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彭海波862

    制硯的石材種類很多,最著名的有端石、歙石、洮石和紅絲石,合稱四大名硯石。

    硯臺好壞及價格高低首先要看材質,如果是硯石,用刀只能刮出一道細痕,若不是硯石,則很容易刮下一大片。在硯石中,產自怎麼樣的坑口很關鍵,無論是在下發或是手感及顏色都是老坑比新坑好,當然價格也是老坑比新坑貴,老坑的形成更早,而新坑的形成則晚於老坑,石頭品質,是新坑還是老坑,用肉眼很難分辨,但透過研磨可以辨認。老坑的硯石有純淨柔和的光彩,手感細膩,如觸柔軟細膩的肌膚,新坑的硯石一般沒有光彩,也不及老坑的手感細膩。

    .端硯

    1.端硯產於廣東肇慶東郊的端溪,世稱端硯為“群硯之首”。其材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又稱斧柯山)因其“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且有不損毫,宜發墨的特點。自唐代問世以來,便頗受文人學士青睞。加上紋理綺麗,各具名目,加工技藝亦愈紛繁,地位越來越高,以致升到中國石硯之首,長盛不衰。

    2.歙硯歙硯又稱“龍尾硯”、“婺源硯”,硯石產於江西婺源龍尾山,婺源古屬歙州,故名。其特點是色如碧雲,聲如金石,溼潤如玉,墨巒浮豔。其石堅潤,撫之如肌,磨之有鋒,澀水留筆,滑不拒墨,墨小易幹,滌之立淨。自唐以來,一直保持其名硯地位。

    3.洮硯洮硯產於甘肅藏族自治州佑潭縣,古稱洮州,故名。亦稱洮河硯。其料取於甘肅卓尼(唐屬洮州)一帶洮河深水處。特點是石質碧綠,整潔如玉,條紋似雲彩,貯墨不變質,十多天不幹涸。因其石質細膩,紋理如絲,氣色秀潤,發墨細快,保溫利筆,北方最為貴重,宋時已經稀少,解放後又恢復了生產。

    4.澄泥硯澄泥硯最早產于山西絳州,其孕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明代達到爐火純青,躋身中國四大名硯臺.自中唐起,歷代皆為貢品,在中國硯臺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以鱔魚黃,蟹殼青,豆砂綠,玫瑰紫,蝦頭紅,硃砂紅等顏色為珍品。文人墨客視為珍寶,多為題銘珍藏。它不是石塊硯,是用沙泥燒煉製成的硯,質地類瓦,屬陶瓷硯的一種非石硯材。

    其製作方法是: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摻進黃丹團後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乾燥後放進窯內燒,最後裹上黑臘燒製而成。澄泥硯的製作始於晉唐時期,興盛於宋朝。其特點是質地堅硬耐磨,易發墨,且不耗墨,可與石硯媲美。唐時,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南)已成為制澄泥硯的著名產地,在現代,澄泥硯的產地有河南洛陽、河北鉅鹿、山東青州、山東泗水、山西新絳縣、湖北鄂州、四川通州。

    中國十大名硯——硯臺的種類

    通常我們說起“文房四寶”時脫口而出便是“筆墨紙硯”,硯在這裡是排最後的,但是這似乎絲毫不影響硯臺作為文房四寶之一在書法以及收藏界的地位。

    硯臺是中國的必備用具,由於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硯臺的材料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幾十種。

    中國的許多地方都產石硯,但自唐代起,廣東端溪的端硯、安徽歙(shè)縣的歙硯、甘肅南部的洮(táo)硯和河南洛陽的澄泥硯(屬陶)被並稱為“四大名硯”,但中國書法界公認的十大名硯是:

    1.廣東端硯:用端溪硯石製作,產自廣東省肇慶市東郊斧柯山端溪之爛河山。

    端硯的特點在於它石質細膩、幼嫩,發墨不損筆毫,呵一口氣即可研墨。端石天然生成的花紋構成端石的“石品”, 如蕉葉白、魚腦凍、天青、火捺、豬肝凍、金星點、冰紋、石眼等。

    端硯的製作工藝非常講究,以古雅、樸實、精美、自然聞名於世,有“群硯之首”、“天下第一 硯”、“文房四寶中的寶中之寶”的美譽。因其“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自唐代問世以來,便受文人學士青睞。加上紋理綺麗,各具名目,加工技藝亦愈紛繁,地位越來越高,因此升到中國石硯之首。

    2.江西歙硯:始於唐代,產於古歙州(今江西婺源,安徽省歙縣、黟縣、休寧等地),以婺源的龍尾硯為優,其料取於江西婺源縣龍尾山一帶溪澗中,所以又稱之為龍尾硯。

    歙硯石質堅韌、潤密,紋理美麗,撫之如肌,磨之有鋒,澀水留筆,滑不拒墨,墨小易幹,滌之立淨。敲擊時有清越金屬聲,貯水不耗,歷寒不冰,呵氣可研,發墨如油,不傷毫,雕刻精細,渾樸大方。自唐以來,一直保持其名硯地位。

