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斯坦奴R
-
2 # 涅槃133882955
巔峰時期的納達爾當然是無敵的,特別是在紅土場,不過在別的場地他也是當之無愧的巨頭!特別欽佩的是納達爾那種永不服輸,每球必爭得鬥志!在場下的納達爾像個羞澀的大男孩,不過一旦站到網球場,他就是一個十足的鬥士!盯著對手的眼神都透著堅韌和不屈!看了今年的美網,相信也沒有人會說他的巔峰期已經過去了。怎麼還有人會說他的技術在費德之下?他們三人我認為技術各有特色,不分伯仲,作為史上相互之間交手最多的三位選手,他們之間的勝負主要取決於臨場的發揮及身體條件等偶然因素。當然他們之間的交手早已超越了誰勝誰負,作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在他們享受彼此之間比賽的同時,我們也珍惜他們之間的每一次較量,就足夠了!
-
3 # DJQJK
作為德約粉絲,個人很佩服納達爾,只要踏上球場必定全力以赴爭取勝利,無論對手是誰,菜雞也好,巨頭也罷,都跟對手死磕到底。現在大滿貫也來到19個,以納達爾目前的實力和狀態,超越費德勒應該是指日可待。
個人稍微點評一下納達爾,順帶費德勒+德約(純屬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1. 納達爾。自出道以來從紅土小王子到紅土之王,前無古人應該也是後無來者了。個人認為納達爾是三巨頭中天賦最好的,有力量,而且跑動超級快,隨著年齡的增長,納達爾各項技術還在繼續進步。發球,以前的發球只是感覺超級轉並且跳的高,但是球速並不是很快,現在的發球速度提升了不少;反拍,以前的反拍大多數是過渡,現在的反拍經常能扯開大角度並打出制勝分;網前截擊,這項技術最近真的感覺進步超級大,可能以前因為納達爾主打底線的打法沒怎麼注意到他的網前技術,隨著年齡的增大有時候需要節省體力來到網前,真的還挺穩的;正手,其實感覺正手稍微有點下降,不如以前那麼犀利了;納達爾是防守型打法,看底線站位就知道了,伺機正手側身尋找機會,靠正拍一點點壓制對手積累優勢來尋找致勝的機會;打法上來說對膝蓋損傷比較大,膝蓋也確實困擾了納達爾整個職業生涯,但納達爾通常在美網之後澳網之前這段時間治療傷病,也導致了他經常在賽季末缺席大量比賽,可能也是年終至今0冠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四大滿貫期間納達爾都一直盡力保持競爭力,加上他一貫的高效率,使納達爾成為三巨頭中成績最穩定的一位。
2. 費德勒。作為第一個超越網球之神桑普拉斯的人,費德勒被譽為天王無可厚非,畢竟人們往往對第一總是印象深刻。費德勒是進攻型打法,三巨頭中發球最犀利,並輔以超強的正手,快節奏搶上升點,多平擊,95%以上的人無法抵擋住費德勒的狂攻亂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正手不如以前那麼穩定了,但犀利程度並沒減。相比較而言,個人認為費德勒的反手是三巨頭中最弱的,切削比較多,反手對上納達爾的正手上旋和德約的雙反都是劣勢。身體天賦和技術方面,費德勒每個指標都不是完美的100分,但基本每個指標都能到95分,這個是最難得的。而且費德勒的打法是三巨頭裡最不那麼耗費身體的,38歲還能保持如此的競爭力就是最好的證明,個人不認為納達爾和德約能在38歲也有費德勒此刻的競爭力。
