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顫動的丹田
-
2 # 胡蘿蔔不乖
大家好,我是小葉。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斯大林經過反覆的斟酌和權衡,決定在冬季大反攻中發動兩個戰略反攻方向,這兩個計劃的目標為:斯大林格勒的德第6集團軍和勒熱夫突出部的德第9集團軍。由朱可夫指揮的在莫斯科方向的反攻計劃,代號為“火星”。
這個火星行動真正開始於1942年11月,蘇軍總共出動了兩個方面軍,共計190萬兵力,24000門火炮,3300輛坦克和1100架戰機。這次的行動完全由朱可夫所指揮,“火星”作戰也完全體現了朱可夫的作戰風格,行動初始,蘇軍集結的兩個集團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對德軍的第九集團軍發動猛攻,朱可夫的打算是對德軍防守的勒熱夫突出部的東西兩側發起猛攻,企圖腰斬德軍的防線和補給線,進一步圍殲德軍的第9集團軍,再然後會使南下,與其它5個集團軍回合然後向位於維亞茲瑪的德軍發動鉗形攻擊。
朱可夫
然而朱可夫顯然大大低估了德軍的能力,在“火星”計劃實施的第五天,進攻東側的蘇軍就由於德軍強大的防禦和反擊而不得不放棄原計劃,開始返回蘇軍原來的防線進行防守,此時蘇軍已經傷亡3萬餘人,損失了近200輛坦克。在西線的蘇軍早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進展,蘇軍第41集團軍成功突破了德軍的防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軍的強大攻勢,在德軍富有彈性的防線上顯出了一些疲態,德軍的防線雖然幾度向後大量彎曲,但是仍然呈現出了“彎而不斷”的狀態,德軍也是十分準確的抓住了蘇軍比較疲憊的時機,大舉進行反攻。最後的結局是蘇軍慘敗,“火星計劃”只真正實施了21天,蘇軍被俘和死亡的人數就達到了26萬,傷殘了50萬人,損失了1847輛坦克和1100門大炮,而德軍僅僅傷亡了4萬人。
這次蘇軍極大的失利最終被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光輝勝利完全掩蓋,戰後蘇聯官方甚至否定“火星行動”。而這次的失利,其指揮官朱可夫脫不了干係,但是這位在二戰中享有盛譽的世界級名將卻並未因為此次的失敗而在人生仕途上受到任何的影響,朱可夫元帥在蘇聯人心目中仍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神”。或許也是因為朱可夫的存在,才使得這次行動久久的沒能“撕開”其神秘面紗。
-
3 # 榮華之武器堂
關於火星計劃,實際上蘇聯並沒有不公開,早在70年代朱可夫的回憶錄中就有記載。
下面摘錄一下朱可夫回憶錄對此的記載
“為了制止敵人由中央集團軍群調動部隊,最高統帥部決定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反攻同時,組織西方面軍和加里寧方面軍進攻勒熱夫突出部的德軍。
加里寧方面軍在別雷以南突破了敵人防線,向瑟喬夫卡前進。但西方面軍沒有突破敵軍防禦,因而沒有完成對德軍勒熱夫集團的合圍。
此後,德軍以猛烈側翼突擊切斷了索羅馬京指揮的機械化軍與主力的聯絡,該軍陷入合圍。為此,最高統帥部預備隊抽調了1個步兵軍前去援助。第4天夜間,該軍得以突圍。
雖然我軍未能實現最高統帥部預定目標,不過鉗制了德軍兵力,德軍被迫向維亞濟馬和勒熱夫地域調來4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師。
我們分析西方面軍受挫原因主要是方面軍首長對突擊地段不利地形估計不足;保障突破所需要的坦克、火炮和迫擊炮和飛機數量不足。”
顯然,朱可夫把失敗的責任推給了科涅夫。不過蘇軍火星行動的失敗,無疑做為協調加里寧方面軍和西方面軍的最高統帥部代表朱可夫負有責任,當然談不上像格蘭茲所說的“朱可夫最大的敗仗”,因為這是蘇軍第三次在維亞濟馬-勒熱夫方向的失敗,前兩次同樣損失慘重。
另外,不能低估這次行動積極的一面,它使得德軍在中央地段疲於應付,損失不小,最終迫使德軍在1943年初主動棄守了勒熱夫突出部。
-
4 # 近衛步兵師
“火星計劃”又稱第二次勒熱夫-瑟切夫斯基戰役,是與斯大林格勒戰役同期進行的戰役,是蘇軍進攻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試圖在中央戰線取得優勢的行動。雙方損失巨大,蘇軍卻勞而無功。
名氣不大的原因應該是兩個:
一、戰役的德方指揮官是莫德爾,不是曼施坦因或者類似的德國將領。
二、同一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才是蘇德雙方關注的焦點。
關於第一點,大家想一想,德國在二戰中戰敗。哪些德國將帥受西方重視,哪些人的話語權就大。
比如曼施坦因,寫了本《失去的勝利》,外號全聽我的就能贏,除了我都是傻子等等。三大名將之一。
比如古德里安,戰後被尊為閃擊戰鼻祖,坦克英雄,三大名將之一。
比如隆美爾,他的參謀長之一是會鑽營的斯派達爾,三大名將之一。
可是莫德爾,在1945年4月21日自殺了,死人是沒法說話的。莫德爾從頭打到尾,1941年底的莫斯科戰役,古德里安被撤職,然後坐了一年冷板凳。莫德爾卻帶兵穩住了陣腳。
1942年底的蘇軍斯大林格勒大反攻,曼施坦因指揮解圍行動,被蘇軍打敗,莫德爾卻帶兵擋住了進攻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蘇軍。
誰的用兵水平更高?
