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忠與小忠

    因為大唐江山一大半是李世民打回來的。李世民戰功赫赫,底下能人眾多。李淵又比較優柔寡斷。而大明江山是朱元璋自己打回來的,朱元璋殺伐果斷,殺了不少功臣,為了不讓兒子回來奪位直接把他們趕出皇都,並有言在先他死了也不用回朝拜他。李世民在長安城,自己有威望,手底下有人,所以他敢反。朱棣看到朱元璋就像老鼠看到貓一樣,而且他不在王都,想奪位也沒機會。

  • 2 # 叫我李白把丶

    大唐和大明的建立是不同的,大唐王朝有大概三分之一(可能還要多)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大明帝國完完全全是朱元璋自己幹下來的,

    李淵對於大唐王朝的掌控力沒有朱元璋對於大明帝國的掌控力那麼大,李淵的大唐是靠著幾個兒子,還有女兒女婿等人幫忙打下來,這個是導致後來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李淵立長子為太子,但李世民的下屬和幕僚們不滿意。而且最關鍵的是李世民的羽翼已豐,可以正面槓任何人了,文有房杜長孫,武有程秦尉遲,後來的天可汗現在已經成氣候了。所以李世民造反李淵沒有什麼手段鎮壓。(甚至可以說在軍中李世民的影響力比李淵還要大)

    附:唐太宗貞觀皇帝天可汗李氏諱世民

    元末亂世,一代狠人朱元璋橫空出世,二十五歲正式參加義軍,年僅四十統一華夏,歷時十五年從一個要飯和尚成為統治中華的一代帝王,朱元璋簡直是一個傳奇,洪武皇帝統一全國的時候朱棣才八歲,朱棣憑什麼跟白手起家掙下大片家業的洪武大帝掰手腕,朱元璋玩權謀出陰招的時候你朱棣還沒出生呢,更不要說朝堂之上全是朱元璋的鐵桿了,朱元璋透過一系列的手段將帝國的權力牢牢握在手心裡,誰敢碰一下?誰能碰一下?

    附: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氏諱棣

  • 3 # 青言論史

    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大唐的天下有李世民的一半,而大明卻沒有朱棣的一半。

    首先,拋去《隋唐演義》裡頭李世民的蓋世武功,正史裡頭,李世民也確實是南征北戰赫赫威名,大唐開國的幾次大戰基本都是他指揮的,包括滅王世充、竇建德等滅國級別的大戰。而朱棣就不行了,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他才八歲,別說建立功勳了,就連馬都不一定會騎,他拿什麼去威脅他爸?

    其次,太子的權重也不一樣。誠然,朱標也沒有立下什麼大功,但是朱標是一立國就確定下來的繼承人,法統繼承性最純正,天下也都認。而李世民不僅和李建成都是嫡母所生,還要比李建成的功勳更大,你讓李世民怎麼能服氣得了?

    再次,兩人的班子不一樣。長期的南征北戰,已經讓李世民的秦王府已經形成了一個足夠的班底去和太子府甚至是中央對抗。而朱棣那邊,班底就只有他的燕王護衛,他拿什麼跟他爹這種自己一刀一槍打下天下的開創之君去硬碰硬?

    最後一點,可能為人所忽視,就是李唐皇室的胡化基因極多,李世民的祖母和妻子都是鮮卑人,這種關隴軍事集團與生俱來的草原氣息是極具反叛精神的。而朱元璋則是地地道道的淮西農民,漢人一個,他所生育的兒子是很難像朱棣那麼叛逆的。

  • 4 # 楓葉0829

    除非朱棣不要命了,不然朱棣絕對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因為朱棣對自己老爹的軍事才能以及心狠的程度還是很瞭解的!如果說為什麼李世民敢造反李淵,朱棣卻不敢造反朱元璋,是因為這四個人參演的完全不是一個劇本!

    唐朝建立的很早,李淵登基稱帝時國內可謂是狼煙四起,這會的李淵由於稱帝過早需要坐鎮都城,這也就需要人去平定四方,而在這個過程中,李世民就有機會去拉攏手下,變成朝內不可忽視的大勢力,可以說唐朝的天下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淵即使有軍事才能也沒有施展的地方,同時由於長期坐鎮都城,領兵的又是自己的親兒子,所以對手下大將的掌控力不夠,當然李世民發動政變的時機也很正確,剛統一天下,一點都沒給李淵反應的機會!