3. 德約。三巨頭裡面最悲情的人物,在這裡扯一點題外話,作為德約的粉絲,我覺得他很不容易。出身跟其他二位沒得比,東歐小國遭人恨,成長於戰亂,能活下來可能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成績的提高也帶來了一些費納粉絲的謾罵,我個人可以理解,畢竟威脅到了別人的偶像,人們不會去罵穆雷,不會去罵瓦林卡,也不會去罵大師兄,更不會去罵羅迪克、薩芬和伯蒂奇們,因為他們遠遠威脅不到費納,甚至還是十連敗俱樂部的。穆雷、羅迪克、薩芬和伯蒂奇等可都不是善茬,這些人無論是場內場外也都有過行為和言語上的“直率”,單單雙標的拿這些所謂的標準去打壓德約我覺得沒什麼意義,我不討厭費德勒和納達爾,我只討厭為了黑德約而黑的某些費納粉絲。個人覺得德約的身體素質最差,早期各種暈倒+退賽,同時也是三巨頭裡體重最輕的,德約是攻守兼備型的打法,沒有費德勒那麼偏進攻,也沒有納達爾那麼偏防守。德約的發球比較一般,是三巨頭裡面發球姿勢最彆扭的,正手遠不如費納犀利,但超強的反手確實厲害,應該是三巨頭裡最強。超強的接發得益於快速的反應+身體的柔韌性,滑步能力也幫助他在球場上的跑動和覆蓋面積,感覺反手比正手穩定,但沒有一拍下分的能力,需要一點點調動對手來獲得優勢。打法比較傷身體,年紀最輕卻受傷病影響最大,前景不容樂觀。
以下是三巨頭之間的一些資料對比:
費德勒和納達爾職業生涯交手40次,其中大滿貫交手14次
總共:16 vs 24 (4 vs 10)
硬地:11 vs 9 (1 vs 3)
紅土: 2 vs 14 (0 vs 6)
草地: 3 vs 1 (3 vs 1)
2019年印第安維爾斯半決賽,納達爾賽前退賽(不算交手記錄)
費德勒和德約職業生涯交手48次,其中大滿貫交手16次
總共: 22 vs 26(6 vs 10)
硬地: 17 vs 19(4 vs 6)
紅土: 4 vs 4 (1 vs 1)
草地: 1 vs 3 (1 vs 3)
2014年年終總決賽的決賽,費德勒賽前退賽(不算交手記錄)
納達爾和德約職業生涯交手54次,其中大滿貫交手15次
總共:26 vs 28(9 vs 6)
硬地:19 vs 7 (2 vs 3)
紅土:17 vs 7 (6 vs 1)
草地: 2 vs 2 (1 vs 2)
大滿貫 大師賽 年終總決賽 500賽 250賽 奧運會 總冠軍數量
費德勒 20 28 6 23 25 0 102
納達爾 19 35 0 20 9 1 84
德約 16 33 5 12 9 0 75
大滿貫 費德勒 納達爾 德約科維奇
澳網 6 1 7
法網 1 12 1
溫網 8 2 5
美網 5 4 3
大師賽 費德勒 納達爾 德約科維奇
1. 印第安維爾斯 5 3 5
2. 邁阿密 4 0 6
3. 蒙特卡洛(紅土) 0 11 2
4. 馬德里(紅土) 1 4 4
馬德里(硬地) 1 1 0
馬德里(藍土) 1 0 0
5. 羅馬(紅土) 0 9 3
6. 羅傑斯杯 2 5 4
7. 辛辛那提 7 1 1
8. 上海 2 0 4
9. 巴黎 1 0 4
10.漢堡 (紅土) 4 1 0
硬地 22 10 24
紅土 5 25 9
藍土 1 0 0
職業生涯交手兩次及以上並對三巨頭保持50%以上勝率的有:
費德勒9人:斯奎拉尼0勝2負,拉夫特0勝3負,恩奎斯特1勝3負,維恩費雷拉1勝2負,庫爾滕1勝2負,赫巴蒂1勝2負,蒂姆2勝4負,納達爾16勝24負,德約22勝26負。
納達爾5人:達斯汀布朗0勝2負,克雷特加0勝2負,赫巴蒂1勝3負,達維登科5勝6負,德約26勝28負。
德約5人:薩芬0勝2負,克耶高斯0勝2負,卡洛維奇1勝2負,岡薩雷斯1勝2負,羅迪克4勝5負。
最後附上三巨頭各自奪冠的大滿貫在八強之後的晉級之路
回覆列表
我覺得納達爾技術水平在費和德之下,但對付巨頭之外的人卻是最拿手的,大滿貫到最後也極大可能是最多的,該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