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家小客棧
-
2 # 謳歌勝利
關於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每一個人都是從書上看到或者從影視中看到的,現代沒有一個人親眼看到。這個故事很勵志!
-
3 # Springtime
臥薪嚐膽是毋庸置疑,也是沒必要質疑的。你需要質疑的是,我有沒有這種膽量呢?我們在奮鬥的路上,肯定回定制一些列目標。也肯定會面臨各種困難。但是,捫心自問,你有想過放棄嗎?你有臥薪嚐膽的這種膽量來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嗎?或許這才是最應該質疑的。
-
4 # 牛在看你
勾踐臥薪嚐膽的事蹟耳熟能詳。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越國。
越國,是大禹的後裔,是一個古老的封國,封地在會稽附近,到了春秋時期,它的經濟還不發達,也比較原始,甚至還保持著紋身剪短髮的習慣,這和現代文明社會不一樣了,當時的紋身剪短髮的習慣是表明蠻夷的身份,說明這些人不懂周禮,沒素質,跟中原文化不是一個檔次。
在越國的西北方向就是吳國,吳國在吳王闔閭之前,經濟還十分落後,之後吳國的經濟、軍事的強化主要靠兩個人,一個楚人,一個齊人,好基友伍子胥和孫武。伍子胥是楚國的亂民,他的父親伍奢參與政治鬥爭被陷害,牽連全家,伍子胥就逃到了吳國,從此和楚國結仇。吳王闔閭看他才華出眾,整日與他談論國家大事,每有啟發,遂叫他出山。在伍子胥的改革下,吳國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建設了自己的城池,軍事力量穩步提升,過程中來了一個孫武的齊華人,伍子胥覺得他很有才,就推舉給了好基友吳王闔閭,三人遂組成一個“小虎隊”。
“小虎隊”一路向西橫掃,把昔日牛哄哄的楚王打的落花流水,落魄的楚王不得已靠秦王才挽回一點損失。之後,只要吳王闔閭一高興,就是揉虐一下楚國,楚國從此一蹶不振。而在東南的越國那時候並不老實,吳國攻擊楚國的時候,給越國發過一道出兵通知,然而,越王卻執行。驕躁的吳王大怒,伐楚中途還搞過一次越國,破了攜李。
吳王的這種行為讓越國非常尷尬,越國覺得必須強大起來,否則吳國驕傲自大的吳國肯定會加兵越國。可是越王允常已經老了,不久就掛掉了。吳國看越王掛了,就打算過去威懾一下,哪知道越王允常的兒子勾踐年輕氣盛,說幹就幹,找了一幫不要命的跑到吳國部隊前表演割脖子自殺的遊戲。吳軍大恐,呆若木雞。而勾踐的部隊趁機發作,一擁而上。遂吳王闔閭敗於攜李,中黑箭而亡。闔閭臨時前拉著兒子夫差讓他好好幹,將來為他報仇雪恨。夫差打了包票。
當時吳國雖然受挫,但綜合實力還是很強,勾踐也不敢輕舉妄動。但夫差的奮發圖強讓他有點不安,他就衝動了起來。他的謀士范蠡勸他不停,遂兩國又打了起來。這一次,越國敗,這一敗比較徹底,夫差一路追殺趕鴨子,勾踐只好躲進了會稽山。
勾踐本來想自己了結,但大臣們勸他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於是,他投降了了,自己提出建議去伺候夫差來贖罪。夫差不理伍子胥的勸告,也同意了。
於是,勾踐、勾踐老婆、范蠡等去了吳國當人質,家裡的地就交給了文種,文種把地經營的很好,受到百姓的愛戴。勾踐和他的夫人無怨無悔,表現出非常喜歡餵馬、掃馬糞的樣子。吳王的大臣太宰噽因為收了勾踐很多錢財,就趁機慫恿吳王放了勾踐。吳王一高興直說,放,放,放。
吳王放了勾踐的原因是因為這七年之中,在他在對楚國和齊國的戰爭中,吳國已經基本奠定了霸主的地位了,小小的越國在他看來不值得一提,況且勾踐掃了七年的馬糞,餵了七年的馬,沒有絲毫表現出不滿的情緒,一個沒有鬥志的君王還能對他構成什麼危險。這個時候,伍子胥又來干擾吳王夫差的判斷,夫差對他忍耐了很久,已經非常的不爽,加上太宰噽時不時的點撥一下,吳王夫差就更加懷疑了,很多次當眾責備伍子胥。
越王勾踐回到國中,天天早期晚睡,自己吃的自己種,做衣服的佈讓自己老婆織,與民同樂。在自己座位邊上掛一個苦膽,每天嘗一嘗苦膽的味道,來提醒自己要堅強。
這個時候的吳國,伍子胥的好基友孫武已經離開了,他離開前規勸伍子胥早點走,免得殺身之禍。伍子胥當時沒聽進去。
吳王夫差放了勾踐之後,伍子胥也覺得吳國的大事已去。之後夫差派他出使齊國,他就去了,順帶把自己的兒子也帶去了。吳王招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已經將兒子託付給齊國的大臣了。這時候,太宰噽正好趁機上了一把火,聯想到他之前背叛楚國的遭遇。吳王夫差一害怕,就賜劍讓 大功臣伍子胥自殺了。
