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離子

    日本武士階層的形成應該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

    靠不住的農民部隊

    當時的桓武天皇還不完全是個廢柴,手下還是有一部分武裝:防人。

    防人的組成,是由除奴隸之外的農民、商人等家庭壯丁都要為天皇服役,其實就是傳統的徵兵制。

    桓武天皇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君主,很想將自己的勢力向北本州島擴張,一動真格的不要緊,問題出來了。

    服兵役的防人多是農民出身,戰鬥力十分低下,再加上日本本來就地廣人稀,把人來出去打仗,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桓武天皇權衡了半天,覺得靠農民征服天下基本上不可能。

    於是他盯上了分佈在各地的地方豪強,可以說,這也是天皇逐步淪為傀儡的開始。

    桓武天皇的命令

    但若想成就事業,就必須有一支強有力的武裝才可以,桓武天王情急之下,向地方豪強釋出了命令:

    誰能為天皇效忠剿滅反對勢力,便封他為徵夷大將軍。

    一時間群雄並起,頗有點中國三國時期群雄共討黃巾的意思,當然,也造成了相同的結果:

    地方豪強勢力開始壯大起來。

    地方豪強很快組建了私人武裝,招募來計程車兵都以豪強地主為宗主,對其忠心耿耿,豪強與這些職業士兵,便組成了最早期的武士階層。

    武士階層的正式形成

    私人武裝的組建,便導致了更多的征伐不斷,在互相攻伐的過程中,大魚吃小魚,天皇逐漸變得連個蝦米都不是。

    直到一個叫源賴朝的武士首領脫穎而出,被封為“徵夷大將軍”,建立了鎌倉幕府,標誌著武士階層統治的幕府時代正式到來。

    大家不要被影視劇誤導,因為所謂的日本武士就是拿著刀砍人,砍不過就切腹的愣頭青大老粗。

    武士並非印象中的大老粗

    事實上,對於武士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基本上一名合格的武士都要是文武全才。

    首先,劍術、馬術以及射箭這些作戰基本技能必須熟練掌握;其次,便是能熟讀兵書韜略、認識漢字、精通書法,最後也是最重要,要有過人的膽量。

    其他都好說,膽量的練習就比較非人道了,立志成為武士的小孩子,必須從小便觀看死刑,有戰事時也必須在旁觀戰,血肉橫飛的場面在武士的童年都是家常便飯,這也造就了他們視死如歸的變態性格。

  • 2 # 江雨燕

    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在二戰期間可謂走出國門,衝向世界,在整個東亞和東南亞戰場上大放異彩。隱忍、毒辣、瘋狂,這是隱藏在日本人彬彬有禮的外表下的另一面。

    誠如題主所問,日本武士是如何像西方騎士一樣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階層的呢?

    日本武士的起源以及發展

    武士(ぶし)在日本語言釋義中原本是侍者或守衛的意思,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日本平安時代的桓武天皇時期。桓武天皇在位期間,朝廷和貴族的矛盾變得日益尖銳,貴族和僧侶的勢力不斷膨脹,這甚至導致桓武天皇做出了遷都平安京的決定。而隨著莊園制經濟在日本的發展,一些地方領主或貴族開始透過建立自己的武裝來保護自己,地方領主的勢力擴張實際上是天皇統治衰弱的一個表現。而地方領主的崛起也導致了領主之間時有摩擦發生。

    因此歸附於領主的“莊民”便以“半農半武”的身份加入了保護領主資產或替領主侵佔土地的戰爭中,而這些人當中的一部分便發展成為了職業化的武士,並在豐臣秀吉時代完全脫離農業生產,成為固定的武士階層。這些武士透過宗族或宗主作為領袖,緊緊環繞著他們身邊。

    由此形成了日本歷史中特殊的門閥士族統治,從本質上來說,武士最初的存在形式實際上是以家兵的姿態存在,其依附和服從於宗主的領導。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又屬於職業化計程車兵,平安時代中期,日本天皇的權威日益下降,不得不依靠地方領主的力量。