    相比來看,第一,明朝的天下基本上都是朱元璋自己打下來,手底下那都是自家兄弟,朱棣想拉人造反,都沒人敢跟他玩;第二,朱元璋比李淵要強的一點是,並沒有給兒子開府的權利,這樣就不會造成兒子尾掉不大;第三,前期朱元璋有一個非常滿意的接班人—太子朱標,可以說朱棣對朱標還是比較服的,並不像李世民和李建成那樣水火不容;最後一點,朱棣不敢啊,朱元璋手底下要人有人,要兵有兵,整個皇城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下,而且朱元璋的帶兵才能怎麼樣,朱棣再清楚不過了!

    總結來說,朱元璋有個合適的接班人,前期朱棣並沒有造反的心理,也不敢跟老爹對著幹,畢竟一身本事基本上都是跟老爹學的,朱標死後,朱元對兵權的掌控,並且朱元璋有兵權的兒子也不只一個,就算造反寧王朱權也會幫朱元璋的,萬一表現好,給自己繼位了呢。所以說,一個好的接班人以及對兵權的掌控,藩王的平衡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是很重要的!

  • 5 # 源稚生

    誠邀。

    在中國,唐太宗和明成祖都是有大才略的帝國,他們都是王朝建立者的兒子。他們有兩個相同之處:都是透過兵變方式奪取皇位;都建立了治世,王朝在他們統治下逐漸走向強盛。

    但是他們也有區別:那就是唐太宗敢於反抗,而明成祖卻等到明太祖去世後才反抗。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兩位帝王反抗的原因不同;

    唐太宗為了唐朝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自太原起兵以來,他先後消滅了多個割據勢力,為唐朝統一建立了赫赫戰功,而這時他引起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不滿,三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屬於政治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而明成祖在明朝建立過程中並沒有立下什麼功勞,洪武年間他做為藩王鎮守北平,對抗北元殘餘勢力,雖然後來也有功勳,但是也不是很顯赫。他反抗的原因在於:建文帝削藩讓他感受到了威脅,為了生存不得不反抗。

    其次。兩者反抗的條件不同;

    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之初,被封為秦王,領尚書檯,中書令,更被封為“天策上將”,統領唐朝所有兵馬,而且有開府的權利,可謂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他若是反抗,可謂是雲者從集,優勢很明顯;而明成祖則沒有那麼多的優勢,雖然他被封為燕王,有數萬軍隊,但是明朝自建立之初,就對藩王有限制,事實上他剛開始反抗時只有八百餘人支援,與唐太宗可謂是高低立判。

    最後,兩者反抗經歷的時間不同;

    唐太宗在得知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計劃後,果斷採取措施,於玄武門發動政變,“玄武門之變”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被殺,唐高祖李淵被迫封李世民為太子,次年李世民繼位為帝,史稱唐太宗;明成祖得知建文帝的計劃後,發動政變,奪取了北平,隨後開始了四年的反抗,最終攻下南京,登基為帝,史稱明成祖。

    兩位帝王最大的區別在於:唐太宗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勢力龐大,敢於反抗,而且他能保證自己沒事;而明成祖不敢是因為首先怕明太祖,其次明初對藩王多有限制,若非被逼無奈,他也是不願意反抗的,實在是建文帝太咄咄逼人了。

  • 6 # 老秦說歷史

    李世民敢造反是因為他有造反的資本,大唐的天下,可以說是李世民和他麾下的一干猛將打下來的。李世民麾下人才濟濟,武有尉遲恭、程咬金、秦瓊、李靖等,文有徐茂公、長孫無忌等。而且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個文武全才之人。李淵雖是大唐的開國皇帝,但他既沒有經世之才,也沒有霸王之勇,只能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所以說李世民敢造反。

    而明朝卻是朱元璋靠著自己的智慧和謀略打下來的。朱元璋絕對是個心狠手辣之人。明朝的開國元勳徐達、劉伯溫、李善長等以及胡惟庸、藍玉等人又有哪一個是易於之輩,最後還是全部被他以各種名義斬殺,文武百官,無不懼之!恐怕在他們眼裡朱元璋就是魔鬼轉世!

