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從小就背這個朝代歌,想問下那麼作為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夏朝有什麼風俗習慣。以史為脈絡,小弟最近想探究下我們民族的氣質。
8
回覆列表
  • 1 # 噼裡啪啦嘞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又名乞巧節或七巧節。

    中國、南韓和日本人都會慶祝七夕,但日本人由於明治維新時改用西元,所以七夕也改在陽曆7月7日慶祝。

    上巳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形。

    農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七月半。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開啟,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 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中秋節是東亞的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南韓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曆,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陰曆正月十五,這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鬧燈會,猜燈謎,提燈籠,許多地方還有放天燈的習俗。是中國民間的盛大節日之一。

    在廣東佛山,有元宵節的傳統習俗「行通濟,無閉翳」。寓意走過通濟橋,就會健健康康,無閉翳。

    在臺灣,除了賞花燈活動及著名的臺灣燈會之外,還有臺灣北部的臺北縣平溪鄉放天燈活動。另外,臺灣南部的臺南縣鹽水鎮則有著名的鹽水烽炮。在臺灣東部的臺東市,則有炸寒單爺,也是以烽炮為主,但與鹽水烽炮的進行方式並不相同。

    在臺灣早期,有在元宵節夜裡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蔥來討個吉兆的說法。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臺灣話發音)

    起源

    據史籍記載,元宵節開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相傳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一族控制了政權。呂后死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勘平「諸呂之亂」,擁劉恆為主,是為漢文帝。文帝博採群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帝國又處強盛。因掃除諸呂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漢文帝因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寒食節是中國農曆清明節前、中、後這三天。相傳當年重耳(晉公子重耳)周遊列國,歷盡艱辛。一次,他捱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後來重耳當了國王(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十分後悔,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山西省介休市當地居民仍然對此深有記憶,但只限於思想,實際節日這三天已沒有吃寒食的活動)。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南韓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春節,指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併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臺灣、北韓、南韓、蒙古、越南、寮國、緬甸、高棉、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性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新年、舊曆年。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廢除農曆新年,並曾禁止民間慶祝。

    春節在越南語稱「T??t Nguyên ??án」(節元旦)、日語稱「舊正月」、韓語稱「????」(即新年之意)。

    春節的定義有三種: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政府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遊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潑水節(Songkran Festival),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緬甸、高棉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每年傣歷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當於中國的新年。

    清明原為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則多藉此踏青郊遊。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

    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為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

    現在的清明節,合併了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天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

  • 2 # 月光天山

    如果埃夏一體論的話,尼羅河夏同黃河流域周及以後風俗類似的有

    喪葬文化,如哭喪、墓葬。

    對待幼兒的習慣,古時幼兒髮式,弄璋弄玉之類。

    娛樂:一種見於民間的棋類。

    修煉文化、針炙拔火罐。

    古埃及夏應該是眾人賽艇的原發地。

  • 3 # 山海有夏

    但是很多明白人不願意說一些事,所以我勉強說一點看法:我猜想夏盛行人祭。

    我說夏,而不是夏朝,是因為按照現有的證據,即便有一個“夏”,那也就是一個原始部落,而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實際上商也不是。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

    這個“夏後開(啟)”,就是夏的開國之君啟了,“《九辯》與《九歌》”據說是音樂之始,他怎麼得的這個《九辯》與《九歌》?“上三嬪於天”。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很多大家包括袁珂老先生說,“嬪”就是“賓”,意思是啟三次到天上做客,帶下來《九辯》與《九歌》。實際上,不是的。

    按照郭璞注:“嬪,婦也,言獻美女於天 帝。”,“嬪”,《禮記•昏義》:“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周禮·天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敎九御,各率其屬,而以時御敘於王所。”,那與顓頊合葬的“九嬪”,就是這裡說的“九嬪”了。

    當然,這個“嬪”還有一個說法,是“死了的妻”,《禮·曲禮》:“生曰妻,死曰嬪。”,《注》:“嬪,婦人美稱。妻死,其夫以美號名之,故稱嬪。”

    不管何種,“嬪”是指美女無疑了,區別只是到底是活的還是死的。那麼是活的還是死的,就要看“上三嬪於天”的“上”字是什麼意思了,也就是這個“上”是怎麼個“上”法。

    商代有一種人祭的方法,甲骨文裡叫做“燎”,就是用火將人燒死,獻祭給上天,這就是“上”了。這種“燎”,又叫做“燔”,《禮記·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爾雅·釋天》:“祭天曰燔柴。”,為什麼要用柴燒呢?邢昺說:“祭天之禮,積柴以實牲體、玉帛而燔之,使煙氣之臭上達於天,因名祭天曰燔柴也。”,用柴火焚燒牲,使上達於天,這就是“上”了。那麼,對於天來說,既然要祭獻美女,是應該獻死的還是活的呢?通常理解是,那個天大概是喜歡活的,而那“三嬪”,通常也不會那麼巧,竟同時死了,好讓人來拿屍體獻祭。

    那麼,啟,這位夏的開國之君,為什麼要這麼做?是為了自己娛樂,還是要逼剩下的那“六嬪”趕緊製作出音樂,用來歌詠盛世,還是僅限於助“神”為樂,現在已經無法判斷了。

    商代的人祭,殺人如麻,有考古依據的達數萬之多。方式花樣百出,最匪夷所思的,是將其他部落首領十五六歲女兒的人頭蒸而祭後食之(網上自查),到底是為了食之“以形補形”以求美貌,還是要威服其民,也已經難以判斷了。但是就象很多網友說的:商朝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商朝的人祭,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控矽可控矽模組可控矽模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