不過,活著當高階軍事顧問,當西德高階軍官的降將們幹嘛要幫著宣揚死人的戰功?更何況是壓自己一頭的已死將領?
下圖為莫德爾(左)和古德里安
第二點,德軍攻擊斯大林格勒戰役初期一片勝利,德國的宣傳可不客氣,一遍遍地宣傳要打掉斯大林格勒這個交通樞紐和新興工業城市。然後又宣傳斯大林格勒還剩幾個地方還有蘇軍頑抗,其它地方都被德軍攻佔了。
至於其它方向,雙方在戰時都不在意,只能留待後世發掘了。
當然朱可夫的回憶錄其實還是寫了,不過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這次是一次進攻勒熱夫突出部德軍的行動,沒有提及戰役代號。當然朱可夫在二戰中指揮的戰役實在太多,略寫沒打贏的戰役也屬於正常。
曼施坦因曾參加過對列寧格勒的進攻,這一叫做西尼亞維諾戰役的行動知名度高嗎?由於迎頭撞上了蘇軍反擊部隊,也沒有成功,顯然也沒有人多少知道。
有趣的是,火星行動和西尼亞維諾戰役都是美國戰史研究專家格蘭茨考證出了詳細史料,何必厚此薄彼呢?
-
5 # 紅色手電筒
所謂的火星計劃並沒有不公開,只不過是提到的不多而已,可以說,火星計劃還是屬於蘇軍交學費的戰役,這種戰役在1942年到1943年初,蘇軍實施的戰役中非常常見。蘇聯方面對於勒熱夫的爭奪很重視。
蘇軍在1941年的冬天進行的大反攻中,可以說是犯了和希特勒類似的毛病,就是過高的估計了自身的實力,當時斯大林指望能夠在一個冬天,把德軍趕出蘇聯去,就像1812年拿破崙一樣,但是希特勒不是拿破崙,德軍也不是1812年的法軍,況且蘇聯其實自身也是消耗很大,沒有那麼高的能力。
蘇軍在1941年冬進行的一系列打擊中,首先是沒有充足的彈藥,朱可夫回憶,當時每門炮每晝夜只有1-3發炮彈,而且朱可夫的西方面軍還是受到優待的,當時蘇軍投入一共9個集團軍的預備隊,西方面軍獲得了3個。而且蘇軍當時沒有用來遠距離機動作戰的坦克部隊,當時反擊的主要機動力量是騎兵,當時騎兵肯定是無法和坦克相比。當德軍剛剛遭遇反擊時,由於被打蒙了,所以一路敗退,但是當希特勒下達不許後退一步的命令以後,德軍開始死守的時候,而蘇軍由於缺乏火力支援,對於德軍固守的陣地無法攻破,只能是繞過去,這樣到了1942年春天,蘇德雙方的陣地就形成犬牙交錯的局面,在蘇德雙方的戰線上充滿了大大小小的突出部,相互伸到對方的後方。搭載步兵的德國坦克,用坦克搭載步兵是各國的通行做法,能搭車當然要坐車的。
在戰線上的突出部,在進攻的時候,就是出發陣地,從一個突出部可以左右開弓,要是兵力再雄厚一點,就可以三路突擊,所以對於本方戰線內的突出部,防禦的一方向來是除之後快,圍繞著這些突出部1942年春天開始,蘇德雙方展開了一系列的戰鬥。象1942年的哈爾科夫戰役,就是蘇軍利用巴爾溫科沃突出部進攻哈爾科夫,結果被德軍打得打得大敗,隨後德軍發動進攻,一直打到了伏爾加河,然後發出來一個斯大林格勒。
這是在西南方向,而在西方向和西北方向,蘇軍也是圍繞著這些突出部做文章,但是當時的蘇軍實力不濟,而且各個兵種的協同也沒有搞好,所以這些戰役大多數都是以蘇軍的失利告終,象蘇軍最大的叛徒佛拉索夫就是在當時蘇軍試圖打破列寧格勒封鎖的戰役中被俘叛變的,而德軍在多數情況下也是在給予蘇軍重大殺傷以後主動放棄一些突出部,以縮短戰線集中兵力,勒熱夫戰役也就是所說的火星計劃就是這種情況,突出部在防禦的時候十分危險,突出部內的部隊是被三面圍攻的,這對於防禦十分不利。莫德爾元帥,不過當時還不是元帥,負責指揮第9集團軍。
