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逢生水啟

    三山聚義是一個歷史典故,詳見《水滸傳》第五十八回《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

    1、二龍山

    頭領:花和尚魯智深 青面獸楊志 行者武松

    菜園子張青 母夜叉孫二孃 操刀鬼曹正

    金眼彪施恩

    2、白虎山

    頭領:毛頭星孔明 獨火星孔亮

    3、桃花山

    頭領: 打虎將李忠 小霸王周通

    而鎮三山黃信名號中“三山”指清風山(錦毛虎燕順、

    矮腳虎王英、白麵郎君鄭天壽)、二龍山和桃花山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

    楊志主張聯合梁山泊宋江一起攻打青州,宋江答應出兵.

    宋江、吳用、花榮設計擒獲呼延灼.宋江為之去縛,聲稱權借水泊避難,只待朝廷招安,呼延灼願留山寨,引得幾個頭領假裝逃回城裡,殺了慕容知府,桃花、二龍同歸梁山.

    魯智深和武松去少華山請史進入夥,史進被華州賀太守拿在牢裡.魯智深去救,被賀太守擒拿.

  • 2 # 綠野萍蹤01

    “徐寧教使鉤鐮槍,宋江大破連環馬”這回書講得明白,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夥好漢因為攻打青州而聚義。雖然這樣回答便可以完成問答了,但其中的過程卻並非如此簡單,打青州的還不止三座山頭,最終解決問題的則是水泊梁山。那麼,三山聚義還有哪些原因呢?

    梁山敗將呼延灼挑起事端

    呼延灼領了高俅之命,率領一萬兵馬攻打梁山。此時的山寨在宋江的經營之下,具備了抵抗大隊官軍佂剿的實力。經過一番折騰,藉助徐寧的鉤鐮槍大破連環馬,將呼延灼殺得片甲不留,單人獨騎倉皇逃往青州。

    呼延灼一路奔逃,到了青州境內的桃花山附近。這一天,呼延灼又餓又渴,便胡亂住進了路旁的一個村店。吃飽喝足之後,呼延灼特別叮囑店家好生餵養御賜戰馬踢雪烏騅。店家應承了呼延灼的要求,卻特別友情提醒道,離此不遠的桃花山上有兩個強人,聚集了五七百嘍囉,打家劫舍,時常來攪惱村坊。要呼延灼晚上睡覺提防著點。

    呼延灼不以為然,答道:“我有萬夫不當之勇,便道那廝們全夥都來,也待怎生!只與我好生餵養這匹馬。”

    剛吃敗仗,又在路上奔走了兩天,呼延灼吃罷晚飯便倒頭睡下了。睡到三更時分,只聽店家在後院叫苦不迭。呼延灼提起鋼鞭來到後院,卻是那匹踢雪烏騅馬被桃花山的強人偷走了。

    呼延灼是馬上戰將,雖然自負有萬夫不當之勇,沒了戰馬也不敢去桃花山與強人放對討還踢雪烏騅。於是,便叫店家挑了盔甲,到青州府借兵,要掃蕩挑花山。這便挑起事端,引出了三山聚義故事。

    桃花山向二龍山緊急求救

    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二人似乎並不知道呼延灼的厲害,當呼延灼從青州借來兩千兵馬殺到桃花山下之時,周通披掛上陣,與呼延灼單挑。沒想到,只打了六七個回合,周通便氣力不加,敗下陣去。

    小霸王跑回山寨,對李忠說呼延灼非常能打,倘若勉強支撐下去,呼延灼殺上山來,恐怕就遭洗盪了。李忠說,能與呼延灼對敵的,只有二龍山。於是,修書一封,向二龍山緊急求救。

    二龍山上,魯智深為頭,共聚集武松、楊志、曹正、張青、孫二孃、施恩六個好漢,七八百人馬,比挑花山的實力強很多。魯智深念在當年與李忠、周通有些淵源,便點起五百嘍囉前往救援。

    魯智深、楊志殺到桃花山下,一照面便輪流與呼延灼大戰四、五十幾個回合,殺得呼延灼暗暗稱奇,深知遇到了對手。

    如果桃花山、二龍山兩家兵馬合為一處,呼延灼也無可奈何,雙方對峙,誰也別想佔便宜。這樣一來,便只是二山聚會了。偏偏在這個時候,青州城傳來訊息,白虎山的孔明孔亮領人馬攻打青州。

