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
2 # 微語媽媽
絕對是很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不是讓他們知道死亡有多可怕,而是要知道生命有多珍貴。
對8歲以上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知道死亡是生命就此終結,所有一切從此結束。有些也可以坦然面對失去生命中的至親。
但我覺得很可怕的是很多孩子並沒有意識到生命的寶貴。昨天一開啟電腦,就看到一條新聞:17歲女生拉著妹妹一起自殺。前兩天也看到小學生跳樓自殺的新聞。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都覺得痛徹心扉。他們還沒看到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生命就已經戛然而止了。
從俄羅斯開始流行的“藍鯨遊戲”,是一個極其恐怖的自殺遊戲。目前全球已經有幾百名青少年死於這種遊戲。中國也已經有孩子受害。
這個遊戲誘導孩子自殘,數十天不與外界交流等手段慢慢讓孩子用極端手段自殺。中國的一個受害者實在受不了了,最後向媽媽求助。這時候才發現,孩子身上已經有大大小小數次自殘的傷痕。
這個遊戲的發明者深諳人的心理。人都有歸屬感,安全感,重要性的需求。遊戲使用的手段讓人漸漸覺得自己是個廢物,活在世上一無是處,完全沒有價值。
對於更小的孩子來說,讓他們瞭解死亡的真正含義,避免陷入死亡的焦慮。
小時候,大人簡單粗暴地跟我們解釋死亡:
生病了,就會死了。孩子得了感冒,也嚇得以為自己也要死了。
奶奶是睡著了。真的有孩子嚇得不敢睡覺,害怕也像奶奶一樣見不著了。
在國外,對孩子的死亡教育比我們要成熟完善。會把死去的小動物妥善埋葬,辦個追悼會,紀念小動物給他們帶去的快樂。
可以跟孩子具體的解釋,死亡就是不能呼吸,吃飯,活動了。我們見不到他了,但是我們會在心裡記住他們。
告訴孩子,死亡就是去天堂了,也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就曾經跟我說過。有孩子在班裡說自己的奶奶去天堂了,結果幾個孩子都說他騙人。因為在他們心裡,天堂是最快樂的地方。有幾個孩子還說,自己馬上也會去天堂的。
如果讓孩子覺得,不開心了,就去天堂玩,這恐怕就不是一個好的結果了。
-
3 # 荊山一狼2
謝謝邀請。死亡教育實際上是一個終身教育內容,其間包含著深刻嚴肅的哲學命題。之所以說是終身教育內容,是在不同的年齡段教育目的不同。就題目中提出的中小學教育內容也不盡相同。小學階段,讓學生明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生就有死,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初中階段結合生理衛生課,讓學生明白為什麼是這樣的。高中階段就可以初步讓學生探討事物從新生到發展壯大,衰退直至死亡的普遍規矩。
-
4 # Emma的獨角獸
有一天孩子問我:“媽媽,人死了之後...”
【獨角獸信箱來信】
你好,我是一名5歲8個月男孩的媽媽,我最近遇到了一個煩惱,孩子前兩週問我人死了之後會怎麼樣?我隨便搪塞了幾下他,我說人死了會轉世,因為我覺得他聽不懂,但是後面幾天,他反反覆覆地跟我說,媽媽,人死了到底會怎麼樣;媽媽,你會死嗎,你要離開我了嗎?還有什麼我會死嗎?死是不是特別難受這樣的話;我覺得孩子長大了,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解釋死亡,有一次在朋友圈看到了你們的信箱,希望可以得到回信,謝謝!