    而武士開始擁有他們的階級屬性,但尚還沒有被認可為一種固定存在的階級。因為這時候的日本武士正在經歷一個由分散走向統一的發展,從12世紀開始,日本舊貴族和領主們的勢力相繼衰微,而隨之崛起的是軍事貴族。

    而武士得以在這個崛起的過程中大放異彩,由此逐漸從分散聚集為武士集團,這些分散的武士聚集在當地或其它地區的地方豪強或貴族的門下,因此形成了所謂的武士集團。

    但在武士集團之間也有鬥爭,因此湧現了像藤原氏、源氏和平氏這些有名的武士集團,尤其12世紀末源氏中的源賴朝在和平氏的軍事鬥爭取得了勝利,平氏集團垮臺,源賴朝得以控制日本政權,並在1192年被封為徵夷大將軍,成為全日本最高統治者。

    源賴朝在行政制度上創立了“幕府制度”,將天皇的權力剝奪轉移到將軍的手中,導致天皇淪為傀儡,由此拉開了統治日本長達680年的幕府時代,實際上也標誌著日本武士正式登上了政治舞臺,一躍成為統治階級。

    其中最高階的統治者是徵夷大將軍(或稱將軍),其次是地方大名,源賴朝建立的鎌倉幕府拉開了武士治國的時代,在德川幕府時代由於實施幕藩體制,武士統治由此形成一套更加等級嚴密的制度。

    將軍所在的幕府成為了全國最高行政和權力機關,而將軍本人成為最高的統治者,在幕府之下又有藩國(即地方大名)受其節制,但擁有一定的自治權。在政治上,幕府完全獨立於天皇的朝廷之外,朝廷對幕府沒有節制權,但幕府卻對朝廷擁有節制權。

    為此德川家康還編撰了一部《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其中規定:天子諸藝能之事,第一御學問也。

    什麼意思呢?就是規定日本天皇無權干涉和過問政治與軍事,只要專心搞好自己的學問,提高文化修養就行了。因此德川幕府時代是武士治國最輝煌的階段,武士集團集權壟斷了對全日本的統治權力,而天皇朝廷已經成為名存實亡的傀儡。

    但在武士治國下,日本也蒙受了不少屈辱的歷史,德川幕府晚期,即1853年在日本爆發了美國海軍將領佩裡率領艦隊兩次闖進江戶灣的事件,並且要求德川幕府開港互市,迫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德川幕府只好應允。

    並且和美華人簽訂了大量不平等條約,由此引發了日本國內的倒幕運動。1867年,倒幕運動達到了高潮,隨著15歲的明治天皇上臺,日本各諸侯發動政變,解除了德川將軍的權力,將全國軍政大權歸於天皇,幕布時代宣佈終結。

    同時也宣佈武士治國的時代結束。

    武士切腹是怎麼回事

    談到日本武士,不得不談到他們的切腹行為,日本武士的切腹是武士道精神的表現形式之一,這一行為中有兩個問題如果得到了解答,那麼也就理解了切腹的意義。

    (1)死的意義是什麼?

    不怕死是日本武士的一大特徵,所以既給人一種武士毫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的錯覺。起源於中國儒學、日本神道教、佛教的武士道精神中,以下詞彙被認為是武士道的精神信仰:

    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

    對於這些武士來說,踐行這些美德和責任就是對武士道精神的詮釋,因此這就讓武士的死衍生了兩種含義:

    在完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或者說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後,那麼他的死亡本身就沒有了任何意義,因為他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所以他的死並不足以否定他的人生,使他的人生留下遺憾。

    日本武士的“聖經”《葉隱》如是寫到:武士者,須一生懸命於武士道。所謂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

    這裡的“看透死亡”實際所蘊含的意義不是指人生的終結,而是價值的昇華。看透死亡便意味著置自身於生死之外,超脫死亡對自己的束縛,同是也擺脫他人的生命對於自己的道德束縛。“看透死亡”也就擺脫對紅塵的眷戀,對生的執著。