    白虎山攤上大事

    孔明孔亮雖然只是一個鄉間土豪富二代,但卻不是什麼好鳥,經常糾集村中搗子鬧事。這回,因為和本鄉一個財主爭競,把他一門良賤盡都殺了,聚集起五七百人,佔住白虎山,打家劫舍。

    孔家兄弟造反,連累了在青州府做事的叔叔孔賓。慕容知府將孔賓下了大獄,孔明孔亮得知訊息,便點起嘍囉攻打青州救人。

    以孔明孔亮的本事,即便是沒遇到呼延灼,也決然打不下青州,非但救不了人,還有可能害死叔叔。這是有前車之鑑的。宋江在清風山的時候,為斷絕青州兵馬統制秦明後路,派小嘍囉假扮霹靂火到青州城外燒殺百姓。慕容知府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殺了秦明一家妻子,將她的頭顱挑在了槍桿上。孔家兄弟不是去救人,反倒是去害人。

    這兩個孔家莊的大搗子除了獨霸鄉村外,幾乎就打不得仗,一出白虎山便遇到了從桃花山回兵的呼延灼。孔明不知深淺,拍馬直取呼延灼,交手只二十個回合,就被呼延灼從馬上活捉過去。孔亮一見,趕緊奔逃。

    孔亮帶著殘兵往白虎山敗退,路上遇見了武松。孔亮一見武行者,便把叔叔孔賓被慕容知府關押嗎,哥哥孔明被呼延灼活捉的事情告訴了武松。武松安慰孔亮,說把二龍山、桃花山的人馬聚集在一起,大家一同去打青州。

    孔亮跟著武松去見魯智深、楊志,這樣,三座山頭便聚在了一起。

    三山能打下青州嗎?

    孔亮見到了魯智深、楊志二位頭領,武松提議,三座山頭合兵一處打下青州城,救出孔明叔侄,也奪取些錢糧供山寨之用。魯智深極其贊同武松的提議,說道:“灑家也是這般思想。便使人去桃花山報知,叫李忠、周通引孩兒們來,俺三處一同去打青州。”

    如果這三座山頭對青州發起了攻擊,那麼,“三山聚義打青州”這個回目便與內容完全一致了。問題是,最終梁山參與了進來,與三山攜手才向青州進攻並一舉拿下。所以,這個回目應當講的是兩件事:三山聚義、打青州。

    所以,楊志在武松、魯智深表達了攻打青州的意見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楊志說,青州城池堅固,人馬強壯,又有呼延灼那廝英勇。若要打青州,須用大隊軍馬,方可打得。

    楊志說得沒錯,若單以武藝較量勝負,三山的實力要高出青州。但若講到攻城,三山總共才只一千多人馬,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後來的事實也證實,梁山總共出動了二十個頭領三千兵馬,也只是與呼延灼在城外對陣,根本就無法對青州城實施有效的攻擊。最終,還是梁山計高一籌,吳用設計活捉了呼延灼,宋江說服這員猛將入夥,然後,騙開城門才拿下了青州。

    三山之內,除了幾員猛將能夠與呼延灼單挑外,又有誰能夠以智謀致勝呢?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不能打下青州,這又是三山得以完美聚義的一個重要條件。

    同歸水泊完成聚義

    打下青州,救出孔明叔侄,三座山寨隨著宋江全部上了梁山,這才完成了一次大聚義,三山聚義的故事也才完美收官。

    從這一過程看,三山聚義除了一起對付呼延灼外,還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三山好漢都有淵源。魯智深在渭州城做提轄時,就因為史進而認識了李忠。在前去東京大相國寺的途中,魯智深大鬧桃花村,痛打了周通,這是梁山好漢結交的一個重要途徑“不打不相識”。此後,魯智深還上了桃花山做客。雖然大師瞧不起李忠、周通的小家子氣,但畢竟有過交往,魯智深義氣深重,朋友有難,必定會出手相救。

