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魂舞大漠
-
2 # HK君
公元7世紀時,高句麗又受到了唐王朝的威脅,為抗衡中國,高句麗便與突厥、百濟、以及與百濟關係密切的日本結成同盟,而中國大唐則與受到高句麗、百濟威脅的新羅國結盟。
白江口之戰公元660年(唐顯慶五年)3月,百濟國在高句麗國支援下,大舉入侵新羅國,新羅軍接連敗北,新羅武烈王向中國求救。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統帥,率13萬唐軍東渡討伐百濟。7月,百濟軍大敗,百濟王及百官被俘往長安,百濟王朝崩潰。
唐朝在百濟王國舊地設立了熊津都督府。
643年,新羅傳書說百濟聯合高句麗攻打新羅,請求唐朝援助。645年,唐太宗乘高句麗國內政變之機,親率十萬大軍進擊,但沒能攻滅高句麗。
百濟在唐軍攻打高句麗期間,並沒有停止進攻新羅,相反又連奪十數城。這時,唐太宗病故。唐遂從高句麗撤兵。
唐高宗即位後,接到新羅的急報,並未出兵,而是循唐太宗舊例,贈百濟國王璽書,令其退還所奪新羅城池。百濟見唐太宗出兵高句麗也不曾有什麼實質性成果,因而置唐高宗璽書於不顧,進而再次聯合高句麗出兵新羅,655年,再奪新羅三十餘城,新羅告急。
在金仁問的協調下,唐朝與新羅最終達成協議共同攻打百濟。這樣唐朝就可以聯合新羅從南北兩面共同攻打高句麗。於是唐高宗決意於顯慶五年(660年),派左衛大將蘇定方統水陸軍共一萬三千出兵百濟,以解新羅之危。
蘇定方大軍從成山(今山東榮成)由海路出發,攻打百濟,船帆千里,隨流東下。新羅武烈王聞訊即率軍五千與唐軍會師,顯慶五年(660年)七月,百濟被唐、新聯軍所滅。蘇定方留郎將劉仁願等駐守百濟王城,自押俘虜回國。
唐徵高句麗百濟之戰
公元661年,百濟雖亡,但百濟將軍武王從子鬼室福信與道琛僧人道琛聯絡百濟遺臣密謀復國,率部死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軍。同時,鬼室福信為迎回以前赴日本為人質的王子扶余豐回國即位,兩次遣使去日本,同時向日本乞師求援,並獻上戰爭中俘虜的唐軍百餘人,天皇將此百餘人安置在美濃國不破郡、片縣郡二地,這裡也就是今天位於本州中部的岐阜地區。
百濟的覆滅,對日本來說是極大損失。如果聽任百濟亡國,則日本在北韓半島上的勢力將被全滅。日本齊明天皇七年(661年)正月,以天皇親征的形式,向百濟發兵數萬。齊明天皇領軍西行到九州,突然病逝於朝倉宮,太子中大兄回京素服稱制,是謂天智天皇。
齊明天皇之死,並沒有動搖日本出兵百濟的決心。8月,天皇另派安曇比羅夫等為前將軍,阿倍引田比羅夫等為後將軍,統帥全軍開赴百濟。
唐朝那一邊,唐高宗在出兵百濟獲勝後,於龍朔元年(661年)4月,遣仁雅相、蘇定方率軍進攻高句麗。高句麗與鬼室福信聯合,共同抵抗唐軍。鬼室福信率軍曾一度圍困劉仁願軍於百濟王城,但遭劉仁軌與新羅軍夾擊,被迫撤軍,遂解圍城之危。高句麗惟恐鬼室福信兵敗,使本國遭南北夾擊,因而也遣使於662年3月赴日本乞師,敦促日軍迅速開赴戰場,與唐軍作戰。決心參戰的日本朝廷,遂命令在百濟戰場的日軍立刻投入戰鬥。
662年春,日本天智天皇命狹井檳榔、阿曇比羅夫率5000士兵乘坐170艘戰船,護送百濟王子回國。
662年6月,日本前將軍上毛野稚子等率軍二萬七千人進攻新羅,佔領沙鼻歧、奴江二城,使新羅與唐軍的聯絡通道受到威脅。
這時的戰爭形勢已非常微妙,北韓半島形成南北兩個戰場。在北方戰場,高句麗與唐軍基本形成了對峙的局面,由於地形限制的緣故,唐軍的進展始終不大。而在南方戰場由於日軍的介入,戰爭形勢已經轉向日軍和百濟軍方面了。
