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糖尿病健康之路
-
2 # 鮑爾金vs巴特爾
體重在一個月內下降10kg左右,站在醫學角度來看應該是由糖尿病、結核病、惡性腫瘤所引發的可能性很大,或者患者有胃腸病史和神經性厭食症以及內分泌系統的疾病,再則甲亢對體重的下降也是有很大的影響,有不潔性史的患者建議做獲得性免疫缺失的檢測,建議做全面系統的檢查,排除或者確診,儘快取得正確的治療方案。希望對您有幫助。
-
3 # 啟邁斯健身
減肥到底要不要控制每個月減肥的重量? 在斯斯不久前發表的文章裡,有一些朋友問到斯斯一個問題:
“斯斯,你說每個月最好減肥不要超過4斤,但是很多人一個月能減20斤啊!”
這裡斯斯有幾個觀點要提:
1、我從來不給所有人定一個標準,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情況,個人建議是每週不要減超過自己身體重量的1%,醫學界普遍的建議是每週不要超過1kg
2、我們說的建議,不是說你做不到一個月減20斤,而是最好不要去做。比如殺人放火,你真的要做,沒準努努力真的給你辦到了,但是斯斯肯定是不建議做的,為什麼?畢竟害人啊!
所以有個小目標是好事情,比如減他個20斤。但是你也要記得慢慢來,一口練成個瘦子,不一定是什麼好事情.... 不信的話,我再舉一個例子:
美國舉辦了17季的“超級減肥王”(The Biggest Loser)就曾經創下了10000000美華人同時線上的高峰收視率,節目的方式也很簡單。
找一群胖子,BMI平均值超過40,他們要在30周裡,靠節食和運動儘可能地減重。減掉最大比例體重的冠軍,可獲得25萬美元獎金,也就是166萬多人民幣....
一般能夠在眾多胖子中贏得冠軍的選手,起碼減掉了自己45%的體重,最誇張的是第15季冠軍 —— 蕾切爾 ·弗雷德裡克森(Rachel Frederickson),她在比賽中減掉了59.6%的體重,直接把自己的BMI健康指數從“肥胖”變成了“過輕”。
蕾切爾·弗雷德裡克森在比賽時候驚豔到了所有人
蕾切爾·弗雷德裡克森,賽前BMI指數為44.6,賽末BMI指數為18.0
這感覺,就好像她被黑山老妖吸了一下似的,胖地主吸成骷顱頭....
節目雖然播的異常火爆,但也有不少理性的人開始發聲,指出節目組為了博人眼球,讓參賽人員短時間內減重過多,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影響會產生極大的傷害。
為此,美國糖尿病、消化與腎臟疾病研究所的凱文·霍爾(Kevin Hall)和他的團隊取得了2009年第8季14名選手的許可,追蹤研究長達6年之久,最終他們在《肥胖》(Obesity)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揭開了這些選手們名利雙收背後,最傷心的秘密...
凱文·霍爾和他的團隊跟蹤了這些選手長達6年之久,最後卻發現大部分人在賽後平均每年反彈6~7成,導致如今14個人裡,只有1個人保持住了體重,其他的人已經完全回到了參賽前的體重,甚至更胖。
最讓這些選手痛不欲生的是,比起沒減肥之前,如今復胖的他們不僅和參賽之前沒什麼兩樣,但卻需要每天少吃一頓,來維持自己不會變的更胖,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掉下去的體重反彈了,掉下去的“靜止代謝率”,卻一直遲遲沒彈上來....
這讓研究團隊的帶頭人凱文·霍爾感到十分的震驚...
什麼是靜止代謝率?
靜止代謝率其實比較複雜,說的簡單一點,就是為了維持你的心臟跳動、呼吸等基本生命特徵而消耗的能量,所以說活著真的不容易!
但是靜止代謝率的彈性很大,比如你餓幾餐,它就會下降,減低熱量消耗,以維持你的生命,一百多年前還沒有那麼多人可以吃飽,靠的就是靜止代謝率的“能屈能伸”,才可以勉強活命。
但當這些靜止代謝率降下來的時候,如果你突然又開始恢復飲食,餐餐大魚大肉吃到飽,你可別以為靜止代謝率會很快的就升高,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你的身體不會很快就知足,按照求生的本能, 你的身體會繼續囤積這些熱量,讓它在下一次捱餓的時候,不至於過的那麼慘...(就像久經大旱的田地, 一碰到下雨,當然是瘋狂吸收啊!不下它個十天半個月,你別想種莊稼...)
科學家們認為,在一次迅速減肥過後,靜止代謝率的反應比常人想象的更為緩慢,是導致很多選手至今還收到靜止代謝率的困擾,比起之前,他們現在的靜止代謝平均要少消耗704kcal/天。
這個效果就像,就算減肥前的你和復胖後的你同時不吃不喝, 但你還是比減肥前多吃了3大碗米飯,這些熱量不是你真的吃進嘴裡了,而是你的身體幫你節省出來的....省出來的...省來的...省的...的...
他們的身體,正在把他們努力的拉回之前的體重設定點,要麼你捱餓,要不然就變得比以前更胖!這些都是在短時間內快速減肥+節食減肥導致的副作用...
