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躍海洋7

    匈奴和遼國同樣是馬背上的民族,騎兵特別優秀。但是從政治制度上比較遼國就佔有很大的優勢,遼國仿照宋朝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而且重用北地漢人,所以建立的軍事制度不遜於宋朝,軍隊指揮和戰力明顯高於部落聯盟式的匈奴。這也就是匈奴被霍去病千里奔襲打進內部而不能整合成一個集體失敗的原因,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在遼國身上的,所以結論就是匈奴不如遼國。

  • 2 # 亙古懷念說史

    關於這兩個遊牧政權誰更厲害的問題,我們不妨從不同的角度來比較分析一下。

    一.遼國政權體制要比匈奴的政權體制更為先進。

    雖然遼國和匈奴都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但是遼國的漢化程度要比匈奴徹底得多。尤其是遼國已經仿照中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中央集權體制,而匈奴政權的內部結構僅僅只是部落聯盟而已。漢朝之所以能夠戰勝匈奴,除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政治體制,經濟體量和軍事武器裝備方面都遠勝於匈奴。而與遼國同時期的宋朝,在與遼國角力的同時已經沒有了這些先發的優勢,所以宋朝經常處於弱勢地位並不僅僅是因為宋朝本身的實力弱,還在於對手也十分強大!

    二.如果遼國能夠有機會與匈奴一戰,必然是遼國完勝。

    這個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關公戰秦瓊的思維了!人類歷史是在不斷髮展進步的,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遼國所處的時代相比匈奴所處的那個時代必然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進步,因為生產力水平壓根就不在一個水平。比如遼國所處的時代人類已經發明瞭馬鐙,而匈奴所處的那個時代還沒有發明馬鐙。這個就像我們現在的AK47對戰二戰時期日本人所使用的三八大蓋一樣,結果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哪個角度比較遼國都在各個方面完勝匈奴。因為時代畢竟在發展,人類也在發展中不斷進步。

  • 3 # 陳鴻鈞

    匈奴還是契丹人建立的遼國誰更強大,我覺得從幾個關鍵的標準去衡量:

    誰的文明更強大,是否能持久的保持草原文明,還是迅速被漢化;

    誰巔峰期對中原漢政權的威脅比較大,以及雙方為止投入征戰的持久和動員能力;

    誰的政權消逝後又具備強大的再生能力;

    綜合以上三點,我認為西漢時候的匈奴堪稱有史以來漢族政權最強大的敵人,也許並非最厲害的,比如蒙古人,但一定是漢族政權集中精力卻又在長久的拉鋸戰中艱難獲勝的,可以說不是一代名將衛青霍去病的出現,以及堵上整個漢帝國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所積累的財力,也許歷史會被重寫。

    1、匈奴始終保持著明顯的草原文化,不像遼國一樣興起於五代十國戰亂頻繁的時候,幽雲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讓之後,契丹人的兩院制是因地制宜,也在很大程度上讓契丹貴族趨於漢化,歷史上遼國不乏眾多的漢人官員,他們官居高位,甚至能左右契丹的政權更迭。

    反觀匈奴,雖然也有漢朝人投降且帶路,為進攻大漢屢出狠招,但始終未進入草原的統治層,沒有因此敵對方的投降引發內部的動盪。

    匈奴的進攻,從來不以建城為目的,簡單的洗劫成為常態,要知道,能給你遮風擋雨的,也能讓你不見天日。石敬瑭的幽雲十六州,就像一座囚籠,讓契丹人慢慢的沉淪,失去了草原的野性。

    2,從戰國時代開始,秦和趙國在北方常駐大量兵力,尤其蒙恬帶領30萬武裝戍邊,李牧也是因為戰匈奴而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列。從七國並爭,到西漢武帝,經歷過幾百年的拉鋸戰,尤其是漢武帝時期匈奴勢力達到巔峰,不可避免的引發了中原與草原民族的正面對決。

    如果說秦始皇奮六世餘烈,那麼從高祖開始到漢武帝,已經是西漢第七任皇帝,可以說,漢朝為之準備的時間顯然要更為持久,而且為消滅匈奴西漢幾乎消耗了幾代人的積累,更是將整個帝國的經濟捆綁在對匈奴的作戰上。無論如何,契丹人建立的遼國還達不到這樣的水準,整個遼國統治時期,由於他的存在,西夏也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關係,實際上對大宋的戰事也並沒有讓遼國佔到多少便宜。

