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月29日,騰訊今日宣佈調整內部構架,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而原有的微信事業群(WX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企業發展事業群(CDG)繼續保留。
7
回覆列表
  • 1 # 隨雨飄渺

    這是騰訊公司的業務大調整,一個企業必須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轉向,不能適應了,必須被市場競爭所淘汰,騰訊公司戰略也是隨著市場變化,而緊跟市場,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能活下來,而且不被市場淘汰,這已經說明,騰訊公司的生存之道,是正確的,如果真的騰訊公司不搞微信,如何解決後來的人氣推廣,如何向移動支付領域擴充套件,如何搞電子金融產業。

    阿里巴巴就是利用了電子商務平臺,推出了支付寶而搶佔了市場份額,使自己處於競爭優勢。

    一個創新能力強大的公司,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配置,拓展未來的大資料應用和智慧產業轉移,這是產業轉型升級,朝著未來優勢產業方向發展,馬化騰低調做人,但商業眼光不差,目標遠大,不會僅僅侷限於現在已經擁有的,而是向更高更遠的技術創新拓展。

    市場法則是適者生存,弱者淘汰出局。

  • 2 # 視界雲科技

    騰訊新組織架構大調整,不難看出新的重心由2C轉變為2B, ABC戰略決定了未來誰能主宰市場,顯然阿里、百度各自都還是相比較騰訊快了一步, 過於依賴“現金牛”遊戲業務的騰訊,面對股價的持續下跌,更需要一場來自內部的變革!

    關於騰訊新的組織架構

    保留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此外,騰訊也將整合社交與效果廣告部(SPA)與原網路媒體事業群(OMG)廣告線,成立新的廣告營銷服務線(AMS)。

    騰訊最新的組織架構

    對於此次架構調整,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表示,這是一次面對未來的進化,是騰訊邁向下一個 20 年的主動革新與升級迭代。

    騰訊Quattroporte劉熾平表示,網際網路即將進入下半場,各行各業迎來更大規模的產業升級。在接下來的 10 年,整個社會將從消費網際網路邁向產業網際網路。在網際網路上半場,騰訊的使命是做好連線;而在下半場,騰訊的使命是成為各行各業最貼身的數字化助手。騰訊成立至今先後經歷 3 次重大戰略升級和架構調整,騰訊需要時刻保持前傾,有足夠的危機感和戰略前瞻性才能引領進入下一個時代。

    關於劉熾平所提及的騰訊經歷的3次重大戰略升級和架構調整,除了這一次之外,另外兩次分別發生在2005~2006年的第一次以及2012年的第二次。第一次的戰略調整是提出業務系統制(Business Units,BUs),將公司按功能模組分工轉為業務系統制;第二次的架構調整是2012年騰訊將原有的BU制升級為事業群制(Business Groups,BGs),把現有業務重新劃分成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移動網際網路事業群(MIG)、網路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路事業群(SNG),成立新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併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ECC)專注運營電子商務業務。

    2012年 騰訊調整的新組織架構

    騰訊為何做出此番改革?

    更有甚者,騰訊引以為豪的現金牛業務“遊戲”業務則因為各方原因(包括政策層面因素),表現也是不太令投資人買賬。

    騰訊2018年8月15日釋出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報告: 二季度智慧手機遊戲收入同比增長19%,但環比下降19%至176億元人民幣,電腦端遊的收入同比下降5%,環比下降8%至129億元人民幣。

    騰訊股價由2018年初的高點時的475.6港元,一度跌至最低點305港元,累計下跌超過35%。參閱自公開資料顯示,騰訊更是從9月7日起,連續八次回購公司股票,合計回購數量為71.07萬股,但收效甚微。因此,至少從內部而言,騰訊需要一場變革來重新提升投資者的信心!

    ABC戰略上老友AB已經在各自領域提前了一步

    備註:ABC分別指AI人工智慧、BIG DATA大資料、CLOUD雲計算ABC戰略也被譽為驅動未來的三駕馬車,對於未來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百度而言已經全身心投入人工智慧領域了(All in AI戰略),老對手阿里巴巴更是在世界雲計算市場有所建樹,根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2018年6月釋出的2017年度全球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分析報告中顯示,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位列全球公有云IaaS市場前三甲。而反觀騰訊雲,前一段時間的資料丟失更是讓自己陷入了一定的信任危機,和阿里雲的距離越是越來越大,騰訊需要救贖自己!

    參自Gartner

    無論是內憂還是外患,騰訊都需要一場變革來重振自己,至於能否逆襲老對手阿里雲,其實不容易,我們等著看吧,雲服務市場更熱鬧了!

  • 3 # 老虎科技

    再有一兩個月,騰訊就20歲了。這次組織調整,無論對騰訊自身,還是對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產業而言,都有著不可低估的意義。網際網路下半場真的來了,誰在思想、文化和組織上落後,誰就可能會掉隊。

    在騰訊20年曆史上,這是第三次重大戰略升級和架構調整。第一次是2005年,推出事業部制(Business Unit),從單一社交產品變成“一站式生活平臺”;第二次是2012年,推出事業部群(Business Group),從PC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升級,並提出“連線一切”,建立開放生態。第三次就是現在,由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升級,探索社交、內容與技術的融合。

    這意味著,騰訊一方面繼續做2C的業務,一方面要發力2B的業務了。

    此次架構調整中,騰訊同時要成立技術委員會,“透過內部分散式開源協同,加強基礎研發,打造具有騰訊特色的技術中臺”。

    相比之下,阿里早在2015年就全面啟動中臺戰略,構建資料中臺和技術中臺。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任命張建鋒為集團CTO。張建鋒有技術背景,還負責過淘系電商業務,如今“大中臺、小前臺”已經初步實現。阿里還在去年成立達摩院,發力基礎研究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研究。

    騰訊此次新成立的一個事業群,是“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整合包括騰訊雲、智慧零售、安全產品、騰訊地圖、優圖等產品線。

    而投資雲計算,深耕產業網際網路,是阿里巴巴早就在做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兩週之前,小米也來了一次徹底的組織架構變革,設立集團參謀部和集團組織部,並重構出十個新的業務部,“把一線陣地交給年輕人”。雷布斯這個想了很久之後做出的決定,是不是可以看到阿里組織文化、組織變革的影子?