不過,當時蘇軍除了自身的物質保障工作不力以外,各級軍官的水平也不夠,可以說這一系列戰役都是在用鮮血交學費,這一些戰役,蘇軍一般都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隻是部分達成了戰役的目的,就是把德軍從佔領的地盤上趕走,而消滅德軍集團的任務一般都完不成,都是德軍可以從被合圍的危險中撤下來,或者蘇軍的突擊部隊被消滅。勒熱夫爭奪戰持續時間很長,蘇軍投入兵力應該是累積投入,當然我看的書少,沒有找到相應的資料,尤其是蘇軍當時對德作戰兵力一共是660萬,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反擊集團才101萬人,這邊如果一下子投入190萬人,那蘇德戰場其他的地方蘇軍可就沒人了,所以有點存疑。
在火星計劃中,蘇軍本來就是計劃消滅德第9集團軍,並且削平勒熱夫突出部,因為這裡距離莫斯科有點近,蘇軍對於這個十分敏感,所以是不惜一切代價要削平這裡。不過,當時蘇德雙方的焦點已經是伏爾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這裡只是一個次要戰場,蘇軍和德軍投入的資源都有限,而且莫德爾雖然給予蘇軍重大殺傷,但是最後還是制定了水牛計劃,放棄了勒熱夫,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蘇軍已經達成了戰役目的,但是打得不好,傷亡太大。
象勒熱夫一樣的戰役在蘇德戰爭中很多,蘇聯也沒有不公開,只不過原來沒有那麼引人注目罷了,畢竟蘇德戰爭時間長達1418天,而且雙方投入兵力上千萬,規模比西線大的多。
回覆列表
蘇聯最高統帥部希望透過"火星"與"天王星"兩個計劃重新奪回東線戰場的全面控制權。逼近莫斯科的勒熱夫突出部的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部隊對莫斯科威脅最大,堅韌的莫德爾和他的第九集團軍就是一支隨時插進莫斯科的利矛。簡單的講,粉碎中央戰線第九集團軍比起南方的第六集團軍,意義重大的多。
從朱可夫角度看,上一年他曾以十個師對葉利尼亞突出部反覆發動攻擊,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博克屈服於可怕的傷亡,最終放棄了葉利尼亞。如今的這一次進攻將會手握更多資源,重複一遍去年的成功,可謂躊躇滿志、成竹在胸。
在火星行動中,蘇軍損失近50萬人,坦克的損失同樣驚人,據說大約為1700輛,已經超過了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發起的天王星計劃一開始所投入的坦克總數。
但是,傷亡慘重並不是蘇聯宣傳諱莫如深的原因。
戰後,蘇聯元帥們的態度頗耐人尋味,朱可夫在《回憶與思考》提到莫斯科前面的一系列行動只是天王星計劃的一次佯攻,科涅夫《方面軍司令員札記》中則乾脆斷片,倒是華西列夫斯基為人厚道,大方的與朱可夫分享了斯大林格勒這一歷史上最偉大戰爭轉折點的史詩作者名聲。
一句話,不管是蘇聯,還是俄羅斯,都需要立一位常勝軍神——朱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