丹尼 ·卡希爾(Danny Cahill),第8季的冠軍,在比賽中從195千克減到了87千克。如今,他133千克。研究顯示,比起那些和他體重相仿但從未減肥的人,他現在每天少消耗800千卡。
丹尼 ·卡希爾(Danny Cahill)參賽前和參賽末的樣子
這張,是丹尼 ·卡希爾(Danny Cahill)現在的樣子
魯迪·保爾斯(Rudy Pauls),他在賽後一度反彈了70千克 —— 然後他做了縮胃手術。現在,他重126千克,每天少消耗516千卡。
魯迪·保爾斯賽前重200千克(左),賽末重106千克(右)
此外,凱文·霍爾還找到了另外一個讓選手們復胖的幫兇,那就是激素紊亂,凱文·霍爾發現,許多參賽的選手們瘦素在賽末的時候只有6%左右,賽後瘦素的回升也極為緩慢,只恢復到了賽前的67%。
瘦素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告訴你“夠胖了,別再吃下去了”的激素,瘦素大量降低會面臨著什麼結果可想而知。(無盡的食慾、長久的飢餓、暴飲暴食在賽後一直伴隨著他們。)
當然還有一類人,天生擁有肥胖基因,也就是所謂的瘦素抗體... 那麼瘦素多少對你來說都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了...這類人,也就是我們眼中的吃貨。
如此一來,這項研究也揭露了不少平時人們存在的錯誤觀點,快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吧!~
一、胖子都是“太懶太饞”才會變胖的
這個觀點,只能同意一部分,比如上文提到的參賽選手們,在短時間內減去大量的重量,說明他們的意志力遠超常人,想要科學的變成一個瘦子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錯就錯在利益燻心,為了錢放棄了科學減肥,最後一頭栽在了身體的自我調節上。
你要明白,自己的身體是一套多麼複雜的系統,如果不按照科學的方法減肥,那就早已註定了你的失敗。
二、長大了就會“瘦”下去的
很多人,都認為嬰兒肥是一種福氣,小時候就該多吃點,長大了會瘦下去的,就是這個錯誤的觀點,導致中國6歲一下的兒童有19.8%超重,7.2%肥胖。
也存在長大之後發育瘦下去的例子,但那都是再小不過的一部分,大多數人兒童時期的肥胖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以後的身材。
所以說,那些熊家長都長點心吧!娃娃不是越胖就越好!
三、“說你胖,是為了你好,刺激你減肥”
這個是斯斯聽到的最賤的一句話了!很多人口無遮攔,打著為你好的幌子,一個勁的數落你,目的只為了滿足自我的優越感。
今天你就可以反手一個平底鍋虎在這些人的臉上,“都閉嘴吧!”有科學家證明,諷刺別人胖,只會讓被諷刺者增加肥胖的機率。
“”我去!這個是真的,越說越胖,越說越胖,有沒有!?”
科學解釋是因為心理壓力導致的一些生理變化,比如慢性炎症之類的,都可能進一步引起體重的增加。
四、“要麼瘦,要麼死!”
這個誤區也很可怕,千萬別把減肥看的那麼重要,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樣,走上了盲目減肥的道路。
開始“神農”嘗“百草”,瓶瓶罐罐的減肥藥當飯吃,花了大把的錢,不僅沒瘦,還差點因為減肥藥裡的違禁成分把自己玩“死”...
然而你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別去追求體重的降低,認真的運動,適當增肌,提高基礎代謝,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健健康康的瘦下去,有時候一味的追求速度,不是什麼好事情。
-
4 # 第一縷晨汐
說實話再健康的減肥一個月瘦25斤也屬於極速瘦身,肉體是瘦了但是身體真的吃不消,而且女孩子容易例假暫停或者不準,反正不好,一個人瘦五六斤我覺得算牛逼的,就咱們自己在家鍛鍊配合蔬菜
-
5 # 穎食營養極速瘦身的背後,這麼多的危害你還敢試!
一個月瘦25斤,應該是採用的極低能量飲食攝入,所以每天的食物種類攝入很少,則導致營養物質的攝入減少,長期下來就會導致營養不良。隨著機體所需要的原料供應不足,機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那麼就更容易生病。
本身機體的肥胖是由於一些脂肪的囤積,突然去除25斤,那麼面板就會鬆弛,鬆鬆垮垮的,一點面板的彈性沒有,還會顯得更老。
一般能夠極速瘦身25斤,採用最多的還是節食,就會導致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蛋白質等攝入不足,在減掉脂肪的同時也會減少肌肉,導致代謝降低和亞健康。一旦恢復正常飲食的時候,就會使得體重反彈更嚴重。
沒有了足夠的營養,頭髮也會隨之掉落,還會變得乾枯無光澤。
-
6 # 春天的欒先生
如果減肥合理沒什麼副作用,首先是纖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補充一定要合理,這樣即可以保證每天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也可以保證人體對營養的需求,多喝水是為了提高新陳代謝所以多喝水是可以幫助減肥的
-
7 # 願你安好oo
我倒是想一個月瘦25斤 怎麼瘦都瘦不下去 節食加運動 一公斤也沒掉 我想可能身體內在出了問題 找中醫調理身體 說我是體寒體質 不會容易減下去 只能先調理身體 在減肥了 我很有意志力的 希望調理完身體 能一個月掉25斤 過年的時候美美的
回覆列表
一個月瘦25斤脂肪是不可能的,因為相當於每天要減少400克脂肪也就是3600千卡的熱量,相當於跑步8小時左右,估計大部分是水分。因此,要擔心礦物質平衡,避免水分流失過多引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