    這揭示了武士道的本質核心是對死亡的超脫,在日本人看來,櫻花最美的時候不是綻放,而是凋零的時刻。當櫻花凋謝時,樹枝上總是一片也不殘留,這因此符合武士道精神中毫不留戀的死的信仰,這固然也是日本物哀文化的體現。

    日本武士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以後,就可以從容赴死,在他們看來這是死得其所。所以,當對自己的死亡也毫不在意時,這些武士便能夠毫無束縛的剝奪他人的生命。因為他們看透了生死,那麼也就所謂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在這些武士看來,死本身並沒有意義,最重要的是為了什麼而死。

    日本武士道推崇“忠和勇”,忠是指對武士集團和主家的絕對忠誠,二戰時期,在軍國主義的狂熱吹捧下,信奉武士道精神計程車兵們把效忠的物件轉移到了天皇身上,這就是他們為什麼在二戰的戰場上高喊著天皇萬歲而發起衝鋒,而他們那種毫不怕死的精神令戰鬥變得極為殘酷。

    支撐不怕死的精神信仰是“死得其所”,在日本武士看來,為了盡忠效勇而死,本身就是一種榮耀,為天皇而死也就意味著實現了人生價值。櫻花在日本文化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日本人崇尚櫻花般凋謝似的死亡,實際上只是一種特殊的人生美學。

    武士道精神在二戰期間受到完全的扭曲,信奉軍國主義的狂熱分子藉助武士道精神中不怕死的價值觀念,號召日本士兵隨時準備為天皇獻生,被宣揚為榮耀。這讓二戰期間那些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軍人因此犯下了許多斬殺俘虜以取樂的罪惡,所謂的“十人斬、百人斬、千人斬”都表現的是後武士時代武士道精神逐漸沒落以及被扭曲的處境。

    (2)為了什麼要死?

    除了為踐行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死,日本武士切腹的傳統還有恥感文化在起作用,在鎌倉幕府時代,那些日本武士常常因為丟失陣地仰或打了敗仗而深感恥辱,名譽的受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使這些武士們的信仰出現了動搖。

    故而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這些武士通常會採取切腹的方式自殺,切腹而死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歸類起來無非兩種:為樹立名節;或為維護自己的名譽,以及在某種特殊情況作出的舉動。

    切腹自殺實際上只是作為這些武士從主觀意願上結束自己的生命所踐行的武士道,其本質核心是對死亡的輕視,而對名節和榮譽的嚮往。正如上文談到,在原始武士道精神中,對生命的輕視是建立在對價值或名譽的認可之上,由於看到了比生命更加寶貴的事物。

    所以武士們超脫了死亡,而二戰期間日本士兵們被塑造成為了殺人機器,天皇成為了他們的價值核心以及精神信仰,換言之,他們為天皇而殺人,又為天皇而死。這已經走上了和原始武士道精神毫不相關的另一條道路。

    因為在原始武士道精神中,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等等標準才是日本武士的價值觀,或許這也證明隨著德川幕府的倒臺以及後武士時代的來臨,日本武士已經失去對自己的控制權,為了什麼而死似乎已經不再由他們來決定。

    而在中國戰國時代也有這種傳統,即所謂“殺身成仁”或“士為知己者死”,知名人物譬如有專諸、豫讓、侯贏、聶政等等。這些人對死亡的輕視是因為把人生價值和名譽看的更為重要,因此死亡反而成為了踐行這種價值的手段而已。

    綜上所述,可見不管是武士還是武士道精神,實際上都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而日本武士正是把他們的死亡看做是輕於鴻毛一樣的事物,而承載著這片鴻毛的是他們的名譽和價值,當他們的名譽和價值破滅的時候,這片鴻毛自然也就輕飄飄的落到地上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肺癌患者紅細胞升高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