在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終於將要當霸主了,他率所有精兵到了黃池,彰顯Regal,跟晉國爭盟主之位,國內只留了一些老弱看守。勾踐趁機發難,端了他老窩。吳王夫差勉強當了盟主後匆忙回國,與勾踐講和。其實,這件事情在《吳越春秋》裡還得怪孔子,當時齊國準備搞魯國,魯國就派孔子的學生子貢到處遊說,當時吳王夫差還有擔心越國造反,經過子貢去越國的探訪之後,子貢回來保證越國不會謀反,其實子貢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的目的就是讓吳國出兵,好讓齊國對魯國收手。那個時候周王的那個炸肉對齊國、晉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已經沒有任何吸引力的,但是對於吳國、越國這樣的蠻夷國家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可是吳國霸主的地位非常不穩當,首先黃池會盟上只有一些無關局勢的小國家,魯國和周王室的存在已經意義不大了。楚國和齊國這樣的大國根本對此沒興趣。所以,黃池會盟之後,吳國還是要繼續對抗齊國、楚國和晉國,吳國名義上雖然是盟主,其實質上就是孤家寡人,連年的用兵已經讓吳國的子民十分的疲乏。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踐興兵,打敗吳王夫差。吳王夫差希望勾踐礙於之前放他一馬的經歷,向勾踐請命這點恩情。然勾踐不允,只給他甬東地區的一塊地,再給他一百戶食邑,叫他安心做個地主養老。霸主夫差失望而去,引劍自殺,遂吳國滅亡。
-
5 # V君子慎獨
勾踐做到了一下幾點: 1.克己立命,有大理想的人必有大的決心,決心首先從一個人怎麼對待自己,抑制做人的慾望,堅守自己的使命……
2.知行合一 不管是在吳國的隱忍 還是在越國的清貧寡欲,都能時刻不停歇,相信吳國不會看不出來勾踐是真心臣服還是假意。能回到越國說明勾踐讓夫差放心了。只能說明勾踐做事做人都體現了真心臣服。
3.大舍大得 勾踐捨棄了很多很多,歷史也好傳言也罷,勾踐捨棄的遠遠超過這些,雖然我們站在後世不能知道勾踐當時的想法和感受,但可以確定仇恨的種子在一次次受辱後的膨脹, 楚漢爭霸時的韓信就可以參考一下 都是苦命人 結局都是宿命
-
6 # 看遍山川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王勾踐在絕境中奮起,臥薪嚐膽歷經艱苦卓絕的奮鬥,終於統帥越國軍民一舉戰勝太湖流域的吳國,逆襲成功,成為春秋歷史上最後一位霸主。
華人素來奉行實用主義原則,成王敗寇的理念,越王勾踐本來處於絕對劣勢的人物,居然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反殺成功,由失敗者一躍成為勝利者,既讓人不可思議,又令人讚歎備至。而由此他成為幾千年來勵精圖治的典型,不屈服於命運的標榜,甚至成了人們恢復故土,寄託壯志的精神符號。
勾踐最後是贏了,在和吳王夫差耍計謀玩心機的博弈中,他徹底成了贏家,成就了自己後世的楷模,讓夫差揹負著徜徉溫柔鄉不能自拔,沒有進取心,荒廢國政以導致江山易手的罵名。
但事物如硬幣有兩面一樣,按後代的普世價值觀,他贏得無可厚非,不過按著春秋時期諸侯王貴族的做法,勾踐在吳越之爭中是屬於不按常理出牌和不擇手段的。吳王夫差之所以會放過勾踐,讓越國繼續存在,是夫差還執著地追循齊桓公稱霸的路子,認為“古之伐國者,服之而已,今以服,又何求耶”,那意思是越國已經投降了,吳國就沒有必要趕盡殺絕。
吳三夫差作為周室泰伯,仲雍的後裔,多少會受到周禮文化的薰陶,他的戰爭行為儲存著禮樂文明的印記。打敗越國後,沒有毀滅其宗廟,屠殺其人口並遷移其居住地,而允許其繁衍生息,在夫差看來是非常自然的事,是符合春秋時代大國之間的戰爭傳統模式的,另外夫差的戰略選擇重點是稱霸中原,徹底剪除越國不具有決定性意義。
而越國勾踐“狼子野心”,他在戰前戰後所有的行為,都突破了當時的行為規範。兩軍陣前安排死囚列隊自殺,趁他國國喪發起軍事進攻,在吳國鬧災荒時把煮熟的稻種子借給吳國,要知道當初越國鬧災時,吳國沒有乘火打劫,夫差可爽快地借稻種給越國的。
勾踐沒有任何“禮”的規範,他沒有任何忌憚和思想負擔,只要最後成功上位,任何手段都能為目的服務。在最後關頭夫差求降,勾踐斷然拒絕,認為當初老天把越國賜給吳國,是吳國自己喪失機會,如今反過來,越國是不會不聽天命的。