    3、衛青霍去病的功績再打,封狼居胥,拓展西域,打通河西走廊,但始終沒有將匈奴趕盡殺絕,到東漢竇憲對匈奴的進攻才算徹底解決了匈奴的問題。西漢的對匈作戰,引發了後續一系列的死灰復燃,且契丹人也難說與匈奴人沒有關係。

    換到契丹人的遼國,被金所滅之後,就再也沒有實現過對現有政權的反撲,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女真人驅逐了契丹,但女真人隨即被蒙古鐵騎所打敗,強大的蒙元帝國維持中原統治不久就被明朝所取代,在之後,清軍入關重新執掌乾坤。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匈奴可以說是秦漢揮之不去的夢魘,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反倒是經歷100多年的統治後就迅速的消失於無形。

  • 4 # 歪史

    如果將漢時期的匈奴和宋時期的契丹人所建立的政權做一個對比,分出優劣的話還是很容易的。

    大家都知,匈奴,崛起於漠北戰國中期開始成為邊患。他的生長消亡幾乎伴隨了漢王朝,甚至再漢王朝覆沒兩百年後,匈奴人最後的後裔赫連勃勃建立的夏政權才覆沒,自此匈奴人才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契丹人呢,大概匈奴人退出草原,繼起的突厥、鮮卑都無法主宰全部草原,於是再夾縫中生存並且逐漸強大。等到武周時代,已經尾大不掉,多吃吃了敗仗,那時候契丹還是相對弱小,終唐一世都沒有折騰出什麼花樣。

    再唐末藩鎮割據、後梁、後唐攻伐之際,悶聲發大財的突厥終於崛起,並且建立遼朝。此後差不多半個世紀以後,宋朝才再唐末藩鎮的廢墟上建立。和匈奴一樣,契丹人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後西遼也是再宋滅亡30年之後才最終消沒在歷史之中。

    關於政權的對比,拋開歷史時差不計,科技上的差別。評價兩個政權的優劣強弱就很簡單了。

    可以分三方面來對比民族韌性、建立背景、國家制度。

    第一,建立時機已及當時中原王朝的情況。

    匈奴人建立政權的時候,正好趕上秦末天下大亂,接著又是楚漢之爭。等到劉備名義上統一天下,境內異姓王紛紛虎視眈眈。漢朝內部亟需休養生息。

    這時期的匈奴出了一個不世出的天才冒頓單于,在他弒父篡位之後透過他的手腕將本來鬆散的部落聯盟變成一個政令統一的初步政權。但是依然採用草原遊牧制度。並且利用匈奴騎兵的優勢時常南侵。

    匈奴人的制度完全是原來的,沒有模仿漢人。可以說是原汁原味的。

    剛剛大致平定天下的劉邦於是親征匈奴,結果因為輕敵被冒頓優勢兵力包圍。最後將近百年間不得不與匈奴人和親。

    當時的漢人並不弱,在春秋戰國、秦末亂世楚漢之爭歷煉出來的漢人勇武好鬥,在面對這樣一個對手時候,匈奴人仍然負隅頑抗。

    這個持續到漢武帝時代,伴隨著漢人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結束。但是匈奴人仍然時不時的南下劫掠。西晉時代一度入主中原。到北魏時期仍然禍亂一方。論韌性,匈奴人絕對無敵。

    而且面對的漢朝當時尚武、如同陳湯說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樣。經歷漢朝多次沉重打擊的匈奴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時不時詐屍來提醒一下漢人我們還活著。

    契丹呢?在唐末藩鎮危害逐漸加劇的時候,契丹也是一步步的轉變,在朱溫攢唐之後,契丹耶律部的耶律阿保機也利用詐術統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一個完全模仿漢人政權的遼朝。

    為了適應漢人以及契丹人的不同生活習慣,首創南北院制度。雖然一開始乘著五代的混亂經常南下劫掠,但是在後周世宗時候被擊敗,契丹人基本結束大規模的南侵。遼朝建立之後迅速的漢化。

