,更多的,應該還是參照風俗辦事。屍體不走大門,其實是有著幾方面好處的,進京趕考者大多都歷經千辛萬苦,從全國各地千里迢迢到來,很多人都提前死在了路上,即使是有幸到了考場的,也會有不少死在考場中,清朝的考場可不像現如今寬敞明亮,其中狹小,昏暗,為的就是防止作弊。但趕考者卻需要在這種環境下待上連續九天,還不能出門,自然就更加憋屈。
屍體不走大門,從一定程度上也算是預防了考試洩題,從另一方面來講,也算是安撫考生們的緊張情緒。
當然了,清朝統治者也不可能打從一開始就是為考生要想才設定這樣的規定的,更可能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清朝統治者根據民俗,設定了這樣的規定,但隨著民俗的丟失,這種規定保留了下來,甚至有了其他意義。
回覆列表
清朝科舉制度非常嚴格,有很多規定是防止做弊的。但有一項奇葩規定卻令人哭笑不得。清朝規定,在考場內死亡的人,不準從門抬出去,不論是考生、考官、考場隨從等,任何人不準從門抬出。那麼,人死了總得抬走啊,門出不去,怎麼辦?
一、從窗戶抬出。人死後,要想抬出考場只能從窗戶抬出,這可是真實發生的。
二、翻牆抬出。只要不走門,裡應外合把人從牆抬出去是允許的。
三、人死後好友偷偷扶著屍體,不讓人發現,當著扶個病人從門偷運出去。
聽來這些事是笑話,但你還真別不信。《申報》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當時眾人“於牆外豎直木,作十字形,引繩其上,將屍體吊出。”就是在圍牆外面豎起一根木頭作支點,然後用繩子把死人的屍體從考場吊出來。
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做法究竟為何呢?原來,清朝祖先有這樣的習俗,家人死後,要從窗戶抬出。他們認為,門是活人走的。死人只能走窗。為此清朝科舉考場沿用了這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