    3.山西陶硯:山西澄泥硯,出產于山西省新絳縣(古稱絳州),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名硯之一,與端、歙、洮硯齊名。澄泥硯由於原料來源、燒製時間不同而有不同顏色,以 “硃砂紅、鱔魚黃、蟹殼青、豆綠砂、檀香紫、為上乘顏色,尤以硃砂紅、鱔魚黃最為名貴。澄泥硯不施彩釉,採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藥物燻蒸,特殊的爐火燒煉,使之自然窯變,同窯之中的澄泥硯幻變神奇、色彩各異。

    澄泥硯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因此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面板一般,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的特點。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倍受歷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為貢品。絳州澄泥硯始創於唐代,可惜的是到清代時其製作工藝就失傳了。

    4.甘肅洮硯:亦稱洮河石硯,其料取於甘肅卓尼一帶洮河深水處,洮河源於古時洮州,故名洮河石硯,簡稱洮硯。

    洮硯石質膩潤,色澤細麗,發墨快,貯墨時間長。洮河石分為綠洮和紅洮兩種,綠洮石有“鴨頭綠、鸚哥綠”等名石,石紋如絲,清麗誘人。紅洮石呈土紅色,色純而細潤,頗罕見。洮河石硯傳世很少。

    5.山東魯硯:以山東省所產諸硯石製成的硯,山東紅絲石硯為魯硯代表,以其質地嫩潤,護毫髮墨,色澤華縟,瑰麗多姿。魯硯石質、色澤、紋彩、天然形狀等方面各具特點。包括有紅絲石、淄石、尼山石,還有徐公石、浮萊石等十多個品種。這些硯材都具有沉透嫩潤,堅而不頑,膩而不滑,發墨而不損毫的特色。

    另外山東省淄博市的淄川、博山一帶還產一種淄石硯,又叫金星硯,已有千年的歷史。淄石顏色有綠、黃、紫等幾十個品類。綠色的有荷葉綠、竹竿綠、萵苣綠和沉綠;紫色的有夾山 紅、紫雲、紺紅等;黃色的有紺黃、柑黃、束瓤黃等。此外還有赭色、多彩、紺青等品種。淄石硯的珍珠斑、翡翠斑、冰凍紋、金銀星、色暈之類常現於硯面。

    6.四川苴(zuǒ)卻硯:硯石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大龍潭鄉境內的懸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稱“苴卻”,故謂之苴卻硯。

    苴卻硯雕刻集淺浮、鏤空、圓雕、深雕、薄意、減地 雕刻於一體,形成了厚重渾實、明麗濃郁的多元風格。石品絢麗豐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紋、綠膘、黃膘、火捺、眉子、金線、魚腦凍、蕉葉白、廟前青、玉 帶、紫砂、雞血等近百種,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寶的石眼著稱於硯界。苴卻硯斑瀾多姿、異彩飛揚、天生麗質、獨步天下。有極晶美譽的金田黃,色澤金碧, 燦燦然一片金黃;外白如晴雪,內紅如丹砂的封雪紅,風韻天成;似凝脂初露,嫩潤可人的碧雲凍,如碧雲浮起,豐饒富麗;天然成趣的綠蘿玉,如幽谷湧翠,碧波 瀉玉,又似綠蘿漫延。苴卻硯石質細膩,發墨如油、存墨不腐,耐磨益毫,呵氣可研,叩之有金玉之聲,撫之如嬰膚嬌嫩。

    7.寧夏賀蘭硯:產自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麓筆架山。

    賀蘭硯有深紫、淺綠兩種天然色彩,制硯以紫色為主,綠作點綴之用。硯石中帶石眼、玉帶、銀錢、眉子和雲紋者更是可貴。此硯質地細,發墨細,不滲不漏,不幹不臭,不損筆毫。

    8.貴州思州石硯:硯石出自貴州省岑鞏縣星臺潭,石硯堅緻細潤,發墨細,不滯筆,貯墨於硯中終日可用。如果無水時,呵氣硯中,能自出露液,並能用於書寫。石質堅潤如玉,呈黛色,具有“水石殊質,渾金璞玉,雲滋露液,惜墨惜筆”的優點。

    思州石硯的製作以浮雕為主,造型古樸厚重。

    9.吉林松花御硯:產於東北長白山區,色彩有紫紅、紫綠相兼、深綠、淺綠四種,間有黃色和刷絲紋,以深綠色刷絲為上品。

    松花御硯石質堅實發墨,硬度比端石、歙石都高,研磨以後,用水沖洗不留痕跡。

    10.河北易水古硯:河北傳統名硯,產於易州(今易縣),也稱易硯。取石於河北省易縣鍾南山,硯石色彩柔和,為紫色水成岩,石面上常點綴碧綠、淡黃或灰色的斑紋。

    易硯的硯石細膩光潤,質剛而柔,易發墨,儲墨久長,不滯墨。雕刻以龜硯、龍硯、琴硯、獸硯、棋硯等最為著名。

    關於硯臺的價格

    如果是學生硯臺的話,網上的價格一般是幾元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初學書法的話,建議買普通的幾十元的即可,網上那種文房四寶或文具用品的點通常就有,如我比較熟悉的或者。如果是買來送禮或者自己收藏的話,那這個價格就相對高一些了,在網上可以看到這種型別的硯臺價格從幾百幾千到數萬元不等,可以看看或者。