當然夫差的敗亡,他自然得負主要責任,春秋末期,大國之間的戰爭目的已經從最初的實力震懾或降服對方,從而獲得稱霸的“虛名”,轉變為徹底消滅對方軍事力量佔領別國領土。誰還抱著老觀念過日子,誰就早晚會栽跟頭,吳王夫差就是例子,越王勾踐正是利用了夫差的戰略失誤,十年臥薪嚐膽反擊成功的。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本名鳩淺,古時華夏文字不同,音譯成了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越王勾踐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越王勾踐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今山東滕州南),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因其臥薪嚐膽的典故,勾踐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失敗與屈辱,敢於拼搏的楷模形象。
回覆列表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為了爭奪地域霸權,彼此征戰數十年。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爭霸戰中,越王勾踐在經歷慘敗之後,透過“臥薪”和“嘗膽”兩種手段來激勵自己,憑藉著堅強不屈的毅力和忍辱負重的耐力終於東山再起,反敗為勝,成為了最後的贏家。同時也留下了“臥薪嚐膽”這個流傳千古的帝王奮發圖強的典故。然而,關於越王勾踐是否真的曾“臥薪嚐膽”,現今卻遭到了越來越多的懷疑。
明朝末年,梁辰魚在《浣沙記》中,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事情進行了大篇幅的描寫;作家馮夢龍在其刊刻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多次提到過勾踐“臥薪嚐膽”。清初,吳乘權的《綱鑑易知錄》也明確指出了“勾踐叛國,乃藏勞其凝思,臥薪嚐膽。”正是這些作品讓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家喻戶曉為流傳。
但是這些都是文藝作品,不是信史,其真實性還需進一步考證。《左傳和《國語》作為現存最早的記載吳越爭霸和勾踐事蹟的歷史典籍,而且距當時的歷史較近,其中記載的史實也較為可信,因而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但這兩本史籍都沒有講到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行為。
到了西漢,司馬遷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吳既赦越,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史記》是可靠的信史,從司馬遷的記載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勾踐確實曾有“嘗膽”的行為。但關於“臥薪”,司馬遷並沒有更為細緻的描述。是越王勾踐根本沒有過“臥薪”之舉,還是後人對史書的記載理解有誤?司馬遷記載的“苦身”是否和今天認為的“臥薪”多少有些許相關呢?
東漢時期《吳越春秋》中的《勾踐歸國外傳》中說越王勾踐當時“苦身焦思,夜以繼日,用蓼攻之以目臥”。“蓼”,根據清代馬瑞辰解釋說是“蓼薪”,即苦菜。勾踐為了報仇,冥思苦慮,日夜操勞,眼睛疲倦之時便用“蓼薪”來刺激自己,以便能夠忍耐克服,避免睡覺,繼續奮發圖強。“臥薪”、“嘗膽”分別是讓視覺和味覺感到苦,這樣理解似乎也比較在理一些。由此可推,後人把“臥薪”說成是在柴火上睡覺,是誤解了前人記載,曲解了《吳越春秋》的意思。其實,研究越王勾踐是否真的曾有臥薪嚐膽之舉,還原歷史真貌不是最要緊的,畢竟不管此事件是真是假,它都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的一部分,這個故事背後的那種堅忍不拔的精神,才是我們需要繼承發揚的精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