-Mona
【獨角獸信箱回信】
家長Mona您好,我是Lulu博士的小助手小麟老師,希望可以代Lulu博士為您解答問題,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教育中,性教育和生命教育一直缺席——不面對死亡,又談何尊重生命呢?但是,面對這樣禁忌的話題,到底該如何開口呢?繪本在幫助家長說出那些難以啟齒的話題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很難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跟孩子侃侃而談的領域,都可以藉助繪本輕而易舉地讓孩子get到你的良苦用心。
這本繪本主要講的就是主人公Badger的一生:他一生都在處處幫助別人,所以當他有一天很老了離開了的時候,所有他的朋友都聚在一起懷念他。大家雖然非常悲傷,但是想起了他生前教給他們的本領:剪紙、溜冰、打領帶……斯人已逝,留下的全是美好的回憶,它以另外一種方式留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這本繪本的難度較高,而且篇幅比較長,所以建議家長可以先給孩子閱讀中文版,或者簡要介紹一下故事梗概。另外,對於家長來說讀這本原版繪本可能也是個不小的挑戰,所以建議可以找一些原版的音訊,再配合著繪本,陪著孩子一起一頁一頁對照著翻看。
雖然這本繪本的基本情節不難理解,但是因為裡面運用了很多隱晦的藝術表現手法去談論死亡,所以可能孩子即使聽懂了每一句話,在理解故事的真正深意上依然存在困難,這裡有一些難點可以重點的解釋、拓展:
1. Badger wasn’t afraid of death:他並不怕死,因為身體早就不聽使喚了。聯想下爺爺奶奶,周圍的老人,也因為行動不便其實過的並不開心。
2.His only worry was how his friends will feel:真正讓他放不下的是周圍的人,他擔心的是自己離開以後,他們會很難過。聯想下,如果周圍最親密的人離開了,你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3.Someday soon he will be going down the long tunnel:長長的隧道通向的是另一個世界,所以當它去了隧道,也意味著它離開了。為了讓夥伴們做好心理準備,他提前就預告了它或許有一天會離開。
4. His leg felt strong... he no long needed his walking stick:它的腳步忽然變得輕盈了起來,都可以扔掉柺杖奔跑了。所以,離開這個世界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一種解脫,他們是快樂的。聯想身邊的親人,相信去到另一個世界的他們也非常幸福。
5.As the last snow melted, so did the animals’ sadness:雪融化了,動物們也開心了起來。我們不能永遠地沉浸在悲痛之中,斯人已逝,生者堅強,生活依然要繼續。
6. And somehow Badger did:最後,當朋友跟獾道謝時,它雖然不在身邊了,但其實它什麼都聽見了。有些人雖然離開了我們,我們再也看不見他們,但其實他們一直陪在我們身邊,看著我們、守護著我們。
針對年齡“對症下藥”
這個溫情的故事告訴我們,離開並不是終點,是另一個新的開始,只要心中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孩子對於生命的理解隨著年齡而發展,所以離開了繪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跟他們聊起時,也需要“對症下藥”:
0-2歲:孩子對於死亡完全沒有任何概念,只有看得見和看不見之分,所以對於他們來說,你離開了去上班和永別並沒有差別。
建議:在這個階段跟孩子談死亡完全沒有必要。
2-7歲:這時孩子對於死亡最直觀的一個印象就是死了就不會動了,所以在他們看來,睡著和死亡很難區分。但他們覺得死亡是暫時的,人死了還可以復生,或者相信死者是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著,比如變成了天使等等;
建議:可以順著孩子對於死亡進行很多擬人化的探討,不需要急著戳穿他,告訴他真相,可以輕鬆地和他談論這個話題,比如一起閱讀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一起探討各種千奇百怪的死亡;
7-11歲:這時孩子已經知道了人死是不能復生的。因為終於清楚地知道了這個殘酷的現實,孩子在這個階段對於死亡的恐懼也會增加;
建議:這個階段去安撫孩子,幫助他減少對於死亡的恐懼是最重要的事,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導他把死亡和美好的事物相聯絡,比如側重生者對於死者的懷念,死者可以以另一種方式活在大家心中等;
11歲以上:孩子對於死亡的態度已經變得更成熟、豁達了,明白了死亡是每個生命的最終歸宿,生老病死是生命過程的必然一步,所以真正開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建議:終於可以和孩子進行像成年人之間一樣對於死亡理性的探討了,可以更多地去探索。
生命課在我們的成長中缺席,所以當我們面對不期而至的天災人禍時會驚恐、痛苦、手足無措、一蹶不振。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有機會從小了解生命、死亡,這是學會敬畏、尊重生命的必經之路。就像《尋夢環遊記》裡說的那樣——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明天的太陽和意外哪個先來臨,我們誰都不知道,能做的只有認真地對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把最好的記憶都好好保留,等到重逢的那一天,再一起分享。
Lulu博士和女兒Emma於德國
Lulu博士—三語寶寶Emma的媽媽
兒童語言認知科學家,自然語言處理科學家
曾在CogSci,AMlap等
認知語言學頂級會議上發表數篇論文
德國洪堡大學,認知和腦科學中心研究員,具有11年語言認知研究經驗
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心理語言學博士
德國薩爾州大學,計算語言學碩士
(師從Matt Crocker教授,認知科學最高獎Rumelhart Prize評審委員會主席)
回覆列表
我認為有必要,生老病死是我們人生的必經階段,沒有必要刻意的迴避。當然我們成人自己也會不願意去面對生死,也會忌諱這個話題,如果自己都沒有準備好怎麼說,自然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講。
如果真的想讓孩子接受這方面的教育,我建議還是用平常心的方式來引導。可以看看相關的繪本,比如《爺爺變成了幽靈》、《活了100萬次的貓》、、《麥先生的旅行》、《一片葉子落下來》、《我永遠愛你》等等類似的繪本,他們不單單是談死亡,也會談到親情、婚姻、家庭等等這些話題的衍生,爸爸媽媽在跟孩子閱讀的時候完全可以做更多的討論,有的時候正視死亡不是一件不好的事,讓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慢慢明白生命的可貴,找打自己人生的意義。
其實,我們人到中年,家族中難免會遇到生老病死這樣的話題,甚至社會上也會有這樣的新聞出來,如果時機合適不妨藉此跟孩子聊聊這方面的話題,讓孩子慢慢接受生命自然消亡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