    關於硯臺的挑選與鑑別

    不論你是自己用還是收藏或者送禮,鑑別一方硯臺的優劣是十分重要的。其實,一些小技巧對於挑選好上乘的硯臺還是很有幫助的。

    首先,“看其材”,主要看硯臺的材質、品相、工藝以及銘文等;

    第二,“摸其身”,好的硯臺,用手撫摸,會給人以潤滑細膩之感,就像小孩的面板。另外,好的硯臺還會給人以冰涼之感;

    第三,“掂其重”,用手掂掂硯的分量,同樣大小的一方硯,重者好,輕者差;

    第四,“聽其聲”,將硯用五指託空,輕輕敲擊,或用另手指輕彈,歙硯以具有清脆的“鏜鏜鏜”金屬聲者為佳,而端硯則以竹木之聲為好,如果發出金屬聲,那便是下品了;

    第五,“洗其墨”,這裡指的是把硯臺上的磨痕洗掉,還原其本來面目,這樣更容易看清楚硯臺是否有損傷或者修補過的痕跡。

    關於硯臺的保養

    有人說,硯臺是“養”出來的,一塊好的硯臺,在保養方面的確有很多需要注意之處。

    首先,要避免Sunny直射,否則硯臺會出現乾燥、爆裂等情況。

    另外,儘量不要讓硯臺和金屬、玻璃器物有“親密接觸”的機會,因為這些硬器物很容易把硯臺刮傷。

    再者,定期給硯臺打蠟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對硯臺塗蠟時,有人將蠟塗遍硯身,有的還塗抹植物油,更有的塗沫墨,以為這樣可以養硯。其實這些做法並不妥當,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蠟塗抹於硯臺四周,而將蠟塗在硯堂磨墨的部分是最不可取的。

    及時清洗很重要。據《古硯考》記載:“昔日雲:寧可三日不沐面,不可一日不洗硯甚矣。硯之必當勤洗也,多洗則不竭燥,多洗且得神氣,三日不滌,宿墨膠凝,書寫滯筆,墨色塵灰,不能清鮮矣……”意思是說,硯臺要注意及時清洗,而洗硯最好用清水(切不可用熱水、茶葉水等含酸鹼性的水)配以絲瓜瓤慢慢洗滌。

    另外,洗硯時一定要小心謹慎,盛水的器具最好用木盆,如果在水泥盆或者瓷盆中清洗,很容易將硯臺碰傷。

    說到底,其實只要我們把硯臺當做一個有生命力的物體,用心加以保養,它就一定會永遠洋溢生機與活力。 

  • 2 # 是孟掌櫃吖

    硯主要是古人書寫字畫時用於乘墨汁和調整筆型,作為古代文人書桌上的必備品,硯承載了古人對自然界的讚美、對事物的遐想,形式多樣,製作精美。作為當今拍賣和收藏界的寵兒,如果是材質佳、流傳有序的古硯,可能價值連城。

    鑑別古硯首先要了解中國硯臺發展的歷史,中國最著名的四種硯臺分別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這四種硯臺因為材質、品像出眾,是歷代文人書桌的首選,所以購買時特別要注意流傳有序。

    如果無法透過傳承有序的方式判斷古硯,則需要透過品、工、質、銘等幾個方面來進行鑑別,首先是品、工,古人制作硯臺都是人工雕刻,當時硯本身是一件非常風雅的物品,外型美觀大方,而現代的硯臺都是機器壓製,人工雕刻痕跡就成為硯臺好壞的決定性因素。

    其次是質,以四大名硯之首端硯為例,端硯之石是三四億年前泥盆紀地質時期,經過高溫高壓後形成的泥質變質岩。它含軟的泥和硬的矽,硯石剛中帶柔。端硯石品常見的有魚腦凍、蕩青花、蕉葉白、天青、翡翠、金星點、水紋、金錢線和石眼等,購買時千萬不要認為這些紋理、斑點是瑕疵,這些都是端硯的特點。

    銘,指硯的雕刻者在硯的某個部位題詩或作句,如果硯身沒有落款或名諱,詩句、作句的書法優劣或者文筆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古硯的價值。

    此外,四大名硯中除澄泥硯尚能批次生產外,其餘三種硯因為原材料枯竭,產量已經非常少,如果你對製作古硯的原材料瞭解充分,遇到這三種硯不妨買下來,目前古硯的升值潛力相當可觀。對於有意進行古硯收藏的玩家,專家特別提醒,古人判斷硯臺好壞主要是依據使用的舒適度,所以掌握一定的書法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後都是怎麼報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