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林讀書
-
2 # 背影看世界
應該說主要是由於孔子的儒學,適合為帝王治理國家的需要。
首先是儒家學說提出了以民為本,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這一思想主要就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這裡面的主要的意思就是老百姓才是封建國家的根本,離開了老百姓,你這個國家就沒有意義了,或者說沒有存在的必要。
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是正確的,也都說明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從古至今都是有傳承的,所以說孔子的思想裡面,這一立論之本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那孔子的這一思想,說來說去說一千道1萬,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封建帝王服務員,就是讓封建帝王更好的統治百姓,一定要把百姓當回事,否則就會出現船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
其次,儒家思想還社稷次之的思想。這裡重點是說設計和您的關係,那就是說人民要比國家要高的意思,人民是國家的基礎的意思,人民第一,國家第二。
第三就要回過頭來再說說君王次之的意思就是說在人民國家和皇帝這三者之間,必須要擺好位置,排在首位的是人民,第二位是國家,第三位才是君王。
這些概念都充分說明了,封建帝王在治理國家的時候,要把什麼事情放在首位,什麼事情放在第二位,再把皇帝自己的事情要放在第三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江山穩固,才能確保國家安定,社會和諧,國家發展。
透過以上的通俗解釋,你就明白了,孔孟之道還是很有些道理的,所以它能夠被帝王在治理國家的時候,所採用和吸納。
-
3 # SundaySeventeen
儒學不是術,是道,法家才是術,術是方法方式。儒學治理天下,可以讓百姓少吃虧,治理愚蠢的人,就應該讓他們安分守己,互相傷害的結果是大家一起吃更多的虧,吃虧吃的太多,自然仇視王權,所以儒家的道是兩面受歡迎,把所有階級的利益綁在一起,讓大夥向同一個方向使勁。他不僅開化百姓,還讓帝王愛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帝王用儒家的思想作為治理國家的武功心法是最適合不過的,而方式則是用的法家。
-
4 # 窗外的白楊
這個問題好,涉及的面很廣,但大體可以這樣追溯與歸納:
首先要看到,孔子首先興辦私學,廣收門徒,創立儒家學說時,並不是一家獨大,甚至是不受歡迎。孔子生於春秋末期,這時候諸侯爭霸,已經是禮崩樂壞,周王朝名存實亡。孔子帶著他的門徒,宣傳他的儒家學說,卻不被重視與採納,甚至淪為“累累若喪家之狗”。當時“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儒家只是一派而已。無論是那時的秦國還是後來的秦朝都是法家思想,講究刑名之學,儒學是排斥的。
只是到了西漢時期的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為漢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所以,到了這個時期是關鍵的轉折期,儒學才走上了康莊大道了。
現在看來,這個學術之所以成為後世帝王尊為治理天下的帝王之術,有其根本的原因:
一方面,儒學讓帝王的地位得到鞏固加強。從董仲舒開始,講究“君權神授”,神化君王的地位,帝王從此以天子自居,這也是讓帝王能夠接受儒學最主要的原因。當然,為了限制帝王的絕對的權威,他也提出“天人感應”的學說,以此來制衡君權。
另一方面,儒學可以經國治世,更好地服務於君王治理天下。儒學提出的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包括孔子早前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核心是從於正理或無條件服從於上下關係,三綱立足於關係下的服從,而孔子立足於正理,倡導無論地位都該依正理盡本分。
這樣一來,無論是作為帝王的合法地位或者說是神聖的地位,儒學已經幫助確立。而作為帝王治理天下的整套所需要的倫常,儒學已經早就確立好。作為帝王,後來用儒學來治理天下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
5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注意,後世帝王施行的儒家,並不完全是孔子的儒家,而是新儒家。
這麼說,可能有些費解,儒家就是儒家,怎麼會有新舊呢?
實際上,從秦始皇嬴政一統天下後,就一在嘗試找到適合實際情況的執政方針,比如嬴政採用的是殘酷,嚴酷,暴戾的法家思想,可是結果證明行不通,比如秦國因為採用了法家思想,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滅亡了。
如果你是劉邦,你還敢用法家嗎?很顯然,劉邦不敢,所以他選擇了黃老之術,聽名字你就知道跟道家有關係。
對,漢初施行的其實是道家的無為,講究休養生息。可是問題又來了,根據時代的變化,老是無為就沒辦法讓自己變的更強大,比如與匈奴一戰。
因此,到了漢武帝時,很顯然黃老之術已經跟不上漢武帝的節奏。所以劉徹急需一種適合自己的執政哲學。很顯然,還是在諸子百家裡找,因此,就瞄上了儒家。
可是儒家有適合漢武帝胃口的,也有不適合的,比如孟子的主張。因此,就急需改良。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叫董仲舒,他在孔子儒家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於是就出現了新儒家。
這個新儒家實際上已經不能稱為純粹的儒家了,比如雜糅了道家,法家,陰陽家等學派的思想,並且提出來天授神權的思想,加強和鞏固了帝王的權力合法性。因此,深受後世帝王的青睞,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帝王之術。
-
6 # 東方國學