    朱元璋不找朱棣的麻煩他就就應該燒高香了,更別提他敢造反煩了!

  • 7 # 奕天讀歷史

    李世民和朱棣的不同,因為他們的對手不一樣呀,李淵能跟朱元璋比麼,朱元璋是多麼恐怖的一個人,而李淵就柔和了很多吧。所以,朱棣當然不敢反朱元璋了,等到一個比李淵還弱的朱允炆上臺,他的機會才到來。

    天時,李世民和朱棣什麼時候有了做皇帝的想法

    李世民在隋煬帝時期,已經參軍征戰四方了,而李淵起兵反隋,也是被李世民極力鼓動的。當時李淵答應過立國後,讓李世民當太子。李世民的舉動,相對宋朝趙光義策劃的趙匡胤黃袍加身,顯得謙虛了很多,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想自己做皇帝。只是李世民的雄才大略要遠遠高於趙光義,所以,才比較少的被後世人罵。

    朱棣呢,朱元璋登基的時候,他才8歲。朱棣等到10歲的時候才受封燕王,也就是一個稱號,什麼勢力都沒有。一直到1380年,朱棣18歲才前往北平,就任藩王。加上朱棣其實是庶出,並非是馬皇后親生,這時候他哪有什麼心思當皇帝,更提不上造朱元璋的反了。直到1398年,朱棣的三個哥哥,即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先後去世;同一年,朱元璋也去世了,朱棣才有了想當皇帝的念頭。這是,朱棣已經沒法造朱元璋的反了。

    地利,李世民跟李淵同居長安,而朱棣卻在離南京很遠的北京(北平)

    李世民,他的秦王府(天策上將軍府)可是在京城長安,李世民的部將署官也都在京城,造反比較方便呀。

    朱棣,他的封地在北京,離明朝當時的都城南京太遙遠瞭如果要造反,那朱棣就要率兵攻打到南京,他明顯打不過朱元璋。密謀篡位,學李世民發動突然政變,但他又不在京城,屬下也不在京城,成功的把握不大。

    人和,朱棣的組織明顯差李世民很多

    李世民是唐朝的開國將領,廣義的說也算一代開國之主了,他手下的文臣武將,是從隋末起義時就開始積累了。等天策府設立之後,李世民又被特許可以自置官署,這讓李世民可以明目張膽的招攬四方賢士,擴充自己的實力,儼然一個唐朝小朝廷。李世民手下有文臣,有武將,還有兵,所以,他發動政變很輕鬆。

    朱棣,也就是在就藩後,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被朱元璋委任,多次率兵平定蒙古各部,這才慢慢在軍中積累起了威望,得到了部分將領的支援。如果朱棣起兵造朱元璋的反,憑朱棣的那點威望,還不足以聯絡到足夠的將領支援。

    因此,李世民發動政變的各類條件,在受封天策上將時,已經非常成熟了。加上李世民本身威望也比較高,經過玄武門事變,李淵已經失去了兩個兒子和那麼多孫子了,不想再看到流血,也就禪位給了李世民。

    而朱棣的造反條件,其實一直都不是那麼成熟,最後也是因為朱允炆削藩到了朱棣頭上,讓朱棣不得不反了。從朱棣造反之後,歷經數次戰敗,最後被困在北平,也可以看出,朱棣的實力根本不夠強。如果不是朱允炆能力太差,朱棣的“靖難之役”早就被平定了。這在朱元璋時期,朱棣就更不用想了,敢造反,很快就會被朱元璋拿下了,朱元璋可不像朱允炆那麼無能,朱棣當然就不敢造朱元璋的反了。

  • 8 # 張歡說故事

    這個問題,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樣。首先,李世民是在李淵在位時殺兄弟,逼父親退位的。而朱棣是朱元璋死了才造反的。其次,唐朝的半個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的,而明朝建立和朱棣沒有什麼關係。最後,李世民是和兄弟搶皇位,而朱棣是和侄子搶皇位。還有其他原因就不多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的國家意識性是不是不強,為什麼一些人要為他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