    網際網路下半場會很有意思。大家比拼技術、比拼產品,更比拼視野,比拼格局。

  • 4 # 三易生活

    人們常說愛情在七年後會進入一段危險時期,這時許多原有的關係都會發生改變,而在飛速發展的商業戰場上,也同樣很少有能維持七年的穩定關係。今天騰訊方面正式宣佈,在時隔6年後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最佳化和調整,將原有的七大事業群(BG)進行重組整合,成立六大事業群。

    2012年成立的七大事業群成就瞭如今市值極為可觀的騰訊,今天其所宣佈的變動,則不僅僅是單純減去或合併哪一個事業群,而是將現有的諸多業務進行整合,同時強調未來發展的重點。但是在一番調整之後,未來的騰訊又將以何種面貌出現呢?

    【騰訊變動下的“倖存者”們】

    七大變成六大,騰訊做了減法,其保留下來的事業群包括髮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其中,發展事業群和技術工程事業群可以說是騰訊業務的核心,騰訊不對其進行調動也在情理之中,而另外的互動娛樂事業群和微信事業群的穩固地位,則與他們近年來的表現顯然密切相關。

    微信事業群代表的是哪些業務,想必不用再多介紹。根據騰訊今年第二季度財報及中期業績報道中公佈的資料顯示,目前微信和WeChat合併月活躍帳戶達10.58億;微信支付的月活也超過了8億;此外,今年微信力推的小程式日活躍使用者也已經超過2億。因此不管從哪個方向來看,微信目前都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至於互動娛樂事業群,在過去包括了騰訊遊戲、文學乃至動漫一系列業務,而這些正是近年來騰訊最能賺錢的業務。還是上面提到的騰訊財報資料顯示,在第二季度其遊戲業務的營收達到252.02億,平均下來每天都能為公司帶來2.8億的營收,因此這棵搖錢樹目前看來還不太需要修剪枝葉。

    【騰訊的減法:元老QQ去往何方?】

    在剛才提到的事業群裡工作的騰訊小夥伴,目前是不用擔心自己的工作發生變化了。但是從七大事業群變成六大,無疑是個非常明顯的減法,那麼被“減”去的事業群都有哪些呢?

    透過對比我們可以能夠發現,社交網路事業群(SNG)、網路媒體事業群(OMG)和移動網際網路事業群(MIG)從大名單中消失。據騰訊官方表示,這些事業群中與社交平臺流量平臺、數字內容、核心技術等高度關聯且具有高融合性的板塊,將被有機地拆分和重組到新成立的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中。

    如果我們再觀察的細緻一些,我們會發現被“減”去的事業群中多涉及名稱以“QQ”開頭的業務,比如QQ、QQ音樂、QQ空間、QQ瀏覽器和QQ管家等,這些都是伴隨騰訊一步步發展壯大的“老臣”,原本各自肩負不同的任務,在整合之後則將再次聚首。

    不過考慮到這些業務發展已經相對成熟,而且使用者整體基數龐大,難以再出現突破性的爆發,所以不免讓人擔心,這個新成立的這個社交網路事業群對於騰訊而言,是被視為“中流砥柱”?還是被用來“養老”?

    【騰訊的加法:反射弧稍長的雲服務】

    兵法有云,“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騰訊的“減法”其實也是自身業務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騰訊新體系下的6大事業群架構,剩下的一個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目前來看也頗有來頭。

    據騰訊方面的介紹,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將聚合原有的騰訊雲、智慧零售、安全產品、騰訊地圖、優圖等核心產品線,幫助醫療、教育、交通、製造業、能源等行業向智慧化、數字化轉型,最終實現由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的升級,搭建新一代智慧產業生態的未來路徑。

    如今,網際網路公司著重搞雲服務及相關產業不算是大新聞了。遠的來說,微軟與亞馬遜都在不斷強調掌握了雲技術就是掌握了未來,更曾為了爭奪市場而僵持不下,近了就說阿里巴巴這些年不斷吸納人才,皆是為了今後這一方面突飛猛進所做鋪墊。

    然而以前的騰訊,按照介面此前一篇報道中的說法,“在雲的業務上,它的技術實力也已經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這同樣源於它遲緩的佈局和從根源上不重視該產品而停止了迭代”。其中甚至引用阿里相關人士的說法,稱“阿里雲根本沒有把騰訊雲放在眼裡,我們覺得真正有可能威脅到我們的是華為雲”。

    其實不僅僅是雲服務,回首騰訊這幾年的發展之路,它一方面發展的越來越穩健,涉及的業務也越來越廣泛,而另一方面,其給我們的驚喜也越來越少,甚至已經有聲音認為騰訊沉溺於取之不盡的流量中,猶如身處溫室,對外界的冷暖不再敏感。但如今騰訊已經邁出了改變的第一步,而憑藉以往騰訊積累的實力,如果它真有心追趕,恐怕將成為這一領域中不可小覷的一股勢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美國和俄羅斯都不存在,世界會更和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