其實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採取的奪取和鞏固帝位的學說不僅有儒學,比如秦朝採用法家學說,漢初採用黃老道學來治理天下。但縱觀中國古代史,在各家學派中儒家學說普遍被後世帝王所認可,被公認為治理天下的帝王之術。
從理念層面來講,人類是追求意義的存在,而儒家主張的王道則符合人們對美好價值理念的追求。相對於其他或透過暴力、算計等威逼利誘迫使百姓不得不臣服於帝王,儒家提出的王道是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的政治主張,實行王道的關鍵在於“德政”、“貴民”,旨在建立一種禮治的政治秩序,即“以德服人”,以避免各個利益群體互相傷害,最終同歸於盡得到一個零和博弈的結果。儒家的王道之所以受帝王歡迎在於:將所有階級的利益整合在一起,鼓勵彼此相親相愛,最終獲得一個各得其所的雙贏結果。
從現實層面來講,儒學“家天下”的治國理念符合中國傳統以血緣關係為核心構建起來的人情倫理社會現實。此外儒學以“仁愛”為核心的治國理念更側重於對民眾思想的教化,雖然這一教化過程很漫長,教化手段相對柔軟,但教化對民眾思想價值觀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而反觀其他威逼利誘的強制手段,雖能在一時一地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無法持久,就像秦朝以法家嚴刑酷法治國因此富強,卻也很快滅亡,與其一味地實行霸道的治國理念有很大關係,至剛者易折。再者,儒家治國之道內涵豐富,體現在既有法家以法治國的理念還有教育、政治、經濟、軍事等治國治國理念,唯有如此豐富的治國理念方可應對複雜的現實問題,從而得以為皇權提供了正當性、合法性的理論依據,為帝王所普遍認可。
-
7 # 長江一口
《治天下,書生算個屁》
在古代的多數時刻,書生就相當於儒生。而中國儒生的自負,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不說個個懷抱修齊治平理想吧,也得有一半左右。修身齊家是自己的私事,但治國平天下,就是公事了。要幹這檔子公事,不是自己做皇帝,就是得被皇帝用。自古以來,雖然由明入清的呂晚村先生認為,天下的皇帝,本該書生來做。但實際上,書生做皇帝的,還真稀罕。滿打滿算,也就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算是一個書生,有著太學生的身份。但是,如果此人一直待在長安做太學生,沒有回南陽做豪強,估計坐天下也輪不到他頭上。
民國時的四川人李宗吾先生憤世嫉俗地說,天下的皇帝,都是流氓做的。雖然稍微誇張了一點,不能說沒有道理。一個個開國皇帝,你可以不叫他們流氓,但卻大抵不是書生。
俗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又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是俗人們看不起書生。在亂世,書生之無用,好像特別明顯。老百姓眼裡,都是那些胳膊粗力氣大,能使長槍大戟的人在逞威風。但武夫們若要成事,還非得用兩個明白事兒的書生不可。連一向討厭儒生的酸臭勁兒,喜歡往儒生帽子裡撒尿的劉邦,也得屈尊求書生幫忙。
宋太祖趙匡胤奪天下,純粹是僥倖。稀裡糊塗,喝大了被兵士們黃袍加身,就是皇帝了。這樣的好事,在五代時期,只要你是武夫的頭兒,就可能有這個機會。奪天下沒有靠書生,但這件篡逆之事,謀劃者中卻有一個半吊子書生趙普。此人算不上是正經書生,可能一部幾千字的論語,都沒有讀完。充其量,不過是跟著武夫混的刀筆吏。但在大宋初年,此人卻得到了趙匡胤趙光義兄弟的特別信任。在削武人的兵權,籌建文治的過程中,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作為皇帝的趙匡胤,也沒事就溜達到趙普家,君臣聊聊。有一次,雪夜造訪,還留下了君臣相契的千古佳話。
然而,另一次趙匡胤的突然造訪,卻讓趙普有點尷尬。因為當時的吳越國王錢俶,雖說自他父親開始,就對中原王朝十分恭順,一直稱臣,但畢竟還保留著半獨立的狀態。錢俶繼位之後,對大宋的恭順,進一步升級,趙普的馬屁,不能不拍。趙匡胤來訪,正好撞上錢俶送給趙普一封信,並十瓶海貨。剛剛放在廊下,還沒有來得及收好。趙匡胤見了,說,什麼海貨,開啟看看。沒想到,開啟一看,裡面都是瓜子金。這份厚禮,可真夠大的。
趙普見狀,十分惶恐,忙伏倒於地,說臣尚未開啟信,實在不知情。趙匡胤嘆了一口氣說,算了,你收起來吧。他(指錢俶)以為國家事都由你們書生做主呢。
這話什麼意思呢?很明白,就是說,在趙匡胤心目中,儘管他重用趙普這個半吊子書生,但是,天下事,還是由他自己做主的。書生是幹嘛的?幫忙或者幫閒者而已。即便得寵如趙普,稍有不如意,該捱整,還是照樣捱整。
難怪到了清朝,書生修齊治平的抱負,就生生被皇帝砍了一大半,治國平天下,就別想了,實在要想,也只能偷偷地想。在皇帝眼裡,所謂的書生,就是幫忙幹事的。沒有公然叫你們奴才,已經夠給面子的了。
-
8 # 楊朱學派
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臣子。就是以禮法約束和限制君權。今日謂之——憲政。
歷代君王酷愛以孔聖人哄天下,以韓非子治天下。以法家思想作為帝王之術。
《韓非子•愛臣》有曰:愛臣太親,必危其主。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於是,歷代帝王酷愛屠戮功臣,兔死狗烹。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屠戮殆盡。
《韓非子•備內》有曰: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母親便希望國君早死。非愛非增。利在君之死。
於是,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以巫蠱之禍誣陷皇族。致使陽石公主、諸邑公主、長公主、太子劉據、皇后衛子夫被滅門。整個皇族被屠戮殆盡。
回覆列表
外儒內法,自古皆然。只是上古時期資料缺乏,難以驗證,也沒有形成系統理論,經過孔子及弟子的整理宣傳,正式命名為儒家,後世資料逐漸豐富,我們就會感覺都在用。
諸子百家,都有相通之處,並不是單純的儒家。不管哪一家被重用,都是由於統治需要。
五帝無為而治,但也不避刑罰。商周崇尚鬼神。秦重法家。漢先道後儒法。後世多外儒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