    武松曾經在孔家莊醉打過孔亮,也被孔亮糾集村中搗子吊打過武松。但他們之間有一個共同的崇拜者宋江,武松願意為孔亮打青州,也是出於義氣。

    第二,都對宋江很仰慕。武松在孔家莊與宋江分手之時,就曾說過異日不死,便來尋訪哥哥。魯智深一見宋江便說,久聞阿哥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今日且喜認得阿哥。楊志雖然與宋江沒有什麼交集,但他與梁山卻有很深的淵源。桃花山的李忠、周通本來就是隨大流的人,招惹了官府,他們也不敢單獨呆在桃花山了。有這樣的前提,三山最終完成大聚義,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第三,合當聚義。宋江在說服呼延灼時,用的是對付朝廷將官的絕招:招安。這一點,深得呼延灼認可。施耐庵在這個情節中,又一次寫到:呼延灼是天罡之數,自然義氣相投。三山好漢原本也是上合天罡地煞之數,聚義是必然的。

    《水滸傳》講的是忠義,三山好漢以義氣聯手抗敵,以義氣相聚,這便是“聚義”。

  • 3 # 三點文墨

    這個問題有意思,三山聚義‘名為義氣,實為利益’。今天我們來好好扯一扯三山聚義。01.起因有二:

    第一、呼延灼敗逃青州,途中被桃花山盜走了御賜的踢雪烏騅馬;之後青州知府慕容借兵給呼延灼,承諾只要呼延灼掃平青州境內三山盜匪,可力保呼延灼敗軍之事,讓呼延灼從新掌兵征討樑上。

    這才引出呼延灼圍剿桃花山,小霸王求援寶珠寺。

    第二、就在呼延灼在桃花山下和兩山匪徒對峙的時候,白虎山孔家兄弟又出來搞事情了。這孔家兄弟,殺了同鄉財主,佔山為王后,住在青州城內的叔叔孔賓,被牽連入獄。

    孔家兄弟不自量力,帶著手下三五百人就想圍困青州城,逼迫慕容知府放人,並且奉上錢糧。跟著被回援的呼延灼叮噹四五,一通亂揍,哥哥孔明也被活捉了。

    之後就是孔亮殘兵敗逃,林中古廟巧遇武松。

    02.事情經過

    卻說孔亮敗逃後巧遇武松,孔亮和武松也是老相識,之前武松和宋江在白虎山相遇,就在孔家居住過一段時間。

    孔亮把救叔叔孔賓,兄長孔明被捉之事,和武松說了一遍;武松一聽,安慰孔亮:‘沒多大事,現在兄弟混的不錯,身邊有數個好漢,手下也有五七百人,等我這幫兄弟來了,給你報仇’

    緊接著,等到魯智深和楊志到了後,武松就提出了‘今日俺們可以義氣為重,聚集三山人馬,攻打青州,殺了慕容知府,擒獲呼延灼,各取府庫錢糧,以供山寨之用’

    03.事情結局

    武松提出‘三山聚義打青州’後,得到了魯智深的鼎力支援,緊接著,楊志也提出建議,讓孔亮星夜請來宋江,帶著大隊人馬,共同攻打青州。

    之所以讓孔亮請宋江,原因很簡單,一則孔亮是宋江的徒弟,有著情誼;二來呼延灼是宋江的仇人,讓宋江出力也無可厚非。

    最後宋江帶著梁山泊二十個頭領,馬步軍兵二千人馬,會和三山人馬,共同圍困青州府,在吳用的計策下,活捉了呼延灼,之後呼延灼反水,攻破青州城,把慕容知府一家老幼,盡皆斬首。

    最後原著是這樣描寫的:

    把府庫金帛,倉廒米糧,裝載五六百車;又得了二百餘匹好馬,就青州府裡做個慶喜筵席,請三山頭領同歸大寨。

    至此,三山頭領都和宋江一起去了梁山泊安身,完成了最後的‘大聚義’

    04.總結

    從三山聚義,到最後的共聚梁山,都是以義為名,實則為利。

    桃花山周通為了那匹御馬、寶珠寺是因為唇亡齒寒、白虎山說是為了救叔叔,但也是為了青州糧草,最後宋江為了解決呼延灼這個心腹大患,更可以得到青州的錢糧豐盛梁山。

    雖然每個人心思不同,但是卻是目的一致,最後只是慘了青州的慕容知府,錯信了呼延灼,一家老小都命喪黃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育、學校、老師,放下“戒尺”,是善是惡?是好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