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婚姻保溫站
-
2 # 鵜鶘心理陳小康
人格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包括一個人先天形成的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氣質”,也包括在基因和環境互動作用下形成的“性格”特徵。此外,人格分類還可以從特質、型別等不同方面進行分類。所以,一個人的人格是相當複雜的,很難用幾個簡單標籤就可以概括完整。相應的,根據人格型別或特徵來選擇伴侶,也很難保證其科學性。
成為伴侶的兩個人,是人格上具有很多一致的特徵為好?還是人格特徵上是互補的更妙?至今沒有形成定論。至於選擇什麼樣人格的伴侶會更幸福,那更是很難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不過,從道德或倫理以及大眾審美維度上,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普遍性的好的和壞的人格特徵。例如,慷慨是好的特徵,斤斤計較是壞的特徵,善良是好的特徵,壞心眼多是壞的特徵,等等。如果一個姑娘可以描述為:善良、溫柔、大方、勤快,是不是就是可以讓你幸福的伴侶呢?相信你原本心裡就是有答案的,人人心裡也都是有自己的擇偶標準的,只不過大家的擇偶標準中有很多條都是比較雷同罷了。
但是啊但是,幸福是好的人格特徵帶來的嗎?見沒見過戀愛時間長了,兩個好脾氣好性格的覺得生活就像蒸餾水一樣沒有味道而產生隔閡?同樣是不是也有壞男孩讓自己的女朋友覺得生活很幸福的?沒有固定的幸福公式,有的只是兩個人之間的相互契合,這種契合並不固定意味著類似或是互補,而是實踐出真知,試愛識真人。是你的另一半,一段時間相處下來你自然就會知道,不是你的,那就不要勉強接受。真正的愛情,不是透過公式去計算,也不是列出條目去考核,而是隨著時光流轉,迎接水到渠成的幸福。
-
3 # 肖震宇的科學小屋
所謂的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是一種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既有先天遺傳,又有後天環境的作用,指人的信仰、氣質、性格、品行、品德、魅力等。
選擇什麼樣的人格的伴侶會更幸福,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1、 安全型依戀人格的伴侶。所謂安全型依戀人格,主要指,這類伴侶感情穩定性和長久性都比較強,且這種戀人見到你會比較歡迎,會善於親密,表現出應有的熱情、積極、溝通,並滿足雙方的親密需求。而離開之後,他也沒有分離焦慮,不會追魂奪命CALL,也不會粘著你,更不會疏離你,忽略你,你和他聯絡,他也會及時回覆,並表達愛意。同時,他還會及時回到你身邊。跟他在一起,你能感受到他時時刻刻的愛意,但雙方又保持必要的獨立性,自主性,彼此互不干涉對方的事情,感覺既安全,又安定,但又不會彼此懷疑,感覺到一份安心舒服的感覺。
2、 性格頗為開朗而隨和的伴侶。這類伴侶,不是那種陰鬱的人,且也比較好相處。換句話說,她不是林黛玉那個型別,而是類似於史湘雲的型別,比較開朗的人。這種人心態首先比較好,不會鑽牛角尖,會比較往建設性的方向想,不會太理想化生活,只要給點Sunny就燦爛,但不會有公主病,總是看到生活中缺憾的部分,因為這樣容易散佈憂鬱情緒。她可能就是因為要得少,放下期待,所以會更加重視現在,享受當下。
3、 比較容易快樂,個性通透的伴侶。這類人心態更容易往積極的方向想,要求不高,達觀而比較大氣,很少苛責別人,而是更多看到別人做得比較好的部分,而不是做不到的部分。比較善解人意,能夠理解並原諒別人,懂得感恩別人為自己做的東西,而不會苛求。因此,她更容易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快樂起來。
4、 懂得理解別人,也放過自己的伴侶。俗稱就是情商高的人。這種人不會自戀,更不會自負,因此不以自我為中心,懂得理解別人的心態,瞭解別人的需求、動機,因此可以放下自己的姿態。他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也比較能夠調控自己的情緒,同時調控別人的情緒,保持一定的情調,相處起來比較舒服,你們能為彼此著想。
我們的心理諮詢團隊,資深以及專家級諮詢師都是中科院心理所簽約心理諮詢師,臨床從業經驗8年以上,個案諮詢3000小時以上,接受督導和個人體驗500小時以上。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情感嘉賓,《父母必讀》《心探索》《時尚健康》雜誌資深撰稿人,出版著作《他的前女友》《婚戀自愈力:做強磁場的魅力愛人》等。
-
4 # 龍哥要說事第一層——感知層 有句話說:“你的樣子裡,有你愛過的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一個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這個人的身材、相貌,說話什麼口音,穿衣服怎麼搭配,這個就是最外層的感知層。因為一個人好的身材,其實是長期自律的結果;一個人得體而有美感的著裝,其實是長期的審美陶冶的產物;一個人的神情和談吐,其實是學識和性情的產物。所以看一個人的外表,其實是層層疊加、長期積累的產物。第二層——角色框架層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角色裡,並且被角色馴化。比如說你遇到一個銀行職員,一個軍人,或者是一個公務員,你在和他打交道的時候,你就能明顯看到他身上角色的痕跡。一開始大家交往的時候,其實首先就是角色的對接。我們談什麼內容,我們知道哪些東西,都會被你的角色所控制。所以,基於表面的感知,基於角色化的接觸,都是非常淺層的關係。也就是說,咱們日常和人的接觸多半都是淺層關係,但也只是角色的對接關係,是沒有辦法達到彼此的深入瞭解和深層關係的。而長期關係,是需要深層關係來連線的,什麼是深層關係?深層是一個人去表面感知層,去角色層之內的更深層次第三層——資源結構層它可能會包括了一個人的財富資源、人脈資源、精神資源,每個人其實都是不一樣的。