唐軍兵源在南方得不到補充,雖然唐軍與新羅的聯軍的還未遭到敗績,但整體上逐漸居於守勢。不久,百濟發生驟變,棟樑大將鬼室福信功高震主,不容於百濟王扶余豐,以謀反之罪被殺,百濟華人心思變,戰力受到極大的削弱。
9月,百濟王子歸國後,鬼室福信等前來迎入周留城,被扶位百濟王,組織百濟遺民對抗唐軍,其間,日本企圖在北韓半島扶持親日政權,向百濟政權提供了大量援助。
但好景不長,公元663年,剛剛拼湊起來的百濟朝廷,因為內部權利劃分不均而發生內訌,因百濟王子要求,日本派重兵入朝,白江口海戰就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
7世紀東亞各國關係
663年8月初,日本援軍將至,百濟王豐率部分軍隊自周留城赴白江口(今錦江口)迎接。白江口系北韓半島上的熊津江(今南韓之錦江)入海處形成的一條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周留城則有百濟軍及日軍聯合守衛。
當日本出兵支援百濟的訊息傳到中國後,唐高宗當即派右威衛大將軍孫仁師率軍7000增援和百濟作戰的劉仁軌、劉仁願軍。
9月,孫仁師與劉仁軌會師。劉仁軌決定先攻取“群兇所聚”的百濟軍巢穴周留城,認為“若克周留,諸城自下”。於是唐軍分為二路:孫仁師、劉仁願、及新羅將領金法敏率軍從陸路前往周留城;劉仁軌則與部將杜爽,及百濟降將扶余隆率戰船護送糧船,由熊津沿白江(今南韓錦江)而下,從水陸前往周留城,以便水陸同舉,夾擊周留。
8月13日,劉仁願所部進逼周留城周邊。而百濟軍則因鬼室福信之死,士氣極其低落,儘管有日軍相助,但還是難以抵抗唐軍的進攻。周留城周圍的城池,逐一被唐軍攻克,百濟守軍相續投降。但周留城外的任存城地勢險要,為周留之扼口,有將軍剋死用兵,唐軍圍攻一個月依舊不曾攻克,周留城因此得以暫時保全。
在劉仁願率軍向周留城進軍的同時,劉仁軌率唐和新羅海軍駛向白江口,企圖溯江北上進逼該城。當劉仁軌所率海軍駛抵白江口時,與先期前來的日本海軍相遇。“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濟精騎,岸上守船”。劉仁軌立刻下令佈陣,170艘戰船按命令列出戰鬥隊形,嚴陣以待。
663年8月27日上午,日軍戰船首先開戰,衝向唐軍水陣。由於裝備的巨大差距,唐軍雖然只有100多條船,但是船高艦堅,利於防守,日軍雖然有1000多條船,但是船小不利於攻堅,雙方戰船一接觸,唐船就開始撞沉日船,就像坦克碾壓小轎車一樣,日軍立刻處於劣勢。
日軍的指揮官慌忙下令戰船撤回本隊,其指揮互相計議說:“我等爭先,彼當後退。”,於是,未加整頓部署,遂各領一隊戰船,爭先恐後毫無次序地衝向早已列成陣勢的唐海軍——便“率日本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
唐軍統帥見日軍軍旅不整,蜂擁而至,便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在陣中,唐軍“左右夾船繞戰”,打亂了日軍陣形,致使日軍“赴水溺死者眾,艫舳不得迴旋”。
日軍被圍,艦隻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日軍大將樸市田來津雖然“仰天而誓,切齒而釁”,奮勇斬殺數十唐軍,直至戰死,但亦無力挽回戰局。不過片刻之間,日軍戰敗,落水而死者不計其數。最終,日軍戰船全部被焚燬,一時間“海水盡赤”,數萬日軍或溺死、或被唐軍捕獲。
《新唐書》記載:此次海戰“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百濟王先在岸上守衛,見日軍失利,乘亂軍之際,遂逃亡高句麗。