    在契丹人建立政權半個世紀以後,宋朝建立,趙匡胤放棄了周世宗先北後南的統一方針,幾年級先後討平了唐末中原的藩鎮。在趙光義即位以後也是和劉邦一樣親征,但是作戰不利,最後打敗。和遼朝的疆域基本維持在後周時代。接著宋真宗時代,遼朝大舉南征,宋真宗親政最後確定合約,邊界底定。此後遼宋幾乎沒有大規模軍事衝突。直到宋徽宗時期童貫北征。

    遼朝建立基礎是五代藩鎮割據分裂的時候,並且最終都沒有形成強有力的一個政權、西夏大理等等都持續割據。經歷唐朝三百年穩定的科舉制度之後,民族風氣已經由尚武變成崇文。這是一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曾經的漢家兒郎變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

    契丹人面對這樣的對手,與沒有絲毫的便宜可佔。可以看出契丹人的武力也不如匈奴人。

    遼朝被滅之後,契丹人基本上在中原沒有任何作為,越來越西的發展。在主體遼朝被滅之後,宗族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在今天新疆中亞一帶,但是這個政權作為遼朝的殘存,和原來遼朝的基本疆域幾乎不重合。雖然制度仍然保留。

    西遼被滅以後,已經完全失去民族本性的契丹人再次建立後西遼,這個政權除了原民族是契丹人之外,其他的什麼都已經沒有契丹人的特性了。論起韌性根本很脆弱。

  • 5 # ww3721王建文

    沒有歷史文獻,和人文資料加以對比,憑空想遼國以大唐的政權的繼承者自居。在當時影響力非常大。而匈奴是鬆散政治連盟,生產力相當落後,但政治影響力也相當強大。都對中原政權形成強大威脅和軍事壓力,難說政治上誰更強大。遼的經濟文化和其它與匈奴沒有可比性。

    一個是以搶掠為生,似馬匪為幫的部落集團,一個是中央集權制國家,社會進步,技術進步無法相比了。時間都過了一干年之多,就象現在小家的財產,比人民公社時的大隊財產都多。那時大隊裡才有架子車,現在生產工具機械都自動化了如何比。

  • 6 # 經典守望者

    如果要看民族強大的話,應該是匈奴比較強大。如果要是看對於中原漢族的威脅程度看來,應該是遼朝更為強大。簡單來說,匈奴的戰鬥力強,內部制度構建卻很薄弱,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遼朝的內外建設都很強大,但是持續的時間不長,屬於彗星式的王朝(不包括西遼政權)。

    匈奴和中原的爭鬥長達數百年,在西漢時期,匈奴也建立了類似部落聯盟的的組織形式。他們的主要活動是抄掠中原的邊境城市,主要目標是人口,糧食,鐵器和布帛。他們對於西漢的土地並沒有佔有慾,基本上劫掠一番之後就會離開。在漢武帝、宣帝時期多次對於匈奴進行打擊,這致使匈奴分裂。部分匈奴歸順漢朝,部分匈奴在東漢時期西遷,筆者認為這很可能就是西方歷史中的匈奴入侵,當中的代表匈奴王阿提拉就是這部分的後裔。所以說,匈奴的持久力和戰鬥力都是不容小覷的。他可以與中原民族周旋長達數個世紀,而且憑藉遊牧民族機動的特性一直騷擾中原地區,可以說是中原王朝的大敵。但是由於政治方面的落後和文明程度上的野蠻,匈奴並未在漢朝時期建立政權與國家,最終被西漢打散。

    遼朝與匈奴不同,契丹民族是東胡後裔,崛起在東北地區。它有極強的領土意識,在五代十國時逼迫後晉石敬瑭獻出幽雲十六州,使得遼朝的觸手可以深入內陸。並且透過與宋朝的幾場大戰,雙方確立了彼此的政治關係。宋朝向遼朝進貢歲幣以換得平安。遼朝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國家內部體系,管理內部的各少數民族。遼朝建立了完全的政權,實現了從民族到國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是非常強大。他在與宋朝的對戰中,經常取得勝利,他的騎兵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先進的。可是他只存在了209年就被金宋聯軍打敗,存在時間並沒有匈奴長久。而且,契丹民族之後便漸漸融合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消失在了歷史舞臺上。所以在這民族永續性一點上,契丹不如匈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赴美生子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