就是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某些時刻我們的角色是一致的,比如我們曾經都是學生,剛畢業的時候我們都是職場菜鳥。但是接下來,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資源不一樣,精神力量,出身背景,人脈資源等等的不同,會推著我們每一個人,去往不同的地方。《後來的我們》裡當初陪見清北漂的哥們,揮揮手就回家當上了縣長秘書。這就是資源結構層的不一樣,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不管是性格還是資源,是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的。但是到了這一層,很多人就看不清了,因為這個藏得比較深,是需要時間和精力來了解的。所以很多人剛看到一個人的外表,看到他的角色,就匆匆忙忙的投入一段表面郎才女貌的感情裡。但其實,這在一段長期關係裡,這種叫表面資料,這種淺表的東西,是無法和彼此建立深度關係的。因為再往下面,是一個人的深層次內心,能力圈層和核心存在層,關於這兩個,為了便於理解,我先講第五層第五層是一個人的核心,就是他對自己存在感的定義。就是他對他自己為什麼而存在,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這其中到底是怎麼感知的。什麼狀態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什麼時候他讓他不爽或者煩躁?存在感之於人就好像生存之於動物一樣,是觸發情緒和推動行動的開關。你觀察一個動物,它的狀態、情緒,其實都是關乎它的生存需求是不是被滿足。獅子為什麼要去咬長頸鹿,其實獅子也很吃力、很勉強,但是還是得去咬。為什麼?因為餓,因為生存條件不滿足,生存的需求在驅動它。如果它吃飽了,它才不這麼費勁呢。所以一個人為什麼6點起床就去跑步,為什麼喬布斯、施瓦辛格、科比、扎克伯格那麼忙每天還堅持冥想,為什麼人民的名義裡的高育良已經高到那個程度了,還要機關算盡,上竄下跳?其實是因為他的存在感還沒有被滿足。動物其實只要生存條件滿足,它就很愉快了。但是人不一樣,人和人又不一樣。有的人只要能夠在一段關係裡,只要存在感是清晰的,對方給了足夠的確認感,就能夠滿足,特別是很多女孩都是這麼想的。但是男人呢,大部分的男人,只在一段關係中找自己的存在感,是遠遠不能滿足的。他需要在職場、在行業中、在社會影響力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感,看到別人的重視。所以,對存在感的尋求,以及不安全感,也在驅動男人、女人思前想後、廢寢忘食、找人找事找錢,去滿足自己,去確認自己的存在感。動物其實是在奔波和廝打中強健了自己的肌肉,一個人是為了不斷地強化自己的存在感,在左衝右突裡擴充了自己的能力圈層。第四層,能力圈層這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最核心之外的能力圈。能力圈是變化的。如果有清晰的核心,能力圈就會朝著核心需求的方向變化、拓展;如果沒有清晰的核心,能力圈的變化就是偶發和隨機的。如果一個人的存在感滿足了,多半他的能力圈就不會再擴充了。好多女人結了婚就不梳妝打扮了,男人滿足了就不奮鬥了是一樣的。因為擴充能力圈其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時刻擁抱變化,改變自己,真的很苦。這五個層次,層層深入,從表層關係到深度關係,從短期關係,到長期關係。如果是追求短線關係,只是想談個戀愛,並不打算和任何一個人的命運去深入勾連,那你看到最表層也就夠了。但如果是長期關係,兩個人認識相處的目的是締結婚姻,成為長期合作、伴侶關係,那需要看到的就絕不僅僅是表面上已經呈現出來的結果。傻白甜是不可能真正搞定霸道Quattroporte的。因為,她只能給與霸道Quattroporte短暫的淺層歡愉,她不懂霸道Quattroporte的焦慮,自律,激情,奮鬥,和他真實的快樂,真實的痛苦,更給予不了他深層次內心的能量。兩個人能否建立深刻的關係取決於,是否能懂他的痛苦,兩個人交換了多少能量,交換了多少靈魂。這樣,就很難把另外一個人從自己的生命中剝離出去——這就是深刻的親密關係。在漫長的人生中,你的伴侶會扮演三個角色:一面鏡子,讓你看見引發你關注的不舒服感;一名老師,在你探尋真實自我的時候,激勵與啟發你;一名“玩伴”,開啟並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親密關係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樑。從內到外五層,層層匹配,我們很難找到一款完美適配我們的成熟產品,你需要看到的是一個人能夠持續讓自己變化的內在的動力。因為只有核心的匹配,才是最關鍵的東西。大度的人無法理解自私的心,對愛情堅定的人不能接受習慣性的謊言,善良的人無法接受內心的惡。只有兩個人的核心一致,對待同一個事物有一致的認知,才能理解對方,成就彼此。然後在漫長的不確定的未來裡,明確你們兩個人是不是能夠一起擁抱不確定,擁抱變化,在變化中變得成熟,彼此適配。
回覆列表
1.選擇與自己三觀契合的人,也就是常說的“合得來”的人。“合得來”不是剃頭刀子一頭熱,看到自己喜歡的就認定終身,也不是三分鐘熱情,剛剛互相喜歡時的朝朝暮暮,如膠似漆,而是一起經歷過生活的平淡與無常,依然有共同的話題,依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這種“合得來”是基於二三十年的人生經歷所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的契合。
2.如果你不太確定自己的人格適合什麼樣的伴侶,那就選擇樂觀積極的人。這樣的人格,不僅不會給你帶來負面的情緒,反之還能引導你挖掘生活中的趣事,讓你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與此同時,物以類聚,人與群分。如果你想找一個樂觀積極的人,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自己能否吸引到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