唐軍白江口得勝訊息傳到周留城,9月7日守城的百濟王子餘忠、勝忠等率守軍投降。日本陸軍忙自周留城及其他地區撤離,百濟境內日軍集結於以禮城,於9月19日撤回日本。
白江口之戰結束了新羅與百濟間的長期糾紛,同時使日本停止對北韓的擴張,大約在九百餘年之內未曾向北韓半島用兵;另一方面,唐滅百濟,五年之後攻滅高句麗,與唐友好的新羅終以統一大同江以南的北韓半島。
白江口海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侵入北韓半島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軍進攻本土,決定強化日本的國土防禦,自公元664年開始,在國內耗費巨資,在對馬島和九州北部築造水城,並於瀨戶內海沿岸各地築造北韓式的城堡進行防禦,一共修築了4道防線。
天智天皇
倭國在百濟滅亡後,接納了許多來自百濟的難民,受到這種影響,667年,天智天皇從難波遷往內陸部的近江京。日本天皇制定了稱之為近江令的法令群,快速的重整了整個國家體制。
到了天武天皇掌權時,其下令制定了飛鳥淨御原令以及律令法等,將日本快速的導向為律令制國家。最終在701年,由於大寶律令的制定,日本將國號從倭國改為日本。
國力上、軍事技術的巨大差距,讓唐軍以少勝多,讓日本1000多年不敢窺視東亞大陸。日本調整對外政策,向唐朝臣服,開始以中國為師,謀求自強。
這是666年之前的安東都護府
不過,白江口之戰的最大受益者,不是唐朝,而是新羅。按照正常情況,北韓半島的三國時代很難結束,更不會是新羅統一北韓,但是在唐朝幫助新羅消滅了高句麗和百濟之後,新羅就趁著唐朝撤軍之際,不斷蠶食大唐的領土。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回覆列表
發生在公元663年的是場海戰,結局無懸念。地點就在南韓的錦江河口上,如圖,錦江不過熊津江的一條匯入黃海的支流。日本戰船上千條,全是些小船,唐軍戰艦170艘,都是大船;唐軍人數不多,只有1.5萬人,加上新羅兵也不過5萬之眾。日軍人數佔優,加上百濟5000人,達到了3.2萬人。人數多無濟於事,海戰拼的是戰船質量,結果日軍大敗,此後900年不再染指北韓。唐軍乘勝滅百濟,更在5年後制服高句麗,新羅在唐朝幫助下完成了統一。談及這場海戰,坊間學者大多對海戰過程和結果饒有興致,不斷有著述專文行於世,其實要真正弄懂是次戰爭,還是要從原因說起。
三國中日韓公元4世紀起,北韓半島從北到南,形成三個國,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百濟勢力不敵,受高句麗和新羅欺負,引狼入室。日本正有染指之意,來了機會當然樂得其請,打下弁韓(今南韓慶尚南道),設立“日本府”,百濟由此成為日本朝貢國,這是4世紀末之事。從這一刻起,就註定了中日有事要發生,鼎盛時期的唐朝,不能容忍百濟破壞長期以來的對唐藩屬地位和關係。而當時的日本與唐朝國力完全不成比例,雖師學唐朝,但多少有點不自量力。所謂大化革新,不過是從農奴制向封建制的一次過渡。日本自恃有點染料,便能開一家染料作坊,低估了唐朝實力,也過於高估了自已。
天將富貴公元622年,唐朝分別與高句麗、百濟和新羅,即確立了穩固的藩屬關係,一定要牢記這一點。655年,高句麗聯合百濟攻新羅,新羅不支向唐求援,即給了大唐一戰定半島的有利時機。果然,660年唐派出了自已的大將蘇定方,13萬天軍浩蕩,一戰平定了百濟,生俘其國王。蘇定方班師後,留下一位過命的英雄劉仁軌,因監造船隻遇風沉沒被降為白衣,當日軍前來時,高宗皇帝給了他一個檢校帶方州刺史的名號,時年已經60歲,詔命到日,劉仁軌大笑道,天將富貴此翁耳,可見他對即將到來的中日戰事,料然於胸。